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665章 相逢不识

月老志 第665章 相逢不识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9:05 来源:笔趣阁

石惊弦等人的到来使得符云鹄底气大增,纵然喻文龙三个失陷在万鬼窟,和绿云鬼母、七大鬼王仍有一战之力。

“石师兄,依你之见,咱们是上门挑战,先翦除七大鬼王为好,还是直接扫荡魔窟,将西山鬼族一网打尽?”

符云鹄败了一阵,几乎成了孤家寡人,石惊弦是生力军,他的意见至关重要,虽说石惊弦是奉师命来协助他们的,但石家是芙蓉城之主,在西陲势力广大,倘若和整个西山鬼族开战还得仰仗石家。

符云鹄原本只想抓获绿云鬼母回聚窟洲复命,奈何绿云鬼母法力高强,身边又有七大鬼王助战,她若是躲在万鬼窟不肯现身,就必须先翦其羽翼,喻文龙三个下落不明,她一人之力如何对付得了西山鬼族。

“不急。”石惊弦摆手笑道:“石某此来约了几个帮手,咱们稍待片刻,等他们来了再作布置。”

“也好。”

符云鹄微一点头,石家是芙蓉城的高门大阀,交游广阔,找些帮手对付西山鬼族也是情理中事。

石惊弦从怀中摸出一块乌黑发亮的灵犀佩,玉石长不盈尺,式样方阔,光泽闪动,宛如一把玉笏。

石惊弦在玉石上摩挲了片刻,玉石表面清光流溢,闪动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石惊弦找寻了一番,光影一闪,幻化出一道通灵符,石惊弦将符印祭送出去,玉石中光华流转,传出清悦的声响。

过了半晌,不见回话,石惊弦浓眉微皱,露出不耐烦的神色。

忽听得一阵神剑御风之声,好像无边惊雷动地而来。

游五岳指着天边笑道:“公子爷,大小姐来了。”

众人闻言举头望去,果然看见两个青裙缟袂的女郎御着飞剑凌空而来,动静比他们乘坐的雷车小不了多少。

两女都头戴帷帽,衣袂飘飞,如同天仙下凡一般。

炼制法宝是仙道修行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仙家制造的仙车上天入地,穿山越海无所不能,修行者纵然捷比飞鸟,动如猛兽,长途跋涉的话总是不比仙车节省气力。

仙界商业繁盛,四通八达,仙车几乎成为必备的器具,像石家这样的高门大阀,则有专属的雷车,能在云间飞行,比常见的百兽仙车还要昂贵数十倍。

这两个女郎御剑而来倒是少见的很。御剑术在‘疾行类’术法中要算比较节省气力的。一般品次稍好的法器都可以用来伴飞,剑只是比较常见的一种。

两个女郎注意到石惊弦等人,来到近处飘然降落。还剑入鞘,将头顶的帷帽摘了下来,前面的女郎年貌稍长,俊眼修眉,有几分凌厉之气。她的同伴拈一柄拂尘,梳一个道髻,用木钗簪着,容貌清冷,不语不笑,有种落落寡和的味道。

山坡上一时聚着四位美貌佳人,气质各不相同,大有美不胜收的感觉。

“清歌,我正给你祭送符信呢?”

石惊弦摇了摇灵犀佩,望着前面的女郎笑道。这是石惊弦的堂妹石清歌,自小拜在仙道高人门下,是石家年轻一辈中的翘楚。

“我们应该没来晚吧。这是我师妹华首。”

石清歌淡漠一笑,转身绍介同来的女郎。

“华姑娘。”

石惊弦盯了华首一眼,眼睛中露出一抹亮色。山坡上四美云集,堪称是春兰秋菊,各擅胜场,这华首玉骨冰肌,清冷自若,比起石清歌、符云鹄、邵兰芝还要稍胜一筹。

三女虽是千里挑一的美人,所谓‘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多少有些俗媚之气。独有这华首好似骏马良驹,难得一见。若非她是石清歌的师妹,不敢唐突,石惊弦忍不住要献些殷勤,搏取好感。

