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各有志

财色 第二百六十八章 人各有志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2:44 来源:笔趣阁

实扩大生产线这种事情,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系到钱的问题,范无病在收购万燕公司之前,就吩咐公司高层对万燕公司扩产所需物资做了一个详尽的调查,并且已经落实到了具体实施阶段,因此在双方正式决定并购之后,这个行动就已经在开展了。/

到了国庆节期间,经过一个月的建设,部分生产线已经投入了使用,目前月产量已经突破了一万台,而且正在向年产六十万台的规模继续努力之中。

之前万燕公司的解码板,主要是从c微系统公司进口,数量并不是很多,毕竟每个月两千台的数量,就算是成本上了两千元,也只是四百多万的样子,更何况,那东西根本就没有这么贵。

但是现在因为天利公司的缘故,解码板做到了自产自销,成本就出现了骤然下降,不过范无病认为微系统公司的合作也不应该减弱,毕竟这是一家在数字视频压缩、传输、解压缩技术方面很有成就的半导体方案供应商。

c成立于一九八八年,一直致力于视频数字化的展研究,公司连续三年来被公认为全球mpeg数字半导体产品位供应商。由于公司在数字音视频领域取得的成就,已经获得了娱乐工业最高奖艾美奖的提名。

在后来的几年之中,公司设计、开了许多重要的数字视频应用I,其中包括数字电缆机顶盒、卫星直播机顶盒、可纪录数字基于硬盘驱动地数字视频录像机视频产品动态视频、广播视频等。

因此对于范无病而言,抓住c跟其建立较为密切地联系,是大有必要的。

姜总跟c的关系要熟悉一些,范无病委托他跟c的孙总好好交流一下,明言现在天利公司正在提供价格低廉的解码板,希望双方能够在这个问题上取得必要的谅解。

对于天利公司这么快就研出了解码板技术是感到有些吃惊的,在了解到天利公司的技术基础和研究方向之后方面提出了一个建议,就是合作成立一家新的研究机构,共同在视频数字化方面进行努力。

对此,范无病是怀着比较积极的态度地,他甚至动过念头,想要收购c公司,虽然现在c的规模比较小一些,员工只有几百人,但是他们的展势头是好的,以后地成就现在就可以看出个端倪来。

收购c公司。大概有一亿美金就可以搞定。但是其中牵涉到地一些问题却需要费些功夫。因此范无病就派出了自己地得力助手戴维斯。去跟c公司高层进行协商。希望可以借着谈合作地机会促成此事。

在新闻布会之后。范无病单独会见了一位来自福建地客人。

公司地大部分高管和员工们。都没有见过这位客人。对方只是一个身材不高。样子有点儿平庸。挺着一个**地肚子地中年人。看上去总是满脸地笑容。似乎很容易亲近地样子。

“无病老弟。多年不见了啊!”中年胖子笑眯眯地张开双臂。对着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也是有些感慨地说道。“邱兄。真是一别近十年啊!今日相见。实属不易!”

来客正是邱保华。前一段儿时间。范无病曾经跟王世汉提过关于光碟盗版地事情。王世汉觉得生产容易。销售太麻烦。所以就给他介绍了邱保华。两个人一拍即合。已经开始了初步地合作。

这一次借着范无病上海召开记招待会地机会,名流云集,访客众多,邱保华也趁机来到了上海,一方面拜会范无病,叙叙旧,一方面就是要跟王世汉具体商议关于加强合作,把国内的光碟市场彻底垄断,做出一些必要地决断。

“在福建呆了两年,也没有遇上什么好东西,就是弄了些茶叶,留着慢慢喝吧。”邱保华拍了拍随身带过来的一个纸包,大概有两斤重的样子,对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的鼻子嗅了嗅,便觉得那茶叶的气味儿芬芳,不同于普通的名茶,便有些惊讶地问道,“莫非是武夷山的极品大红袍?这东西可是难得的很哪!”

