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三百三十七章 辽西之战之肥肉

所以在将当面敌情立即上报之后,不待上级答复,他立即指挥部队展开。UU小说,uu234战机稍逊即逝,固执的等待上级答复,那就什么也捞不到,甚至还有可能将战场的主动权,拱手交给敌军。

但并不甘心就这么阻击的他,还是集中一部采取两翼包抄的态势,利用山区地形向敌军侧后方包抄过去。如果敌军兵力不多,他还是想一口吃掉这股子敌军。既然遇到了,不捞一把怎么能对得起自己?

如果敌军兵力为数众多,远远的超过自己,就采取正面阻击与侧翼包抄配合的战术,为上级调整部署争取时间。同时侧翼包抄的部队,还可以保障自己的周边,并摸清楚敌军的数量。争取时间归争取时间,想吃肉归想吃肉,但不能让日军包了自己的饺子。

不过在日军后续部队全部陆续投入战场,负责侧翼包抄的部队也未发现日军后续兵力之后。看着眼前日军总数不过一个加强大队的兵力,虽然配属了一个重机枪中队,但携带的炮兵却只有两门步兵炮和一门山炮的重武器,让这个旅长不由的欣喜两眼冒光。

在他眼里,这已经不是一个日军的加强步兵大队,而是一块块行走的肥肉。当然对于这个日军步兵大队装备的九九式步枪、九九式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他也相当的眼馋的紧。这么好的装备,他又岂能放过?

到东北以后,挺进军上下明显感觉到东北的日军装备水平,要好于华北战场。就像这支日军装备的步机枪,除了九二式重机枪相同之外,都要好于关内还在使用三八式步枪和歪把子轻机枪,就连九六式轻机枪装备数量都不多的华北治安师团和独立混成旅团。

这些武器虽说比不上兄弟部队那些自动武器,但总比三八大盖和歪把子要强吧。尤其他们的那种轻机枪,挺进军虽说因为这种子弹数量不是很充足,所以未能普遍装备,但也补充了二十多挺。性能比歪把子要强的多,至少在保养上不用那么的精心。

让这位旅长对这些日军武器装备很是眼馋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旅因为七九口径武器不足,还有两个团装备的还都是日制武器,也就是还都是清一色的三八式步枪和九六式轻机枪、九二式重机枪。

苏军转交过来的德制步枪数量虽说比较充裕,但是机枪数量却是严重的不足。除了一部分德军和罗马尼亚陆军装备的捷克式轻机枪之外,德制mg三四机枪的数量不仅不足,而且普遍缺少重机枪架和备用枪管、零部件。

这些武器转交过来之后,毕竟是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都需要大幅度的检修。这些机枪只能两挺拼为一挺。甚至有的机枪,依靠三四挺才能拼出一支能用的。备用的弹鼓不足,大部分的机枪只能使用弹链。

而且这种武器对于挺进军来说,一是射速过大、浪费弹药,在一贯讲究节约弹药的老八路眼中,这些机枪还不如苏军转交过来的,德军和罗马尼亚陆军装备的zb五三重机枪和捷克式轻机枪。二也数量并不充足,无法满足全军装备。

一般人都以为二战德军使用的机枪,就是mg三四和mg四二两种性能相当优秀的机枪,并开创了通用机枪的新时代,彻底淘汰了笨重的水冷式重机枪。甚至杨震这个先知者,一时也是这么认为。更以为二战德军的重武器数量不是很充足,轻武器数量一直都是充足的。

然而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德军在整个二战之中,轻武器尤其是机枪的数量,也并不是很充足。特别是眼下采用冲压工艺制造的mg四二机枪,刚刚完成测试,批量生产刚刚提上日程。德军装备的机枪制造还是以价格昂贵,制造工艺极其复杂的m,g三四机枪为主。

但这种机枪因为制造工艺复杂,在德军进展神速的其他战场倒还好说。在苏德战场爆发之后,原本还勉强够用的产量,就一直无法满足巨大需要和无法弥补损耗。在东线战场上,德军不仅使用了大量缴获的苏制机枪,还使用了大量的老式机枪和其他国家的战利品。

眼下东线的德军不仅装备了mg三四轻机枪,还装备为数不少的捷克造、比利时造、波兰造、南斯拉夫的七九口径机枪,以及本国已经淘汰了的mg十三机枪和mg零八式重机枪。

特别是此时初出茅庐,远没有一年之后那么受重视的党卫军,几乎清一色装备的还是捷克和比利时造步机枪,mg三四机枪一挺都没有装备。再加上东线战场参战的仆从**队,苏军转交过来的战利品,可谓是种类繁多。

在此时德军还处在顶峰阶段,苏军一般的胜利,都是在对那些战斗力较差的仆从**队取得的。所以转交给抗联的轻武器口径,足足四五种。其中七九口径的机枪,数量并不是太充足。

