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331章 同出一门

月老志 第331章 同出一门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9:05 来源:笔趣阁

“喂,你行不行呀?”

明钦望着高矗入云的梁山伯,有点替白素贞担心。

梁山伯可是货真价实的盘古血脉、梁父山神,尽管物化多年,元气未复,看这法天象地的本象也不是个易与之辈呢。

白素贞虽然是骊山老母的徒弟,毕竟只有千数百年的修为,向来也不以法力高强著称,先前已经有蝮淳现出本象,都无法伤得梁山伯分毫。份属同类的白素贞又能有什么独绝之处呢?

道家把肉身淬炼的极致境界叫做金刚不坏,这金刚就是山石的精英,可见山神一族肉身强横到何种地步了。

白素贞乘风御影,从梁山伯头顶一掠而过,截住去路。

“放他去吧。”

秦皇始如果死在这里,连诏书都来不及拟定,无疑会给赵高、胡亥谋篡皇位带来便利,这是白素贞不愿意看到的。

“你是什么人,胆敢挡住某的去路?”

梁山伯以耳代目,外间丝须的动静都瞒他不过,也许是他峻拔的身形阻断了日影,也许是他嘘出的尘土激荡了黄沙。天色悄无声息的黯淡下来,空气中充满了漠漠的寒意。

“祖龙已经死去很多年了,这只不过是人类的帝王。”白素贞心平气和的劝说,示意狼狈的秦兵尽快离开。

“不可能。他一直都在,一直都在。”

梁山伯暴怒起来,抖擞着链锁犹如狂龙呼啸,带起酒瓮大的金椎纵横扑击。

山道上不论是车驾、旌旗。或是草木、兵卫,尽皆卷裹入嘶吼的旋风中。风沙与血污交缠,山石共草木齐裂。数里之内飞砂走石,乌云蔽日,骇的众人喑哑失声,心胆俱裂。

明钦顾不得掩藏形迹,摇身现了人形,抱起小嫦跃到道旁的低地中躲避。

白素贞捏个法诀,眼观鼻,鼻观心,站立在风沙中更不稍动。体内灵光变幻,焕发出一种暖融的祥和之气。

“天地立心。”

稍时,白素贞睁开眼眸,戟指向天,一道白光透指而出,仿佛一只巨手拨开云雾,再现青天,天地间顿时风沙止息,山石落地。草木不飞,虽仍是满目疮痍,倒底多了些许劫后更生的气象。

梁山伯大感意外,怒道:“你敢跟我作对。”

白素贞正色道:“你是上古正神。怎么能滥施淫威、戕害无辜呢?三昧真火——”

她心知此事难以善了,不等梁山伯再变换招数,骈指在眉心一点。一团火龙从神念中盘旋而出,倾刻间便成燎原之势。缠裹着梁山伯的身躯熊熊烧锻起来。

五行中以火克金,三昧真火又是道家正法。孙行者偷吃蟠桃、仙丹,炼就金刚之躯都抵受不住,说到克制梁山伯的机会,舍此之外恐怕就很渺茫了。

相传周天之内有五仙,即天、地、神、人、鬼。据五仙之体可得五种仙火,皆有绝大威力,不是泛泛之水所能浇灭。

梁山伯物化已久,石人化身看似可怖,神力已不如强盛时十分之一,一旦烈焰缠身,登时遍体灼痛,抚着头颅哀哀痛叫。

白素贞心觉不忍,转见他握紧铁锁又欲发狂,连忙念动法咒。

梁山伯怒叫一声,眼眶中的阴翳忽然剥落,释放出通天彻地的神光,浑身起了一阵咯咯嘣嘣的怪响,长大的石身急剧萎缩。稍时,变成一个气宇轩昂的壮汉,微卷的头发披散下来,广额直鼻,神情冷峻,看起来只比寻常男子高颀一些。

“梁拜谢仙子再生之德。”

梁山伯化作人身,脑子也变得清明起来。他本就是夸父太子,文武兼资,只是物化之后迷失了本性,经过三昧真火一阵锻炼,居然恢复了灵能,显得彬彬有礼、端方正直。

白素贞怔了一怔,微一点头,不自然的别过脸去。

明钦拍打着身上的尘土跳了出来,拍着梁山伯的肩膀道:“老兄你还是先找件衣服穿上来,才好说话嘛。”

