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1197章 客气

月老志 第1197章 客气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3:13 来源:笔趣阁

洛咏言虽非剑道高手,绝仙剑却是神兵利器,兼之洛咏言功力深厚,神兵在手顿时如虎添翼。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洛咏言知道冷锋是藏兵谷的主将,冷锋和洛咏言交手之后,也明白她不是等闲之辈。两人都有致对方于死地的心思。各展所学,不会有半点心慈手软。

冷锋的双剑虽然不是凡物,和绝仙剑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绝仙剑号称变化无穷,连大罗金仙也休想全身而退。洛咏言修炼幽沉气,能够伤人于无形。幽沉气通过绝仙剑发挥出来,更是无孔不入。长剑动处,好似天风海雨,让人遍体生寒。

冷锋受到幽沉气影响,剑招不知不觉慢了下来。洛咏言的剑术虽然谈不上如何精妙,绝仙剑却似一泓碧水,深窈难测,不可琢磨。

冷锋悚然一惊,忽然发觉真气运转有些凝滞之处,暗叫不好。三界流传最广的要数炼气、炼体两**门,炼气者潜气内转,贮气千日,用于一时,真气运转不灵可是非常危险之事,尤其是在对敌交手的时候。

“怎么会这样?”

冷锋来不及细想,他和洛咏言至始至终都没有任何接触,他本身也是炼气高手,洛咏言能在神鬼不觉的情况下影响到他的真气,无疑是非常可怕的对手。

冷锋当机立即,掠身飞退。洛咏言精神大振,冷锋的修为不在她之下,为人又十分坚忍,单凭幽沉气洛咏言很难伤得到他。好在有绝仙剑助力,使得她的幽沉气更加变幻莫测,无孔不入。

冷锋发现的虽早,知道着了道立即收手疾退,也算强毅果决。但是高手过招,生死成败往往在一瞬之间。洛咏言好不容易占了上风,岂能容他全身而退。

洛咏言奋起直追,绝仙剑光芒暴涨,好似长河决堤,锐不可当。冷锋冷哼一声,他并非甘于认输的人,见洛咏言追至不退反进,他的剑法以凌厉奇险见长,出剑之快肉眼几难细辨。

洛咏言也知论剑术变化远不如冷锋,她依恃的是绝仙剑本身的奇巧变化。绝仙剑有水之质性,老子说上善若水,虽然只发掘了水柔弱谦退的一面,已经推服之极。事实上水不但有阴柔的一面,也有暴烈难驯的一面。

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和太上老君同是鸿钧老祖亲传弟子。道术却差别很大,通天教主的绝仙剑便蕴涵他对水的理解。他更注重水的变化,而不像老子那样主张柔弱谦下。

洛咏言虽是道术高手,却还不能驾驭绝仙剑的威力。诛仙四剑虽然都在明钦手中,他经常使用的也只有诛仙剑和戮仙剑,陷仙剑、绝仙剑含有水火之质,易发难收,极难控制。明钦之所以取出洛咏言,完全是因为她修炼的幽沉气含有阴柔之质,和绝仙剑质性相近,不至于内耗太大,伤及自身。

但是诛仙四剑是通天教主亲手磨治,含有强大的魔性。使用者道行越高,固然可以发挥宝剑的威能,也容易激发宝剑的魔性,反而会受宝剑影响或控制。

洛咏言只觉得绝仙剑的威力不可测度,好似一汪沉潭,但是一剑在手,确实战力大增,常有意想不到的高妙剑招。

冷锋重又扑来,剑光凌厉迫人。洛咏言对绝仙剑已颇为信赖,全不慌乱,长剑振鸣一声,洛咏言感到剑身传来强大的战意,差点拿捏不住。

耳听铛的一声,伴随着一声惨叫,冷锋握着长剑的手臂忽然被削去一截,洛咏言微微愕然,她也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到的。

冷锋断臂之后无力再战,抓起自己断臂飞驰而去。

洛咏言清醒过来,她可不想纵虎归山,抖擞精神紧追不舍。

“令使”

