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920章 问津

月老志 第920章 问津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9:05 来源:笔趣阁

“行了,有空再和你细说。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你也忙了一天了,早点休息吧。”

明钦简略说了一下这几年的经,穆清绝得知他没有和孤山派的人掺合,稍稍放下心来。

“这么说来,你一直在有鼻国了?”

象兵发兵进讨枕戈城,邝汉升曾多方求救,当时天汉三派得到消息,还打算给予一些支持。不巧遭到神光教偷袭,自身难保,此事便不了了之。

明钦心头微动,坦白道:“这次我和芳惜姐前来抚仙城,就是想请天南神尼布置阵法,保证枕戈城的安全。”

阵法也可算作一种建筑,除了材料之外,还需要道术家设计阵图,居中主持,现在有诛仙四剑,若能找到合适的阵图便可事半功倍。

仙界的阵法越来越规模宏大,一两个阵法师难以成事,有时候需要几十上百个阵法师共同研究。

阵法最突出的能力还是强大的防御力,很多道派都有护山大阵,阵法对特定事物的防御还是难以替代的,只是机动能力差一些。

当初阐截两教对抗,截教精擅阵法,阐教则法宝稍胜。法宝的长处在于精准打击,阵法的防护能力更强,但很难面面俱到。尤其阐教敢于破阵的多是十二金仙级别的仙道高手,甚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西方二教主亲自出马,这不能不说是截教的战术失误。

“那天南神尼怎么说?”

穆清绝是天女门掌门,如今又做了抚仙城郡尉,对阵法虽不在行,却颇有一番了解。

阵法的功能千差万别,大体有高、中、低不同的品次。低阶阵法只有警示作用,在外敌进犯的时候鸣笛示警,或者搭配形影珠之类的灵宝将敌踪照摄下来。中阶阵法运用阴阳五行的原理,将来犯之敌围困在阵中,起到瓮中捉鳖的效用。

高阶阵法不但能化解外敌的进攻,甚至能收摄敌人的武器加以反制。

简单的说,防御能力越强的阵法自然越是高级,相应的构造也较为复杂,造价也更高。

“神尼说需要找个阵图研究一下。”

布置阵法不是一蹴而就,很多高明的护山大阵都有数百上千年的史,经过几辈人的修复。

明钦本来没有想弄一个特别繁复的阵法,但是诛仙四剑本身的能量就十分强大,想要引发出来自然不太容易。

“你这么关心有鼻国的战事做什么?”

穆清绝觉得有些奇怪,修行者大抵有两种,一是专心清修,提升自己的功力,二是投效权门,求取富贵利禄。明钦的所作所为和这两种通行的做法都不挨着,确实难以理解。

明钦进入有鼻国原本是受梅吟雪追杀,迫于无奈。之后游走海外,增长了不少见闻。发觉仙界的物力虽较下界发达,民生却不见得如何宽裕。

孟子生于战国攻杀之世,坚持宣扬王道仁政,以为可以统一天下。可说是一崇高的理想。但是六国都迫于秦国的威胁,形势每况愈下,实际已无力实行仁政。

齐景公欲用孔子,遭到世卿的阻挠,鲁国也是三家掌权,国君朝不保夕。只有滕国这样的小国,可以姑且一试。

孟子称道文王,以为仁政得民犹水之流下。后世也有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但是时移势异,百姓憔悴于虐政,而没有迁徙的自繇。史上外族入侵,政治动荡的时候出现过衣冠南渡的事,但人类总是安土重迁,很多时候宁愿选择妥协,也不愿抛家弃舍到陌生的地方求生存。

