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239章 微妙

月老志 第239章 微妙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9:05 来源:笔趣阁

山谷中鸟语花香,俨然世外桃源的所在。明钦得见荆眉妩心满意足,至于外间的纷争非他能力所及,也无心去管。

几日来修习‘生息术’竟然出奇的顺利,法诀大约是十分古老,或许当时仙道并不十分发达,许多概念不得不曲为注解,然而读起来烦难,实际修习起来,却远不是那么回事。

生息术诚然如云轻素所说,是一种肌肤呼吸的技术,然而却不是毫无用处的。世间万类的肌肤上都有毛孔,道家叫作气窍,其实便是魂魄和外界联系的通道。

人在极度恐惧的时候常常会产生毛骨悚然的感觉,肌肤生起微栗,这种惊悸未必是现实遭遇到的,事实即是灵魂意识的作用,人类的感官意识,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理智可以察觉的,此外第七感末那识,第八感阿赖耶识,第九感阿摩罗识只有某种状态才能模糊察觉或者于艰苦修炼中得到体认。

后三种即是灵魂意识,当这些意识强大到一种程度,便是道家所说的元神。

而道家称道的吐纳炼气实质仍是一种意识作用,从第六感炼到魂识往往需要漫长的过程,而‘独醒功’的独辟蹊径之处就在于直接体认灵魂意识,从第七感起步。如若能成功的话,当然要近便的多。

体认魂识的方法除了心悸之外还有夜气。心悸是一种反常状态,不可控制的,更别说创设法门。夜气就是世人常说的良心发现,世间再穷凶极恶的人也有可能良心发现,良心发现的深层次就是灵魂意识,表现就是做噩梦。当然一个人如果堕落到这种地步,必然是司命之所属,无可奈何了。

良心发现通常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因为只有这个时候六识处于懈怠的状态,魂识则较为活跃。神魂是食气为生的,当他脱离肉身的时候要吸收人间香火,香火的意义一部分是意识力,一部分是食气。有人说亲近的人死去就代表自身的一部分死去了,其实就是指丧失了一部分意识力。而食物通常包括色、香、味,魂灵的享受其实并不和凡人相差很多,很多食物**本来就消化不了。

因而神魂食气是一贯的,道者炼气第一步要炼精化气,‘精’就是肉身生成的精力,人常说,闭目养神,所以神魂是喜静的,我们发觉如果一夜无梦的话往往次日精力恢复的就好,梦有意识和魂识作用的不同,如果梦境是熟悉的人和事,常常是意识在起作用,如果梦到是离奇隔绝的,有可能魂识在活动。无疑意识的活动会使人觉得精神疲惫。

有一种说法叫作灵魂出窍,这是很危险的事,只有身体十分虚弱的时候灵魂才会出窍,也就意味着离死不远了。这个窍就是魂窍,魂窍和肌肤的气窍是吻合的,而且通常是闭合的,对于外间的流风溢气是许出不许进,肌肤上的微栗其实是毛孔的收紧,具有自卫性质的。

道者修行常常要辟谷禁食,因为凡间谷物跟仙家是不搭调的。开辟以来,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重浊下凝者为地,地上生长出来的谷物当然是无益于天道的。学道有成之后又要餐风饮露,也是神魂食气的道理。而凡人呼吸,道者吐纳全赖于鼻腔,气存于丹田,这种真气仍是精气,所谓精力弥满指的就是丹田气足,所以要从意识进入魂识,还得有一个‘炼精化气’的转化。

独醒功和生息术的特异一言以蔽之,就是要打开魂窍,使夜气直接被魂识吸取。这对于没有根基的人来说当然是危险的,别说金丹、圣水这些道家追捧的奇物,就算是山间的风吹多了没准也要落个伤风感冒,所以这法门原本就行险侥幸的很。

不过‘独醒功’的醒、眠两诀自有一番考究,也不是异想天开的人自误误人的。世间有许多物类能够不吃不喝睡一冬天,称作冬眠。道家的辟谷、龟息等术多有借鉴,‘眠诀’以一人降低消耗积聚夜气供另一人慑取就成为可能,而‘醒诀’则是反其道行之,其中妙夺造化之处也是很可惊叹的。

当然‘生息术’所谓的肌肤呼吸也不是打开魂窍大肆吸纳流风溢气,以明钦的修为还远远到不了那种程度。兵法说,‘朝气锐,昼气惰,暮气归’。一语道尽了气机消长的规律。即便一个人从早晨睡到晚上,起来精神很好,但也绝不会有锐气的感觉了。

而且凡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精力是不会累积的,一个人不能连续工作几天,再连续休息几天,精力有上限,也有底限,休养到上限了再休息不但不会增益,反而会生疲。跌破底限则无疑会生病。

究其原因则是人类储存精力的空间有限,武者相对要好一点,但总归还是**凡胎。

三界修士千千万万,真正能跨越天人界限,成就金丹大道的,也算是万中无一了。而关键的一步就是结成金丹,难点就是意识到魂识的体认。炼气再强只能算个武人,只有体认魂识才能超凡脱俗,迈入仙人境域。

天庭现今虽有境界考核的方法,但其不严谨之处早已为人所诟病,别说天人境,就是真人境能够学有根柢的不过十之二三罢了。

事实上每一种灵识的实质是各不相同的,意识虽然是六识中最高的层次,和魂识还有境界之分,许多修士不知道这种分别,以为炼气就能结丹,孰不知只是在意识中徘徊,若说武和道实有分别,而武者却没有能够内结金丹的,根源便在这里吧。

武者的出路在于肉身飞升,以力证道,而人类这方面的天资并不好,古来也缺少可信的例证。

事实上仙家是不欢迎凡人证道的,《道经》说,‘人法地,地法天’,按说属于地道的鬼灵修炼起来比人族更有优势,实际的境遇可能还不如人类。大道三千之所以多归于炼养一途,归根到底还是这一法门最为平易,虽不能人人有成,至少世人都可以怀揣梦想,而功德、气运之类只有希冀仙家赏睐或神佛提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