有道是‘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武功以力角胜,容易分出高下。文事看的是个人才情,才情又从性情中流出,不可勉强,所以说‘骨里无诗莫浪吟’,美的东西没有固定的标准,诗文如此,美人也是这样。

一般来说,百里挑一就能达到美女的标准了,千里挑一就是美女中的美女,‘金无足赤,人无全美’,美并没有刻板的标准,所以像脸型的尖圆,眼睛的大小,皮肤的黑白只是相对的概念,仙家有一种美颜术,先给美人立一个模子,然后将受术者都斧削成理想的模样,这比化妆更进一步,也算一种修饰之美,但是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还会造成千人一面的尴尬。

天地生人,至美和至丑都是不多见的,十个人中有一个美的,二个丑的,其余的都是中人,本来就是一个概率的事。

自古道,‘男才女貌’,男的看重才华,为什么女的就偏重容貌呢?对一个人来说,性情最重要,才识其次,容色最次。

这是对人的社会功用来说的,自从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传宗接代就居于次要的地位,容色是跟传宗接代挂勾的,俗话说,‘娶妻娶贤,娶妾娶色’,古人纳妾往往是妻无所出,所以妾就是传宗接代的工具,妻子又叫内助,有一定的社会功用,故而就以贤为标准。

是以不论男女只要摆脱了传宗接代的工具性质,容色就退居于次要的地位,才和贤就是指社会功用而言的。

容色还有观赏愉悦的性质,所谓‘秀色可餐’,都可以归于肉*欲的范畴。

社会或个人对美的追求和评判只限于容色,那就只是一种肉*欲的眼光。

世人还有一个津津乐道的标准,就是气质。但具体什么是气质,恐怕很多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

大家一提气质,好像就是优雅、高贵之类的东西,这气质大概指的是修养,所以用有无来评判。

气为阴阳,质有刚柔,是以气质指的就是阴阳刚柔的质性。气质中阴阳刚柔的比重可以用金、木、水、火、土代表。

金刚怒目,木讷寡言,温柔如水,性如烈火,泥*人土性,说的就是性格脾气或刚或柔的特点。

孔子说,‘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阴阳刚柔指的是先天的禀赋造成的性格特点。文质指的则是后天的学行,平常讲的优雅、精致也就是‘文’的范畴,质朴属于‘质’的范围。

完全粗朴未学,就是孔子说的‘野’。优雅之类的修养还介于才识和容止之间。

容止就是容色和举止,儒家的繁文缛节便是专在容止上用力,算不得很高的修养。

‘野’就是鄙野,粗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容易流于粗俗无礼,当然教育并不是单指读书作文,俗话说,‘言教不如身教’,质可以指那些没有受到文明陶冶的人。

但是如果言行举止刻意追求文雅,又会成为乡愿拘儒,虽非鄙野,却是鄙陋,文质虽有不同,同样都是浅狭庸陋的表现。

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所谓文质彬彬是不是在文和质之间找一个恰当的位置,有中庸的标准呢?

恐怕也未必,粗野和鄙陋之间哪里会有一个君子的位置呢?其实文和质都是人们应该追求的东西,我们可以分作未学之质,见道之质,鄙陋之文,通贯之文,前人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表示未学。‘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表示浅学而未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表示见道。

容止、才识、性情便可以代表这三重境界。彬彬是朴茂的意思,文质彬彬就是文质皆长,而不是在文和质之间找什么合适的程度。

以诗词文章而论,文有骈文和散文,词有豪放和婉约,魏晋六朝骈文大行其道,可说是文胜质的时代,韩愈、柳宗元大力倡导古文,文起八代之衰,一直到明清余风不衰。这是质胜于文。

