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390章 五色石

月老志 第390章 五色石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3:13 来源:笔趣阁

到了仙界,神通广大的妖魔鬼怪那是更多了,枪铳作为一种便捷的器物使修为不高的人都能够得心应手的使用,当然有精益求精的必要。

而灵铳之所以能对修行者造成绝大威胁,完全得益于枪管中填充的灵石。

说到灵石的渊源要追溯到女娲补天的传说。相传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大战,怒撞不周山,使得天柱折,地维绝,天缺西北,地倾东南。于是娲皇炼制了五色石修补苍天的缺处。

所谓炼制就是道家的炼丹炼器之法,可知这五色石并不是先天而成的。而且天地的形成是轻清之气上浮,重浊之气下凝,现在人类的智识进步,都知道星球是浑圆的,周天云气密布,并没有什么山石。

然则故老相传的五色石补苍天又所为何指呢?原来这五色石就是五种爆破力巨大的药石,引爆之后弥漫霄宇,五色石包含五行之质,暗含相生相克的变化,经过数度化合之后中和成云气填充穹苍的缺口。

女娲就是盘古的妻子太元玉女,和盘古一同生于混沌鸡子之中。盘古归化之后升格为太元圣母,地位之尊无人可及。后来华胥氏女踩踏雷龙的足迹,交感成孕生下一双儿女。就是人皇伏羲、女娲兄妹。

这两个女娲都是三界圣人,功勋卓著。因为名号相同的缘故,后人又缺乏历史观念,往往容易张冠李戴。事实上两人虽然时代不同,事迹不同,却很有可能是一个人。

首先这种级别的圣人本来就三界有数,不可能凭空出现的。娲皇作为三界之母,寿元无尽,入世修行也是很有可能的。

三界圣人要保持至高无上的地位。享受人间香火,转世轮回,显迹人间都是十分必要的。

世间生灵寿元修短不同,但比之神灵都显得太过短暂。再者世运不齐,盛衰有序,连神仙都难免有个荣枯无准。世态炎凉。这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自古道,‘一朝天子一朝臣’。自从盘古神王归化之后,每一次神王的更替,也都伴随着四灵的攻杀,神族的倾轧,八大神族中就有天神刑天和帝俊争夺神王之位,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不周山大战,山神夸父迎战地皇祖龙,哪一次不是翻天覆地。生灵涂炭。

像太清老子、西王母原来都是四灵的守护神,随着四灵的衰落就不断寻求可靠的盟友。西王母下嫁老龙吉,和周穆王、汉武王都打过交道。太清老子更是九度轮回,世为帝师。每一次圣王谢世,他都要下凡扶助新王,可见这道祖的地位确实也来之不易。

东王公似乎比较淡薄名利,两个义子东华大帝杨朱、二郎神杨戬虽说爵位都很高,相比之下这一系在天庭就有些边缘化了。

但像娲皇这样的三界至尊。她要转世历劫肯定得有相当充分的理由。

话说盘古归化之后,两只眼睛化作日月。骨骼化为山岳,血液化为河流,毛发化为草木。人间是越发多姿多彩。

由于盘古一系都有阴阳化生的特点,虽不知广大宇宙情形如何。至少混沌成形的时候就是这样了。开辟之初,天地混沌如鸡子,鸡子么。就有蛋黄和蛋清,各自孕育了盘古和女娲。眼睛又有瞳仁和眼白,所以化作太阳的一颗,就诞生了东皇太一和羲和,化作月亮的一颗。就诞生了月老和嫦曦。

等到帝俊斩杀刑天,坐上神王的宝座,迎娶了羲和和嫦曦,神庭的势力就开始延展到九曜星系。

之后祖龙混一山海,穷兵黩武,夸父力战而死,帝俊无人可用,大败亏输。匆忙命令镇元子留守昆仑神都,神子神孙狼狈逃往天界。

东皇太一作为盘古的后身,在三界的威望很高,当帝俊不孚人望,难以收拾局面的时候,就有神官援引五德终始的理论要求他退位让贤。

帝俊当然不干,接连杀了几个神官,对东皇太一的疑忌越来越深。东皇太一不安于位,为了避嫌远疑,转世历劫。

当时正值祖龙数传之后,庞大的帝国不复全盛时的兵威。世间豪杰辈出,和人族大有渊源的首先是混世四猴。猴族是风神禺彊的后代,禺就是一种神猿。猴族在四灵中灵智是相当高的,和人族有很多相似的特点。体格相近,四肢灵巧,据近世学者的研究,有些人种就是猿猴的后代。

