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得已而为之

财色 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得已而为之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2:44 来源:笔趣阁

“怪不得你们范氏投资集团一直没有什么赞助体育运动的行为。大概是因为你本人对于某些体育运动的做法不赞同吧?”沈盈问道。

“其实我们最早的时候还是赞助过奥运会项目的,后来就不大搞那种事情了。”范无病回答道。

最早在一九八四年的洛杉矶夏季奥运会中,范无病就将东方魔水健力宝给推向了市场,确实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是那个时候,竞技体育在中国的真实性还是比较令人相信的。

到了后期的几年当中,有些事情就做的太过分了,范无病根本就没有兴趣再去资助这些项目了,再说因为香港澳门回归的影响,港商们都热衷于赞助奥运会冠军,比如说奖励别墅,奖励黄金什么的,范无病就不愿意去凑那个热闹了,转而将精力投注到关注教育展上去了,跟体育界的联系就淡多了。

以至于在某一次的体育总局跟新闻界的见面会上,一位比较有影响力的官员还不误埋怨地表示,国内有些大企业对于体育界的支持几乎可以说是为零,这个大企业自然就是指范氏投资集团无疑,只不过对方倒是也不敢指名道姓地说出来,毕竟范无病的影响力太大了,体育总局可是扛不过他的。

长期以来。国内的教育体制是精英体制,体育体制也同样如此,虽然在奥运会上争金夺银的实力确实很强大,但一个普通的体育爱好者想要通过自身的努力参加奥运会实在是太难了。

说到底,中国能在奥运会上夺金牌,举国体制的功劳可以说非常之大,一个运动员在被选入国家队之后就不必操心任何其他的事情,吃有食堂,住有宿舍,每个月有津贴,而他们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努力训练,争取在国际赛场上取得好成绩。这样的举国体制给中国体育带来了很多荣誉。但这种夺金主要是精英教育的产物,不是建立在全民体育的基础上的。

相反在欧美其他国家,体育是一个全民参与的锻炼方式,任何人只要喜欢运动,都可以在很多比赛中报名参加,这也就能够解释为什么立陶宛一次国内篮球比赛可以有两千多支参赛队伍,很多国家的奥运会选手都不是专业运动员,大学的校队运动员,甚至餐厅的厨师、普通的职员、公司的ceo,都可以获得参加奥运会的机会,而且有些运动的成绩还在中国队之上。

一般而言,衡量世界体育强国的三个标准是,体育人口的多少,体育产业的强弱,体育成绩的好坏。只有体育观念很强、经常参加比较正式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体育消费,才能被称为体育人口。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金牌的数量的确是荣誉的体现,但是想要变成一个体育强国,向普通民众敞开大门就显得非常必要,体育运动在大众中的普及和提高更是基础和根本。

拿赛艇为例,这项运动在国内是个大冷门。

在中国的湖面、河道上几乎看不到赛艇的踪迹,很多人甚至连赛艇是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在欧美国家,赛艇的普及程度乎想象。在那里,公开水域、宽广的河面常常点缀着各色赛艇,许多大学的体育馆里甚至有专门的室内赛艇练习场,喜爱和参与赛艇运动的人随处可见。

沙排项目也是如此,在中国,男女沙排队员加一起也就百十个人,很多省市都没有沙排队伍。其他的运动项目也是如此,国外有专门的拳击俱乐部,花样游泳的普及程度也相当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内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其实服用兴奋剂或者生长素这种事情国内国外都有。”范无病对沈盈说道,“比如说国内的马家军,当初就是用一种叫促血细胞生长素的东西。能显著提高运动成绩。中长跑的主要问题是供氧,假如你能让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摄入更多的氧气,运动员就能比出好成绩。提高氧气的供应,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提高氧合浓度,就是让一个血细胞结合更多的氧气,这方法比较难。另一种是提高血液中血细胞的数目,这就可以用促血细胞生长素。这种药物原来是查不出来,所以老马就牛了一阵。当然,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的,常用促血细胞生长素人容易烧,所以我们就常听说马家军某某队员等常烧,带病坚持比赛的佳话,当然她们竞技水平本来就是很高的,这一点也是要承认的。”

“从来没听说过这个——”沈盈歪着脑袋说道。

“关系到国家的颜面,有些话是不能够乱说的,媒体上自然没有人敢于报道,也就是私底下说说而已,业内人士都知道。”范无病回答道,“就比如说当年的东德,也曾经是金牌大国的,你在德国呆了一段儿时间,不知道是否了解这个?”

