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557章 未雨绸缪

月老志 第557章 未雨绸缪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9:05 来源:笔趣阁

凡事总是福祸相倚,利弊参半。阐教十二金仙多传有先天法宝,威力盖世,于是就不思进取,抱定先天法宝不可超越的观念,坐吃山空,阐教上下居然没有一个炼宝好手,一件法宝师傅传给徒弟,徒弟传给徒孙。那真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倘若徒弟三心二意,背叛师傅,连师傅都束手无策,殷郊、殷洪的事例绝非偶然现象。

截教门人的凭借不如阐教深厚,又少有清虚道德之士,喜欢富贵利禄、争强斗狠。虽然和长生大道无缘,但在法宝、法阵的炼制上还能有所开拓。

法宝是用来弥补个人能力之不足的,儒、道、释三教都讲究心性的修炼,对奇技淫巧不甚注重,以为对精神的适足没有帮助。所谓‘玩物丧志’不能说没有见地,淫即‘过多’的意思。如何判定一件制作是‘淫巧’恐怕没有一定的标准,结果便对一切机械智巧都加以反对了。

制作历来有两种功用,一种是斗战之具,像弓弩枪炮,一种是利生之具,广义的说,军事之外的制作都可以包括在内。

中夏历史悠久,常遭战乱的苦痛,富于和平的气质。斗战器械会随着兵争的加剧自然进步,这是浅显易明的道理。截教修士多能炼制法阵、法宝一个很重要的诱因就是要争强斗胜。阐教门人无意于此,一是因为先天法宝足够强大,二来比较注重个人修养,杀伐观念相对薄弱。

一旦战乱结束,历代帝王多要偃武修文,予百姓修养生息的机会,消弥世间的戾气。兵事的作用无非是侵掠和防卫,若为侵掠而计,器械的威力自然越强大越好,即便精进无已,也只能加深生民的苦痛,实是自取灭亡之道。单作防御的考虑,器械只要能击败外敌就可以了,一旦外敌不存在,兵械失去用途,便可以功成身退,加以裁抑,这也没什么需要诟病的地方。

海通以来,中夏陡然遭遇泰西诸国的坚船利炮,相形见绌,欲士多归咎于传统观念对奇技淫巧的防忌,亦是捕风捉影,浅见肤识。平心而论,国家承平日久,军备废驰,本是再所难免。只是积三十年洋务之力,一战败于东洋小国,这又哪里是船舰枪炮不能胜人的问题呢?

仙界流行的灵气袋名目繁多,有的价值千金,堪称名贵。据说使用的都是上好皮革,制作的天衣无缝,精美绝伦。但和内部空间并没有什么关系。也不可能达到东来佛祖人种袋的境界。

倘若人种袋这种的法宝易于仿制,窃贼、人贩岂不是横行无忌,这是不可想象的事。灵气袋一般就装些灵丹妙药之类小巧轻便的物事,至于盛装法宝,必得法宝本身能通灵变化,大小如意。世间事物多有阴、阳之质,阴质的轻而清,阳质的重而浊,前者像风、水、阴魂,易于变化伸缩,后者像山、石、肉身,状态比较稳定。

阴无涯虽然修为精强,尚无镇元子‘袖里乾坤’的大神通,也没有东来佛祖人种袋那样的法宝,不然倒能将江家父女神不知鬼不觉地带进王宫。

阴无涯和墨玉夫人商议妥当,起身告辞出来。墨玉夫人送到门前,阴无涯目光在院中一扫,沉吟道:“明钦住在何处,我去见一见他。”

“那边花树旁边的就是。”

两个小道士对众人的住处未必熟悉,墨玉夫人给阴无涯指明,才返身阖上了房门。

阴无涯虽想和墨玉夫人叙些旧谊,可惜人多眼杂,不便久留。踌蹰了片刻,便收拾情怀去敲明钦的屋门。

明钦已经先一步回到房中,收起镜相,现出身形。刚挨到床边,莲香不知何时醒转过来,撑着身子关心的道:“你做什么去了?”

明钦掀开薄被钻了进去,搂着莲香的香肩笑道:“没事。你怎么把衣服穿上了?”