明钦生怕洛咏言有甚闪失,冷锋虽然受伤,他手下兵马尚在,洛咏言修为再强,也对付不了千军万马。

洛咏言认定冷锋是藏兵谷主将,好不容易削断他一臂,岂能轻轻放过,前功尽弃。冷锋一死,藏兵谷无人主持,敢死队才有机会完成使命。

洛咏言一击得手,未免过于自信。冷锋早有准备,洛咏言刚刚追进山谷,就见大队禁军严阵以待。

沙横行见冷锋逃归,后面洛咏言一路追杀,喝令道:“打”

禁军手持枪铳,照着洛咏言一阵乱射,火石崩飞,威力着实可惊。

洛咏言眼见冷锋逃归本阵,心知杀他的最好时机已经丧失,她虽是道术高手,毕竟是血肉之躯,若被火石击中,轻则皮开肉绽,重则有性命之忧。

洛咏言追得太猛,察觉到身陷重围,悔之已晚。生死之际,一道人影飞纵直下,抓住洛咏言的肩头望空而去。

众人只觉得两眼一花,一个胁生双翅的怪人从天而降,一双金翅9辉光灿烂,炫人眼目。洛咏言落入光影之中,登时面目难辨。

明钦振翼而起,飞到数里之外,才放开洛咏言。

“刚才明明有机会杀掉冷锋,你为什么不出手?”

洛咏言死里逃生,却并无感激之意,反而责怪明钦没有帮他杀掉冷锋。

“刚才是不是有机会杀掉冷锋我不知道。令使如果觉得冷锋容易对付,又何须我动手?”

明钦虽然没有加入战团,他看得出冷锋并非易与之辈。洛咏言若无绝仙剑相助,未必能讨得便宜。洛咏言也是太过迷信绝仙剑的力量才会身陷重围,差点丢了性命。

冷锋是个坚忍之人,尽管明钦也不愿意他是故意丢了一臂,用苦肉计诱使洛咏言追击。但是以方才的情景来看,并非没有可能。

洛咏言觉得可以杀掉冷锋,事实上冷锋虽然受了幽沉气影响,仍然有力气反击,不论修为还是智计都可圈可点。设非如此,路北熊也不会帮他脱罪,又命他镇守藏兵谷,委以重任。

洛咏言冷静下来,也觉得责怪明钦有些强词夺理。冷锋确实给她一种错觉,似乎再努力一点,便能杀掉他。

“藏兵谷中是禁军的屯粮之所,烧毁霹雳车固然要紧,若能一举烧毁禁军的粮食,定能扭转我教的劣势。冷锋是藏兵谷的主将,他是路北熊的义子,身份非常重要。刚才你应该帮我一把,也许我们就能击杀冷锋了。”

明钦冷眼旁观,反而洛咏言更清楚先前的情势。洛咏言虽然用绝仙剑扭转了劣势,冷锋一直都有全身而退的机会。莫说明钦上前助战能给洛咏言带来多大支持,以冷锋的机敏,如果真到了性命难保的危境,根本不可能和两人缠斗等死。

如果洛咏言了解过冷锋的战绩,便会明白此人理智的可怕,而且心性坚忍,手段残酷。否则也不会接连杀掉几十号江湖人物,这些人有不少都是一方豪强,势力人脉远非冷锋可比,甚至修为也远胜于他。但结果却无一例外死在冷锋手里。

修行者联手对敌情况常有,但联手对敌未能发挥出成倍的战力。如果彼此训练有素,或者懂得合击之法,联手的战力自然非常可观。但这只是少数情况,因为修行者的真气质性不同,很多时候联手合围的效果并不理想。反而会给对手可乘之机。

其实洛咏言加上绝仙剑已经力压冷锋,大占上风。但两人功力悉敌,杀掉他确实非常困难。何况冷锋的临敌经验极为丰富,洛咏言除了力战之外,使用计谋瞒过冷锋的可能性很小。

洛咏言也知道自己独力杀死冷锋比较困难,所以才会埋怨明钦没有及时助力。

明钦没有上前合击有他的考虑,却很难向洛咏言解释。

“罢了,今晚先烧毁霹雳车再说。”

