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257章 六道

月老志 第257章 六道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9:05 来源:笔趣阁

话说欲界六天和众所周知的轮回六道有着莫大的关连。六道有三善道、三恶道。三善道指天、人、修罗。三恶道指地狱、畜生、恶鬼。论者应注意到不但善恶是相对而言的,天道与地狱、人道与畜生、修罗与恶鬼也都是一一相对而言之的。

换而言之,六道本是三种道果,只缘大千世界有阴、阳两气,所以和天、人、修罗的背反便导致了地狱、畜生、恶鬼。

三善道中自然以天道为最优、人道其次、修罗最次。有些说法甚至将修罗归于恶道,修罗虽亦有相当灵智,但未免残忍嗜杀缺少天人的仁慈和悲悯。但是和三恶道不同的是,修罗具有忠诚勇毅的品质,只是更为祟尚武力罢了。

大千世界邦国众多,论其高尚文明大约都知道以天道为指归。佛教、耶教显而易见,即如道家被目为‘蔽于天而不知人’,亦可见思想高远博大。墨家更是高揭天志、兼爱诸教义,高言美论向来是很使人向往的。

惟有儒家孔孟比较的提倡人道,然而礼记有大同之说,“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亦可谓是一种天道理想。然而孔孟注重人道简略天道并非是昧于这一种美善的境界,实在是理想过高无益于实际的缘故。

墨家曾和儒、道并称显学,许多教义可以弥补儒家的弊病,理想甚至高过儒家,然而不数传便湮息无闻,虽使后人常起追挽之思,事实却也不足顾惜。一来墨家虽然成了绝学,一些精神却是流传下来了的。其集中体现便是民间的帮派。墨家的教义是天志、明鬼、兼爱,颇有宗教精神。形式则有一钜子作为教主,以规条厉行约束。这和民间帮派内部讲义气、又‘帮有帮规’之类别无二致。稍成气候的不过是白莲教、盐漕帮之流,理想一些的像水泊梁山‘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实在造就不出多少文明气象,而梁山遂不得不在宋江的带领下招安归顺,报效朝廷。实质则是宋江标举忠义走上了儒家的道路。世人愤懑于五浊恶世贪欲横流,对贪官污吏多致不满,因而对宋江之流的结局扼腕叹息,但是啸聚山林实在不能称之为一种出路。

诚之先生有言,世上只有良心发现的个人,而没有良心发现的阶级。而宗教家常欲造就一种觉悟的团体,其结果势不得不事倍功半。即如墨翟的感召能力,能使数百墨者赴汤蹈火、战不旋踵。但使一集团扩充至千万,能否个个保有高尚之人格就大可置疑了,况且一集团一旦气候大成,求功名利禄私心充斥的必然如蚁附膻,而无从甄别善伪。即如齐国田横自刎之日,五百壮士同心赴死,然而却不能兴复齐国抚慰百姓,义气固然值得称道智能恐怕有所不足吧。

墨子提倡兼爱,尤为人所称道。人人相亲之义这在耶教、佛教甚属寻常,近世洪杨且加以援引倡言天国,事实却又如何呢?儒家并非不讲兼爱,只是承认‘爱有差等’,从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人之幼’。墨子兼爱,要对待天下的父亲都像自己的父亲一样。孟子讽刺他说,‘墨子兼爱,是无父也’。仁者,人相偶尔。便是说仁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儒家标举五伦,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都是两两对举的,通俗的说,人与人的感情是相互的,路人的父亲与吾人有何恩何德,吾人讲尊老爱幼无非是将亲人之爱扩充起来,这无差别的兼爱实在是感情上办不到的。孟子讥之为无父,实在这种兼爱只有生无父母的人有可能做到,或者宗教上出家的人。墨家近似宗教于此也可见一斑。

宗教上的高僧大德超世独出,自然是一种伟大的人格。但是世俗中真正能出家信从的毕竟是少数。乃至有些地区不得不相互妥协,使僧侣娶妻纳妾保有家庭。

家庭是世俗社会的一个标志,从中滋生了许多私欲,据说天国没有室家之累,人人都廓然大公,不过由此及彼似乎远非一蹴而就。

孔子曾说,“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故而这仁恕之道虽不如何张皇高渺,却是切实可行的。中夏行之数千年,从四夷杂处的封建之世到书同文、车同轨的泱泱大国,不能说没有成效。

至于欲界六天仙道昌明远过于凡世,但是仍然没能摆脱七情六欲,政治清明的或迈入天道、修罗,贪欲横流的或堕落于地狱、畜生的境地,宇宙生灭,正不知谁主浮沉。

…………

说到七曜摩夷天原也是赤县裔脉、神州区宇。只是天界潮流于君主一名深恶痛绝,摩夷天遂而改弦更张,立七曜府统领政事。头一位日曜官,乃是中天之主,左右有月曜官、金曜官、木曜官、水曜官、土曜官、火曜官,一个个众星拱月,礼让揖睦。

相传天界有九重三十六天,名号记在道经,万古流传。大约是天机开示,不可更改。然而这摩夷之名实在不甚雅观,摩是接近的意思,神州向来排摈四夷、意存轻视,而今却有近夷之名这在心理上却是不太舒服,只是七曜府气象恢廓,不甚在小节上用心罢了。

摩夷天仳邻银河,天域广阔。银河是西王母金钗所划,天域中许多陨石星矶都翻覆其中,形成星罗棋布的岛礁。除了天河水军诸天仙国都是艰于深入的,近些年三界承平,诸天仙国稍稍发展水师力量。不过相较起来还要比山道坦夷许多,神光教这回押解了许多天女门战俘及资财,邹如燕深觉责任重大,挂起风帆直驱总教不可有丝毫掉以轻心。

虽是仙道昌明,器物之道大为精进,但这大海汪洋向来是人心畏怯,何况银河神堑本是天皇帝俊为了阻挡祖龙大军所布,涛波奇险久为仙家熟知了,不过因其如此,反是神光教屯聚力量的好所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