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二百六十二章 认不清形势

财色 第二百六十二章 认不清形势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2:44 来源:笔趣阁

来范无病第二天就要去安徽会见万燕公司的姜总缘故,就多停了两天

不过这两天的时间里面,他也没有时间消停,老陈拽住了他非要弄什么方案细则,很是让他有些头痛,不过幸好这只是动一动嘴皮子的事情,自然有人把一切都记录下来,然后回去慢慢整理。

等到老陈他们把这些消化吸收之后,拿出完整的可行性方案,就可以让范无病过目,然后作为正式的版本给央视领导审等候批复了。

虽然上新栏目有些风险,央视之前也没有这种开先河的娱乐性节目,但是现在正赶上加深改革开放进程,想来这两个栏目是可以顺利通过毕竟中国的主流媒体屏幕上,已经消沉太久了,大家都需要一点儿新鲜的东西来让自己耳目一新。

唯一有些可惜就是梓琪一时半会儿是只能看不能动了,送范无病上飞机的时候姑娘还是有些恋恋不舍个中滋味只是初尝而已,倒是还没有太浓需求。

万燕公司的姜总,之前是在安徽现代集团任总经理去年才出来搞了万燕公司,专门研Vcd碟机技术,不过范无病见到他的时候,却是在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里。

安徽现代电视技术研究所创建于一九八七年,是专门从事广播电视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地开、生产和销售的技工贸一体化的民营研究所,是批进入合肥国家高新区的企业,现已成为园区主要骨干企业。

研究所主要致力于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数字压缩技术和卫星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领域里的应用。一九八八年,研究所推出了mVcc系列字幕图形制作系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填补了当时国内高档字幕机地空白,并以优良的性能价格比进入央视,并辐射到全国各省市电视台的几千家用户,将占领中国多年的日尼公司的产品请出了国门,引导了国内字幕机国产化的潮流。该系统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并被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

一九九三年,研究所又成功地研制出TVm—1自动播控系统,在辽宁电视台通过广电部专家鉴定,使国内省、市级电视台的播出质量有了较大高。/同年,又为央视特别研制成功机械手全自动播出系统也通过了广电部专家鉴定。

研究所拥有配套研、生产、销售机构,设有软件开部、硬件开部、项目部、结构设计室、生产部、品质保证部、市场部、财务部、企划部。但是职员并不多,现有员工近百人,其中高中级科技人员不到五十人,高级研究人员二十多人人,同时也拥有科研生产场地四千多平米和现代化的流水线及测试设备。

世界上第一台Vcd碟机。就是在这个研究所中诞生地。

此时地姜总。还是雄心勃勃地。向范无病展示公司地第一台Vcd碟机。以及他们现在正在完善中地机型。并对未来地前景做了很乐观地预计。

陪同范无病前来地。是范氏投资集团驻安徽分支机构地负责人何冰燕。不到三十岁地一个女人。也是集团招聘走上领导岗位地。负责领导范氏投资集团在安徽地上百名员工。

在很多年之后。人们谈到万燕公司。谈论最多地不外乎是他们当初既搞开。又生产硬件地机器、软件地盘片。还搞产品地推广。资金缺口太大。以致于后来精力耗尽。再也无力参与竞争。但也有一些行业内地人士说。当后来Vccd地技术方案已经升级时。他们仍然顽固地坚持原有地技术方案。选择原来地供应商。造成产品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质量不稳定。从而最终失去市场。

范无病也对于这个问题感到有些费解。自己很明显带来了大笔地资金想要入股。难道说他们真地没有一点儿动心吗?还是这位姜总对于市场估计不足。对于竞争对手地力量估计不足?

范无病问起这个问题地时候。姜总回答说。“我们欢迎资金加入。不过我们要占主导权。你们地胃口太大了。不但要占大头。而且还要完全控股。这是我们无法接受地。”

何冰燕就有些不满地插嘴道,“恕我直言,一下要投入三个亿地资金,恐怕国内没有几家企业能够有这么大的魄力做到,怎么可能去做小股东?”