但是唐朝以后仍然不乏骈文大家,像李商隐、汪中、洪亮吉。

韩柳的文章虽然质胜于文,不能说质朴无文,李商隐、汪中的文章尽管文胜于质,也并非言之无物。

词中有豪放和婉约两派,作手辈出,势均力敌,也有质和文的差别,这仍是和作者的禀赋性情分不开的,同一篇文章中哪里有什么文质调剂的可能,一段文采斐然,一段质木无文,把庄子和墨子的文章采用到一篇中,非驴非马,便不可读了。

‘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这都是功力不够,修养不至的缘故,所以要在文和质齐头并进,而不是要抑制一个方面,畏手畏脚。

无怪人们不愿作一个君子,因为在文质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位置,却不知君子是要在文质两方面都修养到很高的程度,从容止、才识进益到性情自然流露的境界。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世人都知道‘性情中人’是很高的评价,‘惟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风*流’,本色就是‘质’,风*流就是‘文’,而英雄之‘大’,名士之‘真’就需要一番修养了。

名士之‘真’是真才识,英雄之‘大’是大胸怀,大性情。俗人容易把‘性情中人’当成‘任性妄为’,人的气质禀受本来就有阴阳刚柔,刚如金、火,易于感知,柔如水、木,比较隐晦。所谓性格鲜明的人大都偏于阳刚,性格中的偏至不能说一无是处,很多英雄豪杰、诗人画家都不是懦弱无刚的人,但是性格过于偏激,总是一种隐患,能成事也能败事,如果任性妄为的话,往往会害人害己。

孔子到六十岁才能做到从心所欲,然而心之所欲还有一个范围,就是不逾矩。这个矩就是心中的道德。

为什么性情比才识的境界还要高,许多人在‘文’化的阶段,变得趋炎附势、随波逐流,有的人只知在容止上下功夫,繁文缛节,所见不广,固然不足称道。有的有才无识,流于虚骄轻浮,古人说,‘一为文士,便无足观’。轻浮佻巧、恃才傲物是文士很容易犯的毛病。这时候就需要‘质’来救济,多一些脚踏实地的功夫。所以说文和质缺一不可,没有孰优孰劣的问题。

…………

“这位是聚窟洲的符云鹄师妹。这是我堂妹石清歌,她在‘碧梧宫’学艺,是天南神尼的门下。”

石惊弦对这位堂妹颇为客气,天南神尼的碧梧宫在炎方名头极响,天南神尼既是前朝公主,也是世外高人,在炎方享有崇高的声誉。

天南神尼亲传弟子不多,这些年更是避世深隐,几乎没什么消息。

石清歌在碧梧宫学艺已有十多年,相比之下,厉若莘、杜芳惜只能算记名弟子,厉若莘是家传功法,杜芳惜出师已久,在碧梧宫的时间都很短。

明钦原本站在远处,没有过去凑热闹,心想符云鹄和石惊弦照面之后应该会很快展开行动,哪知石惊弦另有帮手,石清歌和华首随后赶至,摘去帷帽,明钦看那华首姿容绝美,和一个朋友极为相像,不觉展动身法,赶过来看个分明。

来到近处,刚好听到石惊弦介绍两人来自天南神尼门下,不由心头大讶,忍不住叫了一声,“沈师姐——”

华首娇躯微颤,不可置信地抬头望来,眼眸中露出几许迷离之色,她漠然看了明钦一眼,旋即螓首低垂,好像没听见似的。

“沈荷裳?”

明钦和华首相距不足十步,以他的目力自然看得分明。华首穿了一件月白道袍,打扮的跟个道姑似的,她本就是金玉之质,美貌绝伦,年余不见,似乎清减了不少,更显得身姿修颀,矫逸不群。

当初从祖龙地宫回来,杜芳惜将沈荷裳引介到碧梧宫学艺,明钦觉得这是一桩安身立命的美事,自然不便阻拦。这次来炎方也动念想到碧梧宫探望她,无奈琐事缠身,一直没机会向杜芳惜细问。

再者他和沈荷裳的关系颇为微妙,多少有些芥蒂。想不到会在这里不期而遇,沈荷裳神情淡漠,也不拿正眼看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