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1068章 战降

月老志 第1068章 战降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3:13 来源:笔趣阁

“不过律法终归是律法,倘若人人都像你们这样阳奉阴违,我这个江渎神也不必做下去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孟绮缃口风一转,吓得乌江神面如土色,连声称是。

“小儿无知,念他乃是初犯,但求上神法外开恩。”

“你儿子现在何处?”

孟绮缃早就下了严令,不允许炎方诸神插手龙族和鬼族的争斗,以免贻人口实,惹祸上身。三声洞虽非龙族势力,御东极是国尉任嚣的座上客,自然瞒不过有心之人,何况和鬼族结亲,本来就是触犯禁令的事。

“他……他被三声洞的人扣下来了。与鬼族结亲本是小神之过,恳请上神恕罪。”

其实乌江神和鬼王结姻的时候,神族尚没有严令不得和鬼族嫁娶。鬼族对神族素来崇奉,经常会将牺牲、玉帛、子女进献神族。

及至龙族兴师动众攻伐鬼族,神族眼见龙族势大,自顾不暇,断然将鬼族抛弃,以保持自身的超然地位。

阿缟忍不住插口道:“妾这次来是有一件神物想献给江渎神,既然上神害怕沾染了我们鬼族晦气,看来是我用错心思了。”

乌江神大惊失色,料不到阿缟说出这番话来,急向她递眼色,“公主,你这是什么话,我神乃万界之主,凌驾于万族之上,龙族、鬼族对我神来说别无二致,你休得妄语。”

神族至高无上,将万族供奉视作一种荣耀,本没有拒绝的道理。但是凡夫祈神降福,形同交易,神灵收了祭品却不施恩的事情也极为常见。

孟绮缃轻哦了一声,饶有兴趣的道:“不知是件什么东西,可能当得起神物之称。”

阿缟捧起手中的蚕丝包裹,毕恭毕敬的道:“这是风神法器天风海雨琴,据说是东王公用扶桑神木所制,能弹奏天籁之音,请江渎神过目。”

孟绮缃微笑颔首,“如此说来,倒确是一件神物。取出来我看。”

阿缟剥去蚕丝琴囊,取出三尺长一张木琴,琴木是暗红之色,样式甚是朴拙,上面并无琴弦,也不知如何弹奏。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原来是一张素琴。”

孟绮缃恍然而笑,相传陶渊明不解音声,但蓄有无弦琴一张,每逢宾友之会,便取出来抚弄寄意。

阿缟解释道:“这扶桑琴本来没有琴弦,后来转入风神手中,才加了几条琴弦,虽不免有些画蛇添足,却使得寻常人可以抚奏,这才改名叫天风海雨琴。但是这几根琴弦我却没有找到。”

孟绮缃叹口气道:“我也有许久没有见过这等神物了。”

据说孟绮缃和黄龙氏本是一对恋人,后来却盗取他的玄珠成为江渎之神,可见是个贪婪之人,天风海雨琴经过东王公和风神禺锻造,可谓是世间少有的神品,孟绮缃不觉贪念大起,想要据为己有。

但是此琴在鬼族公主手中,如若收下此琴,就算不主动相帮,也和鬼族摆脱不了干系,自然也就无法将乌江神父子治罪,这也是乌江神冒着触犯孟绮缃的危险,引见阿缟来见她的原因。

“江渎神如若喜欢,妾愿将此琴献与尊神。”

虽说天风琴是阿缟从三声洞抢来,搁在往常,孟绮缃也不会在意。以她的身份自然不方便强抢什么东西,但若是有宝物送上门来,却是来者不拒。

孟绮缃不置可否,眸光转到孟姜身上,浅笑道:“姜妹莫非也是为了此琴而来?”

孟姜漠然道:“不错。我是受人之托。”

炎方神族自成一系,天高皇帝远,昆仑神庭的诏令早就过不了大江。三界广大,帝俊继位之后,神族早非铁板一块,炎方神族要算势力较大的一部,三界神族同出一源,龙族异军突起,威胁到神族的地位,帝俊逃往天界,风神禺在海外支撑大局,但是三界神族各怀异志,并未同仇敌忾,共同对付强大的龙族。孟绮缃之流的明哲保身只是一种普遍想法而已。

更有一些神裔变节投敌,为龙族充作爪牙,为了自身利益,各展神通。

孟姜受人之托,打听到天风琴的下落,打算拿到之后,送还风神禺。他是神庭水陆两大统帅之一,如今陆师统帅夸父战死,只有禺的水师尚可一战,若有这件神物助战,自是如虎添翼。

“受人之托?妹妹莫非想将此琴交还给风神?”