梁山伯老脸一红,这才发觉新生之后还没有衣物蔽体,可惜经过一番猛恶的打斗,此间的秦兵死伤狼籍,衣甲一经风沙肆虐,都自行腐朽了。四处瞅了半天,目光忽然转到明钦身上。

明钦心头微突,干笑道:“我这里倒还有一件旧衣,你若是不嫌弃的话,就赠给你吧。”说着从仙袋中取出一件衣袍。

“岂敢。梁敬谢赠衣之德。”

梁山伯大喜过望,他一个夸父太子,神庭正神,竟然到了无衣蔽体的地步,关键还懂得事事称谢,保持了良好的教养。

明钦身上有秦素徽送的天孙锦,能够伸长变化。又有晏轻舞赠的衣裳,质地不俗。当然不能拿来送人,不然将来见了面不好交待。至于他平时穿的衣服就显小了一些,梁山伯勉强穿上,手脚都短了一寸,比起先时的窘迫总归好上不少了。

白素贞这才走了过来,开口道:“梁山伯,我旧时也听说过你,不过祖龙弃世已久,人世间沧海桑田,物是人非。我劝你不要莽壮行事,以免遭到修行者的忌讳。”

自古道,‘隔行如隔山’。修行者在人世间多半属于不显山露水的一流人物,但又和天神渊源深厚,许多天神不便插手的事情都由他们解决。

“多谢仙子指点。”

梁山伯感叹道:“我打算先去拜祭先父,这次再度为人,真是山河改易,感慨万千。既是仙子嘱咐,我就暂且放过那人族皇帝。两位再造之德,梁铭记在心。告辞了。”

“后会有期。”

明钦前时误闯祖龙皇陵,遇到祖龙帝后和四大帝姬,已经算是前古的人物了。想不到今遭更见到太古八大神族中人。而且是脍炙人口的梁山伯。尽管这位慷慨悲歌的梁父山神和传闻中的柔弱书生无甚相似之处,反倒更让人欣赏一些。

送走了梁山伯。白素贞眼波流转,打量着明钦满含讶异。“你何时修炼成了人形?”

明钦答非所问的道:“你看我不觉得眼熟吗?我看你倒像一位故人。”

白素贞沉默了半晌,忽然道:“你是钦之?”

“你真是大师姐,这么说来,师傅难道是?……”

明钦深觉难以置信,怎么都难以把狐仙师傅和传说中的骊山老母联系起来。

“你怎么到这里来了?”白素贞摇头苦笑。

骊山老母虽然徒弟不少,但她擅于幻化,收授的徒弟间隔也很长,可能彼此都没怎么见过面。明钦在门下十多年,只在少年时见过白素贞回师门两三次。甚至不知道她是外间赫赫有名的人物。

不过白素贞美貌无双,多年来变化不大,所以还可以一眼认出来。

明钦已从应门童子长成翩翩少年,白素贞又绝未想到这般凑巧,自然认不出他来。

“说来话长。我是和妩姐一起到仙界来的。”

说实话,白素贞尽管口耳相传,声誉极好。许多地方也都有白蛇传的戏剧,明钦对她倒没有特别的欣赏。一是传闻异辞、莫衷一是,缺少《西游记》、《水浒传》那样的文章大家著书揄扬。二来他混迹人间。和许多妖怪一样早就被三教同化了,尽管身边有许多妖王洞主,但都习惯于人类的立场看待问题。

譬如很多人认为法海是正义之士,白素贞再如何站直行正。到底是个妖怪,难保没有害人之心。况且水漫金山殃及无辜百姓,成了难以洗刷的污名。

而今明白一直牵挂的大师姐竟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白娘子。着实是百味杂陈,难以言诠。

一声细微的痛楚呻*吟传入耳际。两人相顾愕然,顺着声音望去。只见那位张公子拄着长剑摇摇晃晃的站立起来。

“张公子?”