他触手一摸,发觉莲香已然穿上了中衣,心头微感失望。

“我乐意穿,你管得着吗?”

莲香依稀听到一点动静,醒来看不到明钦,穿了衣裳,便想出去寻他。

两人刚刚躺下,阴无涯已到了门外,小道士上前敲了敲门,叫道:“明公子,我家仙师特来拜访。”

莲香娇躯微僵,奇怪道:“这深更半夜的,阴无涯怎么来了。”

明钦打个哈哈,他自然知道阴无涯的来意,思量着如何保全江家父女。

“你要不要起来会会他?”

莲香觉得赖在床上自是羞人,当着生人的面更是难堪,他和明钦虽然关系亲密,被人堵在床上可是毫无心理准备。

明钦见莲香不支声,缩到被窝里背转了面孔,心知她不愿和阴无涯照面,放好帷幔,披着衣服拉开房门。

“道长,多时不见,幸会,幸会。”

明钦方才在暗处窥探过阴无涯和墨玉夫人说话,前次跟踪天刑宗也来过烟水别业,东原城一别,阴无涯虽是初次见他,他对阴无涯可不算陌生。

阴无涯见明钦不开壁灯,径自迎了出来,眉峰微不可察的皱了一下,和声笑道:“小兄弟别来无恙。咱们进屋谈吧。”

“也好。”

明钦知他担心隔壁有耳,这才回屋开了壁灯,阴无涯一看床榻上帷幔低垂,棉被里隐约躺着有人,心中微觉诧异,也没有多问。

“大小姐和贫道约定,三五日便来王城。如今一晃半个多月,也未见她的踪影。小兄弟此来,可有大小姐的消息?”

杨家是阴无涯对付森江的一枚重要棋子,多日来一直在留意杨再思的行踪,最近才听说他在孟家米行出现过,他在王宫里深居简出,还没有见过杨再思。

明钦和晏、杨两女分开不过两日,原也怀疑她们未必能及时见到阴无涯,听他这么说,更是确实无疑。

“我到苍梧山办了点事,碰巧遇上江沛风一家,便一道赶来王城。后来得知江沛风父女是道长要抓的人,特将江水心送来。至于大小姐,我和她阔别多时,也不知她在不在王城。”

明钦分毫不提和兵燹宗的冲突,倒像捉拿江水心全是他的大功,本来大家各凭本事,阴去疾抓不住江沛风一家三口,也怪不得旁人。

“我家秀寰和江姬积不相能,这在王城也不是什么机密。不瞒小兄弟,江姬有上邪教撑腰,势大难敌。我捉拿她的家人,也是迫不得已,无非是想让她有所顾忌,不敢加害我们父女。贫道并非残忍好杀之辈,只要江姬不来害我,我自然不会危及她的家人。”

阴无涯久历江湖,对自己的名誉一向爱惜。修行者最怕落一个穷凶极恶的名声,为正道所不容,寡助之至,亲戚叛之,那就离死不远了。

尤其在明钦这种态度可疑的人面前,更要做足功夫,说得自己宅心仁厚,倒像受害者一般。

明钦见过阴去疾对付江家的手段,真可说是惨无人道,只是不知是否出自阴无涯的授意。

“权柄之争,从来都是你死我活,不留余地,道长这么做也无可厚非。我不了解江姬的为人,遥想当初项羽将刘邦的父亲劫作人质,逼他罢兵投降。刘邦则说,‘你我曾结为兄弟,我父亲就是你父亲,你要烹杀父亲,可分我一杯羹’。倘若江姬无所顾忌,道长纵有人质,恐怕也起不了什么作用。”

这则故事非常有名,向来都认为是刘邦的污点,相似的事情不但历史上屡见不鲜,现实中也不乏著例,大抵很少有不受要胁又能保全人质的。

而刘邦独能保全父亲,这可说是他的过人之处。至于对项羽说的话只是一种战术需要,认作是他的污点这是不公允的。

在刘邦起兵反抗暴秦之时,萧何、曹参都是县中官吏,素有威望,乡人公推他们为首。两人知道这是掉脑袋的罪名,一旦失败必然祸及家人,所以不敢应承。常人没有不顾念父母妻子的,否则这些人便不会有人质的价值。但行非常之举,也无不将父母亲友置之度外。