混世四猴鼎鼎大名,用佛陀的话说,‘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这四大猴族都有绝大的神通,在龙族暴虐役使万族的时候,首先揭竿而起,诛除暴政。可谓是人族的先导,妖族的陈胜、吴广。所以帝俊还宫之后,表彰他们的功绩。当时四族经过和龙族的厮杀已经死伤惨重,百不遗一了。因而特许他们‘不入十类之种’,就是不用承担天庭的贡赋,‘不达两间之名’,就是不受幽冥两界的拘束。

可惜若干年后帝俊纵容龙族、妖族攻杀人族,反而让人族同仇敌忾,一举掀翻压在头顶的三座大山,封禅泰山,统御三界。

帝俊的一纸诏令此后便无人提及,以至于封神战中,通臂猿猴袁洪阻当西歧大军,被二郎神杨戬所杀。西行路上,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无人能识,直闹到如来佛祖面前才道破行藏,孙行者盛怒之下,将他一棒打死。原本就濒临灭绝的四大猴族熹微和声光也就荡然无存了。

四大猴族虽然首倡义举,打破龙族之后却未能创造出太平的局面,有识者讥之为沐猴而冠。但毕竟遗泽尚存,当今七大妖圣中有三个都出自猴族,禺狨王、猕猴王、美猴王,可见祟尚智能的风气在强霸的妖族中也是相当明显的。

世人有时会把七大妖圣和西天菩萨坐下在狮驼岭为妖的青狮、白象弄混了。以为禺狨王就是白象。禺、狨都是猴类,这一族可能跟风神禺彊大有渊源。

而且几个妖圣本是人族四凶,天人大战的时候不肯用命被舜帝放逐到四夷去的,适值大羿斩杀了六大妖神,得以收拾残余。统领妖族。还有一个大舜的弟弟叫象,心性恶劣,舜的父亲瞽叟娶了后妻,生了象。这一家子总想方设法要除掉舜。

后来大舜将象封到有鼻,象做了禺狨王的女婿,继承他的地位。所以说七妖圣里面有个象王也不是全无根据。

而真正扫清寰宇。将龙族赶回大海的则要算人族的功劳。人族的肇兴和四大猴族同时而稍晚一些,先有燧人氏钻木取火,有巢氏构木为巢。教人类掌握了阴阳五行中的两大元能。

燧人氏号称天皇,可谓是光明之父,和泰西的普罗米修斯相比毫不逊色。有巢氏对中夏建筑的启发亦是贯穿古今。中夏建筑的形制之美,构筑之巧妙是显有伦比的。

近世西风东渐,都起仿效钢筋混泥土的西式建筑,面貌之呆板,千篇一律。是无庸赘言的。中夏建筑的最大特点就是木制的构架,至于墙壁和门窗都可以随意改制而不虞倾圮。对木材的运用真是独具匠心。

到了伏羲画卦,文明的气象已经昭示无余了。伏羲号作太暤,太暤就是太阳,显而易见他就是东皇太一的转世。自从盘古归化,神王不贤,四灵纷争,三界的攻伐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如共工的怒撞不周山就是著名的一例。

所以这时候连娲皇都临凡相助。一举摧破龙族的暴政。以伏羲为首迎归帝俊,奉为义帝。帝俊亦承认人族从此和四灵并列。

…………

五色石又叫五彩石。五行石。原是娲皇补天的神通。娲皇分传两大弟子,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掌管天地生死之道。这炼宝的本领则只传给了太清老子。

