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天下节度 > 50深谋

天下节度 50深谋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1:15 来源:笔趣阁

吕润性点了点头,问道:“此地这般粮窖共有多少,看管如何,如今已经快到雨季,可会霉烂腐坏?”

“这隐矶这般粮窖共有五十座,如今已经填满了三十七口**(”那校尉说到这里,走下台阶俯身抓了一把谷粒来,呈送到吕润性面前道:“殿下请看,这谷物粒粒干燥,小人建造粮窖之时皆精心选择土质干燥,坚硬之处,再用炭火烧烤,再铺上石灰木炭等吸湿气之物,在这些上面才是粮食,绝无霉烂腐坏之虞”

吕润性接过谷粒凑到鼻端闻了闻,果然干燥清香,并无霉烂谷物的那种味道他满意的点了点头,将手中谷物丢回仓中,笑道:“甚好,你实心办事,此番平定荆南之后,功劳簿上少不了你的”那校尉听到世子这般夸赞,赶忙俯身拜谢吕润性查看了会四周情形,便出得仓来,举目望去,远处的江面上,成队的船只等待着靠岸,装卸货物,岸上搬运货物的车辆塞满了道路,人呼马鸣声连成了一片,便是数里之外也能听得清楚吕润性不禁下意识的摇了摇头,对身旁的吕宏凯低声道:“看来我回去后必须修与父王,要尽早发兵,否则十万大军驻扎在外,空耗粮饷,怕是苦了百姓”

吕宏凯笑道:“殿下有所不知,如今军资十分只有三分是来自江西、江北诸州,倒有七分是来自的湖南八州,吾国百姓今年已经休养好多了,若是各军撤回所在州郡,只怕负担反倒重了些”

吕润性闻言脸色微变,叱道:“二十三郎说的什么胡话,这八州之地既然已经归属我大吴,自然便是吾之子民,岂可还以仇敌相视?”

吕宏凯闻言,赶忙躬身拜谢,其实他的想法在吴军中颇有代表性,毕竟吴楚二国已经打了五六年的仗,虽然现在战事已经结束,这八州也割让给了吴国,但之间积累的仇恨绝非短时间可以消去,吴军将吏自然有将税赋增加到敌国百姓身上,以减少家乡中的父兄子弟负担的想法吕润性也知道这种想法在军中十分普遍,短时间也消除不了,只得暗自叹了一口气,转身向外走去

建邺,吴王宫虽然已经是暮春时节,但屋中还是点着一个火盆,吕方斜倚在榻上,正懒洋洋的翻看着一本,他大腿上盖了一层薄毯,一名婢女跪在榻旁,正小心的替他捶着膝盖这时,施树德引领着一名形容俊美的中年男子进得屋来,却是中舍人崔含之吕方见崔含之进得屋来,半坐起身子笑道:“亲家翁,某前两日翻看《左传》,有些不解之处,久闻博陵崔家家学渊源,尤通经史,便请您前来讲解一番,今日这私室之中,便不叙君臣之礼了施公公,快替崔先生准备坐处”

施树德赶忙吩咐内侍搬来胡床,崔含之却依旧向吕方行罢了礼,方才跪坐在胡床之上,正襟危坐道:“据下臣所知,人君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何谓名?公、侯、卿、大夫是也,这天地之间万物,无有能逃出这个‘礼’字的,既然今日大王招臣来讲解这圣人之,虽然处于私室之中,又岂在其外?臣下又岂可不依礼而行?”

吕方听的崔含之这番话,虽然心中有些不喜,但也知道这是此人抓住机会劝谏自己,言行举止都要符合“礼数”的要求,只得坐起身来,示意那替自己捶腿的婢女退下,笑道:“某家常年征战,身上都有旧疾,一到天气变化的时候,膝盖双腿便酸痛不已,示意才让人捶捶,也舒服点”

崔含之见吕方接受了自己的谏言,也不再多言,便和吕方讲述起《左传》来,这《左传》全名为《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乃是儒家十三经之一虽然其为儒家经典之一,但其中大量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之间政治军事斗争史实,其中细密精微之处非内行人所不能知,所以后世有人认为该的作者并非左丘明,而是战国时的著名兵法家吴起吕方自己就曾经花了很多时间研习,从中获益良多

