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务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务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这些参谋自认为在城外打阵地战,现在只剩下这么一点兵力的华北方面军,的确不是敌军的对手。UU小说,uu234而且那些侨民即便武装起来,但没有受过严格训练的他们,一旦在城外无依托的情况之下,与敌军遭遇恐怕溃败的更快。

但是依托北平城内无数条大街小巷,以及交错纵横的多条胡同,与敌军打一场决死巷战还是没有问题的。更何况大本营不会坐视北平有失,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增援。依靠巷战尽可能的坚持,也许能够拖延到援军抵达呢?

这些主张决一死战的主战派更认为,北平城能坚持一天,就会拖住大量的敌军部队无法南下,也就等于有利的支援冀中战场。如果现在就放弃北平城,那么腾出手来的大批敌军南下,会加重冀中战场的负担,甚至会引起相当不良的连锁反应。

相对于更加稳重一些的大佐以上级别的军官,这些少佐与中佐一级的年轻军官,大部分都坚持拒绝敌军谈判的建议。坚持帝国陆军只有战死的军官,没有畏缩不前,临阵脱逃的军官。虽说不敢在明面上公然提出来,但是看向那些犹豫不决的高级军官的眼神,却是充满了轻视。

在一群拼命要决一死战的参谋搅局之下,整个华北方面军的此次作战会议,开成了一锅粥。倾向于接受敌军条件,全部撤出北平,撤回天津和塘沽的,与坚决反对的吵成了一团。但大家在争吵之余,却是有意无意的,都将眼光看向了坐在上位,眼下铁青着脸却是一言不发的冈村宁次大将。

看着眼前争吵不已的部下,坐在首位的冈村宁次却只是静静的看着,没有发一言。要说丢掉北平城丢脸,没有人会比他这个华北方面军司令官更加丢脸了。北平城是什么地方?那是华北方面军司令部所在地。

如果北平城丢了,那么大本营和国民会怎么看他这个方面军司令官?他还怎么向大本营交待?但是他更清楚的是,即便是动员武装侨民,但是一旦敌军下决心攻城,整个北平城也坚持不了三天。

就算自己可以乘坐目前存放在天坛临时机场的运输机,离开已经成为孤城的北平。那么城内的几万侨民,以及这些部下又该如何?如果真的将侨民都丢下,到时候恐怕等待自己的,就算想要转入预备役,都几乎不太可能。

自己不是梅津美治郎大将,身后站着的是天皇。丢掉了十几万侨民,居然还能坐稳关东军司令官的位置。如果自己丢掉了北平城内的这几万侨民,那么等待自己的结果,恐怕不会比关东军前任司令官好到哪去。

现在的重点,不是北平城的得失与否。从张家口到绥远一线已经丢了,平汉铁路北平城以南的路线,已经全部被切断。眼下的北平城在战略地位上,实际上已经下降到了可有可无的地步。守住、守不住,已经是无所谓的。但这北平城内的几万侨民,却是绝对不能丢的。

可就这么不战而放弃北平,在敌军的眼皮子底下灰溜溜的撤走,对于冈村宁次来说,也是相当的丢人,同时大本营也不会接受这一个结果的。答应这个协议很容易的事情,自己只要点头就可以。但是要想给大本营和国民一个交待,却是难上加难。

从来没有想到过自己会败的如此之惨,更没有想到过自己会处于这种两难选择之下。这位冈村宁次大将眼下虽说面无表情,但一向自认为杀伐果断的他,在内心之中却是从来没有如此的犹豫过。

看着会场上的争吵,以及一言不发的冈村宁次大将。在六十三师团被彻底的打垮之前,孤身从平北战场上逃回的六十三师团长,几次想要开口劝说一下,却始终没有张嘴,最终选择了沉默。他这个败军之将还有一些自知之明,现在没有什么发言权。

相对于华北方面军司令部内的争吵,眼下已经迁移到顺义的华北战场总指挥部内,却是显得异常的沉默。事实上做出与日军谈判,以对坐困北平城内日本华北方面军仅存的残部,以及侨民放回天津,以换取其撤出北平这个选择,无论是老总还是杨震都是很不情愿。

眼下北平城内的日军残部,已经不足两千人。其中剩余的作战部队,只不过数个中队而已。最大的一部分,也不过是日军华北特别警备队下属的一个步兵大队,剩下的都是一些宪兵、特务等一些非作战部队。

如果现在拿下北平,并非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杨震甚至认为调一个师进城,在不动用七十五毫米以上口径火炮的情况之下,最多两天便可以结束战斗。但国内外的舆论压力,却让老总与杨震,很是越来越头疼。

自此次华北会战打响,方方面面不少的有心人士,不断的通过各种的渠道向中央施加压力。有些与中央关系亲密的民主人士,曾经不止一次的给重庆和成都的八办写信、拜访。重庆政府的各个部门,也频频的向中央施加压力。