姜总有些为难地回答道,“此中内情,比较复杂,还是有一些障碍地,倒不是我们有多

了。”

“去年的春节期间,我们把Vcd的技术介绍到中国来,请广电部、电子部的专家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唱片公司的人士对这项技术进行评估、论证,我给他们了一张调查表,其中有一项是,你认为这项技术有没有必要在中国作为一项产业开拓?他们中大部分人当初基本没有表态。”姜总回忆道,“等到**月份,我们把样机做出来,开展示会的时候,他们终于这里面风险太大,应是一个国家的行为,不是你们这样一个小企业可以承担的。的确,我们的企业那时只有30多人。”

范无病点了点头,心想这话也对毕竟这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一两个亿的资金砸进去,也就是刚好够前期投入而已。

姜总接着说道,“按照我们的条件,当时可以完成它的研,可以完成它的初期投入,但到后来,我们就现力不从心了,从压缩机、整机、碟片、版权都需要花钱。另外,我们还得告诉人们这是一个什么东西。我们不仅要教育用户、教育经销商,而且还要教育制片商和出版社。当然,这些工作我们都能做,关键还是资金问题。”

“那你们为什么还对我们的资金拒之门外呢?”范无病心里面更奇怪了,不知道万燕公司的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姜总有些头痛地回答道,“省政府是非常支持我们还派了一个副省长作我们项目小组的组长。等到我们的产品刚刚完善,可以推向市场上的时候,就面临了资金问题。省里面希望能以这个产品拿到国家的技改项目,我们一直往经贸委、科委、计委跑关系,但是由于我们这个企业是合资企业,同时还是民营企业,遇到了困难,这个技改项目一直没有批下来。”

“光这么等着也是不行商场如战场,时间不等人,你不要说不知道别的企业都在抓紧研你的样机啊?也就是最多明年就能够推出自己的产品了。你们的优势,也就是这半年多的领先时机而已。”范无病很直接地提醒他们道。

“关键问题是,我们现在欠了省里一些钱,失去了在这个问题上的自主权。”姜总有些无奈地摇了摇头道,“省政府一直在给我们想办法,一方面是财政上的支持,另一方面希望省内的企业能控股。但是,省里能一下子拿出几千万元只有极个别大企业。省外、国外倒是有许多公司都想跟我们谈,要求与我们合作,但无一例外都要求控股,这里面有荷兰的飞利浦及日一些公司,还有国内的长虹。长虹不仅要求控股,而且还要求企业到四川注册,这些条件当然都被省里拒绝了。所以,就是现在这种情况,只能拖着了。”

原来是地方政府把持了企业,待价而沽啊!

白了,省政府就是希望获得国家的及该项目资金,所以用万燕公司的前途做筹码,押在这一宝上,即使不成功,对于省里面也没有多少损失,成功了,不但是省里领导的政绩,同时也可以获得一大笔扶持资金,又可以树立一个扶持民营企业的美誉,可谓是一举三得。但是对于万燕公司而言,这却是生死存亡的一件大事,毕竟时间不等人啊。

范无病想明白之后,就意识到了这一点燕公司还是想要控股权,所以才会心甘情愿地上省政府这个申请国家技改项目的钩儿,对此抱有一丝幻想。否则的话,他一个合资企业,民营企业,真的不必太关注省政府的意见的。

既然技术在自己的手里,那么跟谁合作不一样?天底下可是没有免费的午餐的。

总而言之燕公司的人还是没有看清楚形势啊!

企业在这种大的行业竞争面前是没有什么优势燕公司选择,也就是地获得大资金的扶持,从而获得收益,而不是斤斤计较于股权的问题,毕竟这种扶持绝对不会是雷锋式的无私帮助,有付出,就要有回报。

但是很显然燕公司的上下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仅仅是为自己现在的百分之百的市场占有率而津津乐道沾沾自喜,这是要不得的。

毕竟这只是一种暂时的辉煌,犹如昙花一现。

今日第一更送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