为了统一口径,什么匈牙利八毫米的苏罗通轻机枪、施瓦次罗斯重机枪,意大利六五口径的布雷达轻重机枪,都没有下发部队。这些机枪不仅数量不多、配件不全,甚至连子弹都没有多少。尽管意大利货的数量,还是相当不少的。

眼下的挺进军虽说通过内部调剂,再加上苏联方面转交过来的德军,以及仆从国装备的轻武器,大部分的部队都换装了七九口径的武器。但苏联方面转交过来的步枪数量比较充足,但是机枪数量不仅样式繁多,而且数量也不足。

在大部分机枪都带有战损急需修理,而抗联眼下还无法为这种机枪生产配件的情况之下。通常抗联的兵工厂只能对这些战损机枪,采取两挺,甚至几挺拼做一挺的办法进行抢修。这就导致了挺进军在机枪的数量,无法满足全军换装的需要。

更何况挺进军原来本身装备的捷克式机,以及各种型号七九机枪,除了抗联调拨的部分之外。其余的也因为多年使用,磨损程度普遍都很严重。相当一部分的机枪已经到了使用寿命,不仅配件不全,就连膛线都磨光了。

全军原来装备的捷克式机枪,基本上没有备用枪管。原来装备的捷克造和比利时造,以及丹麦造的原厂货,因为质量和工业以及原材料方面的原因,虽说备件也有一部分不全,但损耗还没有那么的严重。尤其是捷克原厂造机枪,尽管多年使用,但质量并未普遍下降。

但国内各个兵工厂自行仿制的,因为钢材质量和制造工艺,再加上多年高强度使用的原因,百分之六十多已经到了报废的程度,只不过因为没有换装的来源才勉强对付使用。这些机枪,根本就不敢打连发。这就造成了实际需要换装的数量,远远的超过账面上的缺口。

再加上苏军转交过来的mg三四机枪,因为缺乏重机枪状态使用的三脚架,即便维修好了也只能当做轻机枪使用。再加上为了维修这些战损机枪,只能将其中一部分配发部队。而其他七九口径的机枪,数量也不充足。

毕竟整个四一年,苏军大部分时间都在打败仗。偶尔缴获一批战利品,则前线也就消耗掉了。直到莫斯科保卫战结束,才大批量的缴获德军轻武器。机枪,特别是重机枪的缺口数量大,也就使得挺进军部队之中还有几个团,目前配备的还是日制武器装备。

眼下留守在热河战场上的两个旅,就有两个团装备的全部都是日制武器。另外一个团装备的是七九口径的步枪和轻机枪,但重机枪则装备的还是九二式重机枪。至于另外一个旅,也是日式装备与德式口径混编,只能尽可能的保证口径相同。

虽说与日制轻重机枪相比,他更喜欢德制mg三四机枪,但这种机枪不是数量不足吗?他部下的三个团,只有一个团配备了这种机枪作为班用轻机枪使用。在没鱼虾也好的情况之下,这些日军最新式的轻武器,就成了他眼中的一堆肥肉。

在这位旅长看来他一个旅的兵力优势,现在的装备虽说不能算精良但情况要好的多,而且弹药的数量充足。再加上去年底的整训,军政素质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这种情况之下对于日军一个加强大队还不手拿把掐?

尤其还是这种山区地形,制高点都在自己手中控制的情况之下,这个战场就他妈的天生给自己布置的。打垮了这支日军,这些武器装备不就早晚都是自己的了吗?眼前鬼子使用的这种九九式机枪,他在抗联试用过,性能还是相当不错的。

尤其是不用涂油就可以发射,可以快速的更换枪管,子弹的威力也比较大,远远超过日制六五口径子弹。虽说比不上德制机枪和抗联的机枪,但是比歪把子和拐把子要好的多。作为老兵,谁不愿意用精良的武器?

这位自信满满,并且盯上人家武器装备,打算一鼓作气将当面日军全歼的旅长,在将试图争夺制高点的日军反击下去之后。调动身后的炮兵,全线压制日军掩护两翼山脊处的机枪火力。

除了迂回包抄两翼的两个营之外,以两个建制连沿着两侧山脊,向正在沿着山脊进攻反过来包抄他的日军发起反击,自己则亲自指挥一个营贴上去咬住日军。同时以两个营的兵力各配属两门迫击炮,以及加强两挺重机枪,分别向叶柏寿和建平县城两个方向,分别放出了警戒。

在派出警戒部队的时候,他重点告诉向建平方向警戒的营长,如果建平县城方向还是按照原计划打响,他指挥的那个加强营,则立即沿着建平县城方向,向张家营子强行插过去,并沿着张家营子重点向西北方向展开。在穿插途中如果与小股日伪军遭遇,一律不得恋战。就是跑死了,也得按时抵达张家营子一线。

在抵达张家营子之后,立即以不少于一个连的兵力,向南控制姜家店、东山头一线。以保证整个四汉城河流域战场侧翼的安全,以及建平战场战斗的顺利完成。如果日军从叶柏寿增援建平一线,他的这个营就是打光了,也要在援军抵达之前顶住日军的攻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