项羽素称英雄,然而将沛公的父亲、妻子劫作人质,无异于小人行径。世人不去责怪他行事卑鄙,反而责骂沛公行同无赖,亦未免厚此薄彼太甚。

两军争锋,关系万千将士的生死存亡,主帅一身系之,本已骑虎难下,哪是顾念父母妻子、儿女情长的时候。倘若爱惜父母,就该像萧何、萧参那样早作退步,真到了刘邦的境遇,担一点骂名而能保全父亲妻子,还是不幸中的大幸。

试思当时刘邦如若受了项羽的要胁,卷甲投降,他身边的谋臣勇将恐怕未必答应,这些攀龙附凤之流和项羽攻杀有年,投降的话下场不会比钟离昧、季布好太多。

退一步说,刘邦真能投降,而谋臣勇将皆愿延颈就戮,太公、吕雉也多活不了几天。最多让刘邦博一个仁孝的名誉。但刘邦一家后日必遭诛杀,仁孝恐不可得,还要被人骂作愚孝。

事实上项羽设下的陷阱并不在太公的生死,而在道德的名义。太公必死,刘邦不降,刘邦知道,他身边的谋臣勇将知道,项羽也心中有数。

起初群雄并起诛灭暴秦,大家都有正义的名义,项羽以力征经营天下,刘邦独有长者之名,等到项羽杀掉义帝,刘邦听从三老的建议,为义帝举丧。项羽就失去了正义的名义。

礼教又叫名教,名义作为一种观念,有很大的潜势力,有些势力兴也勃,亡也忽,实质都有名义在潜移默化中起作用。

楚汉在荥阳对阵,兵疲将乏,双方都是强弩之末,项羽这时候将太公推出来,无非是想让沛公背上不孝的污名,父母是一身所从出,一个人若能不顾父母的死活,其他人自然更是无足轻重,中夏特别提倡孝道,亦是因为孝是仁爱一个核心观念。

主帅有不孝的声名,对军心士气难免有坏的影响。项羽黔驴技穷,对付刘邦可说是想尽办法了。刘邦处于这样的情境,除了眼睁睁看着太公被烹杀,似乎已经没有别的办法。

交换人质或许可行,但和太公同等份量的人质显然找不到。项羽的父亲死的早,叔叔项梁也已经战死,项伯恐怕不够分量,且在项羽的军中。

但巧的是刘邦和项羽同为楚将,曾经结为兄弟,这样一来,不孝的罪名就不是刘邦独有的了,刘邦所谓的共分一杯羹,似有共同承担这种恶名的意思。

项羽应该不会天真的以为劫持或杀掉太公便能让刘邦投降,用名义来打击刘邦军心士气的策略失效,太公便奇迹般的躲过一劫。

可惜世间的人质和绑匪不可能多有亲缘关系,所以这种事情每以悲剧收场的居多。

刘邦以一介平民开创了布衣将相的王朝,三代以后,汉代国祚独长,至今影响深远。但刘邦的毁誉似乎颇多,实有不甚允当的地方。有说太史公菲薄刘邦,称扬项羽,这种论调是他传下来的,其实也不尽然。

大约刘邦家境平常,没受过优良的教育,不免有些市井之气。行事也有遭人訾议的地方。

就如分羹一事,俗世议论岂是名当其罪?至于诟病更广的诛杀功臣亦多不甚公允。只是和这一节无甚关系,不便详说。

明钦提到项羽将太公胁作人质,而刘邦不甚顾惜的事。这倒是阴无涯未曾深想的,江姬倘若无受要胁确实有些棘手,而且据他所知,江姬能够成为象主的妃姬,全是上邪教一手策划,这般说来,江姬不过是上邪教的傀儡,背后说不定另有掌控局面的人,纵然江姬想要保全父母,恐怕也难以为力。

“小兄弟这话倒不可不虑。那依你之见,对付江姬可有什么好的方法?”

明钦笑道:“道长神机妙算,岂不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你将江姬视作心腹大患,未知对她和上邪教了解多少。”(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