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1207章 兵变

月老志 第1207章 兵变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39:05 来源:笔趣阁

历史已成陈迹。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已然无可更改。王朝兴衰,似乎有它的必然趋势,有时候又会因为一些偶然事件而改变。

龙族混一四灵,力压神族,开创前古未有的局面。祖龙一生,可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统一地界后御驾亲征,攻伐天界。在银河绝堑遭到神族和羽族的抵抗,折戟沉沙,一败涂地。

银河之战,龙族战将如云,谋臣如雨,投鞭断流,足以横绝江河。羽族统帅九天玄女不过是一介女流,无赫赫之功。结果竟然成败逆转,九天玄女一战成名,成为神庭最负盛名的女战神。

祖龙帝国则分崩离析,烽烟四起,盛极一时的龙族因之急剧衰落。

祖龙时代距离后世太过遥远,流传下来的只是一些零星片断。即便刑天、夸父、共工这些神庭赫赫有名的古神,后世所知也极为有限。

明钦本质上是一个不甘于平淡的人,虽然他看起来似乎并不像世间一般修行者那样热衷功名利禄,但也绝不是无欲无求的人。

修行者追求的东西当然和凡夫不同。但修行者的世界也并不如凡夫想像的那般逍遥淡薄。

世间万类循环相制,也可说是弱肉强食。圣人虽然宣扬仁民爱物,争竞却也不可避免。

人生在世想要获得别人的尊重,不能靠求乞,只能自己去争。

明钦不是不争,只是比常人更加谨慎。当初诸葛孔明躬耕陇亩,不求闻达。这就是他的谨慎之处。之后刘备三顾茅庐,孔明认为施展抱负的机会已经到来,所以才会鞠躬尽瘁,至死不变。

孔明未显达之时,便以管仲、乐毅自比。古往今来,英雄豪杰如大浪淘沙,不可计数。孔明惟独推崇管仲、乐毅,不光是自我期许,而且表露出他的志趣和时局的观察。

管仲相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乐毅统率诸侯联军,以弱燕胜强齐,攻拔七十余城,几乎并而吞之。

这两人功业不世出,一出春秋,一出战国,正好代表了烽火乱世的一种价值取向。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却始终尊重周天子的正统地位。乐毅凭借一贫弱燕国,竟能吞灭强齐。两人得君最专,这些都是孔明看重的。

据说主父偃、司马相如每读乐毅报燕王书,便痛哭流涕。孔明和昭烈君臣际遇为后世津津乐道,孔明向往的则是管仲和齐桓公,乐毅和燕昭王那样的君臣关系。

韩非子著为《说难》,不过是游士见风转舵的困难。‘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正道直行,本来不觉困难。但是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比干、关龙逢触怒暴君而死,毕竟无补于危亡。

直言敢谏如魏征,也只是遇到唐太宗这样的皇帝才能善始善终。张良为人画策,人皆不知其意,只有刘邦一听就懂,所以张良感叹刘邦是天纵神明。

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周游列国,弟子三千,真正能理解他的理想报负的恐怕也只有颜回、曾寥寥数人。

‘人实不易知’,这是人人都觉得无奈的难题。

…………

朝廷禁军被派到海市城围剿卫振衣,帝京空虚,这个时候在帝京起事确实成算很大。

新文礼又是金顶、圆顶两位上人的亲传弟子,在金乌教位望极高,远非卫振衣可比。

明钦辞别慎玉、洛玄音之后,便和洛咏言动身赶往帝京饕餮城。

两人都是修行高手,脚力甚好。饕餮城离海市城也没有路程,但是金乌教在各郡起事,攻城掠地,势头颇猛。虽然缺少统一的部署,各自为战,也给罗刹朝廷造成很大压力。

帝京是朝廷腹地,自然更是戒备森严。路北熊率领禁军离开后,留守兵马马上封锁四城,只许进入不许放出,饕餮城已经到了飞鸟难渡的地步。

这两天,路北熊大破金乌教,夺回海市城。消息传回帝京,罗刹皇帝大喜过望,立即下旨褒奖路北熊,并命他尽快肃清金乌教余孽。

洛咏言和明钦日夜赶路,希望赶在新文礼起事之前到达饕餮城。一是要抢先殷枭的信使,免得他在新文礼面前推卸责任,对卫振衣不利。二来是要在大举之中立些功劳,此番举事比在海市城要紧的多,功劳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可惜两人仍然来晚一步,先一日,宫中发生变乱,罗刹皇帝召回来镇压金乌教的三位将军发动兵变,囚禁了罗刹皇帝一家。

