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207章 狭路相逢

月老志 第207章 狭路相逢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9:05 来源:笔趣阁

三界中向来有五虫的说法,所谓毛、羽、鳞、介、倮,都是指其体表形态而言,在轩辕黄帝创制衣裳以前,人族大约还有一个皮革或草叶蔽体的时期,禽畜未进化的至今仍只能以体毛肤革来御寒,称之为‘天衣’。

人族自打有了衣裳毛发便日趋退化,而今遍布三界,以肤色划分,又有五类种别。中夏则为黄种,体毛最细少,人常以为是种族进化较美善的凭证,然而未经详密之考察也不易妄下结论。

至于仙界的四灵族裔即便能直立行走,稍通人理,形貌和人族仍有明显区别,体毛繁密也至为明显。支登天久在仙府,对地皇县辖下的仙民结构十分稔熟,打量着群情鼓舞的小妖,见他们都是抡刀挎剑,顿时嗤之以鼻,睁目大喝道:“本官乃是地皇县的县尉,你是哪里的土司,竟敢坏我的仙轿,截我的去路,想造反不成?”

萧摇情轻哼一声,振着银叉道:“来的可是火焰山的土地,这里有故人求见。”

支登天怔了一怔,回头望着李火云露出询问的神色。

李火云脸色微变,随即镇定下来,干咳道:“本官初来乍到,平素在天界没什么亲故,我等不要中了歹人的奸计。支县尉,你在头前开路,若有奸人敢图谋不轨,立即格杀,不得有误。”

说完,便打开轿门,大马金刀的坐了回去。

支登天精神一振,摆手让一众缉查排开阵势,个个手执着半尺长的火枪,严阵以待。这种‘穿云枪’全是以仙家手法炼制,充以灵石火籽,应手即发,威力胜过弓弩十倍。

从来两相较技,讲究‘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穿云枪可谓是兼而有之。机括一发,毙敌于百步之外,比之强劲的弓弩犹有过之,更勿论长不逾丈的枪矛了。而小巧敏捷,不可提防之处又胜过一应暗器,真是糅合短、长,险强俱胜。

可惊的是使用起来又十分便利,不比长枪大戟,或者无影暗器,要想有所成就必得数年苦功不可,且资质绝佳的人也未必能修炼到这种地步。是以世人极称仙界已进入灵器制胜的时代,亦不是张大其辞。

而妖怪修行多半还要依恃其种力,若是豺狼虎豹修成人形自然较人类为强,若是狐兔獐貉之流,气力或许还不如常人。是以许多妖兽即便稍有智能,往往还受制于山居的猎户,也是毫不奇怪的。

支登天手下虽然不多,眼见群妖皆是手弄金铁,器械銛利相差十倍,只道这些小妖不识厉害,底气更足了几分。高声嚷道:“郡守大人跟你们没什么亲戚好认,都给本官闪开了,免得送了性命。若敢道半个不字,让尔等血溅五步。”

他掌管全县缉盗,到底见过些世面,话音刚落,便手起两枪,砰砰打到近前小妖手捉的钢刀上,火籽迸射,势可开碑裂石,两个小妖惊呼一声,钢刀拿捏不住掉落在地,刀背已经弯的不成样子。

萧摇情面寒如水,冷冷道:“看来你是倚恃利器不讲道理了。看你是地皇县的仙官,我本不想和你为难,你若是现在退走,我还能留你一条生路。”

“好大的口气。”支登天目光灼灼的盯着萧摇情,嘴唇一阵发干,他早注意到这个美貌非凡的女郎,只是李郡守跟前不敢太过放肆,见她一副凛若霜雪的模样,一团邪火噗噗冒将上来,摆手道:“这女匪首竟然毁坏本县的仙轿,从犯可以不究,主犯必须伏法,来人,把她给我绑了,贼盗若敢抵抗,可鸣枪射击,就地格杀。”

明钦和谭凝紫站在十步之外,眼见双方就要大动干戈,不由暗暗担忧。先前在芙蓉楼解救沈荷裳和澹容瑜,明钦和支登天曾交过手,识得穿云枪的厉害。他刚才突开两枪打掉小妖的钢刀加以震慑也很见威力,反观萧摇情的部下小妖即便体格强胜一些,面对铦利的火器也休想扭转局面。

人族得利器的资助得以和四灵相敌而战胜,从石器到铜器、再到金铁,伴随着利器的锋劲则是争斗的残酷和同类的戕害,细想一下又哪里分辨的出人类在利用武器厮杀还是利器在操控人类相残呢?到底中夏有文明气象,很早便发明武以止戈之意,又有偃武修文的政理,乃谓自知者明,自胜者强。无奈西人并不以金铁之利为止端,俟利器得一番改良之后,遍世界虐毒同类,为护国保种起见,中夏亦不得不更新自卫之能力。

仙家之的制作大抵以阴阳五行为基础,和世间以机关算学为依据的枪炮似乎并不相通。阴阳五行在中夏发生极早,后来被儒家、道家、阴阳家各自吸收了一部分,泛滥入医学、风水、术数诸多领域,可惜不但没有越加明晰,反倒越来越神秘糊涂了。只有弓弩、火炮的制法用的还是机械算学,其中的渊源流变追溯起来必是极深的。

太元玉女原是盘古巨神的妻子,两人在开辟之初化生了主宰世界的四象八神,后来盘古归化,精魄演化成日月、山川、江河。皇天鸿钧、后土姜嫄成了神王神后,太元玉女升格成升太元圣母,之后皇天鸿钧暴戾恣雎、以神威自圣,一些天神怀怒出走,流徙到四方,将仙道传授于凡人,造就了赫赫有名的四大古国。

皇天鸿钧和太元圣母持道不同,势不免矛盾激化,结果鸿钧跑到奥林波斯山另立神庭,太元圣母称制,是以世间流传太元圣母即是鸿钧老祖,其实鸿钧是天、太元是道,是故太上老君《道德经》发明‘地法天、天法道’之义能大得太元圣母的宠信了。

至少从名义上来看,太元圣母不便也不欲为神王的,像则天女帝即便作了一任帝王,到了晚年仍不得不还政于李唐。在此社会结构中本就无可传承,况且道家讲究谦退,亦可想见太元圣母的为人。

太元圣母虽然不参与行政,传下的道教真可谓是万世一系。两大弟子,一个是元始天尊,掌阐教,一个是通天教主,掌截教。两教一管天,一管地,一掌生,一掌死,大约还不为谬说。

到了战国之际,遭逢数千年未有的大变,亦可谓是神仙历劫之时。像老子三大弟子,孔子、杨朱、庄周,后两人便在此时张大其说。和杨朱齐名的是墨翟,墨翟是墨家的钜子,有许多主张像天志、明鬼、兼爱、非攻。大抵是和儒家针锋相对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