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先行一步

财色 第二百六十七章 先行一步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2:44 来源:笔趣阁

事实上,范无病对于国退民进这四个字的概念的理解,要深刻许多。该章节由网友上传,网特此申明

事实早已经证明,想要把一切都打上公有制的烙印,在目前的经济基础下,是做不到的,即使像南街村那样的存在,将貌似公有制坚持了数十年之后,留下来的也只是一句口号而已,事实上,如果不是某些人的有意扶持,这个与现实社会脱节的产物根本是存在不了多久的,任何违背经济展规律的事物,都不可能长久存在。

人是有私心的,大公无私这句话,圣人也做不到,何况凡人?

但是范无病将国退民进的口号提前六年就提了出来,给人的震撼还是很强烈的,虽然长有松口的意思,但是不代表有资格列席的大人物们都会对此持赞成的意见,毕竟坐在这里的,最起码也有一个中央委员的头衔儿。

于是有一个领导就质问范无病道,“国退民进,那不是社会的倒退吗?你怎么能够提出这样的意见来?如果私营企业占了社会经济的主体地位,那我们还是社会主义吗?!”

范无病看了那人一眼,觉得倒也是生得正气凛然,奈何就是理论层面的修养差了一些,要应付这种人,范无病的理论是一套一套的,他忽然生出了一种舌战群儒的感觉,于是正容说道,“党的宗旨是什么?”

众人都是一愣,不知道范无病怎么问起了这个问题,因此那人随口就回答道,“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

范无病立刻接口说道,“不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最高价值取向。实现人民的利益,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是衡量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否正确的最高标准。改革本质上是一种利益关系的调整。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转型期的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利益关系多样化的展趋势,由于体制改革、地区差距、行业特征、就业状态等原因,导致社会成员利益诉求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地多样化,也势必影响到党内来。由于长期处于执政和领导地位,党一方面增加了为人民谋利益的充分条件,同时又增加了脱离群众。滋生官僚主义甚至产生消极**的危险,这些情况就使得为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宗旨显得更加重要。”

老实说,如果没有秘书的稿子,领导们的理论水平也就那样儿,因此听了范无病地大套理论之后,对面那人就有些晕,没有搞清楚范无病话中的重点所在,但是范无病一直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几个字说话,让他也挑不出范无病的毛病来。于是很郁闷地说道,“这个跟国退民进有什么关系?”

范无病叹了口气后说道,“身为新时代的领导。必须懂经济,否则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来。如今的世界大势,是必须参与到全球市场的大竞争环境当中来,而不是关起门来搞垄断,没有竞争的机制,是没有生气的,没有未来地,国企的现状,大家应该可以看的很清楚了。否则现在也不会搞改制了。但是仅仅搞改制,将国有资产所有权转移到外资地手中,并不是最佳的手段,应该看到,民营经济对于经济整体的良性刺激作用是巨大的,想要使中国经济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使民营企业得到同样的展机会,至少是不能够持打压的态度。”

“国退民进,会使现在的国企的日子更加困难的。”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

&nb“有竞争。才会分优劣。你还没有实施国退民进地策略。就已经自我宣判了国企在民营企业面前没有竞争力。这让我说什么为好?竞争地作用不止是负面地。对于国企地改制和进步。也是有巨大地刺激作用地。现在要做地并不是要考虑该不该引入竞争机制。而是如何让国企在竞争中焕出活力来。这才是正解。”

“我本来就是主体。为什么现在要打破主体。参与竞争?”有人明确反对道。

“问题是。这种主体现在是否还具有优越性?”范无病一针见血地指出关键所在。“举一个例子吧。以前我小地时候。搞出了单放机项目。后来搞过录音机。都是跟平原厂合作地。委托他们加工生产。效益一直很不错。后来平原厂觉得这是块儿肥肉。就独吞了。当时我也没有说什么反对地话。为什么呢?因为我知道。平原厂那样地国企搞这种事情。即便是垄断了某一项技术。但在市场竞争之下。也是无济于事地。因为你面临地不是国内地竞争。而是整个世界几百个国家和地区地难以计数地所有公司实体地竞争!企业本身地局限性。使他无法成功地杀出重围!”

