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伐天记 > 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

伐天记 第一百零六章 回家

作者:竹鱼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1:55 来源:笔趣阁

南岾郡虽然纵横数千里,但以姜尘如今炼气后期九层的修为,不过半日功夫就到了一座小城上空,凡人往来如织。

这个位于大山深处的河间县城,并没有遭受到修真界战火的荼毒,实在是太偏僻了,不然当年陈老道也不会在河间县隐居数十年。

“咦!”

姜尘正要离开河间县城,却忽然落下遁光,这里是一个两进院子的后院,榕树下,一个七八岁的小儿正在摇头晃脑地念书。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这首蚕妇,正是姜尘当年离家时留给弟弟姜文的,齐国重文,姜尘希望在将来这些诗文能帮他在文华场,功名场里走的更远一些。

倒不是说齐国甚至太古神州就没有千古绝唱一类的诗歌,只是姜尘留下的这些地球诗词独具一格,别有一番风范,随便摘出来几首就足以让姜文名动天下。

按照齐国的风俗,诗文才华突出者地位极高,除非是犯下叛国大罪,否则一般都是能以超然的身份立世,就算是朝代更迭,这些诗文满天下的文坛巨子不但享尽荣华富贵,还能开衙建府,牧守一方。

“敢问小兄弟,你念的是什么诗呀?”

姜尘走到童子面前,拱拱手问道,言辞间倒是有读书人风范,童子抬起头来,也没有怕生,合上手中的书,递给姜尘。说道:“蚕妇。是本县秀才姜文姜大才子的诗。”

“姜文问西风集。”

姜尘看着手中这本诗集。从头到尾翻看了一下,里面记录了二十三首诗,其中除了这首蚕妇以外,还有好几首自己留下的诗歌,但其他的却没有听过,随口吟来,也是有三分不凡,看来姜文这些年进步很大。

姜文自小聪慧。喜好诗书,这么些年学有所成不但考了秀才,在诗词路上更是走的更远,除了姜尘留下的诗歌,自己也创作了不少,如今小有名气,连诗歌小札都出了,俨然有河间县诗词大家的风范。

“姜秀才的诗果然不凡。多谢小兄弟释疑,你我也算有缘,这颗丹药就赠予你了。”

姜尘留下了一粒聪慧丹。一种普通的辅助丹药,也不知是哪一次厮杀得来的。足足两瓶,对凡人开智有帮助。

“仙,仙人……”

童子目瞪口呆地看着姜尘御风而去,心中惊叹无比,姜尘自然是想不到今日的无心之举,在很多年以后成就了一位小说大家,专写神鬼志异类小说,姜文诗歌引来仙人下凡,树下问童子的故事更是传遍齐国以及周边数国的凡人社会,既被人用来宣扬姜文的诗词,也被人用作教导少年要勤读苦学。

……

“十几年了,这里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姜尘离开河间县城,转眼工夫就到了河间村,神识一扫已经一切了然,整个村子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

村东头依然是一间书院,只是老秀才钱文山已经去世多年了,坟冢长草,就在书院后山,如今书院的老师不是别人,正是姜文。

村西头依然是一座道观,那名主持姜尘自然认得,十几年前一位道观的小道士,如今也是三十岁左右的中年道人,很有些威严。道观的香火还不错,门口的路被马车碾压出了两道很深的车辙印。

姜家原本的小房子还在,旁边却多出了一座三进的院子,当年姜尘留下了不少银子,别说建院子,就算是拿去疏通官场都足够了,陈老道也是修士,自然不缺金银。

姜家宅院中,姜尘也看到了老父母,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穿着倒是不差,刚才神识一扫,听到了不少人谈论,原来姜家已经不是当年的农民,现在是河间村最大的地主,姜家老人自然是地主员外了。

姜尘父亲正在看书,母亲则在做些家务,一边教导一旁的一个小女孩做人道理。

“……凡事多跟着你二哥学一些,不要什么事情都让我和你爹操心,翻年你就十岁了,你这毛躁脾气不改,到时候我看谁家敢要你……”

“娘,我知道了,二哥总说我,你也总说我,哎呀,要是大哥没有离家出走该多好,大哥肯定不会经常说我。”

“你连你大哥的面都没见过,你怎么知道你大哥会惯着你。”

“二哥说的,二哥说大哥是天底下最好的大哥。”

“唉,也不知道尘儿在外面,到底过得怎么样,如今虽然世道太平,但终究是离家千里万里……”

一旁的姜父放下手中的书,女儿和姜妈的谈论,让他也想起了十几年没见的儿子。

“尘儿是有福气的人,他没回来自然有他的道理,我明日再去道观上上香,求老天爷保佑。”

不多时,姜文也回家了,姜尘就这样一直用神识看着一切。

“爹,娘,我回来了。”

“书院就是辛苦,你看看你这满头大汗的。”

