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五百三十九章 取舍之道

财色 第五百三十九章 取舍之道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2:44 来源:笔趣阁

范无病因为对柯达收购案产生了怀疑,所以就开始搜集更加深入的材料来对整个收购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原本介入此事的六人也增加到了二十人,针对此事进行研讨。

得出的结论就是,此收购案的实际意义,无非就是柯达实际上花了不到两个亿的美元,就取得了在中国胶卷业三年的垄断地位,企图以此为代价,将富士彻底赶出中国市场,使自己成为中国市场上的唯一霸主。

“这么做的话,可是有点儿不厚道了。”范无病之前还对此事保持比较积极的态度的,但是看到了实际的收购案细节之后,就有点儿不乐意。

怪不得这事儿能够谈好几年,主要就是因为里面的条件实在是太离谱儿了,也不知道朱老板是怎么想的,这件事情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儿,如果只看外表的光鲜的话,大家可能认为没有什么,但是注意到其中的内幕之后,只会对此事感到厌恶,对柯达的险恶用心非常厌恶。

范无病调查了更多的情报,这才搞清楚叶莺加入柯达,主要是因为柯达公司的总裁裴学德。在没有做柯达公司的总裁之前,裴学德是摩托罗拉公司的总裁,他曾邀请叶莺加入摩托罗拉,但是遭到了拒绝。

当时叶莺刚被美国政府任.命为公使衔商务参赞,她在公使衔商务参赞位置上也一路顺风顺水,做得十分出色,她的轿车能够自如出入包括中南海在内的中国中央各大机构,其政府关系可见一斑。

后来,裴学德加入了柯达,并再次.相邀,叶莺没再拒绝。

尽管叶莺一再声称其加盟柯.达与自己的政府关系并无关联,但她的政府关系显然为协议的最终出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为柯达收购案协议的谈判本身就是一起的堪称经典的政府关系运作。

到了现在,谈判已经历时四年之久,项目涉及六个.省市,十个城市和四个部委。其中政府公关的技巧主要有两招,第一是在柯达的努力下,去年中央政府为此项目专门成立中央协调小组,由两委三部的政府官员组成。同时,受柯达委托,由外经贸部跨国公司研究中心撰写的柯达全行业合资模式的研究报告,则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政界、学界对这种模式的疑虑。

在现这两点之后,范无病就倒吸了一口冷气,心.道裴学德找到叶莺实在是神来之笔,以叶莺本人对于中国官场深入精髓的了解,才能搞的定这种全行业收购的案子。

据说叶莺加盟柯达之后,专门成立了一个二十.多人的团队,专攻政府关系,在内部工作会议上,她把展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关系列为中国策略中最重要的一条,她很清楚,在渐进式的中国经济改革中,跨国公司要顺利拿下中国市场,还得向中国政府要,而政府又不是抽象的,而是由一个个握着权柄的官员组成,政府关系其实又是一种官员关系,要搞定政府,就要先搞定主要的官员们,或者,再加上一些专家和学者们。

当然她做事也.是深谙中国之道的,尽管她很清楚,在中国做生意,政府关系是成***的关键,但许多时候能堂而皇之放到桌面上的,则不能是政府关系,否则会坏事的。跨国公司来中国本来是以赚钱为第一且是唯一目的的,但在许多场合又不能说是为赚钱而来的。

基于这些认识,她屡屡寻找机会、寻找合适的方式表达其贴近中国、服务中国的心意。例如一次柯达公关部在柯达所有的公司中找到了六位黄皮肤的华人科学家,有的出生在中国台湾、有的出生在中国香港,有的甚至出生在美国,连中国话都不会讲。

但叶莺安排他们都用中文言。意思是柯达产品是中国人设计,是中国生产,柯达是中国人的柯达。更有意思的是,柯达在中国的所有工厂里,插的都是中国国旗,用的也几乎都是中国员工,宣传的口号都是柯达是一家中国公司。

范无病看清楚了这些调查报告之后,不由得揉了揉额角,心里面已经知道,这件案子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尽管整个中国的胶卷行业被整体出卖了,但是不会有人站出来说什么不同意的话。

