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财色 >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燕欲来归《拜求月票》

财色 第二百六十五章 有燕欲来归《拜求月票》

作者:叨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0:28 来源:笔趣阁

使万燕公司改变态度的是一次偶然的会面,万燕公司|总不经意地遇到了以前的高中同学,此时已经在计委里面身居重要职位,虽然还算不上领导,可是接触的内幕却是普通人所无法企及的。

得知万燕公司想要获得政府扶持资金的想法之后,他那位老同学就把他拉到了一旁,小生说道,“我劝你们还是死了这条心吧,这个主意是谁出的我不知道,可是从一开始就不切实际。”

“为什么?省里面对我们的扶持力度很大的,还有财政支持——”副总感到有些不解。

他那老同学拉着他说道,“没错儿,你们省里面是扶持了,那是他们想要政绩,想要通过你们来获得中央的资金,先不说这个资金能不能申请下来,就是申请下来了,也难说有多少能够到你们的头上,这个可不是什么稀罕事儿。”

“为什么?”副总还是有些不理解。

“为什么,为什么,你十万个为什么啊?!”他那同学有些又好气又好笑地说道,“说白了,你们的企业性质是非公有制企业,这还不够吗?!我劝你们还是想一想别的办法吧,就是民间融资,也比苦等这个技改项目要现实得多!话就到这儿,可千万不要说是我说的啊!”

副总听了这番话,觉得不能够等闲视之,于是就赶回了安徽总部,跟姜总汇报了一下这个情况,公司的高层们都比较挠头,不知道这事儿该怎么处理?

“及该项目如果实在申请不下来,那就看看银行是不是能够给我们贷款?”有一位副总提示道,“以我们现在的情况,两个亿的贷款,一年半就可以还掉,还不会影响到我们的扩产。这么大的利润,相信应该有银行愿意做这个生意。”

姜总摇了摇头道,“你是抓生产的,对这里面的事情摸不清楚。”

现在地银行都是国有的,对于国有企业的贷款问题,条件可以放得宽松一些,反正钱都是国家的,即使收不回来,也没有什么风险,那叫作肉烂在锅里。

可是要对万燕公司这样地非公有制企业贷款地话。就需要慎重了。毕竟这里面地风险太大了。钱少一点儿还行。几百万地一千万地。银行撑得住。可是要是说上亿地贷款几个亿地贷款放出去。就非常困难了。没有人愿意承担这么大地责任。这么大地风险。

国内地Vcd碟机行业。现在依然还垄断在万燕公司地手中。但是银行也是有自己地调研机构地。他们不可能不看到繁华之后地巨大风险。更不可能不看到国内外虎视眈眈地众多企业。都在积极备战。随时准备冲出来在万燕公司一手打造出来地Vcdd市场这块儿大蛋糕上面狠狠地咬上一大口。

不论是国外也好。国内也好。对于竞争最激烈地家电行业。说白了。整个就是一场市场消耗战。推广、降价、广告、技术、升级、品牌、服务、网络。等等等等。都是需要投入大量地资金地。

“不行地话。就只有从民间融资了。可是这条路也不好走啊。”姜总揉了揉太阳**。有些头痛地说道。

安徽一带地民间融资渠道。还是有一些地。毕竟当年徽商通行天下。虽然经过了建国几十年后地消磨。没有了当年地辉煌。但是流落到海外地资金却非常多。此时改革开放了。很多人又卷土重来了。倒是不愁找不到联系地途径。

“不接触一下怎么能够知道好不好走呢?”公司地财务总管就说道。“我倒是认识一些民间资本地代理人。先跟他们接触一下。看看条件怎么样。然后再决定是不是值得跟他们融资。”

姜总点了点头,“我们现在也要多方撒网,只要一网有鱼就值了。”

不过其他地几位副总就深表忧虑,因为大家都在这个地方,对于民间融资的渠道也了解一些,实际上,这些人就跟放高利贷地差不多,你怎么可能期望他们给出比较满意的条件呢?人家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来融资,可是要求得最大的回报的。

几方面的接触之下,万燕公司的人就现局面很难打开。

先就是,民间资本的利息太高了,居然是四分利,也就是说一千万的融资,每年的利息就要四百八十万之多,真够狠的。

其次,他们的融资也是有限额的,不要说上亿的资金,就是上了两千万的融资都很少见,上亿资金的规模,他们还运作不起来,虽然万燕公司口口声声说自己两年之内就可以连本带息还清,但是他们是不敢轻易相信的。

现在万燕公司所面临的危局,连银行都清楚,怎么能够瞒过他们这些消息极其灵通的业内人士?毕竟万燕公司的那一摊东西,抵押起来也不值什么钱啊!

但是民间资本对于整个万燕公司还是比较有兴趣的,就开出了整体收购万燕公司,愿意为此支付六千万元的条件。

“做梦!”姜总算是被气着了,破口大骂道,“我们就是砸锅卖铁,也远远不止六千万!”