姜妈有些心疼儿子,钱文山去世后,儿子就去接了教书的事,不为赚钱,只为教孩子们念书,当然,这期间倒也没耽误他考取县试秀才,著写诗词。

“当今陛下昭告天下,因妖人为祸天下,恩科暂停三年,这三年我正好陪在爹娘身边,教书育人,著写诗词。”

姜文笑着说道,眉宇间正气凛然,好一番文人才相,看的姜尘也不由暗道好一个才子。

“县城徐员外家,可是托了好几次媒人来说媒了,你到底如何想的?听说那徐丫头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子。”

“爹,娘。孩儿一心想赴京赶考,求得一番功名。暂时不想谈儿女之情。当年大哥离家求道。我们都一起支持。如今我读书考科举,也希望你们能够理解孩儿。”

“好好好,暂不谈儿女之事,倒是你大哥,唉……”

说着说着,姜妈就擦起眼泪来,言辞间全是牵挂,儿行千里母担忧。姜尘也不经意间落泪了。

“姜瑜,你去外院玩耍,二哥和爹娘有事要谈。”

“好吧,每次都避开我。”

姜瑜嘟囔着嘴,跑到外院玩去了。

姜文:“爹,娘,大哥这些年一直没有消息,我们是不是找人打听一下?”

“不要去打听,该回来时,尘儿自然会回来。”

姜父断然否掉了姜文的建议。

听到这里。姜尘却是再也忍不住了,原本他并不打算和亲人相见。只是偷偷看一眼就走,但如今却是再也忍不住。

他没有御气飞行,而是独自一人从村口走了进去。

“小伙子,你找谁?”

“牛二叔,您不认得我了,我是姜家大儿姜尘。”

“姜尘?姜尘回来了!”

“姜尘?十几年没见你了,你总算是回来了。”

“姜尘回来了……”

村里的人一下就热闹了起来,乡里相邻的,多个人少个人都是大事,姜尘十几年没回家,如今重回故里,激动高兴的并不只是他,那些乡亲们也很高兴。

姜尘就这样一路和人打招呼,一路来到了姜家大宅院前,叩响了大门。

“来了来了,这位公子,你找谁?”

一个憨厚的汉子打开了门,见到姜尘却是微微一愣。

姜尘笑道:“我叫姜尘,乃是姜家大儿。”

“姜尘?啊,你就是大少爷!”

大汉闻言,却是大喜,上下打量了一番姜尘,顿时高声喊道:“老爷,夫人,大少爷回来了。大少爷回来了。”

父母兄弟见面,自然是好不激动,看着哭成泪人的母亲,嗫嚅着偷偷擦泪的二弟,一口口啪嗒抽烟想说什么又拼命忍住的姜父,还有躲在爹娘脚后,不断偷看的姜瑜。

姜妈看到儿子平平安安地站在那里,早就是个大人了,而且一身气质远远异于常人,一看就是过的很好,心里数千个日夜思念担忧,如今一起爆发出来。

“哭什么哭,大好的日子,先进后院去,尘儿刚回家,先喝口家里的茶水。来人啊,准备午饭。”

姜家马上就热闹了起来,家中仆役五人马上就开始杀鸡宰牛,准备做饭。

整个一天,姜尘都没有和父母详谈,而是和家人一起吃饭,闲聊,拜访了村中几位老者,又接待了一些来访的乡邻,直到晚上才闲下来,一家人坐在一起说话。

“如今天下不太平,修真界大乱,尘儿,你有什么打算?”

姜父和姜母,姜文三人一起听姜尘把这些年的机遇简单提了一下,姜尘随手演示了一些法术,甚至是御风而起,隐身等等,并没有对父母亲人有什么隐瞒。

见他修炼有成,父母兄弟自然是高兴的,用姜文的话说,这等于是为姜家立下了百年家族的基础。

听到父亲的问话,姜尘说道:“如今修真界大乱,我原本打算回来见你们一面后就闭关,修为越高,将来也能在长生路上走的更远。”

“尘儿,这么说你还是要走?要不留下来,娶妻生子也好。”

姜妈不由劝道。

“哼,妇道人家懂什么,尘儿,不要听你娘的。”

姜父训斥道。

“长生之路是一条没有回头的路,一旦踏上这条寻仙问道的路,就很难回头了,我同样停留不下来。娶妻生子,光耀门楣的事情,就要靠二弟来完成了。”

姜尘向母亲投去了一个歉然的神情。

“也好,你就在家中好好休息几日,然后再走。”

姜父也是心情大好,有些忐忑地说道。

“正好有些事情要办,自然要在家中多待些时日,下次回家怕是要些年头了。”

姜尘点点头,如今修为大进,自然要好好帮助下家人,处理好了家中的事情再走,哪怕是二三十年后再回来,也不会有大问题。(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