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三国第一鬼才 > 第七十五章:诸葛出,飞龙在天

下面卢植见董卓嚣张,便要起身,被皇甫嵩一把拉住.见卢植怒目,皇甫嵩轻言道:“不可鲁莽。”言毕,冲其眼神示以末座的诸葛瑾,卢植有些恍然,恨恨的坐下。

卢植不动,自然有人出言,只见袁绍肃然起身:“今上聪明仁智,不曾失德,如何敢乱行废立之事?”

董卓三番两次被人阻止,不由地大怒:“莫非汝以为汝乃四世三公之后,吾之剑便不利乎?”

众人纷纷出言劝解,董卓乃止,袁绍得出,也不回府,出洛阳城外,直奔冀州去了。

李儒见此事已议不成,便出言说道:“今日宴会,不谈国事,还是待朝堂之上谈论为好。”

有着李儒,加上蔡邕、王允、皇甫嵩等人,气氛渐渐缓和下来,至深夜,宴会乃散。

诸葛瑾府邸,大堂中,灯火通明。

“董卓这厮甚是大胆,居然乱议废立之事,席间子瑜却是不曾出言,心中可是有了想法?”座中,皇甫嵩先是一番抱怨,而后转而询向诸葛瑾。

剩余几人乃是蔡邕、卢植、王允三人,听了皇甫嵩的话,纷纷点头认可。

诸葛瑾却没有立即开口,缓缓注视了几人片刻,才说道:“此乃瑾自己的一点观点,不到之处还请指正。”谦虚了一番,诸葛瑾这才缓缓吐出四个字:“引兵于外!”

几人一脸疑惑,诸葛瑾却是不愿意在开口了,微微阖上双目,做出一副闭门谢客的样子。

几人听了却是一脸疑惑,诸葛瑾却不愿意在开口了,微微阖上双目,做出一副闭门谢客的样子。

蔡邕心中自然向着自家女婿,见此便招呼几人离开,卢植、皇甫嵩两人一脸迷惑,到是王允似是若有所得,眼中神光闪烁。

将四人送走,诸葛瑾便吩咐贾诩等人开始收拾东西,随时准备离开。

并州军大营,丁原自从宴会上回来之后,便一直铁青着脸,对于董卓忽然行废立之事,其心中惊愤可想而知。自忖自己义子飞将武艺无人可敌,隔了一日,丁原便传令并州军集结,准备与董卓决一死战。

董卓听闻,自然也是怒不可遏:“我放起一马,真当我董卓是好欺负的!”

后便率大军出城,两军对阵,董卓军中奔出一将,于阵前大声喝道:“某乃西凉大将,谁人上来受死!”

并州军中却无声响发出,只见众军士俱是盯住一人,目光炙热。

“驾……”

那马受了驱使,缓缓跑动向前,俄而如同奔雷,疾驰向那董将。那人犹不知死期已至,兀自大声叫嚣:“来将通名,某家手中不杀无名……”

“喝……”吕布策马疾奔,一声爆喝,接着只见其将手中的方天画戟轻轻一送,若无痕迹一般急划向那董将。

“咚……”

两边军士只听得阵中一声声响传来,再看时,只见那人早已头身分家,嘴唇翕合,话犹未说完,便被奔出那将一戟斩了,场中顿时响起一片的抽气声。

“将军武威……”

并州军军阵中,声声呼喝传出,士气为之一震。

“杀……”吕布却不停歇,大戟一挥,策马急奔董卓而去,所到之处,断臂残肢飞舞,如同神魔一般,直骇得董卓狼狈败退。

并州军赢了,欢庆不已。洛阳城,董卓府中,怒气不减的将眼前能够看到的东西全部摔完,尚且不解恨一般,恨恨的盯着众将,好似要摔人一般。

下面诸人皆是不敢吱声,过了良久,阶下一小将出列道:“主公,肃不才,愿前往说服吕布归顺主公。”

“哦?”董卓看去,却是李肃,眉头微皱了一下,语气中有些不可质否。

李肃肃然道:“吕布勇武不凡,若得为主公效力,则天下谁人可敌?”说完偷偷瞄了董卓一眼,见其欣喜激动,便又接口道:“若要成此事,还需主公成全!”

“你且说说。”董卓完全被李肃描绘的大饼给吸引住了,先前的怒气一扫而空,竟变得和颜悦色起来。

“此事需金银若干,并主公新的赤兔宝马。”

“恩?”董卓双眼一瞪,就要发怒,却听李肃又说道:“主公得吕布,天下可定,何愁一宝马乎?”

心中忖思了半天,董卓终是有些肉疼的让李肃去了。

不久便传来消息,说吕布已经斩杀了丁原,率领着并州狼骑前来投奔了,董卓听着大喜,急急出来迎接。

吕布见了,跪下拜道:“丁原不智,欲与董公为敌,某以杀之,今蒙不弃,布愿拜公为义父,随伺左右。”

“好,哈哈,吾得奉先,若得天下矣。”一行人听了,均是哈哈大笑。

自此,董卓得吕布为鹰爪,更是肆无忌惮。强废刘辩,扶持刘协上位,后加封自己为太师,大肆封赏手下群臣,最终董氏一门尽皆封侯。不久,堂而皇之的夜宿龙床,**宫廷,不久,令军师李儒鸩杀废帝。尚书丁管、越骑校尉伍孚因不忿董卓,先后为其所杀,朝中众臣再不敢提有异议,一时间,董卓得气焰达到鼎盛。

这天,王允于府上诈称过寿,宴请众人,所请之人皆是朝中老臣,众人说及目下,不由的相顾痛哭。

曹操冷眼相看,只顾喝酒,过了良久见众人仍没有停歇,朗声说道:“以操看来,取董贼首级易如反掌,听闻王司徒家中有家传宝物七星刀,愿借来一试。”

“好,孟德能除此贼,当功德无量,老夫又岂会在乎一刀。”王允听了,拍案而起。

第二天,一众人纷纷出门,跑去上朝,静等着曹操传来好消息,一等就是半天。

结果,董卓无事,曹操逃。

不久,泰山诸葛珪上表,其子离家五年不曾得回,请求允许其回家探望。

原来,这才是诸葛瑾的后招,一个能够出城的招。果然,董卓与李儒商议半天,还是允许了诸葛珪的请求,并下令荣阳城守领兵马五百沿路进行护送。

李典于中军一校中,募得了300军士随同,与朝中有些联系的大臣拜别,带了蔡邕,诸葛瑾一家人就这样,堂而皇之的策马,走出了京师,洛阳。

正是:

一遭黄巾乱,诸葛始留京;

五年谨生存,只待风云兴。

为争皇家权,数人作鬼灵;

棋高终脱困,九霄起龙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