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一百一十七章 编筐窝篓全在收口

杨震手中的指挥棒,从渤海湾一直移动到德州后继续道:“老总,当年淞沪会战期间,日军趁重庆方面的精力与精锐,都放在淞沪正面战场,侧翼防护极其薄弱的态势。突然于金山卫登陆,差一点包抄了淞沪正面战场几十万大军的饺子,足可以成为我们的前车之鉴。”

“正面战场的很多战例,到现在我也说他们打的不错。尽管很多战役的失败非战之罪,但其中的教训对我们来说,也同样是一个经验。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祖先用血的经验给我们换的教训,我们这些后人是要心去体会的。正面战场的战役,我个人虽说对其在指挥上,有很多的不同意见。但我还是那句话,好的要学习,经验要吸取。我们不要穿新鞋,再去走他们的老路。”

“一旦我军现在不顾疲敝、不顾伤亡、不顾已经延伸到极致的补给线,强行发起持续的进攻。我军主力被前线日军吸引到鲁西北、冀南,日军则以登陆的方式,在我军侧翼插上一刀,那么整个战局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即时我军南北两大战场,不仅会被日军分割开来,南下部队的补给线被切断。同时我军南下作战部队,也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二位老总登陆偷袭战,对日军来说可并不陌生,甚至相当的擅长。尤其是眼下,他们依旧牢牢掌握着中国沿海制海权的情况之下。”

“渤海湾虽说大部分海岸线都是泥质滩涂,在地质上不太适合登陆作战。但是整个渤海湾却是地势平坦,地形上却是相当的有利。而且大部分不适合登陆作战,并不意味着绝对没有适合的地方。”

“自甲午战争至今近半个世纪,常年活动在渤海湾的日本海军对整个渤海的情况,绝对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更何况拥有天津,这个华北最大的海港的渤海湾?甚至可以说,比中国人还要了解。如果他们想要对我们发起登陆作战,哪里可以实施登陆作战,他们心中绝对有十足把握。”

“而且现在两栖登陆作战,步兵直接上岸的情况已经极少。只要有航道、水深也足够,登陆艇甚至可以直接开到海滩上。日本海军之中,水陆两栖战场和登陆舰艇齐全。只要他们想,可以在整个渤海湾任意一处,他们认为适合的地方登陆。”

“现在按照我军目前情况,以及两军的兵力和战术对比来看,我才决定对鲁西北门户德州采取威逼态势。摆出一副直逼济南,席卷山东的态势。将日军增援兵力,尽可能的吸引到山东战场,避免我军出现腹背受敌的态势。”

“在北线抓紧时间攻占天津,切断日军重新在北线进入华北的通道。根据整个战局的变化,分为南北两个节点,打的都是日军必救之地。让日军在考虑登陆作战的时候,重点在南北两个战场。而不是集中兵力,对我们侧翼实施突破。”

“同时在渤海湾沿线采取机动防御,抽调部分兵力,主要是装甲机械化部队,部署在津浦线几个要点上。一旦日军在正面增援的同时,以一部兵力发起登陆作战,则以装甲部队全力冲击。”

“我虽然不能确定日军会不会,在眼下这个档口实施登陆作战,对我军侧翼发起突袭。但是这些事情,我这个指挥员却必须要考虑到。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我只能想办法将日军援军注意力尽可能的分散开来,然后在东线尽可能的采取机动防御。在兵力有限的情况之下,最大限度的利用眼下手中的兵力。”

说到这里,杨震顿了一下之后,才道:“至于南下夺取德州,甚至整个山东黄河故道以北的地区。二位老总,眼下的抗联南下部队,是真的已经打不动了。不是我杨震见好就收,是因为部队眼下的情况,已经无法允许我们继续南下。”

“现在各个参战部队,伤亡最轻的也在三成。各师普遍战斗力多的只有六成,少的只剩下五成兵力。各种机械化装备,除了损失不轻、补充困难之外。其余的不仅战损严重,本身也普遍需要大修。部队已经是异常的疲惫不堪,急需哪怕是短时间之内的喘息也好。眼下部队的整体实力,就算打一场防御战都很勉强,更不要说进攻了。”

“原来储备在察哈尔与冀西的所有物资,已经消耗一空。随着部队南下的距离越来越大,与后方的距离也越大,补给线已经是不堪重负。一个步兵师每天除了粮食之外,需要各种弹药以及其他物资二百余吨。”

“这其中眼下除了粮食,冀中可以满足大部分之外,其余的物资全部需要从东北转运。战役打到眼下,整个补给线已经伸展到了极致,整个补给线不堪重负。如果再继续南下,整个补给线不仅异常的脆弱,而且还随时有崩溃的危险。”

