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八百六十七章 责任感和阴谋论

财色 第八百六十七章 责任感和阴谋论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0:28 来源:笔趣阁

范无病在公司总部的会客厅接待了前来采访的盛微。以及同时来访的美国《时代》周刊的职业撰稿人李察和他的摄影师。

接见李察并没有花费范无病的多少时间,作为美国《时代》周刊的职业撰稿人,李察对于提问的凝练度已经到了非常熟稔的地步,他知道美国的民众最关心那些问题,什么大飞机项目也好,稀土战略也罢,普通老百姓是不会去关心这些问题的,因此他就向范无病提出了一个美国老百姓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范先生,您一直对网络经济的持久性持否定态度,那么您认为,纳斯达克的火爆,还能够维持多长时间呢?”李察在访问的最后提出了自己此行的重要目标。

作为美国经济情报界的重要势力,美国《时代》周刊对于经济形势的分析也是比较独到的,因此长期跟踪国内外经济形势的李察,也认为纳斯达克的疯狂有点儿出人意料了,它的崩盘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只是无论谁都没有想到,原本估计着在去年年中就已经严重出了想象的纳斯达克,此时依然在疯狂的上行。

这就有点儿让人看不懂了,因此碰着这一次采访范无病的机会,李察当然是要问一问的。毕竟范无病在美国金融界可是传奇一般的人物,至少圈儿内人都是了解一些的。

果然,范无病在听到这个问题之后,很是踌躇了一下,然后才对李察说道,“最多也就是三个月的时间吧,纳斯达克肯定会暴跌,而且是一路下跌不止。”

李察得到了自己最为关心的答案,然后就请摄影师给范无病拍了一系列的照片,打算从中选择一张最为完美的作为下个月也就是农历新年时的封面人物。

等到把李察等人给送走之后,盛微才松了一口气道,“跟国际知名的撰稿人坐在同一间屋子里面,还是有一些压力的。”

范无病笑着让人给她倒了一杯咖啡,然后才说道,“其实也没有什么,只不过是习惯上有所差异而已,才会使你觉得这人有些高深莫测。实际上如果单从对于中国国情这方面而言,李察到了中国也是两眼一团儿黑。”

“只有关注人家的长处才是进步的推动力,你怎么经常鼓励我去现别的的弱点呢?”盛微笑着问道。

“没错儿!就是要去现对方的弱点!”范无病拍了一下手后解释道,“你们做记者的,要注意到别人注意不到的问题,光说某某人的光辉一面,读者们是懒得去看的,一定要深入地掘对方的弱点、阴暗面什么的,这才能够吸引住读者们,要知道,大多数人的心理。基本上是倾向于阴暗面的,嘴里面虽然是仁义道德,骨子里面就是男盗女娼,你只有了解到人性的丑恶,才能够做出成功的媒体。”

盛微听范无病在这里给她上课,都忘记了去喝端在手里面的咖啡,过了好半天才浅浅地抿了一口,然后皱着眉头问道,“你这是,在暗示我要多写一点儿关于你的阴暗面资料吗?”

“哦,当然不能这么说,我是多么阳光的一个人哪。”范无病很明智地将这个话题给转移开,然后问道,“你好像说是要针对稀土问题做些提问的?”

“哦,最近关于这个话题的讨论非常多,但是大部分人语焉不详,我们希望从执掌中国稀土行业牛耳的范总这里得到一些比较准确的情报。”盛微听到范无病的话之后,坐正了身子,很认真地说道。

范无病点头回答道,“我可以就这个问题多谈一点儿,不过有些情况不适宜表。你整理好之后让我看一下,要把那些敏感的话题给删除掉才能表。”

“这么没有问题。”盛微点头回答道,她倒是非常好奇,这一次的情况又有什么不同?

“这一次海外各国联合在稀土问题上对国内施压,并不是一个孤立事件。”范无病先对盛微表态道。

盛微颔听着,事实上她大概也有一些认同感,任何事件的生,都不会是孤立的,一定会有一个前因后果,尤其是在这种关系到国际关系的大事被公之于众的时候,没有一点儿内幕交易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内幕交易的存在,所以记者这个职业才充满了挑战,她们最渴望的,就是把那些不为人知的内幕给揭露出来,在满足了公众的知情权之后,同时也为自己带来名誉和利益的最大化。

一个成功的记者,就不可能避开内幕交易这几个字,事实上只回去按照政府要求去拍一些应景儿的新闻的记者,是不配冠以记者这个头衔儿的,记者这个称号只应该属于那些内心存有良知,身上担负着社会责任感的新闻界尖兵们。

“其实作为民间的媒体,有些官方不方便报道的情况,只要是属实或基本属实,你们都是可以爆料出来的——”这一句话才是范无病肯接受盛微采访的重要原因。

虽然大家是关系不错的朋友,但是范无病远远没有到色令智昏的地步,不错,盛微长得是很漂亮,而且也有气质,刚刚离婚之后的少*妇的诱惑力却是也很惊人。可这些并不能让范无病向她提供不适合公之于众的内幕信息。

“事实上如果你要去报道一些别人没有报道过的东西,往往会承受比较重大的压力——”范无病对盛微说道,“就好像拍摄那张非常著名的照片,《等着吃小女孩的秃鹫》的摄影师凯文.卡特一样。”

盛微点了点头,作为一个业内人士,她自然是知道这件事情的。

《等着吃小女孩的秃鹫》那张照片的画面里,是一个苏丹女童挣扎在去救济站的路上,即将饿毙跪倒在地,而兀鹰正在女孩后方不远处,虎视眈眈,等候猎食女孩的画面。

这幅照片让黑人摄影师凯文.卡特获得了一九九四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而他也因此照片一夜成名。这张震撼世人的照片,引来了诸多批判与质疑。有人提出摄影师在当时为什么不去帮帮那个小女孩?