孟绮缃哑然失笑,对于孟姜的做法不以为然。

孟姜轻哼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而今大敌当前,神族子弟自然应当捐弃前嫌,共御强敌。天风琴本是风神法器,送还给他岂不是得其所哉?”

“妹妹呀,关于此次大战,雷泽已有令旨,妹妹不会不知吧。我族应严守中立,不参与交战的任何一方,你可是伯父的长女,一举一动都是观瞻所系,不知是何人教唆你如此行事,我劝你及早打消了这个念头,免得惹祸上身。”

孟绮缃久为江渎之神,位高权重,雷神和泽神梦虽然退隐已久,但是地位使然,遇有重大决策诸神仍会到雷泽请示。

“严守中立?”

孟姜嗤声笑道:“龙族席卷天下,所攻者破,所击者降,而今对炎方屡兴大军,鬼族一亡,我族的地位也岌岌可危,他岂会因为你的中立就不来打你?龙族削平四灵六国,凤凰、麒麟同为强国,本有和龙族争雄的资格。麒麟国坐视五国败亡,严守中立,见死不救,五国一亡,麒麟虽欲抵抗却大势已去,堂堂东方强国,不战而降,前车之鉴,江渎神就不思量吗?”

龙族扫平六国,国力日趋强盛,野心也越来越大,竟想和神族一较长短,祖龙挟既胜之余威,一举荡平昆仑神庭,真是亘古未有的奇变。

神族是三界第一名族,凌驾于万族之上,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并非没有对抗龙族的实力。但是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神族子弟骄奢淫逸,心怀异志,比起战无不胜的龙族确实逊色许多。

“妹妹倒是一位心忧家国的奇女子,此番议论,让人钦佩。”

孟绮缃笑容不变,缓缓道:“今日之局面,并非一朝一夕而成,当今的现实就是如此,龙族虽强,也不可能一时三刻荡平三界,所以他也需要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臣伏海皇,统一水族,龙族始强,扫平六国,开疆拓土,之后才攻伐神庭,一举大胜。龙族虽屡次用兵炎方,不过是些降将戍卒,并非龙族精锐。龙族的主要对手是昆仑神庭的遗裔,尤其是东海水师,如若此次得胜,祖龙下一步定会远征天界,企图君临三界。妹妹以为可对?”

孟姜听孟绮缃条分缕析,龙族底定三界的步骤分毫不差,不过这些多是过往之事,尽人皆知,值得注意的是之后的动作。

“你怎么知道祖龙海外得胜之后会远征天界,地界未曾平伏的地域仍多,祖龙已经对炎方用兵,难道不是我们首当其冲吗?”

孟绮缃笑道:“这就是我们严守中立的好处。祖龙好大喜功,承继先人遗业,顺风顺水,并不知道征战之苦、百姓辛劳。他扫灭六国,混一四灵之后,便有取代神族主宰三界的意思。炎方山林众多,不利行军,未染中夏之俗,蒙昧未开,无利可图,雷、泽两位上神隐退已久,料想祖龙也不想轻易唤醒这种酣睡的猛兽。所以直到攻占神庭,局面大定之后,才着手经营炎方。”

祖龙能在极短的时候内一举攻占神庭,除了龙族掠夺六国,兵精良足,兵力强盛之外,也得益于神庭长期的内耗,山神夸父临时集结神奴迎接,这些神奴多是四灵神兽,在神族没有多少地位可言,积怨已久,甚至在大战中倒戈卷甲,致使神族大败,夸父力尽而死。

神族寿元颇长,四象天尊始终执掌枢要,屹立不倒,八神中山神夸父、风神禺尚在,天神刑天被帝俊斩杀,共工和祝融大战,遭到贬逐。雷神和泽神隐于炎方,这几位神尊若是起兵对抗龙族,纵然不能遏止龙族君临三界的脚步,也是棘手之事。