况且古代的敌国往往是半斤八两,最多只是五十步笑百步的区别,既然没有王道乐王,谁来做皇帝都是一样。既无迁徙的自繇,也无迁徙的愿望。

东华国广土众民、史悠久,在仙界可说是异数。但是疆域越大,治理起来越是困难。层层设官,冗官冗费,不但无益于致治,反而尾大不掉,成为**的根源。

数百年前,泰西道术长进,器物日渐精利,一举打破了神道统治,许多邦国都建立起仙道制度。

自盘古开辟以来,神道和仙道互为消长,神道注重秩序,仙道提倡自繇,自从诸天大战之后,仙道制度便成为仙界的潮流。

仙道倾向于自繇、平等,对兵争可能有一些消极作用。战国后期,秦和六国都成为军国,以军功为赏罚,最终秦灭六国,建立帝制。

史上文明不敌野蛮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中夏更是数度悲剧重演。但其实文化和武力也不是相互妨害的关系,文明战胜野蛮同样比比皆是,王朝武力的消褪往往是由于政治的腐化,而腐化不但能腐蚀武力,同样破坏文化。

自古文治武功不可偏废,单纯的武力只能导致野蛮侵略,穷兵黩武,这是中夏耻于为之的。武力虽以健全的文化为支撑,这就是武人的武德。

兵事的威力是显而易见的,秦灭六国,都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他也自以为功超三皇,德过五帝,号称始皇帝。真可谓是贪天之功。

史上地域广大的帝国不下十数,时至今日,都已灰飞烟灭,成为陈迹。只有中夏二千多年合多分少,版图渐次加增。显而易见,这并非武力的扭合,而是人文化成之功。

秦国数世经营,扫灭六国,终因严刑酷法,二世而亡。项羽虽大封诸侯,不久并归于汉。可见民人的心理已根本转移,早就造成大一统的空气。

孟子‘王天下’的理念虽未实现,七国相互攻伐,杀人盈野,最后的结果也仍是如此。假使有一国能实行仁政,或许可以兵不血刃统一天下也未可知。

春秋时代虽有邦交礼仪,到了战国反而气候大变,这可能是秦、楚这两个新兴的国家文化较低,三家分晋、田氏代齐,除了燕国之外,战国七雄已经没有老牌诸侯国,旧有的礼仪自然也无人遵守了,最后就只能走上武力攻伐的道路。

话说回来,如若周天子的权威尚在,各国自然相安无事,孔子就不用感慨礼崩乐坏,故而秦汉以下只是换了一种统一方式,由封建邦国变成了郡县帝制,不过这一转变,文化上的联系就更加紧密了。

仙界也可说是霸国林立,经过两次诸天大战,修罗霸国元气大伤,四洲七海总体还算太平,各种形式的明争暗斗却很不少。

古人说,‘守在四夷’,舜帝放逐四凶便有这层意思。东华国雄踞中央龙族故地,藩属极多,可惜国运衰微,劫数难逃,自顾尚且不暇,四夷藩国也就丧失殆尽了。

东华国史有一个大的趋势,就是重心的南移。诸天大战之后,修罗霸国的势力已经退出炎方。东华国可以借此机会重新掌控这些地区。

可惜聚门腐秽无能,除了横征暴敛似乎没有别的兴趣。其实不管武力再强,徒众再多都不能保证一个仙廷屹立不倒。

孟子主张王道仁政,和他人性本善的观念是分不开的。如若国君世卿都是本性善良、大公无私,王道仁政自然不难实现。无如这些人恰是一些自私自利、磨牙吮血的衣冠禽 兽,不管是王道仁政还是仙道制度自然绝无实现的可能。

枕戈城地方虽小,人也不多,位置却十分特殊,有鼻国自不允许这种化外之地的存在。

明钦有自己的打算,但是言之尚早,说出来穆清绝也未必理解。

“你是不是看上枕戈城哪位姑娘了?”

穆清绝思来想去,觉得这个理由还实际一些,没准就是那个杜芳惜,心想再去二贤庄一定要看看这位杜姑娘是如何一个标致人物。

“其实我也是凑个热闹。”

明钦嘻哈一笑,他在有鼻国结识了不少朋友,修行者喜欢云游四海,‘读万卷书,行千里路’,相互印证,也是一个妙法,不一定非要闭关苦修。

穆清绝掩口打个哈欠,摆手道:“不跟你说了,我要去睡了。”

明钦扯住穆清绝的衣角,眨着眼睛道:“要不晚上别走了。”

穆清绝吓了一跳,登时睡意全无,红着脸道:“别胡闹。我明天还有事呢?”