这其中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先胶卷行业实际上是一个鸡肋行业,所涉及到的市场虽然不小,但是涉及到的人员不多,所以政府方面敢于那它来做实验,其次就是柯达方面已经从官场和学术界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层次的公关,事情做的滴水不漏,再没有寰转的余地了。

尽管范无病很清楚这桩案子里面的门道儿,但是他也不能不对叶莺表示出敬意来,能把生意做到这个程度上,基本上已经到了举重若轻大巧若拙的地步了,这样的人才就是放到自己的公司里面的话,也是要给一个高级副总裁才说得过去的。

官商,官商,在国内,官总是排在商的前面的,是前提,是基础,搞不定官场,自然就玩不转商场,其实如果不是自己的经历特殊的话,单纯依靠商业实力想要在国内搞下这么大的产业,也是有点儿不太现实的。

“估计我横插一杠子进来,已经让很多人感到不安了吧?”范无病摸了摸自己的鼻子,有点儿拿不定主意。

自己想要搅黄了这件事情,可以有很多种方法,但是这么做对于自己一点儿好处都没有不说,还会为自己和父亲得罪下一大群官僚们,实在是不值得。

再说了,叶莺之所以可以在国内游刃有余,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她对中国政经大局中国退洋进机会的把握以及政府关系的成***运作,从本质意义上讲,叶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战略型企业家,而是一个高明的红顶商人和公关活动家,她的**和业绩都在灵活的机会主义土壤上开花结果。

从八十年代以来,为了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念,国内政府向外资直接投资者提供了较国内企业更加优惠的待遇,即国民待遇,使得一大批外资企业如虎狼而入,迅占领了中国市场的大片河山,无数外企经理人也纷纷走到前台并在人们盲目的外资崇拜中出尽明星般的风头。

但随着国内资金短缺状况的根本改变,这种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并没有达到预期,在他们把大量的利润汇到国外的同时,先进的核心技术并没有留下来。

比如中国汽车工业合资以来,一款高技术含量的车也没有开出来,满街跑的都是贴牌车。以市场换技术的开放模式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反而带来了可能出现拉美现象的忧虑。

而过些年之后,回头再看那些曾经如日中天的外企经理人,人们就会现他们的中国拓荒之旅,并不是当初标榜的那么善良和美好。垄断、贿赂、黑金营销、问题产品,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把从政策的夹缝中掠取最大的蛋糕,以及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作为自己的选目标。

当然了,国内学术界或者说舆论对于外企经理人的吹捧也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因为财富效应的影响,各大外企的职业经理人一直就是媒体追捧的重点对象,利用很多年轻人对于成***的向往,不断地推销他们的理念,并将诚信经营抛到了一边儿,而将各种阴谋诡计在商业运作中的作用提升到了无法企及的高度,似乎一切的成***都是在阴谋运作之下达成的。

这种思维模式影响的不仅仅是一代人,而是将中国延续了上千年的诚信经营之道给彻底颠覆了,或者说以前的中国式商业经营有些小手段,但是立足还是在诚信基础之上的,至于现在么,处处都体现出了人性的丑恶。

那么,自己能够从中获取什么好处呢?范无病的思维开始活跃了起来,既然自己现了柯达的阴谋,却不便去阻止,当然就要顺水推舟地从中获取最大的利益了,柯达在黑心财,自己不能够坐视他们将钱都卷走吧?怎么也要狠狠地咬两口下来的。

虽然说目前的数码相机技术还处在稚嫩的起步阶段,市场规模也不大,但是自己完全可以紧紧地抓住这个方向,争取巧妙布局,最后让柯达将吃到肚子里面的东西再乖乖地吐出来,这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至于说跟官场上的那些人,跟学术界的那些专家学者们打嘴皮子官司,跟他们去理论是非黑白,范无病是没有那个兴趣的,平白让别人攻击自己而已。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范无病的主意就定下来了,取舍之道,取的就是自己长远的利益,舍的就是狭隘的一时之气,至于到了几年之后,某些人总是会为自己的短视而付出惨重的代价的。

范无病可不相信柯达的胶卷业计划能够再火几年?到时候,数码一统天下才是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