“哦,似乎是听说过一点儿。”沈盈点了点头道。

以前的东德曾经是奥运会历史上一等一的金牌大户,也可以说是中国举国体制的楷模。这个国家面积不到十一万平方公里,人口仅仅相当于深圳人口,但这样一个弹丸小国却曾在奥运会历史上创造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成绩。

一九七六年蒙特利尔奥运会,东德代表队人品大爆,一口气获得四十枚金牌。将美国踩在脚下,紧随老大哥苏联位列金牌榜第二,一九八八年的汉城奥运会,政治上江河日下的东德依旧获得了三十七枚金牌,以一枚的优势力压美国,位列金牌榜第二。

在长达二十年时间里,东德曾是与美苏鼎足而立的体育竞技大国,所夺奥运奖牌数量占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苏。

但是,德国统一后这个东德神话破灭,在奥运会上的成绩就一届不如一届了。

与其说是德国体育江河日下,倒不如说是德国体育的正常回归。一直以来,西德的体育制度是很健康的,不过分追求奥运会的金牌数,而让国民的身体素质得到自由展,所以每次奥运会金牌得十枚左右就很满足。

反观东德,为了在与西德的对比中显示出所谓的社会主义优越性,采用举国体制办体育。所谓举国体制,官方的解释是在国家综合实力还比较弱的情况下,为了短时间内形成突破,从而采取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攻坚的一种组织制度。

换句话说,举国体制就是调动全社会资源来协助操练少数精英运动员,尽最大努力在国际大型竞赛中夺取最多的奖牌奖杯。

但是这样一来。国家资源的使用严重颠倒轻重,每年花费巨额国民财富用于培养精英运动员,但轻视了国民大众的体育与趣爱好和强身健体的需求。国家选拔有运动天分的青少年进行封闭式集训,但目的只是让少数体育尖子去争夺奖牌,结果牺牲了数十万计运动员的青春,甚至给许多运动员造成终身伤害,毁了他们的一生。八成的运动员退休后因为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谋生艰难,其中很多人还因运动过量而落得一身疾病,甚至成为残废。

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形成了一个明星运动员、教练和体育官僚三位一体的庞大利益集团。金牌给运动员和教练带来巨大名利,给体育官僚带来官运亨通的政绩,由此使举国体制成为体坛**的催化剂。

不仅如此,西方禁药丑闻一般是运动员个人行为,但在举国体制下则是一种官方行为。东德政府甚至敢于要求运动员服用兴奋剂。东德当局曾长期系统地让至少一万名运动员服食各类禁药,并对如何有效通过赛事药检进行系统研究和实施。

禁药使东德在奥运上大放光芒,但也造成一百多名运动员猝死和无数运动员终身伤残,许多女运动员男性化,失去生育能力。

两德统一后,受害运动员把东德体育部长和医学顾问霍普告上法庭,并要求赔偿。

“不过,有些事情是明知道不可以,却也是不得不去做的。”范无病对沈盈说道,“中国积百年来被外国欺凌之弱势,积三百年来被满清腐朽王朝奴化之疲态,民族自信心可以说是跌到了谷底,本来新中国建立之后是意气风了几年的,可惜又被一班人胡乱折腾,重新陷入了持续的落后之中,人气之低迷难以表述,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振奋人心,重树信心,就需要从竞技体育方面动脑筋了。”

也就是说,短期内竞技体育虽然是明知道有危害的东西,可是也必须做下去。

“当然,当竞技体育走到了极致之后,自然就会正常回归了,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展趋势。”范无病最后非常笃定地对沈盈说道。

“马上就到悉尼奥运会了,你还不打算赞助吗?”沈盈问道。

“我才不去捧那个场,自然会有别人去表忠心的,这也算是一个做广告的时间。”范无病笑道。

他不在意的东西,并不是说别人也不在意,捧臭脚的人自然是很多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