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同人小说 > 天下节度 > 72进军4

天下节度 72进军4

作者:丹东大米汤 分类:同人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1:15 来源:笔趣阁

吕润性闻言双眉微微一立,沉声道:“哦?且传李校尉来!”

随着一阵通传声,李益民大步进得帐来,数十道目光一下子聚集在他的身,只见他身那副打磨的十分精细的山文铠斑斑点点满是已经干涸了的血迹,在两厢的火光下可以清晰的看到他的右肩和左肋的甲片有明显的变形,那是遭到猛击的痕迹,但铁甲下的躯干依然腰杆挺直,仿佛长枪一般。

李益民在相距吕润性还有七八步距离时停下脚步,躬身行礼,朗声道:“末将前营骑都尉李益民拜见总管!”

吕润性的目光扫过浑身征痕的李益民,双目中闪过一丝满意的神色,旋即沉声道:“李都尉请起,方才听前部督说你今日冲阵斩将,所获甚多。我大吴之军,有功必赏,有过必罚,是以无敌于天下。说!你到底想要些什么?”

李益民抬起头来,双目直视吕润性,目光中满是掩饰不住的功名心,沉声道:“末将平生所愿便是立万世之功,显名于凌烟阁。总管若是要赏末将,敢请下一战还让末将为先锋。”

“好,好一个李顽石!不若你便改作李万世!”吕润性赞道,他伸手扶起拜谢赐名的李益民,大声道:“来人,取我的铁甲来!”转眼间,侍从便从后厢取来一副铁甲来,只见那甲与寻常所见的锁帷子、明光铠、山文甲不同,其甲并非是由钢丝、甲片连缀而成,整套铠甲便好似一个整体一般,光滑的金属表面在灯光下散出银白色的光。吕润性指了指那甲,对李益民笑道:“此甲乃是内廷军作坊刚刚打制出来的,听说全部也不过七八套,某从寿州回来后,母后特地下赐了一套。我看李都尉甲破了几处,又与某身材相仿,便赠与都尉,下次临阵时也好有个遮拦!”

李益民听说是吴国王后所赐,正要推辞,却被吕润性一口截断,笑道:“李都尉莫要推辞,我现在已是一军之帅,用不着持刀相斗,这套甲跟了我也未曾穿一次,倒是白费了母后的一番苦心,不如给了你也有些用处,母后知道了定然欢喜的很!”说到这里,吕润性便不待对方推诿,让侍从替李益民换甲,半盏茶功夫之后,李益民已经换了那副新甲,果然合适的很,众人正赞叹间,吕润性突然反手拔刀,一刀便斩在李益民的左肩,只听了一声响,李益民还是站在那里安然无事,只是新甲护肩多了一道数寸长的刀痕。

“好甲!”

“果然好甲!”

帐中顿时爆出一阵惊叹声,众人投向李益民的目光中顿时多了几分艳羡,这厮得到殿下的宠信倒也罢了,有了这般一副甲在沙场无异于是多了一条性命,这可是比什么都实用的。李益民又在吕润性的催促下作了几个动作,果然举手抬足轻松的很,全然不似众人想象中的笨拙,帐中诸将都是内行人,看到这里,无人不是欣喜若狂,投向吕润性的目光中多了几分求恳之意。

吕润性看在眼里,苦笑道:“你们莫要看我,这也是内廷军作坊中刚刚试制出来的,工艺繁琐无比,十套中未必有一套可以用的,听消息说大规模制造少说也还要个几年!”

众将听到这里,虽然有点沮丧,但转念一想,只要几年后,这等精甲大规模制造出来,军中战力无异于翻了一番,不要说进取荆襄,便是混一宇内,也不过是反掌事,那时自己的前途自然是不可限量,想到这里,众将不由得个个喜眉梢。

那边李益民刚刚解下甲来,便赶忙跪倒谢恩,连连叩道:“总管如此厚赐,末将当真是粉身难报!”

蛮水旁这一场血战,不但使得吴军得以击破了梁军的阻截,渡过蛮水,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就是统一了梁军内部的思想。易戎此战虽然惨败与吴军,在吴军骑兵的追击下,辎重尽丧,几乎仅以身免,但从指挥来看,无论是战机、战场的选择,战术的运用,都没有犯什么大的错误,唯一能够解释失败的原因就是吴军,尤其是新军的战力已经远远过荆襄一带梁军的战力了,那么面对这样一支强大的敌军,在正面进行野战就是非常不明智的选择了。

