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抗日之我为战神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静的背后

抗日之我为战神 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静的背后

作者:风雪云中路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0 18:06:10 来源:笔趣阁

同时秦彦三郎通报旅顺方面的海军,希望海军能将借用的伪满海上警察部队的海龙、海凤号炮舰,交还给关东军控制的伪满海上警察部队,以加强辽东湾沿海的防护。△↗頂UU小说,uu234保证整个关东军屁股的安全,别被敌军从海面上咬一口。

尽管秦彦三郎中将,对于抗联在塘沽港的集结舰艇很不以为然。因为他认为登陆作战,对于眼下没有海军的敌军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单靠十几艘缴获日军的登陆舰和登陆艇,再加上一些无武装的机帆船,他们就想在自己身后登陆?

恐怕他们的船队,一出海就得被搞乱。敌军在天津的动作,只不过是为了分散关东军的注意力而已。就算他们修好了缴获帝国的登陆舰,也没有能力实施大规模的登陆作战。要想自己担心,至少要等他们先凑齐驾驶这些登陆舰艇的人手再说。

登陆作战是需要长期进行演练的,还需要大量的气候、潮汐等方面情报的支援。更需要大量的舰队,提供猛烈的火力支援。不是想什么时候登陆,就可以什么时候登陆的。敌军没有这样的支援体系,想要实施登陆作战那纯属异想天开。

不过秦彦三郎还是在西起葫芦岛,东至盖平境内的辽东湾,进行了一定的准备。这万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管有没有用,提前做一些准备还是好的。等到熬到辽东湾十一月下旬开始封冻,就自己就可以撤回沿岸部署的反登陆兵力。

反正那些名义上归属伪满民政部,实际上归属关东军直属的海上警察部队,十几艘大大小小的炮艇闲着也是闲着。让他们出来活动、活动筋骨,也算是关东军没有白养活这帮家伙,别整天就想着搞什么海产赚钱。

不过整个十月上旬东北前线,依旧平静的态势。反倒是抗联集中在塘沽的船队异常活跃,每天又是集中训练,又是不断的开展登陆训练的情况,让秦彦三郎也不断的怀疑自己的判断是不是正确。

在请示了山田乙三大将之后,秦彦三郎中将把眼下关东军最精锐的第七师团,从抚顺东南方向调到了盖平沿线布防。因为敌军如果真的在辽东湾实施登陆作战,将突破口选在盖平的话,那么可以直接威胁到奉安铁路线,就连整个辽东半岛也会被全部切断。

安奉铁路是关东军眼下唯一的生命线,一旦被切断整个关东军都将无路可退。就算别的方向全部放弃,这条铁路线也必须要死保。丢了安奉铁路,整个关东军就只能在南满,成了一群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所以几经考虑,秦彦三郎中将还是把第七师团,调往了盖平海岸线进行反登陆作战准备。同时从奉天以北战场抽调一二二师团,接替这个第七师团负责担任抚顺至清河城一线的防御。同时将抚顺东南战场的两个独立重炮联队,也加强到了盖平方向。

这样一来整个盖平至营口一线,包括纵深的大石桥地域,就有三个师团外加三个重炮兵联队,以及一个战车旅团的兵力。即便是抗联选择从整个辽东湾除了锦州沿海之外,最适合登陆的营口至盖平一线登陆,那么他也可以从容的将登陆的抗联部队赶下海。

只是因为拥有着绝对的海上优势,从来就没有想过有一天,敌军会在自己背后辽东湾登陆的关东军,这个岸防工事群却是有些过于仓促。时间过短无法修建永备工事群的日军,只能大量的拆民房修建野战工事群。

然而就在秦彦三郎中将,不断的在南满调兵遣将,尤其是调往盖平、营口一线的日军,正在抓紧时间修建岸防工事的同时。北面的抗联部队所有的高级将领,也全部不清楚一号心中究竟在想着什么。

眼下都已经这个时候,却始终没有下达战斗命令,就连战斗准备命令都没有下达。这战斗命令在不下达,时间就有些仓促了。眼下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如果在不下达行动命令,到南满秋季季风刮起来的时候,伞降作战就很有可能无法实施。

只是这些高级将领,却没有一个人敢去问一号,究竟什么时候下达战备命令。尽管弹药倒是暂时不用前送,前线各个兵站在前次会战结束后,一直在秘密储备弹药和油料。可部队前送,尤其是重装备前送,总归还是需要时间的吧。

但直到一九四四年十月十五日,抗联总部才下达了各部队集结的命令。所有的作战命令,并没有采取无线电的方式下达,战前更没有召开动员大会。而是由总部派出参谋乘坐小型飞机,以信函的方式通知给出了前线部队之外,所有的参战部队。

在每一个师收到的信函之中,详细的指定了该师开进路线和方式,以及指定作战集结地域。同时各个方向指挥员也一律不乘坐吉普车,而是改乘普通运输卡车,向各自预定指挥位置进发。