“最关键的是在东北战场,身上还背负着几十万的关东军的我们,眼下已经实在无力再抽调任何地面部队入关。此次会战与去年不同,去年会战之中,晋北与绥远只不过是辅助战场,投入的兵力相对有限。整个去年会战之中,我们的主战场主要还是在东北。”

“而此次会战,承担两大战场主要作战任务的我们,真的是已经将实力全部投入了进来。现在整个东北根据地,留守的兵力全部加在一起还不到万余人。除了新兵之外,全根据地内已经无任何的野战部队。”

“老总,不是我不想一举定乾坤,彻底的解决华北问题,更不是见好就收的那种人。而是我们的力量,真的已经使用到了极致。如果我们继续南下,整个战线的兵力至少在目前的局面之下,除了要将部队兵员补充到七成之外,至少还需要投入五个整编师。”

“但至少在眼下,抗联已经是调不出任何一个师的兵力在进关。这么大规模的两线作战,对于我们来说本身就是一种考验。在兵力部署和调整上,要精确到每一个师,甚至是每一个团。否则稍有不慎,两线非但都无法取得进展,反倒是都有可能耗尽我们的元气。”

“如果在华北的抗联部队,全线转入防御。能不能将德州之敌困在德州,并利用德州战场,尽可能的将日军援军吸引在哪里。对于我们不远将来进行的防御作战,可是相当的至关重要。”

“至少将日军目标锁定到一处,可以大大节省我们在防御上投入的兵力。从天津到黄河口,整个渤海湾可供日军登陆的范围太大了。在加上冀南、冀鲁边,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守的密不透风。”

“如果不能将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到某一个地方。除非我们调动重兵,沿天津到黄河口几百公里的海岸线高密度部防。否则以现有的兵力,那么我们的整个防御体系,将不会有任何的作用。即便我们采取机动防御,但也要消耗大量的兵力。”

“现代战争,都是立体战争。地面、空中、海上,相辅相成的。我们是在与一个有着庞大海军,并且具备相当丰富的登陆作战经验的军队作战。尤其是沿着海岸线作战,如果我们忘记了敌人的海军,哪怕是一支已经日薄西山的海军,我们将会犯下致命的错误。”

“这也是我对杜开山最不满意的地方。他太轻敌了,真当德州之敌已经成为困兽了。在他横扫冀鲁豫边区的时候,不会趁机偷袭他。更将整个山东的日军,甚至整个日军都看成了无物。”

“他只看到地面上的那些零七碎八的敌军,看到了眼下整个华北战场日军的颓势,却忽视了在他的侧翼,还有一条漫长的海岸线。在他的卧榻之侧,还有一支仍旧控制着中国海岸线的现代化海军。”

“他在这一战之中,忽视的事情实在太多。编筐窝篓全在收口,这口子收不好,随时有满盘皆输的危险。他杜开山连这一点危险都看不到,那么他作为一个战略方面的指挥员就是不合格。”

话音落下,杨震在心中却是微微叹了一口气。有些东西可以说的,有些东西是不能说的。杜开山让杨震如此动怒的原因,除了那些表面上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太过于锋芒毕露、不知收敛了。

自己将东线交给他,而是没有将更适合他指挥特点的西线交给他。就是因为这边与兄弟部队配合少,可以少一点捅出篓子。别和兄弟部队关系搞的太僵硬,凡是为自己的未来留条后路。

杜开山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对于政治那些东西并不感兴趣。这个人天生是一个战将,但是在政治上却是弱智的很。杨震有时候很搞不明白,按理说这个家伙也算是老兵油子出身,怎么对有些方面的事情就这么不敏感?

今天这事如果换了王光宇或是陈翰章,都不会做出他这种事情来的。帮一把或许派出一个师帮着压压阵脚也许会,但是这么明目张胆的直接出手,在一点必要都没有的情况之下,从人家的碗里面抢饭吃,两个人都不会这么做。

在这种事情上,必须要顾及到兄弟部队的感受。大家都是军人,内心的傲气和骨气都是有的。在当时人家没有要求你帮忙,当时的形势也没有必要去帮忙,上级更没有部署你去支援。人家自己完全有能力解决的情况之下,这么做是会很伤人的。

最关键的是,如果他真的以大局为出发点,为了尽快的解决冀鲁豫边区的日伪军残存力量,这么做倒也罢了。但杨震很清楚,这个家伙的出发点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他的这种做法说好听的是帮助兄弟部队加快进展,说不好听的他这是在抢功。

当然以杨震对这个家伙的了解,他这么做的原因绝对不是抢功而是在发泄,这个家伙眼皮子还有那么肤浅。以他的性格来说,冀南地区残存的那点小鱼小虾,他根本就不会看上眼。他横扫冀南,包括沧州城攻坚战,打成那个情况,都是这个家伙在发泄怒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