罗刹国自从饕餮大帝亲政之后,开疆拓土,跨越忉利天、夜摩天和兜率天。历代罗刹皇帝继承饕餮大帝的遗志,穷兵黩武,百万大军戍守边境,苦不堪言。

罗刹皇帝和三位将军约定期限,委派别的将领替代他们。结果到了预定期限,罗刹皇帝把这事忘记了。

直到金乌教四处暴动,罗刹皇帝才急调三将军回朝,命他们火速前往镇压金乌教。

三将军对罗刹皇帝极为失望,士兵厌战,士气低落,三将军商议,胜则无功,败则有罪,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进宫绑架了罗刹皇帝。

消息传出,朝廷乱作一团。禁军首领陈执率部和三将军对抗,却又投鼠忌器,不敢强攻。

禁军要营救罗刹皇帝,城防自然松懈。许多百姓逃了出来,此事传得沸沸扬扬,对于军心自是严重打击。

洛咏言打听到事情始末,顿时精神振奋,“本来我对教主起事还甚是担忧,没想到三将军先和罗刹皇帝起了内讧,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万万不可错过。”

“这时候起事,会不会帮了罗刹皇帝的忙?”

明钦也觉得这场叛乱应该不是朝廷故布疑阵。但是三将军毕竟是罗刹大将,恐怕不会跟金乌教合作。此时起事还有可能促成三将军和罗刹皇帝和解。

“等见了教主再说。”

洛咏言经明钦一提醒,也觉得不可不虑。她离开帝京已久,对城中的形势不太了解。新文礼要在帝京起事,定然有一番精密布置。

两人先在城外觅地休息,到了晚上,洛咏言调息完毕,招呼明钦翻墙进城。

饕餮城是罗刹国的帝京,如此命名也是为了纪念雄才大略的饕餮大帝。

饕餮城城墙坚固,整个罗刹国无出其右。对于明钦和洛咏言这样的修行者虽然不算什么,若是大军攻城,纵然百万之众,只怕也难以轻易攻破城池。

洛咏言是金乌教的金箭令使,自然熟悉教中的联络方式。她带着明钦在街巷中寻觅暗号,最终来到皇城外一处神庙。

罗刹人是修罗和夜叉两族的后裔。族类非常庞杂,有一部分信奉修罗教,国中也不乏修罗教修建的神庙。

金乌教传教的时候,也借着修罗教神庙做掩护。这处神庙也是前朝留下,离皇城很近,皇室不乏信奉罗刹教的,这座神庙是罗刹皇帝下令修建,算是皇室的产业。

洛咏言招呼明钦从后墙翻入,双足刚刚落地,便听到斥喝之声,“什么人?”

洛咏言心知庙中布满金乌教的人手,是以能如此警觉。

“金乌令在此,哪位首领在此主持?”

洛咏言是金箭令使,地位极高。拿出令牌,金乌教的人一看便知。

院中的武士穿着修罗教徒的僧人,实际却是金乌教的人,他们虽不认得洛咏言,却识得金乌令。

当下有一个头目越众而出,接过金乌令看了看,皱眉道:“你是金箭令使?”

“如假包换。教主在哪儿?”