除了已经在前线的七个独立坦克团之外,预定参战的需要从后方向前调动的,装甲一师、装甲三师、装甲四师和三个装甲旅,第一机械化步兵师,则在朝鲜境内三个独立坦克团,以及向朝鲜境内佯动的装甲二师掩护之下。

采取以铁路输送自各自指定战场八十公里之外,剩余八十公里路线则直接采取机械化前进的办法。所有需要铁路开进的坦克、重炮、摩托化部队,在进行铁路输送的时候,全部采取严格的伪装。采取分批次,多路迂回开进的办法。

当满载着装甲二师德制坦克的军列,经延吉、图们抵达朝鲜境内的富宁、镜城一线的时候,包括日军大本营在内,无论是关东军、朝鲜军都认为抗联下一步重点的攻击目标会是朝鲜。以切断在必要的时候,关东军撤往朝鲜的退路。

而抗联在塘沽一线的所谓船队,只不过是分散和牵制关东军的兵力,使其无法增援朝鲜军而采取的迷惑手段。尽管日军所有的高级参谋,都认为朝鲜的地形并不适合坦克作战。但面对着这个经常不按理出牌的对手日军大本营,尤其是新任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大将,根本就不敢掉以轻心。

四二年抗联实施的那场经典的坦克穿插战,翻越常人眼中根本就不可能翻越的阴山天险直插包头,直接导致蒙疆军的大溃败那场战役。告诉日军大本营,在自己这个强劲的对手面前,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更何况在更早之前的那场坦克劈入战,也打的当时朝鲜军无力抗衡。这个总是搞出新花样来的对手,实在是防不胜防。在本土已经抽调不出兵力,或是压根就不想从本土抽调兵力的大本营。

在中国派遣军还在舔舐伤口的情况之下,虽说谨慎了一些,但也从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从关东军调走了一个师团,一个独立混成旅团的兵力,外加七个反坦克炮中队划归了朝鲜军。这一点让无论是山田乙三还是秦彦三郎都相当的无语。

你增援朝鲜军归增援朝鲜军,可关东军与朝鲜军山水相连,可谓是唇齿相依。谁能保证敌军向朝鲜军发起进攻的同时,不向关东军动手?他们那么多的坦克部队,朝鲜那种狭窄的地形能够摆开?敌军只要向朝鲜军进攻,关东军方面势必也会卷入进去。

但日军大本营的命令,却是异常的强硬。调集关东军驻安奉铁路沿线的五十一师团,火速向朝鲜境内转进。大本营下达命令倒是简单,可总感觉自己现在实力不足的关东军,调整部署却是困难。

合计来合计去,无奈之下的秦彦三郎只能冒险,从盖平一线抽调回了一零八师团,以填补五十一师团调走后留下的空缺。至于调走一零八师团留下的空缺,只能让位于大石桥的六十九师团向前顶上去。但两个人都认为,第七师团还是继续留在盖平一线比较合适。

而就在山田乙三与秦彦三郎两个人,手忙脚乱调整部署的时候。他们对面的抗联部队,却突然加快了调动速度。各部队或是通过铁路输送,或是通过公路机动,向各自指定地域快速推进。杨震给各师的命令是,于十月二十日之前各师必须抵达指定位置。

其实甚至包括军委在内,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杨震的总攻发起日期,定在了十月下旬。几乎每一个人都认为,十月中旬是发起此次作战最佳时期。在晚了他在塘沽的佯动部队,真的就成了虚张声势了。

因为到了十月底辽东湾虽说不会结冰,但是海水的温度已经不适合在实施登陆作战。而到了十一月中下旬,整个辽东湾便开始封冻。到那个时候,日军部署在辽东湾反登陆师团,就可以腾出手来调往其他战场,这无疑会增加整个战场的变数。

但杨震却是始终没有行动,一直到十月上旬才开始陆续着手秘密准备。到了十月十一日,也只是命令各部队严禁外出,所有车辆要加满油进入战备状态,并秘密的开始进行铁路大规模的输送准备。

这一点让很多人,都搞不明白这个年轻的大区指挥员,心里究竟在想着什么。其实究竟为什么一直到十月下旬,才发起此次会战。除了其他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用于快速突击的坦克数量,还有很大的缺口。就算将驻华北的坦克部队调回,但眼下抗联的坦克数量依然有些不足。

而要实施中央要求的快速拿下整个南满,尽可能保证南满工业完整性。作为快速突击力量的坦克数量不足,无法在合围沈阳以北日军重兵集群的同时,从沈阳两翼分别直插新民、鞍山,切断沈阳东西两个方向日军增援,让杨震很难实现完成这一点。

单靠步兵攻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这攻击速度肯定要慢下来不止一点半点。步兵的快速机动性太差,很难在敌军顽强的阻击之下快速推进。而以日本人的性格,只要给他们一定的机会,这些人估计连毛都不会给自己留下。关东军主动放弃的阜新一线,所有的煤矿被炸了一个一干二净,已经足以说明这一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