敢死队的行动已经完全暴露,冷锋、沙横行调动人马出谷阻击,保护霹雳车的安全。洛咏言心知趁乱烧毁禁军的粮食几乎没有可能。能烧毁霹雳车也算完成了预定目标。

山谷中枪声不断,火光绵延,禁军从谷中杀出来,人数占压倒优势,他们兵械精良,头上都戴有精铁打制的头盔,相比之下,敢死队都毫无遮护,倒跟送死没什么分别。

洛咏言眼见禁军越聚越多,展动身法冲入谷中,利用霹雳车的遮护奋起还击。

明钦见洛咏言并不招呼他,心知她火气未消,心中好生没趣。虽说按照他的判断,就算上前助力也杀不掉冷锋,反而会惊走他。但是洛咏言可不这么认为。她总觉得明钦有所保留。

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一支兵马虽然号称敢死队,也没有哪个愿意白白送死。大家都想建功立业,高官显爵。

在明钦看来,金乌教和朝廷谁胜谁败,对他都没有太大影响。当然不会跟人拼命。

也许是因为他并非土生土长的龙域人,还没有多少归属感。

古人说落叶归根,中夏百姓的乡土观念很重,这就是一种归属感。孔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又说‘志在《春秋》,行在《孝经》’。《春秋》是孔子的是非观念,所谓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孔子的观念已经成为学术的权舆,人道的标准。

《孝经》则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为始。以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之终。可以说一个人终其一生就是完成自己的《孝经》。

古代君王以孝治天下,虽然有一些政治目的,但是孝德能影响人心如此深远,本身就是值得思索的事。

‘孝’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归属感,一个人可能没有兄弟姐妹,没有配偶朋友,但不会没有自己的父母。俗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不是就是不慈,父母不慈则儿女难以长成,所以一般父母都会尽到养育的义务。

当然很多人不同意这句话,非要跟父母辨个是非对错,否则就斥为愚孝。尝记王维《西施咏》,‘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是非是一种理智行为,而孝则是一种道德情操,一个人不论是非,必是被感情左右。事实上人们对爱人不问是非的时候很多,独于父母要论个是非,这本身就是感情不够淳厚的缘故。

父母当然也会有不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之所以说天下无不是之父母,必是感情深厚大过理智的缘故。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人活着总要有自己的归属、信仰,方不至于随风荡堕,成为精神的无主游魂。

宗教上的宣扬的净土、天国固然是一种归属。儒家则以父母为归属,以感情为维系,是以五伦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君臣,又叫作五常,这五种关系是人最为重要的。

人生有何意义?和尚、道士要出家,同以人生为无意义。儒家则要尽人生的责任,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个人可能没有兄弟、朋友、配偶,父母总是会有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也是一种活着的意义。

当然人道大儒志量恢宏,往往把人道存废当作自己的责任,张载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谓是人道之极轨。

人皆有七情六欲,其实世人便是为了情和欲而活。太上忘情,便只有归于佛道之流,与世俗人伦不再发生关系。

明钦来到龙域的时候,带着过往的记忆。这些记忆根深蒂固,先入为主,他对于龙域始终有一种客气,当然难有什么归属感。

三界修行法门大开,进入别种界域的不在少数,即便是人们阅、戏曲,也会其中营造的情境打动,因为先入为主的关系,人们心中总还有一个现实和故事的概念。

庄生梦蝶,不知庄周化蝴蝶,还是蝴蝶化庄周。何为虚幻、何为真实,也许人们所能感知的也只是一个相对的状态。

像修行者进入别个界域,或者一个人到完全陌生的环境生活,和过往全不相涉,何为梦幻,何为真实?或者俱为梦幻,俱为真实,实在是耐人寻味的事。

好在人有七情六欲,在一个地方时间一长,当情 欲起了作用,自然会有放不下的人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