洛咏言观察过附近的地形,这里距离皇城很近,如果要发起暴动,一个时辰便能攻入皇城,新文礼极有可能藏在庙中。

那人沉吟了一下,“你们跟我来。其他人继续警戒。”

那人引着洛咏言和明钦进入大殿,推开墙角的灯檠,耳听得咯噔声响,现出一个尺许的门户。

“令使请”

洛咏言不疑有他,当先进了密室,明钦跟在后面。那人没有跟进,两人一进密室,那人便转动机关阖上暗门。

洛咏言不以为意,转过一堵石墙,门后面传出光亮,里头传出议论之声。

洛咏言走到跟前一看,只见门里聚满了人,对面摆着一张交椅,上面坐着一个气度雄鸷的中年人。

那人发顶已秃,身穿短衣,显得颇为精悍。

洛咏言突然进来,自然引起众人警觉,纷纷回头望来。

“咏言,你来得正是时候。”

中年人看到洛咏言神情不变。此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金乌教主新文礼。金顶、圆顶两上人去世之后,他已经是金乌教最负盛名的首领。

“咏言见过老教主。这是海暴,是我的副手。”

洛咏言介绍了一下明钦。密室中人头簇拥,她大致看了一下,留在帝京的头目几乎都到齐了。看来是要有大的行动。

“来,到前面来。”

密室人满为患,除了新文礼都没有坐位。新文礼和颜悦色的招了招手,他对卫振衣极为信任,洛咏言是卫振衣的妻子,爱屋及乌,自然也非旁人可比。

“海市城的战事如何?”

洛咏言微一沉吟,从容道:“殷护法到达海市城之后,立即下达了老教主的命令。调整了作战计划,主动出击。我们夜袭禁军的屯粮之所,烧毁霹雳车三百有余,沉痛打击了禁军的气焰。”

“好。”

新文礼击节赞赏,众头领跟着纷纷叫好,对这个消息振奋不已。

新文礼当面询问海市城的战况,洛咏言自然要避重就轻,以免打击军心士气,惹得新文礼不快。

“据我们得到的消息,此次禁军进攻海市城,光霹雳车就有千辆之多。振衣压力大我是知道的。想不到你们能一举烧毁三百多辆霹雳车,禁军这回可是损失惨重呀。”

新文礼连连点头,对于这个战果颇为满意。

一个胡须花白的老者插口道:“禁军是朝廷最精锐的兵马,虽然损失了三成霹雳车,仍然不可小视。卫护法可有破敌之策?”

路北熊是罗刹国有数的宿将,此番征剿金乌教,带甲十万,战车千辆,金乌教虽然偷袭得手,正面交锋仍然不是对手。

洛咏言看了白须老者一眼,认得他是教中长老,姓陆,名白镝。

“陆长老所言极是。老教主早有明示,我们的任务是尽可能消耗禁军力量,不必与之力拼。路北熊吃了败仗,集齐所有霹雳车向我军疯狂反扑,殷护法、黄护法和卫教主商议,暂时将教众撤出海市城,避入群山,暂且避其锋锐,等到老教主在帝京举事,再积极响应。”

洛咏言避重就轻,倒也不是信口开河。不过几场仗下来金乌教的损失远胜禁军。这些话可不好明说。

“好。我教信士皆是数十年积聚之精锐,不必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朝廷兵力远胜于我,且又兵械精利,粮草充足,只可智取,不可力敌。”

新文礼点头同意洛咏言的话。洛咏言暗暗松了口气,新文礼威望极高,一言九鼎,他对卫振衣撤出海市城的做法表示赞同,旁人自然不敢再说什么。就算将来得知金乌教伤亡惨重,新文礼也不会自扇嘴巴,再追究此事。

“现今三将军兵变囚禁了罗刹皇帝,正是我们举事的大好机会。神庙有一条秘密通道,可以进入皇宫。咱们可以召集人手,出其不意杀入皇宫,只要抓住罗刹皇帝,朝臣定会自乱阵脚,咱们便有机会乘乱控制帝京。”

新文礼秘密潜回帝京,早就打算率众举事,只是未得合适机会。开弓没有回头箭,事关金乌教的生死存亡,和他数十年传教的心血,新文礼不得不小心从事。

三将军兵变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新文礼把捉到这个机会,立即召集大小头领议事,准备强攻皇宫,先趁乱擒捉或杀掉罗刹皇帝。

众头领对新文礼的计划都有所了解。关键时刻不容退缩,即便觉得此举太过冒险,也不敢公然反对。

新文礼又道:“禁军和三将军正在对峙,咱们要防着他们联起手来,所以行动一定要快,必须迅速把罗刹皇帝夺过来,咱们才有胜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