炎方神族是雷、泽两神的后裔,行事低调,虽在卧榻之旁,龙族始终没有对炎方神族进行严厉打击。

“神庭虽亡,神王尚在,传闻帝俊逃往天界之后,得到羽族扶助,重建神庭,若等他站稳脚跟,必是龙族的心腹大患,帝俊位居神王之位已久,封国无数,遗裔极多,只要帝俊不死,随时都可能卷土重来,这对祖龙来说可是芒刺在背。只要祖龙兴兵远征天界,介时我族乘势而起,让他首尾不能相顾,方有战胜龙族的机会。”

孟绮缃虽居于深水之中,对于外间的战事却了若指掌,帝俊久居神王之位,在三界颇有威望,确实是一位极具号召力的人物,他又逃往天界,占据地利,龙族气焰虽盛,兵力虽强,想要远征天界仍然难度很大。

“姜妹,说实话,我族的兵力远远无法和昆仑神庭相比,这时候和龙族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倘若祖龙动怒,加兵炎方,我族才是岌岌可危。现在只有让龙族去征战四方,攻打东海水师,远征天界,我们才能够相机而动,因利乘便。而不是去招惹龙族,让祖龙将我族当作强敌,这是取死之道。”

孟绮缃说着从袖中掏出一卷卷轴递了过去,“你看看这个。”

孟姜娥眉微蹙,听孟绮缃说了这么多,尽管她的话不无道理,孟姜总是不甚心服。接过卷轴一看,却是祖龙亲自下达的诏书,册封孟绮缃为江渎王,世袭罔替。

孟绮缃这个江渎神,本是凭借自身修为和雷神的庇荫,昆仑神庭管不到炎方神族,自然也没有明诏册封。

现在孟绮缃居然接受了龙庭的封诰,孟姜只觉得满腔怒忿,也懒得细看。

“你居然接了龙庭册封,这是祖龙的安抚之计,你这么做不怕招人唾骂吗?”

堂堂江渎正神,接受龙庭封诰,无异于变节投敌。龙族正在用兵炎方,却封了孟绮缃一个江渎王,她既是炎方水神之首,又是雷神的侄女,观瞻所系,接受龙庭封诰间接也代表了雷泽的意思,对于孟姜这种主战势力无疑是一记重锤。

“我若是不接这道诏旨,祖龙怎会放我的心。那可才是祸亡无日。”

孟绮缃微微苦笑,叹口气道:“我得知消息,祖龙已经召集了很多道术家研制飞舟,看来是准备对天界用兵了。这时候绝不能横生枝节,我一人的声誉算不了什么,只要能保住神族千万生灵,骂名又算得了什么。”

孟姜见她意兴阑珊,话虽如此,难免有不被理解的苦况,‘宁为太平犬,勿为乱离人’,生逢乱世,莫说是寻常百姓,即便孟绮缃这等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也难以掌控自身的命运。

李陵率五千步卒进攻匈奴,转战千里,所杀过当。最终山穷水尽,投降匈奴。据说他并非真心投降,而是想伺机逃脱,汉庭听说李陵教匈奴战法,便杀了他的全家。此后,李陵便死心塌地留在匈奴了。

两军交战,不管被迫投降,还是做了俘虏,都属常事,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千金之子,不坐危檐之下’,功名之士,为了成就功名,往往忍辱含垢,虽非怕死,却也惜死。‘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李广、张骞、苏武皆被匈奴抓住,得以逃归。李陵隐忍投降,似乎并非不可谅解,自从太史公因李陵得罪,又为作传,后世同情李陵遭遇的便很不少,有说汉庭杀李陵全家是误听传闻,然而李陵终留匈奴,再无为自己辩白的机会。

关羽投降曹操,是降汉不降曹,身在曹营心在汉,反而得到颂扬。于禁先为关羽俘虏、又降东吴,不但虞翻看不起他,又遭曹丕羞辱,惭忿而死。

人的行为有一定的逻辑规律,孔子叫作一以贯之。所以做事的动机有时可以推断出来,但是评判一个人的是非功过,主要还是看行为,而非动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