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五十九章 热钱的风险

财色 第五十九章 热钱的风险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0:28 来源:笔趣阁

显然大家对于教育改革的事情还是不怎么上心的,毕竟基础教育一直在喊改革,而高等教育的变化还是不大,最多只是在招生方面生了一些变化,但是变化的主导方向,都是为了拓宽高校的收入,这并不会让人感到讨厌,至少对于这些高校教师们而言,这种变化还是喜人的。

高校收入的增加,也就意味着高校教师的收入可以相应地提高,这是好事儿。

于是现在小会议室中的众人,就开始跟范无病进行平等的对话。

一位系里的老师看了看大家都憋着不好意思跟面前的这个学生对话,便主动说道,“我先问个问题吧,范无病同学,为什么你在你的论述当中,对于热钱这个概念非常重视呢?是否你认为,来自国际投机的热钱,才是撼动东南亚各国经济平稳展的主要原因?”

这个问题也是大多数老师们想要问的一个问题。

近几年来,在ImF所推崇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新宏观经济理论的影响下,这些国家深受主流经济理论影响的经济技术官僚们坚信,只要关注和保持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定,重视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采用财政与货币政策混合运用的需求管理政策,金融部门和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必定能够促使大量外国资本包括短缺资金的流入,带动经济持续、稳定和高增长。

因此东南亚各国在经济领域里相继推行了改革,解除了对外汇流出入的管制,放宽了对外国直接投资、对外信贷活动、资本和货币工具、金融衍生物产品的管理。在简化了原有繁琐的外资投资程序的同时,放宽甚至废除了阻挠外资进入当地国家敏感领域的很多法律章程,给外国跨国公司的投资和贸易提供了便利化。

“所谓热钱,一般来讲,也可以称为游资,或叫投机性短期资本,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国际间短期资金的投机性移动主要是逃避政治风险,追求汇率变动。重要商品价格变动或国际有价证券价格变动的利益,而热钱即为追求汇率变动利益地投机性行为。”范无病想了一下后,对众人说道,“虽然大概的定义可以这样说,但是如何甄别热钱以及确定热钱的数目大小。却非易事。因为热钱并非一成不变,一些长期资本在一定情况下也可以转化为短期资本,短期资本可以转化为热钱,关键在于经济和金融环境是否会导致资金从投资走向投机,从投机走向逃离。”

范无病看了一下众人。觉他们都在认真地听着,看来在这个年代,大家对于这种概念确实不了解,尽管他们也在研究经济和金融问题,但是这种刚刚开始有些苗头。还没有深入到中国来的热钱狂潮,并不能够引起他们的充分注意。

“我很有一些钱。”范无病挥了挥手,对众人说道。

“嗯?”在座地老师们都感到有些诧异,不知道范无病想要说什么。

范无病接着说道。“当年日本地经济危机。我也参与了进去。收益非常可观。像我这种临时性进入日本资本市场。纯粹以短期套利为目地地游资。就属于是热钱地范畴。”

“你真地经历了当年地日本经济危机吗?那时候你才多大?盈利很多吗?”立刻就有人关切地问道。

“盈利很多。一个月之内。通过金融杠杆。你可以赚钱本金数额地十倍以上利润。非常轻松。我在上海地范氏投资集团。注册资本就有几十个亿美金。这里大部分资金。都是从日本赚地。”范无病没有回答前两个问题。仅仅是回答了其中最后一个问题。

“你是范氏投资集团地老板?!就是正在盖两座三十三层大楼地那个范氏投资集团?!”立刻就有人问道。显然他们是关注到这家悄然出现在上海滩上地国际资本地。

“如假包换。”范无病耸了耸肩膀回答道。到了这个时候。范无病已经不能够继续保持过分地低调了。他需要进入学术界。挥自己地影响力。以便能够对整个社会出自己有力地声音。

学术界是一个非常敏感地地方。热衷于在各种媒体前面高谈阔论地专家学们。显然不会是甘于寂寞之辈。至于他们所表地言论究竟能够找来鲜花还是板砖或是白开水。那就要根据他地个人风格来看待了。