崔含之刚刚讲述了一会,便暗自心惊据他所知,眼前此人据说出身草莽,,年少时应该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年长之后年年戎马倥偬,只怕也没有多少剩余的精力花在经传之中这从他平日的举止言谈之中也看得出来但在与其交谈中,却感觉到吕方在言谈中不时有发前人所未发的颖观点,这些观点粗粗听起来有些离经叛道,但仔细一想却是独辟蹊径,将圣人之言发扬光大须知中国古代儒生绝非像现代人想象的那般食古不化,每当面对的环境发生了变化,他们并不会死抱着已经不合时宜的旧东西不放,而是将那些经典搬出来重写一篇适宜环境的注解,然后把这个注解当做圣人的训示,所以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屈指可数,但后世的大儒们的各种注解却是汗牛充栋,甚至对同一本的不同注解意思截然相反也是大有人在的但这些东西若是出自一个饱学硕儒之口倒也说得过去,若是出自眼前这个拿刀多过拿笔的武夫口里就有些匪夷所思了想到这里,崔含之投向吕方的目光就有些惊疑不定了

“大概是圣人天授”崔含之暗自思忖了良久,总算得出了一个让自己能够勉强接受的结论毕竟乱世之中,龙蛇泛起,若是非常之人,也做不得这非常之事了,自己若以常理拘之,只怕是自取其辱正当崔含之在心中计较,施树德从外间进来,走到吕方身旁,双手呈上一份帛,低声禀告道:“大家,世子有信来了”

“哦?”吕方闻言接过信,也不避讳崔含之,随手从一旁取出银刀拆开信便看一旁的崔含之起身正要告退,吕方却笑道:“时候不早了,崔卿家便留下陪某一同用膳”

崔含之正要推辞,却看到一旁的施树德向他使了个眼色,微微一愣便躬身道:“既然如此,微臣便失礼了”

说话间,吕方已经将信看的差不多了,笑道:“润性这孩子到底还是嫩了点,耐性不够,眼光也不够,看来还要打磨几年,老夫才能放心把这基业交给他”

崔含之知道此时自己十言不如一默,还是不接口待变是上策果然吕方将信递了过来,笑道:“便劳烦崔先生替我回一封”说罢吕方站起身来,在室中徘徊了几遍,突然停住脚步沉声道:“吾儿,汝之信吾已收看,吾与汝母体皆康健,勿忧汝言集十万之军而顿兵不战,靡费军饷,疲敝百姓,欲取荆襄某以为不然自古用兵之道,以曲为直者,似远反近粱乃当世大国,荆襄乃其重镇,汝若径直取之,彼必以倾国之师相争,若野战求胜,胜负无常今吾以汝集兵上游,待夏水方生,某便领淮上之众入淮泗之水,横行淮北,作进取青徐状彼国建都汴宋,吾兵锋直逼其腹心之地,彼悉众御我,荆襄之地必然空虚,汝再以大众临之,岂非事半而功倍?彼若悉众来援,汝便坚壁而守,以逸击劳,何忧不胜?岂不远远胜过急于兴师,求侥幸之胜?”

吕方话音刚落,崔含之也抄写完毕,他也是晓得厉害之人,投向吕方的目光已经满是钦佩之意原来吕方的敌国粱建都汴京,也就是今天的开封,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地处平原,河流纵横,水陆交通方便,本可以通过运河与淮河相通朱温当年建都与此地就是因为此地虽然无险可守,但各处交通方便,便与转运粮秣养兵那运河虽然由于多年无人清淤,不少地方已经不能通航大船了,但如果在夏秋涨水期,还是可以通行大船的如果按照吕方方才在心中所说的,吕吴乘着夏天雨季的时候,亲领大军由运河入淮水,利用吕吴在水军上的优势转运军队,以逸待劳,通过泗水等运河直逼青徐,由于汴京无险可守,粱国必然会京师震动,如果不想迁都的话,粱王便只有抽调中枢机动兵力迎敌,这时吕润性再出兵进取荆襄,必能事半功倍即使之后梁军来援,经过吕方那番折腾,军队反复动员之后,也一定疲敝削弱很多吕吴之后再与对方决战,胜算便大了很多

吕方从崔含之手中接过信,仔细又检查了一遍,不由得赞道:“崔卿家好妙手便是柳公复生,也不过如此了,这般妙笔叫某家怎生舍得送出去罢了,罢了,树德,你且来再抄一遍,将崔卿家这张裱装一下,留在房中闲时玩赏”

“不敢劳烦施公公了”崔含之笑道:“某家再抄写一份便是,这封便留于大王便是”言罢,崔含之便回到几案旁,也不待旁人复述,便一挥而就,吕方拿起一看,竟然与方才所写的一字不差,不由得惊叹道:“某久闻世间有人过目不忘,想不到今日竟能亲见”

崔含之躬身答道:“此乃小道罢了,大王谬赞了,只是此计虽妙,却于百姓极苦”

吕方闻言一愣,沉默不语,过了片刻昂声道:“崔卿家所言甚是,然如今乃乱世,若不以雷霆手段,如何行得菩萨心肠,且苦吾民十载,自当还他们一个清平世界”

看来不求月票不行了,这个成绩太难看了雪地打滚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