于是吴军在渡过蛮水之后,很快就感觉到了梁军策略的应变:吴军前锋的前哨遇到梁军哨骑生的前哨战的次数急剧的减少了,在大部分情况下,梁军哨骑遇到吴军哨探的反应都是迅回避,对于横亘在吴军进攻路线的河流和城市,梁军并没有坐坚决的防守,他们只是尽可能的焚烧掉吴军行军路线两侧的村庄和田地里来不及收割的粮食和草场,迫使吴军不得不派出更多的分队,走更远的路线征集粮食,或者更多的从江陵的6路运送粮食过来,而且袭击征粮分队和后勤队伍的事情也极具增多了,显然梁军已经将战略改变为打击对方补给线的间接路线。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能减缓多少吴军前进的步伐,在蛮水之战的第二天,吴军前锋已经越过长渠,到了晚,宜城县治也已经落入了吴军的手中,相距襄城已经只有不过一百二十里了,两地间已经无甚地理障碍,轻骑一日便可至,而且两者之间还有汉水相连,可用舟船运粮,在军事已经可以说是呼吸可至了,可是这个时候,吴军前进的脚步突然停下来了。

宜城县衙,和当时大部分县衙一样,大体不过是一个夯土外墙,土木结构的简陋房屋,只有最后面的几间用作库房和县令住所的房屋才有外砖墙,坚固整洁了些。而吴军西北招讨行营总管吕润性的幕府便设立在此地,吕润性本人便住在那间叫做“三省轩”的瓦房中,那里曾经是县令的住所。

“我军连战连胜,大军已经进逼襄州,便如同以钢刀破朽竹,只余一节,总管却驻足于此地,岂不是消弭士气,徒耗粮饷呀!”三省轩中传出一阵男子的话语声,听语气颇为急躁,院子中戒备森严的守兵听在耳里,却连脸也不敢转动一下。

屋中吕润性身着一件紫色的锦袍,脸带着轻松的笑容,对吕宏凯道:“二十三郎,我军虽然已至宜城,但一日钟祥未下,汉水未通,吾便不得全力向北,且粱贼据襄、樊二城,跨汉水而建舟桥,隔河而应,我无有水军,是攻不下襄城的。如今我据宜城而收四境之谷,待周都督统领的水师到了,水6并举,襄州不过是我囊中之物罢了!”原来吕润性此次分兵两路,一路由自己统领,从江陵出,沿着6路出荆门县,过乐乡,渡过蛮水、长渠,攻占宜城,进逼襄州;而另外一路则由水师都督周安国统领,从夏口出,逆汉水而,经过沔阳、安6、钟祥等地抵达宜城与吕润性会师,合力进攻襄州,但6路这一路吴军进展十分。由于吴军为了节约时间,并没有攻取位于蛮水游的房州、襄州东南隋州等州郡,一路直扑襄州,这样一来,在汉水没有打通之前,其实吴军的6补给线随时有被留在侧后州郡的梁军的威胁,是十分脆弱的,现在刚刚秋收完毕,乡里有足够的粮食可供征用,倒还不太用担心粮秣。而且梁军已经在汉水架设了舟桥,将分别在汉水两岸的襄州城和樊城连接起来,可以互相支援呼应,吴军没有水师,是不可能短时间内攻下襄州的。若是战事拖延,到了冬天,顿师于坚城之下,如果补给线不通畅,那便是兵法的死敌。吕润性宁可花费宝贵的时间,也要坚持等待周安国打通汉水水路与大军会师就是因为这个顾虑。

吕宏凯闻言稍一犹豫,还是坚持道:“既然总管顾虑汉水未通,可在这边干等着也不是办法,不如让我领偏师,扫平房州,去我后顾之忧!”

“不可!”吕润性摇了摇头,起身走到一旁悬挂在墙的地图,伸出手指在标志着襄州的那个小点按了一下道:“襄州比邻汉水,扼守方城之口,乃荆州之腹心根本所在,粱之援兵若要从中原入荆州,必先至襄州,如今比较双方军势,我强而彼弱,当直取其腹心,迫敌决战,只需取下此地,形势便大大不同,周都督所领舟师有刚刚铸造好的震天大炮,定然能够拿下钟祥,且放宽心等候便是!”

两人正说话间,外间便有侍卫通报,说水师有急使赶至。吕润性闻言大喜,猛拍了一下大腿笑道:“快传进来,定然是拿下钟祥了,只要水路通了,我大军便无忧矣。”

吕润性正欣喜间,一名满脸尘土的信使已经进得屋来,敛衽下拜道:“小人这里有周都督的急信呈!”说到这里,那信使便从怀中取出一支竹筒双手呈,吕宏凯赶忙接过转呈给主。吕润性接过竹筒,熟练的检查过印记完好后,打开筒口,从中取出一份帛来,打开一看便大声笑道:“果然不出我所料,钟祥已于两日前被我军拿下,水师正沿河而,后天便可抵达宜城。”吕润性看到这里,随手将信递给身旁的吕宏凯笑道:“来,你也肯看,周都督信里还说震天大炮威力极大,钟祥一役中效用极大,此番攻襄州中定然能立下大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