明钦方要上前,早被白素贞一把扯住,凝眉道:“不要过去。”

明钦怔了一怔,就见张公子身上盘旋着一片火云,脸上露出痛苦之色,倏然厉呼一声,火云爆裂开来,迅速将他吞没其中。

火光灼灼中,渐渐幻化出一只枫叶大的彩蝶翩翩起舞,烈火化作一道炎气被她张口吞噬,半空中传来扑鼻的异香,彩蝶凌空飞旋,仿佛跳着一支靡丽瑰奇的舞蹈,蝶影渐长渐大,缓缓化作一个人形,秀美如妖的容颜,点尘不染的白袍,头系抹额,长剑斜指,倏然间那个风采无俦的张公子好像又活过来了。

“二师姐?”

若说先前那位张公子尽管容貌韶秀,倒还是英气勃勃,一派须眉男子的气度。如今这位张公子一颦一笑都带着股妖丽之气,面容虽有**分相似,气质简直判若两人了。

不过这副情态倒让明钦想起一个熟识的人来,那就是同门的二师姐。

现在知道狐仙师傅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骊山老母,大师姐就是白素贞,那二师姐不消说是祝英台了。

这中间好像有个问题,祝英台既然是火神祝融的女儿,八大神族的后人。道行该比白素贞高多了,排行为何反在她之下呢?

仙家授徒最讲究渊源,说白了就是亲疏远近。像阐教十二金仙,教授的徒弟几乎都是天神后裔,或者王孙公子。

阐教如此,截教当然也不例外。很多都是太师闻仲为首的殷商将官。祝英台既然是祝融之女,白素贞或许比她来头更大也说不定。

另一种情况是以入门先后而论,祝英台入门较晚,就只好排在这位置了。

梁祝的传说虽然也有一些戏文,好像仅是才子佳女的旧套路,甚至不如《白蛇传》来得凿实。后日有学究极力追求,得出两人不是一个朝代的结论。

其实四大爱情传说之所以齐名并称,多半是有一些神异,再者渊源深远。人类受知见的限制,就很难明白这里面修行变化的因素。

“你们是……”祝英台眼望着两人,露出疑惑之色。

相传有一位大侠身负血海深仇,后来遁入深山苦修数十年,好不容易练成绝世神功,结果寻找仇家报仇的时候不是死去多年,就是老迈衰朽,不堪一击。

人类数十年光阴尚且如此,修行者一遭挫败或者魂飞烟散,转入轮回,或者羁封物化,转瞬百年。好不容易挣扎脱困,又已经物是人非,遗恨无穷。

但是修行之道有凡人难及的地方,就是空间元力之法外,还有时间劫力的法门。如果修成劫力就可以穿越时空,不管仇家逃到何处都有机会找他出来报仇雪恨。

祝英台和梁山伯狙杀祖龙失败之后,梁山伯不幸物化,祝英台仗着火灵之体逃逸出去,寻访高人。后来拜在骊山老母门下,修炼多年。

可惜岁月沧桑,流年无尽。一朝闭关出来,元气恢复,却不知已经过了几世几年。

劫力法门玄诡无传,但有一个简便些的方法就是进入轮回。祝英台凭借一丝执念轮回转世,但是自从重黎二神绝地天通之后,四灵时代已经无路可通了,阴差阳错之下,她却回到了类似祖龙的始皇秦朝。

她转生成张公子神魂未尽觉醒,直到被秦兵所杀,才激发了火灵之体,显露出幻化之能。

祝英台没见过白素贞,和明钦倒同门过一段时间,只是久经轮回,记忆阻隔不怎么记得起来了。

明钦苦笑道:“二师姐,你也不记得我了?”

“二师姐?”祝英台喃喃低语,恍然道:“你是钦之弟弟。”

三人相互观望,只觉得际遇奇妙无过于此,离合匆匆让人不胜唏嘘。

明钦哎呀一声,以手击额道:“二师姐,你是在找梁山伯吗,他刚走。”

“梁山伯?”祝英台微微苦笑,轻叹道:“我觉得现在更需要一碗孟婆汤,真是头疼死了。”

记忆太多也是一种负担,尤其是经历转轮的人。尽管人类可以从书籍或交谈中得到一些额外的人生经历,但那多半是片段的不相连属的。然而情之所致,犹不免怨怒伤感,况且是亲身经历的呢?

而这些东西对修行并无禆益,太上忘情,亦是要忘却一切尘俗负累。神仙是一种灵体,精神体,记忆太多、感情太杂,神魂就会变得滞重,怎么能够高蹈出尘呢。(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