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602章 偷师

月老志 第602章 偷师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9:05 来源:笔趣阁

众所周知,凡夫有六种识力,眼、耳、鼻、舌、身、意,这虽是人人都有的,敏锐程度却也不尽相同。佛家有天眼通、天耳通的功夫,都是从修行中得来的。对于不修行的人来说,识力不但不会变得更加敏锐,反而会不断退化。

随着年龄的衰老,这些识力就会慢慢衰退,甚至等不到年老,就会有近视、耳鸣种种毛病,所以有未老先衰的说法。

以眼识而论,佛家有肉眼、慧眼、天眼、法眼、佛眼五种层次,根据境界的高低而有精深变化。

道家又将天眼叫作第三眼,天眼有五行之质,像二郎神、闻仲、马王爷、包龙图都是为人所熟知的,但是他们的第三眼颇有性质的不同,这就知之者少了。

博通的学者讲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观察天文星象很多时候肉眼力有未逮,又没有佛道两家的天眼神通,就需要借助一些法宝。

阴无涯制作的通天神眼就是这种性质。欲界六天比起凡间来说器物制作有相当的进步,但是离长生久视还差得远,由于仙道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修行者也日益增多,几乎成了一种流行风尚。

仙界风气开通,修行法门层出不穷,对于儒、释、道三教并不那么谨守家法,虽然沉潜不足,创获也不少。

千尺楼修建多年,耗费许多财力,象主日渐老迈,对长生大道颇为热衷。这次醒来,头一件事惦记的就是来千尺楼观赏一番,免得一命归天怀抱无穷遗憾。

阴无涯听象主问起通天神眼,忙道:“正是。这神眼能观察到亿万公里,整个九曜星系都可囊括其中。有了这件宝物,仙家的一举一动都能窥知一二。”

自古有很多技艺都讳莫如深,传承不广,尤其像术法武艺这些角斗性的东西,一旦流传开去就失去了奇兵的效用,是以修行者往往将奇功秘笈看得比身家性命还要紧。

不光个人如此,世界上很多部族异军突起,都是学到了先进文化,智能提高的结果。

天生万类,智能禀赋都不尽相同,麒麟、凤凰之所以成为四灵王者,就在于他们有超逸绝伦的地方。

而猴族、人族这种体魄孱弱的生物能够后来居上,多半是向四灵学习的结果。像伏羲得龙马河图,大禹得玄武洛书,都是记在古史,无庸讳言的。

伏羲是东皇太一转世,雷神夔龙所生,这一支和龙族颇有渊源,所以中夏人种号称龙之遗裔。还有一些人种则是古猿的后裔,古猿的兴起是祖龙末世的混世四猴,还在人族之前。

四猴指的是四类猴族,石猴、猿猴、猕猴、马猴,通臂、灵明、六耳之类的叫法则是四猴的王者。

这个六耳猕猴就是以偷学仙道功法闻名的,有道是,‘法不传六耳’,可见他的术法都不是正常途径。六耳猕猴能将他人的神通学得一般无二,在模仿一途够得上以假乱真了,却不知道术法要的是随时变化,青出于蓝,可见悟性上是差一些。

后来西行路上有一个六耳猕猴,不知跟当初混世四猴的六耳王有何关联,假冒孙悟空结果被如来拆穿,死于非命。他虽然将孙悟空的神通学的似模似样,却没有他那样的金刚之躯,还妄想以假乱真,出于模仿的本领固然胜不了真的,又不知如来的佛眼能观看过去未来,如何能瞒得他过。混世四猴虽然齐名并称,六耳终是少了那么一点灵明,落在了下乘,死在孙悟空手里也算是咎由自取。

模仿虽说算不上至高的境界,却是踵事增华的必由之路,说到青出于蓝,独树一帜又谈何容易。

神仙虽较凡人的寿命长许多,到底长生久视也只是相对的概念,否则王母的蟠桃、老君的仙丹和镇元子的人参果也就不那么珍贵了。

神仙的衰亡也不是坏事,至少给了凡人成仙的机会。再加上四灵争霸、祖龙征天、天人大战,八大神族相继衰落,在逢蒙扶植小金乌重整天庭之后,出现了后继乏人的局面,下界则大禹传子,开创了家天下的时代,夏启向天庭进献乐舞,纳首称臣,自称天子。

天庭和人类恢复了相安无事的关系,之后太元圣母派遣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下界传道,创立了阐截两教。

阐教两教积不相能,互相敌视,了解封神大战的都十分熟悉。但是这种关系并非两教教主的个人意志,而有很深的渊源。

阐教门下多属人族,截教门中尽是妖灵,这也不是元始和通天有意为之的。

四灵之族是天地间最初的生灵,也是三界的主人。起初太元圣母命令四象天尊各监一族,倒也相安无事。后来生齿渐繁,争斗日烈,神族有神族的倾轧,四灵有四灵的争斗,这两者相互影响,就造成了四灵争霸的局面。

之后龙族异军突起,臣玄武,击貔貅,取代麒麟,统一山海,奇功伟烈,亘古所无。

神族大将夸父都战败身死,帝俊仓皇逃往天界,在羽族的支持下防守住银河堑,造成天地分治的局面。

及到祖龙崩逝,天下分合无定,五龙帝相继建立龙族王朝,四灵的血统逐渐混合,只有羽族聚居天界,血脉相对纯粹一些。

太元圣母厌倦四灵的纷争,想要找一种相对弱小的生物做三界的主人,当时羽、毛、鳞、介四族之外尚有一个倮族,自然落入太元圣母注意,由盘古元子东皇太一转世下界,振兴人族,经过三皇五帝几代圣王的不懈努力,终于击败四灵混合之后的妖族,和逃归大海的龙族,还有左袒两族的天皇帝俊,成为三界的主宰。

当初尧帝封禅泰山,分封东君大羿镇守天庭,大司命皋陶、少司命伯益执掌阴界,大舜、大禹、娥皇、女英、瑶姬掌管山川河岳,气运之隆,比起祖龙混一山海还犹有过之。

可惜好景不长,人族到底是后起的种类,修行法门远远不能和四灵、神庭相比,只凭少数几个神通广大的志士仁人到底不是长久之计。(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