当初自己光是投资就过一千七百万美金了,投入的广告费用也过了两千万,六千万,六千万能干什么?

四下里转了一圈儿,万燕公司的人重新坐下来的时

觉了一件事情,论起自己接触的这些机构也好,民好,国家机关也好,实力最强的也就是能够提供几千万贷款而已,远远达不到自己扩张所需要的资金数额,现在唯一有资金有能力有意愿来做这件事情的,也就只有跟自己亲自接触过的范氏投资集团了。

于是姜总就跟范氏投资集团的安徽分公司经理何冰燕取得了联系,约请范无病共商大事。

何冰燕见到万燕公司的人放低了姿态,固然是非常高兴的,毕竟她知道范无病对于收购万燕公司的事情非常上心,这一次如果能够谈成的话,安徽分公司就有了监管的权力,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因此就赶紧联系范无病。

范无病收到了这个消息之后,就没有在黄山停留,本来就被那些黑导游和黑酒店地事情弄得兴趣缺缺,现在有了正事儿要忙,自然就是在第一时间内打道回府,次日就回到了合肥,约见万燕公司的高层。

何冰燕陪着范无病,第二次来到万燕公司的总部。

“老板,万燕公司的姜总,思想转变很快啊?”何冰燕跟坐在车里面地范无病说道。

范无病透过车子窗户向外看去,现合肥的街头上非常热闹,但是建筑和交通情况却赶不上其他的省会城市那么有新鲜感和活力,心中不由得想到,看来虽然安徽尽管出了个小岗村,打响了农村改革地第一枪,可是就整体而言,展还是相对滞后一些的。

一九七八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户农民冒着可能会杀头的风险按下红手印,掀开了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开放的源地从江淮大地率先开始。

斗转星移,日月穿梭,转眼间改革开放了将近十六年了,安徽的经济展如何了呢?与安徽邻近的江苏浙江的经济又是怎样地呢?中部六省的经济比较又是怎样的呢?

江苏省国民生产总值是安徽省的三点五倍,人均gdp是安徽省的三倍。浙江省国民生产总值是安徽省的二点五倍,人均gdp是安徽省的三点四倍。安徽省能源资源比江浙两省多,但是从这些数字来看,安徽跟江苏浙江比起来差距却是如此之大!

几千年来,安徽不仅产生出老子、庄子、管仲、曹操、华佗这样名流千古的道德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著名医学家,还产生出如包公、朱元璋、李鸿章、陈独秀、胡适等这样历史名人,更有红顶商人胡雪岩为代表地徽商,曾经在明清时期创造出无徽不成镇达三百年之久的徽州商人。

作为华东六省一市一份子的安徽现在为何还是这么贫困呢?改革开放都十六年了,在最接近中国最富裕最具活力的长三角经济区,安徽还有一二十个国家级贫困县。在中国经济百强县中,安徽连一个县的名额都没有。

九二南巡之后,浦东开始大开,江苏就向全省提出了上海开浦东,江苏也要迅制定展外向型经济规划。浙江则要求全省人民认识开浦东地重要性,提出加快建设沪杭高公路,尽快使浙江的开区与浦东连结。

就连远一些地重庆和武汉也意识上海浦东开对沿长江流域的重要性,先后提出呼应上海浦东开。而面对江苏浙江两省全力对接浦东开和其他省市意识到沿长江流域地重要性,此时的安徽沿江流域却是沉默寡言地旁观。

安徽一直构造所谓的合肥经济圈和沿淮经济带。正因为经济展战略上的画地为牢和固步自封,致使沿长江流域在上个世纪改革开放的关键起步阶段八十年代成为决策上的空白,沿江几个城市的经济展远远赶不上同一流域的苏南地区。

马鞍山和铜陵有所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是资源性城市,面对八十年代毗邻的苏南模式和九十年代的上海浦东开及浙江模式,相邻的江流域却无动于衷。

在省内多年来制定的展规划上,合肥一直被确定为展中心。但是事实上合肥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如果一味为经济龙头而造血似的大力投资、扩张,其效益比是非常差的。省会不一定是经济中心,这在全国很多省份已经有了先例。

范无病想着这些问题,看着外面的情景,忽然生出了不少的感触,怪不得中国家电业好不容易出了万燕这个一个异数,最终还失败了,正所谓人杰而地不灵啊,假如姜总是在上海展的话,这事儿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周折了。

无论如此,不管今天谈成什么样子,自己总得拉他一把,不为别的,就当时为了这一方水土六千万的老百姓了。

*************今日第一更送到。因为今天有事儿,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家,晚上估计更新要晚一些了。这章是中午没睡抓紧码出来的,先给大家送上。另外,月票比较落后了,如果大家有消费出来的月票的话,还请支持几张,最近单位的各种事情忙乱,实在是太累了,要不然小狼也能学人家爆一下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