当人们纷纷打听小女孩的下落,遗憾的是,卡特也不知道。几个月后卡特因为受不了舆论的压力,他用一截儿软管将汽车废气导入车内自杀身亡,终年三十三岁,人们在汽车座位上找到他留下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真的,真的对不起大家,生活的痛苦远远出了欢乐的程度。

那幅照片清晰的表现了当时席卷非洲大6大饥荒的真实情况,在一九七零年至一九八五年间,一场持续的干旱灾难席卷了从塞内加尔到埃塞俄比亚之间的非洲大6。并由此引了世界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大饥荒。

当时的卡特因为拍摄了这幅照片,成功地引起了世界人民对于非洲大饥荒的关注,并因此而挽救了很多难民,但是却因为很多人的质疑而早早轻生。

事实上范无病对于卡特的死是有些遗憾的,作为一个黑人记者,显然他并没有多大的能力去帮助饿殍遍野的难民们,他所能做的就是尽自己的可能去唤醒有能力去帮助这些难民们的人们,而事实上他也赶走了那只秃鹫。

人们往往就是这样的,不去考虑如何救济成千上万挣扎在生死边缘上的难民们,却在为难一个没有什么能力只能用手中的照相机来唤醒对于非洲大饥荒的关注的弱势记者,人性道德在这一刻被歪曲了。

“如何保护好自己。其实也是身为记者的必备技能。”范无病对盛微说道。

盛微点了点头,然后就问道,“范总,你跟我东拉西扯了这么半天,还没有进入正题吧?我想知道的是,这个内幕究竟是什么?”

“事实上,这一次的事件不仅仅是国际社会对于国内稀土出口量减少所产生的担忧造成的,同时也跟我们正在筹划之中的大飞机项目密切相关。”范无病对盛微说道。

“跟大飞机项目密切相关?”盛微顿时来了精神,这可是别家媒体没有报道过的内容哦。

“当年运1o项目即将成功的时候,美国人深以为患,所以麦道公司派出了某位美籍华人出马,说服了某位权力人士的老婆,走夫人路线将运1o项目下马,造成了我们的大飞机制造技术落后了四十年。这在当时或现在看来,都是一次很成功的危机公关。”范无病对盛微说道,“麦道公司获得了中国大6的市场,美国政府看到了中国自毁长城,丢弃了自主研的技术,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吃亏的只是中国人,再也没有了制造大飞机的技术能力,并失去了继续深入开的基础。”

盛微显然并不了解这个情况,虽然她在上海呆了很久了,却是也从来没有了解过这件事情,官方的媒体显然是不会客观地报道这种事情的,除了一些当事人,根本就无缘得知这种内幕,即便是在官方,这种话题也是属于禁忌之列。

“为尊者讳,不是什么好事情,某些身为下属的官员们要看上官的脸色行事,揣摩上官的心思说话,这并非是现代国家应该有的现象。”范无病对盛微说道,“我之所以会选择在上海接受你的采访,而不是在京城,就是因为要避开种种官方或者半官方的媒体牵绊,通过新闻自由氛围相对好一些的娱乐财经杂志。来说一些话。”

“你能确定不会导致我们杂志关门大吉吗?”盛微有点儿担心地问道。

虽然说因为靠上了范无病的原因,《东方新闻访谈》经常可以借重于盛微拿到很多独家新闻资料,销量大涨,但是盛微也很担心万一做的有点儿过界了,被新闻审查部门给勒令整改或者直接在杂志社大门上贴了封条,因此不得不先问范无病一下。

“那倒不至于,我也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吧?”范无病闻言笑道,然后他才正容说道,“这一次在稀土政策上向中方施压的企业,主要都是美**工企业,其中就包括了像雷神公司、波音公司,还有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大军火商,而这些军火商们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都生产飞机项目,无论是大型运输机还是民用航空器,都称得上是业内的翘楚。”

“哦,居然是这样。”盛微点了点头,有点儿明白了。

“大飞机项目是针对民用航空器进行的开活动,他们自然不便在这个问题上跟中国人纠缠,因此就想了一个间接的途径来难,毕竟稀土政策所关系到的并非只有美国人的利益,他们这么一抗议,欧盟和日韩等国也都会纷纷附和,可以增加他们的国际影响力。”范无病向盛微解释道,“这样一来,他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旦找到了一个看上去非常合理的理直气壮的要求之后,美国人就有借口插手中国市场,最后通过跟政府之间的内幕交涉,争取将大飞机项目再一次给搅黄了。”

“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很阴险的一个阴谋。”盛微听了之后,有些将信将疑地表示道。

虽然说范无病言之凿凿,但是盛微从一个新闻记者的立场上来看,还是要采取比较审慎的态度来对这些情报内幕进行分析的,毕竟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记者,不可能随便采用那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来作为自己的文章的主要论据。

盛微能够入得了范无病的法眼,而且还能够在《东方新闻访谈》中有现在的地位,也是跟她的敬业态度分不开的,这一点毋庸置疑,因此即便是范无病所说的话,她也需要认真地进行分析归纳,以便能够放心地采用到自己的文章当中去。

当然盛微的这种小心谨慎,范无病也是赞同的,没有责任感的记者,只会给他带来很多麻烦,天知道那些报道登报之后,会被改成什么样子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