但是总体而言,学术界绝对不会是清高的,也是可以通过金钱来腐蚀的,而且是最容易腐蚀地一部分。

自有地学术氛围,除了可以产生无数的大家之外,也可以滋生更多地学术骗子。

在从古至今的无数个历史时期,学术界被人利用地情况都是存在的,比如说秦始皇用法家的韩非学说为自己的扩张造势,汉武帝独尊儒术依靠董仲舒,李唐起家尊道家始祖老子,满清入关之后就有无数士人宣扬他们的正统。

至于在经济领域中为自己的背后势力作代言这种事情,很多人都是乐意为之的,不管是被捧还是被骂,只要出了自己的声音,就总会有支持,那么他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利益的冲突,才能让学术界更加繁荣。

范无病也不介意在学术界为自己拉拢一部分人,即便是现在并无大用,可是到了需要的时候,这就是一只可资利用的奇兵了。

至于政府方面,范无病认为懂得经济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制订相应的方针政策,尤其是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基本上都需要相关的专家学们为他们献计献策的,因此拉拢相当一部分的学们,对于自己是非常有利的。

不过这么一来,热钱的问题就淡了,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范无病自己身上。

七嘴八舌地议论了一番之后,范无病就热情地对老师们出了邀请,“如果各位有兴趣,不如到敝公司参观参观,顺便我们再深入地探讨一下当年日本在经济危机爆之前,所遭遇到的国际热钱狙击如何?”

众人当然不会有什么异议,他们本身就是搞经济研究的,有这种参观大公司的机会,自然没有什么坏处,更何况邀请自己的还是一个来历神秘的学生?

事实上对于经济过热的问题,在座的很多人都有研究过,自从去年邓公南巡之后,中国经济再度进入高成长周期,可以说是万马奔腾,泥沙俱下,景象让人喜忧参半。

喜的是经济呈现出全面复苏的态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一九九一年全国在建工程约九千亿,到一九九二年扩大到两万亿,而到今年前五个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又在上年基础上增长了百分之七十,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

忧的是投资的增长正在诱一系列的相关效应,全国生产资料价格总指数上涨百分之四十多,金融秩序也变得有点紊乱,地下钱庄格外活跃,民间的资金拆借利率越来越高,官方利率形同虚设,那些有门道的人如果能从银行贷到钱,转手就能以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三十的利率放出高利贷去。

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央政府决心严肃处理沈太福事件,在领导看来,如果纵容沈式融资的存在,那么金融管制根本无从谈起。

不过范无病也清楚地知道,国内的经济虽然有些过热,但是由于长期以来经济处于低谷之中,所酝酿的需求非常强烈,仅仅是现在的开放程度下进入国内的投资,还搅动不了这潭深水,现在国内的资本,基本上都是只要投进来就会有高额的回报,没有必要进进出出地劳神费力。

因此国际热钱所追逐的对象,还是那些高度开放,但是本身的经济框架又没有构建完善的东南亚各国。

对于他们,范无病倒是抱着一副看热闹的心态,无论是东南亚,还是香港,范无病都不介意在那里一笔横财,虽然说索罗斯等人的资金规模很大,多达百亿美金规模,但是范无病要是集中精力的话,几十个索罗斯捆到块儿也不是他的对手。

只不过这其中也有些问题,东南亚各国,范无病可以放手去操作,但是香港这边儿么,除非是跟索罗斯打擂台,否则中央政府肯定不会由着他的性子让他国难财的。

不过这种事情都是顺势而为,假如自己多搞几个分身出来,建几个海外皮包公司,雇一些操盘手来操作,也不是没有可能的,毕竟是一次资本盛宴,自己不推波助澜参与一次,确实有点儿不过瘾。

这边儿散了之后,范无病离开了小会议室,老师们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讨论着。

“无病——”又有人在喊范无病的名字。

范无病回头一看,却是童小芸在等着他。

两个人倒是有一段儿时间没有见面了,这个学期童小芸她们一直在外地写生,而范无病又在北京呆了很久,相处的机会几乎没有。

范无病和童小芸看到对方后,两个人的眼中都有些别样儿的情绪,就好像是迸射出了火花儿一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