太清老子西出函谷关,留著五千言,名作《道德经》,极申谦退道德的要旨,很得娲皇的欢心。娲皇认为他守素抱朴、没有野心。于是倾囊传授。

后来神仙一派一直效法老聃炼制长生不老的仙药,但是因为没有传授,胡乱揣磨,仙药没有炼成,却炼出了火药。

中夏的火药乃四大发明之一。就是道家炼丹时无意中发现的。事实上就是娲皇炼就五色石的方法。五色石中的黑石就是火药。燃烧起来会挥发烟气,熔五种灵石于一炉,能够化合成云气用来补天。

火药自唐宋之后逐渐应用于兵争,制作出枪铳取代了弓弩。

但黑石只是五色石中威力最小的,泰西于晚近发现了黄石,创制出坚船利炮,到处殖民侵略。

黄石的威力远胜于黑石,但对稍有根基的修行者还是无济于事的。

人间的格致、化学突飞猛进,对神仙自然是一种绝大威胁。从前世人将神仙看得很神圣,以为是无所不能的,甚至心中转一点不恭敬的念头都生怕神仙降罚。

近世格致学大有进步,顿时骄狂傲世,目空一切,斥之为封建迷信,嗤之以鼻。迷,就是凡事不追根究底,稀里糊涂的。过去祟仰神灵,诚然是一种迷信。然而如今不信鬼神,狂妄无忌惮,真是弄清了神仙的来龙去脉,恍然醒悟的吗?

显然不是,鬼神以现今的智识水平还是难以实证其有无的,所以信也好,不信也罢,同样是人云亦云,稀里糊涂罢了。现在说起求神拜佛、跳大神人人都斥为迷信,愚昧。然而这么做的人是愚昧,是虔诚,是逼于无奈,是走投无路,是不是也有难以言说的悲苦呢?

今人生病都知道吃药,然而有些精神上的疾病或是**上治不好的病,恐怕就不免质诸鬼神,求个寄托了。世界仍有许许多多认知以外的事,就容有宗教信仰存在的空间。哪里是一句迷信那么轻松简单呢?

如果说外星人的有无是科学的范畴,神仙不就是高等的外星灵体吗?

书归正传,当仙家看到人间枪炮这么犀利,战火如斯惨烈,不由勾起四灵扰乱的阴影。

白驹过隙,千年瞬息。也不知是神仙对人间的态度始终坚守着不干预的原则,还是天庭奢侈糜烂无暇他顾。总之仙家对世人的庇护力是越来越薄弱的,而世人信仰的减退又直接削减了仙家的香火。

因而天庭就有一种议论,要再度迁徙到星系的深处,远离人类的纷扰。但这对一部分极度依赖凡间香火的神仙来说自然难以接受。

随着人类登陆月球,且不断向空中发射人造星体,越来越露出贪婪和野心。有神通的、智慧通明的神仙都渐次迁徙了。

连作为天庭柱石的太上老君都紧闭兜率宫的大门闭关潜修起来,为了安定玉帝之心,在闭关之前留下了一件东西。

这就是娲皇五色石中的红石。红石的威力比黄石、黑石都来得厉害。而且能够挫伤神魂,真仙都不愿撄其锋锐。寻常修行者更是闻风丧胆。

有了这件神物,玉帝立即传旨托塔天王大力研制,给天兵天将配备。这样一来,总算将蠢蠢欲动的敌对势力给压伏了下来。

红石里面蕴含着道家的三昧真火,填充的灵籽尽管只有花生米大小,打到身上轻则伤残肢体,重则一病呜呼。威力相当骇人。

三昧真火也是道家为人熟知的一个法门。可以和神雷玉府的雷劫相提并论。

三昧真火有一些太上老君独门绝学的味道。有意思的是神仙当中很少听说有什么传授,倒有两个妖怪因之一举扬名。

一是红孩儿火烧孙行者,一是白素贞大战黑白无常。师承授受却是涉及秘辛了。

…………

“十五,你快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卓器才大声敦促犹豫不前的部下。

“是……是……,你俩跟我来。”

十五咬了咬牙,端起灵铳往铁栅摸去。

“钦之,看好了。”

穆清绝瞄准着三人的侧影,待他们走到铁栅前,身形连成一线,猛然扣动机括。耳听卟的一声疾响,灵籽照着边上的信徒太阳穴上急冲而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