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663章 金乌家族

月老志 第663章 金乌家族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3:13 来源:笔趣阁

明钦无心理会十洲三岛和绿云鬼母之间的纠葛,不管是十洲三岛还是绿云鬼母,背景都不简单,得罪了哪边都不是明智之举。

他也是适逢其会,没想到遮天鬼王有这么硬的靠山,一个绿云鬼母也就罢了,四大妖姬可是翻手为云覆手雨的人物,麾下不知有多少精兵悍将。

当初四大妖姬乘着三代末运阴谋复辟,建立庞大妖国,那真是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搅得天下血雨腥风,天翻地覆。

妹喜、妲己、褒姒将三代圣王开创的封建王朝亲手埋葬,骊姬直接推动晋国三分,失去了统一天下的资格。

帝俊是执掌三界时间最长的一位神王,而且抵御祖龙、开拓天界确有不凡的功德,帝俊尽管退位已久,但他的十大金乌、十二月女在三界还有雄厚的势力,青华大帝杨朱、二郎神杨戬都是声名赫赫的人物,玉帝始终对他们两兄弟疑忌很深,以致舅甥之间貌合神离。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帝俊家族仍然势力广大,杨朱、杨戬、三圣母兄妹身居高位,就连他们的家臣九灵元圣也是西天路上首屈一指的妖怪,比太上老君的青牛精,如来佛的大鹏鸟有过之而无不及。

嫦娥是帝俊的公主,帝尧分封的云中君,九天玄女是帝俊的义妹,大名鼎鼎的阳羡公主,扶助过轩辕黄帝、商汤、宋公明。

这些人物虽然谈不上炙手可热,显然是一股不小的势力,足够让玉帝寝食难安了。

四大妖姬则和妖族渊源深厚,她们有帝俊公主的显赫身份,妖族则有和人族一较长短的实力,双方一拍即合,始终是人族的心腹大患。

秦汉一统之后,妖族活动的空间更趋狭窄,本土的妖族逐渐同化,六大妖圣盘踞在四夷,中土强盛的时候还能相安无事,逢到气运衰颓的时候就会兴风作浪,乘势入侵。

道术家认为人族是从猿猴修行变化的,这也可见人族原本是妖族的一个种群,尤其四夷妖族和人族互有往还,在榛狉蒙昧的时代,聪明睿智之士很容易被蛮族奉为首领,像泰伯、虞仲在吴国称王,商末箕子迁徙到朝鲜,此类事情屡见不鲜。五胡乱华的时候多自称黄帝之后,倒也不是肆口捏造,空穴来风。

秦汉以后中夏书同文、行同伦,凝聚成一个庞大的国族,四夷由于地势的关系,或者以游牧为生,或者受山林隔阻,没有得到中夏的人文教化,原本同出一源的种族久而久之就形成风俗习惯上的差异,变成不同的民族。

这就好像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数世之后,境况就各不相同,分别组建各自的家庭,有的兴盛,有的衰败,如果没有家谱记载的话,可能谁也不知道毫不相干,或者积不相能的两个人之间还有亲缘关系。

所以说同类相食、手足相残是惨无人道的事,庄子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也有一定的道理。圣人制作诚然是人群的进步。但圣人沾溉能力有限,小到一城一国,大的像孔子、佛陀、约书这些人,能跨越国界,让更多的人信服他。圣人的意见不同,信徒就会产生此疆彼界的争竞冲突,形成一个个不能相融的国家和民族,都是相争相杀的根源。

秦汉以后之所以能维持长久的统一,就是三代以降文化推广的功效,书同文、行同伦,在天下大乱的时候虽然常有军阀割据,但人们在心理上并没有地域族群的疆界。

中夏的人文化成之功在汉代基本完成,一直影响至今。汉字、汉族等等说法都是从汉朝的国号沿袭下来的。

有人称秦始皇为千古一帝,实际秦始皇是谋国无功,败家有份,才略稀疏平常。秦始皇是扫灭六国的执行者,不能说没有功劳。隋炀帝也有平陈大功,统一南北,兵事成败取决于国力强弱,强国灭弱国几乎都是十拿九稳的事,秦国自从商鞅变法之后,国力逐渐强大,蚕食六国,专事侵略,到昭襄王后期统一天下的时机已经成熟,孝文王、庄襄王在位时间短,这份大功才落到秦王政身上。

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完成天下一统的大业。但却没有很好将这份基业延续下去,反而做了一系列劳民伤财的勾当,他儿子秦二世更是人头畜鸣,没有做皇帝的资格。强盛一时的秦朝就败在他们爷俩手里。

俗士不知道历史中前因后果的关系,只知道成王败寇,有贪天之功,有求全之毁,评议多不的当。

汉代四百年儒术昌行,在化民成俗方面确实功不可没。此后像夏桀、商纣、秦始皇那样的盖代暴君就很少见了。

汉、唐、宋、明昏君庸主不少,残暴好像还谈不上,西周是礼乐教化盛行的朝代,周厉王、周幽王也有昏暴之名,比起夏桀、商纣还是小巫见大巫。

南北朝暴君很多,一是受五胡的影响,未脱野蛮,再者南北分裂,横暴的范围有限。

只有隋炀帝是和秦始皇比肩的大暴君,两人都有统一天下的功绩,又有奴使民人的暴行,不同的是秦始皇幸运的早死几年,让秦二世当了替罪羊。隋炀帝遭遇谋弑,不得善终。隋炀帝的萧皇后也是有名的美人,有和四大妖姬论列的资格。

还有一种言论说秦始皇、隋炀帝弊在当世,功在千秋,这种论调古已有之,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隋炀帝时修建的大运河给后世漕运带来很大的便利,皮日休认为大运河的修建可以和大禹治水媲美。

这个问题孟子早有解释,梁惠王和孟子有一段谈话,梁惠王说听说周文王有百里的苑囿,而我只有四十里,文王得人赞颂,而百姓却认为我的苑囿太大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孟子说文王的苑囿百姓都可以进里面砍柴,打猎,梁惠王的苑囿杀一头鹿跟杀人的罪过没有两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