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五百四十六章 机会的选择

财色 第五百四十六章 机会的选择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0:28 来源:笔趣阁

范无病晚上还是没有能够在家里吃饭,朱老板请客。

当然朱老板无缘无故不会请他吃饭,这一次只不过是让他一块儿来参与跟柯达公司方面的谈判会餐而已。

不过不管怎么说,朱老板对于范无病的重视程度那是没得说的,就因为范无病说了一句自己要参与进柯达的胶卷全行业收购案,他就毫不犹豫地点了头,这样也就意味着之前几年当中所作的一些事情都需要进行调整了,带给谈判小组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目前跟柯达进行谈判的,是国内胶卷行业联合会的代表,国内包括乐凯在内的七家感光材料生产企业都有代表参加,因此这一次吃饭的,也就包含了这七家企业的代表,还有柯达公司的谈判代表,还有国家部委的几个领导,总共有二十多个人参与。

自然柯达公司的全权代表叶莺也是晚餐会上的一个焦点,范无病倒是很佩服她,这么大一把年纪了,还打扮得跟一只穿花蝴蝶似的,真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

经过最近一个阶段的谈判,.合作协议基本上已经定下来了,中国政府对除乐凯之外的国内六家感光企业实行不同政策,厦门福达、汕头公元、无锡阿尔梅与柯达合资,上海、天津、辽阳等三家企业在合资公司三年基建期内不与其他任何外商合资合作,柯达为此向中方支付资产转让和经济补偿费四亿美元。柯达在这个协议的基础上,获准在华投资十二亿美元建立感光材料生产基地,从事实上造成了对国内胶卷业市场的垄断地位。

这里面有一个小小的改动,就是.十二亿美元的投资里面,其中两亿美元是由范氏投资集团出资,也就是说在即将建成的柯达中国公司里面,范氏投资集团占有了百分之十六的股权。

但是范无病也明确表示了,自.己不会插手公司的管理业务,只是希望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三年之后,柯达公司可以酌情收购范无病手中的百分之十六股权。

范无病的这种做法让柯达方面感到非常困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范无病会提出这么奇怪的条件,要说范无病之前所提出的共享数码相机技术三年的事情还比较靠谱儿的话,那么这个投资分红的条件就有点儿让人摸不着头脑了。

在政策的扶持下,要建立一个垄断的市场,虽然不.需要太大的气力,但是三年的时间,也就是让柯达成为垄断中国胶卷业市场的企业而已,这个时候再选择将股权出让的话,柯达觉得范无病的出手时有点儿太早了,至少要五年的时间,柯达的产能和市场培育才会显示出实际效果来,虽然三年之后,柯达有信心让投资收回来并有很大的盈利,但是相对于对以后的市场估计,此时收回股权,范无病的收益就会是比较低的,并不符合投资收益最大化的原则。

总而言之,这是一个非常让人不解的条件。

虽然很不理解,但是柯达方面不能不考虑到范.无病的巨大影响力,既然他提出了这个收购合作议案,那么柯达方面就不能不认真考虑,并促成此事。

起码现在看起.来,这个条件对于柯达而言并没有什么坏处,甚至也能够缓解公司的一定资金压力,并将柯达中国化的方案做得更加逼真一些。

席间,柯达公司的代表们纷纷向范无病敬酒,表示今后的合作时间很长,大家要多加联系了,范无病倒是很客气地逐个回敬,态度非常友好。

参与谈判的七家胶卷制造企业的心态是各不相同的,被合资的厦门福达、汕头公元、无锡阿尔梅自然感到很高兴,巨大的债务问题总算是能够解决一些了,今后的合作前景似乎也很不错,至少对于管理层而言,有了一条好出路。

上海、天津、辽阳等三家企业在合资公司三年基建期内不与其他任何外商合资合作,柯达为此向中方支付资产转让和经济补偿费四亿美元。这个条件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三家企业基本上都准备转产了,此时能够获得经济补偿,自然是最好的结果,至少大家在转产的时候,可以有一笔比较大额的扶持资金了。

其中最不开心的就是乐凯胶卷,虽然他们一开始就强烈地抵制柯达公司的收购,但是现在看起来此时已经不可阻挡了,既然收购方案已经定下来了,那么乐凯今后所面临的就是更加强大的竞争力。