大红袍长于九龙窠石壁之中部,山谷两旁岩壁高耸,日照较短,气温变化大,尤其巧妙,在岩壁上有一条狭长的石罅,汇秀润的甘泉与 石锈于茶地,因土壤肥沃生存于这一环境下的大红袍茶树,得天独厚的雨露滋润芽

鲜叶原料之优良,当成自然。

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病就好了。后来秀才中了状元,回到了九龙窠去看那茶树,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

在状元要求之下,老方丈采制了一盒茶叶进贡皇上,正遇皇后腹痛卧床不起,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帝大喜,便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将皇上赐的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

后来,这三株茶树就被叫作大红袍了。

邱保华对范无病解释道,“这可不是那三棵树上的茶叶,不过也是同一座山上的,比较难得了,有空儿慢慢去品吧。”

范无病道谢之后,就跟邱保华说道,“早些年间,你弄那个文物走私,我还觉得有些不稳妥,不过看你现在的样子,混的也非常惬意,是不是已经不沾手那个了?”

邱保华笑道,“你老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那个营生风险太大了,回报虽然不错,但是哪里有我现在做的事情利润高?早就不做那些事情了。”

“你老哥现在搞些什么生意?”范无病有些好奇地问道。

“搞的东西比较杂,汽油柴油什么的,电器也搞一些。”邱保华有些含糊地说道。

嗯,在福建那里,搞些汽油柴油?范无病听了之后顿时就有所觉悟,有些诧异地看着邱保华说道,“你们在搞走私啊?”

邱保华耸了耸肩膀回答道,“我们以前也是在搞走私嘛,现在不过是有了针对性较强的品种而已。”

“那东西的风险更大,你自己小心吧。”范无病提醒道。

走私这事情,国家的打击一直是非常严厉的。福建是最早改革开放的省份之一,国门打开,便有一些不法分子与境外走私集团相勾结,大搞走私贩私。

八十年代初期,在广东实施打击走私活动后,港澳走私船便北移到福建海面,连江县东沙岛海面的走私船大小不一,有几吨、几十吨甚至千吨以上,有时达200多艘,6上形成晋江深沪、福清龙田、长乐金峰、连江头等多个大型的走私货据点,许多外省市的人也纷纷到这些地方抢购走私货。

最盛时期,长乐金峰每天进出购买走私货的汽车达三千多辆,采购人员达五万多人,猖獗程度可见一斑。走私在将手表、电视机、收录机、化纤布走私进口的同时,又将大量黄金、白银、文物、名贵中药材等物品走私出境。再加上少数意志薄弱的干部也被开放潮和经济潮冲得东倒西歪,走上以权谋私、贪赃枉法的不归路,这些保护伞更加助长了走私贩私的嚣张气焰。

九十年代的走私已不同于八十年代的小打小闹,需要通关、运输、仓储、销售、付汇、开一系列增值税票、获得一系列合法身份证明等等全套程序。因此走私分子要想办成这事儿,就必须千方百计地打开通道,走好关系。

“早就走通了关系,问题不大。”邱保华笑着回答道。

范无病摇了摇头道,“这事儿,跟盗版光碟的兴致可不一样,盗版光碟影响的是版权所有,而走私影响的是国家税收。朱老板可是强势得很,小心他抓了你们的典型,有后台固然是好的,不过如果后台都被人家给搬倒了的话,你们还有什么好日子可过?我劝你还是早点儿摘出来,好好地搞盗版事业吧!”

“那还不都是违法的事情嘛,有什么区别的?”邱保华不以为然地摇头道。

“当然不一样了!”范无病立刻反驳道,“盗版的利润也是几十倍的,但是盗版商被抓住了,也就是没收东西,罚金几万而已,如果是走私犯被住了,这么轻松能放出来吗?”

邱保华想了想,然后对范无病说道,“你是一番好意,我心领了。

不过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现在涉足已深,早就不可能走出这个泥潭了。现在也就是希望可以多赚些钱,给儿女们谋个好出路而已。嗯,他们,现在都已经出国留学了,如果没有什么必要,我是不打算让他们回来了。”

范无病叹了一口气道,“算了,人各有志,不谈这个事情了,晚上请你吃饭。”

************今日第一更送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