“那你哪天没事?”明钦笑嚯地问。

“哪天都有事。”

穆清绝拽过衣服,快步出门而去,身影消失在门口,又回转了过来,横了明钦一眼,砰的一声带上房门。

明钦哑然失笑,枕着手臂仰面朝天,心想:布置阵法看来没有想像的那么容易。用上诛仙四剑更加困难,而且诛仙四剑威力虽强,麻烦也多。临敌使一下也就罢了,真要炼成阵法反而会招来魔道妖人的觊觎,利弊参半。

如若抛开诛仙四剑,别设一个阵法,中阶阵法也要上千万钱,高阶阵法几亿、几十亿也是常事,这笔钱枕戈城可拿不出来。

…………

这段时间抚仙城举办仙道会,作为郡尉,掌管全城缉盗,责任重大,穆清绝可是异常繁忙。

明钦一觉醒来,已然天光大亮,明钦穿上鞋子,拉开窗帘,刺眼的光亮照射进来。抚仙城不算特别富庶,环境却还不错,宅子在十几层,登临四望,顿觉得心旷神怡。

秦素徽敲了敲门,推开房门望了一眼,招唿道:“洗漱完出来吃饭。床头的柜子里有新牙刷。”

明钦答应了一声,依着秦素徽的指点跑到套间洗漱了一番。

秦素徽换了一件淡粉色的方领襦,笔直的长裤,高高的单齿屐,秀发高挽,延颈秀项,透着一股端庄优雅的气韵。

“师傅呢?”

明钦看桌几上摆着早餐,却不见穆清绝的踪影,讶异的问了一句。

“她有事,天没亮就走了。你要没事的话,吃过饭陪我到店里转转。”

秦素徽开了一家仙宝行,虽然有雇员打理,白天也会过去呆几个时辰。

明钦本来想回二贤庄,但秦素徽提了出来也无法一口回绝,他在人家这里白吃白住,没道理一点小小的要求都不答应。

“好吧。”

秦素徽轻嗯了一声,尽管看出明钦答的有些勉强,也只故作不知,这也是穆清绝交待她的,不论如何,不能再想明钦弄丢了。

“钦之,你有没有什么打算?总不能一直这么四处转悠,也该做点正事。”

修行者无非是两种情况,一是觅地修行,一是凭借道术搏取财利。自从泰西文运复兴,重拾分科之学,修行者穷究一二门学理,便可以专门名家。

中夏战国则有百家争鸣,儒、墨、名、法、阴阳、道德、农、杂、纵横、小说号为九流十家。秦汉一统之后,诸子学渐次消亡,后来张道陵创为道教,又有佛法东传,形成道教统御天界,佛教掌管地府,儒家领袖人界的格局。

而今仙界仙道复盛,强盛的道派可以执掌一国,修行者大都凭借道术,争名逐利,长生大道本不易得,再有泰西学术强烈冲击三教合一的格局,三教道术更形衰落。

当初阐、截两教分庭相抗,阐教注重仙道修行,截教求取功名富贵的不少,总还都是世间之道。可惜两教不能相容,阐教联合西方教打击截教,结果截教土崩瓦解,阐教也元气大伤,倒是西方教乘势招揽了不少信从,实力大增,连燃灯道人、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都投入西方教,成为佛教前驱。

佛教讲求清净寂灭,以涅磐为解脱,和道家合而复分,因之道家也加重了出世的风气。只有儒家切近于人事,以天下为己任。

明钦这几年东奔西走,也算做了不少事,不过他做的事情不容易见成效,反而像是一事无成。这跟他的心性有关系,虽不同于闭关苦修一路,也跟汲汲于名利的不甚相融。

无形之中却也积攒了不少人脉,而且多是颇有声望的人物。尽管这些人三教九流,名门正派的有,魔道妖人也有不少。倒不是说明钦不知别择,而是他的态度较为开通,不以身家背景判定一个人的优劣。

“还请秦姨指点?”

明钦心知秦素徽这么问,肯定有一些想法。(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