毕竟,对于中国市场全面垄断的柯达公司,可是要比小日本富士更加可怕,他们百年来的技术力量和强大资金,都是乐凯所望尘莫及的,仅仅是在科研投入一项上,乐凯就无法跟人家相提并论,更不要说在数码相机技术和其他一些民用医用胶卷制造业上的差距有多大了,也不要说人家柯达是一家全方位影像图文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叶莺在跟柯达公司的两位高管用英文交谈着,看了看正在那边儿跟别人非常自如地应付着的范无病,她就说道,“这个范无病非常难搞,我到现在为止都没有搞清楚他究竟想要做什么,这在我多年来从事新闻和外交事务当中,还是第一次。”

一名高管就回答道,“这位范总也是世界金融界的一个天才人物,虽然外界对于他的资产估计不足,但是大多数人都认为,他远比比尔盖茨更加富有,只不过这些资金通过各种渠道分散在世界各地,使得大家无法有一个精确的统计,而比尔盖茨等人的财富则是可以看得到的股票等等。”

“幸好他只是要求分红而已,如果参与管理的话,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不便的。”另一位高管则有些庆幸地表示道。

叶莺喝掉了杯中的红酒,然后对两个人说道,“其实,我也有些期待,看看这位传奇的少年究竟要做些什么,难道仅仅是想要持有我们的股份,将来待价而沽吗?”

“即便是纯粹想要投资我们的股份的话,将来也是一大笔收入的。”一位高管说道。

叶莺点了点头,倒不是她对于自己有多么自信,而是作为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同样非常强大的柯达公司,在基本上是出于垄断的前提之下,想要在中国市场上赚到大钱,那是非常容易的,因此就算是范无病单纯地投资性参股,也会获得很大的回报。

但是她总是觉得,范无病这个决定,并不是这么简单,具体是什么,谁也不知道。

朱老板对于范无病的决定也不是很清楚,喝酒的时候就问他,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门道儿,不过范无病就笑着表示说,商业机密,不到时间不能公布,否则就不灵了。

事实上,范无病很清楚,这一次达成的协议,很大程度上就是叶莺和柯达公司在中国公关策略的胜利,而最重要的意义,并不是柯达并购了除乐凯在内的所有感光材料企业,而是给了柯达长达三年在中国市场独立展的机会,柯达并没有如他说的使中国的感光业走向世界,而是使中国的感光业成了柯达的家天下。

正如叶莺本人曾经说的那样,她觉得第一是很危险的,因为当你是第一的时候,你是众矢之的,每个人都想取代你,所以做no.1是不最安全的。

这种深深的危机感固然缘于叶莺对柯达永续展的追求使然,但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如今达成的协议只能保护她三年。三年之后,富士将会再度卷土重来,与柯达中国短兵相接,而逐渐长大的乐凯也会在低端市场对其形成夹击。三强逐鹿的预期,让柯达感到了未来的危险。

在协议中,乐凯作为国内唯一的一个民族品牌被保留了下来,这算是高层留了一手,没把所有的感光企业交与柯达打理,不然,叶莺也许不会说做no.1是最不安全的,而是我是no.1我怕谁,因为那样的话,她将不再有对手。

其实从根本上说,乐凯也绝不是柯达的对手,乐凯要达到与柯达抗衡的地位,显然还有待时日,但是假如三年之后乐凯与富士联手,柯达就没辙了。

事实上据范无病所知道的,三年后,富士就开始在传统胶卷和数码冲印两条战线上向柯达起反击。尽管步履缓慢,但富士仍然在中国市场上取得了逐步进展,不到一年之内,富士自有品牌的数码冲印设备就售出了三百台,富士甚至计划在三年内建成一千家拥有该设备的富士数码冲印店。

不仅数码相机是富士反击柯达的一张王牌,富士确实也在悄悄与乐凯接洽,寻求合资,一旦合资成***,富士在中国市场上有了合法的生产企业,柯达在中国感光市场的老大位置将芨芨可危。

但是,范无病也知道,显然柯达也有点儿多虑了,因为政府方面对于富士的打压力度是很大的,由于在打击福建赖氏的过程中,现了富士参与胶卷大量走私的事情,富士在中国市场上基本上算是彻底被击溃了,这也算是柯达的运道了。

当然,现在谁也想不到会有这种情况出现,乐凯不会,柯达也没有,富士更不会想道。

范无病很清楚自己的两亿美元投资将来会变成什么,也知道柯达的这条垄断之路能够走多远?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介入,然后获利,才是最重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