有些人并不清楚范无病地过去。只是知道现在这小孩儿牛气冲天。手握巨额地资金。名下地实体无数。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地投资存在。还有一帮子紧跟着他一起奋斗地手下们。其中似乎是外国人居多。

今天听了范无病地话。才知道原来以前很响亮地平原厂。那个赚钱地单放机项目。居然是他一手搞出来地。那时候他才多大啊?众人不由得对范无病刮目相看。果然是天才啊!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是不错地。”范无病接着说道。“但是这个规律是客观地。并不是说。经济基础一定能够决定上层建筑。否则**不可能在苏俄或中国取得胜利。而经济基础地定性。也不是人为可以操控地。试图用一种并不符合现有社会框架地经济模式作为国民经济地基础。以此来巩固上层建筑。是极其危险地事情。巨大地反差和过敏反应。很容易造成两地同时坍塌。所以。我们现在要改革。”

“国退民进,没有先例可以遵循,一旦放开,就很难预测到后果,因此我们很难下定决心。尤其是社会反映,老百姓的反应,老同志们的反应,这些都是难以预料的。在这种重大的决策面前,我们不能不谨慎再谨慎。”一位副总理说出了心里面的忧患。

“怎么会没有先例可循?”范无病顿时笑了起来,“这种先例,在两千多年之前就有了。”

“胡扯吧?!怎么两千多年前就有了?!”众人顿时纷纷表示反对,认为范无病是在忽悠大家。

范无病笑了笑,挠了挠头说道,“嗯,两千多年前,大概还是周王朝吧,周王朝的经济制度就是公有经济制度。”

“胡扯!荒谬!乱弹琴!”这一下子反应更强烈了。

“大家不要急,先让小范把话说完了。”长摆了摆手道。

范无病不紧不慢地说道,“从土地所有权上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周王是全国土地的唯一所有,本质上就是国王和贵族的公有制。从农业生产管理来看,西周实行井田制,相当于集体公社。不仅土地归贵族所有,就是劳动生产工具,也是归贵族控制。社员们集中到田头开始干活前,要由农官分工具。土地属于国家,以周王为代表,绝对不准买卖,所谓田里不粥。从手工业来看,没有私营工商业主,只有官营手工业。物品的交换,也由贵族和官吏统一控制,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工商食官,即工商业吃的也是官家的饭。”

范无病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有点儿晕了。事实上,这个层次的领导干部中,能够静下心来研究理论的,实在是凤毛麟角,范无病这么一忽悠,顿时很多人都感到思维混乱了,自己搞了一辈子的革命工作,就是想要实现天下为公的目标,谁知道这个目标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被周王给实现了,天啊,这是多么惊人的现?!

接着范无病又补充道,“但是这种简单的公有制,是有其适应时期的,西周时期,农业生产都是青铜工具,生产要素由国家控制,所以这种公有制可以保持下来,但是到了春秋时期,铁器大量出现了,廉价而高效的生产工具,使得民营经济有了展的基础,高度集中的公有制就开始不能够适应时代展的要求了。”

“所以,战争出现了,在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之后,秦朝取得了短暂的统一。”范无病笑着说道,“可惜秦王朝依然实行了严苛的集权**,这是不符合经济展规律的,所以秦二世而亡。倒是汉高祖刘邦意识到了行周公之法已经不行了,他实行的是黄老之法,也就是**皇权的清静守法,加上私有制的自由经济,所以才有了后来的经济复兴,才有了文景之治,才有了汉武帝远征匈奴,百年之内北庭无单于的盛世。”

在众人的懵懵懂懂和晕晕乎乎之中,范无病说道,“所以说,如今的国退民进,是有先例的,符合经济展规律的,我们不能让几百年前的外国大胡子忽悠了中国人,在这个问题上,绝对不能重蹈苏联的覆辙。中国人,应该先行一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