要求中央一定要保证北平城这座千年古都,在此次作战之中不遭受太大的破坏。有的专家、学者,甚至提出北平一草一木都不能受到损失。自北平周边战役打响之后,中央在政治上始终承受着国内带来的巨大压力。

不仅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联名写信给中央施加压力,甚至美国人也来参合了一脚。美国驻华大使,不断的到驻重庆八办拜访。要求抗联一定在作战之中,要保证被日军扣押在北平城内的美英传教士、教授等人的安全。

考虑到这些知名学者与专家的影响力,对中央争取知识分子工作带来的影响。中央还是再三要求,抗联在作战之中一定要慎重。尽可能的不要对北平城内外的古建筑,造成什么太大的破坏。

中央在电报上,不断的再三提醒老总与杨震。甚至主席在亲笔电报上,直接告诉杨震,这是一个政治任务,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如果实在无法保证北平城不遭受破坏,可以暂时考虑放弃对北平城的围攻,改为长期围困为好。

甚至在北平周边战场已经接近尾声,部队已经进入攻城态势的情况之下。中央给总前委发来一封长长的电报,上边排列的要求绝对保证不受破坏的古建筑名单,让杨震都感觉到有些头晕眼花。

先不说什么紫禁城、景山、太庙、天坛一类的知名古建筑,外加白云观、雍和宫等寺庙之外,单单这份名单之中王府就有很多座。还有很多的古建筑,曾经两世为人的杨震,听都没有听说过。杨震很是想问问,这些玩意都是什么跟什么?

那个什么大高玄殿,谁能告诉他北平城内什么时候有这么一座建筑物了?这是一个什么东东?还有什么皇史宬,这些东西都在北平城内吗?后世曾经不止一次去过北平的杨震,压根就没有听说过。

至于这一世,虽说在北平生活了几年,但是毕竟那段的记忆,对于杨震来说早就已经退去。对于现在的北平,几年后的北京,杨震的记忆还是以后世为主。可杨震依旧不清楚,北平城什么时候多出这么多的,还是必须要保证安全的古建筑了?

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标示出来的这些古建筑所在地,杨震是异常的头疼。要是按照这个名单,北平这场其实已经无丝毫悬念的攻坚战压根就别打了。中央的这份名单,可比老总临时抱佛脚搞出来的那个要详细的多。

为了完成这个所谓的政治任务,杨震犹豫了良久,最终提出派人与城内的日军交涉。提出日军保证北平城内的古建筑,不遭受任何的破坏,并移交全部的政治犯与被其扣押的美英人士。

日军全部和平退出北平,周边的抗联以及十八集团军部队,则保证日军的撤退行动,不受任何的干扰。为了增加成功的筹码,甚至杨震主动提出停止对丰台车站的攻势,可以放目前被困在门头沟山区的一一零师团残部撤回丰台车站。

同时杨震也很清楚,一旦日军答应让出北平,眼下通州战场的五十九师团,也同样会成为日军提出的一个要求。而放眼下已经苟延残喘的一一零师团,以及五十九师团残部撤回天津,是杨震最不情愿的。

一一零师团的主力,现在大部已经被歼灭。剩下的已经不足五分之一的兵力,目前困守门头沟矿区。在周边制高点已经全部被攻占的情况之下,这个重新组建的一一零师团留在这个世上的时间,已经是屈指可数了。

而在通州战场,已经完成对五十九师团的分割合围,并已经解决了其三分之一的兵力。可以说战役打到这个时候,北平战场周边的敌军大部分已经被的解决。北平战场,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尾声。

眼下城外剩下还在抵抗的日军,总兵力全部相加也只剩下不到六千人,其中可用于一线作战的兵力数量更少,并且被分割在平西与平东两大战场上。重装备和空中掩护方面,现在抗联占据绝对的优势。

同时在平北与平西战场上,抗联的坦克部队已经基本上腾出手来。抽调的预备队两个师,也已经进驻北平西、北两个方向,并控制了西直门以及西直门车站。在平北方面已经攻占了地坛,并对德胜门与安定门完成了封堵,抢占了德胜门的瓮城。

在平东方向,抗联以及配属的晋察冀军区一部,已经进抵朝阳门,并切断了北平城外的环城铁路。整个北平城的西、北两个方向,此时已经大门洞开,城东方向也已经完成对外城的扫荡。

而对于抗联来说,第一阶段作战之中损失虽然不轻。但是通过有效的补充体制,之前战损过大的部队,也已经通过抽调预备兵员,完成了对大部分战损部队的补充,并且恢复了大部分的战斗力。眼下的北平战场,实际上已经无任何的悬念。这个时候放日军残部回天津,对于一向讲究伤敌十指,不如断敌一指的杨震来说,心中是相当不情愿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