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月老志 > 第93章 菩提证果记

月老志 第93章 菩提证果记

作者:风斯在下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2-09-26 12:53:13 来源:笔趣阁

庞子歆这次到衍息宫拜访赫连舜华,本是为了让庞韶以新的身份回到广鸣学宫修行,谁知赫连舜华为了寻找西河帅府几个天将以元神出窍进入蜃龙幻境当中,偏生出了岔子,迷不知返。

明钦再度神游幻境,和修罗王斯骨鸦扎对战不敌,退回来的时候已是夜半更深,对于如何使赫连舜华元神觉醒却是毫无头绪。

“子歆姐,你可知道这蜃龙珠到底有何古怪,为什么亚祭酒他们进入幻境中都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虽然两次涉足幻境,明钦也是如在梦中,对于其中玄虚深觉不可理解。

庞子歆黛眉微凝,沉吟道:“我也不太清楚。要说人有三魂七魄,三魂中只有地魂会进入幽冥轮回转世,天魂则以精气开谢,和草木相类,而寰宇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或许蜃龙珠中便藏着一个往生世界,舜华的元神进入之后便和往生遗魂精魄相合,而不自知。”

“当然这只是我的揣想,宇宙之中奥妙无穷,仙家也不过寿元增长、眼界稍广,比凡人知道的多些罢了。”

庞韶笑道:“这事倒也有趣的紧,可不正像一出《离魂记》吗?”

“好了,今天已经很晚了,你们先去找个房间休息吧。舜华修为精深,相信元神觉醒只是迟早的问题。”

庞子歆瞄见窈兮两眼惺忪的靠着明钦直打哈欠,不由莞尔一笑,“窈儿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别让她跟着咱们熬眼。”

“我看她是白天玩累了才对。来,和姑姑睡觉去。”庞韶抿嘴一笑,上前揽抱起窈兮,瞅着庞子歆大有深意的道:“我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们了,不过姐姐你也悠着点,那可是我的肉身哦。”

“去你的,鬼丫头。”庞子歆怔了一怔,小耳都红透了,啪的一掌打在她屁*股上。

“哎哟,”庞韶咯咯笑道:“姐,你可别变着法占人家便宜哟。”

眼见庞韶抱着窈兮上了楼,庞子歆怔怔的坐在软榻上想着心事,明钦轻咳一声,刚想问一问幻境中祭天金人留下的两卷书。

庞子歆轻柔一叹,摆手道:“我也有些累了,有什么话明天再说吧。楼上左边第三间是我经常住的,打扫的很干净。”

“哦,那你也早点休息。”

“嗯。”

…………

明钦对赫连舜华的住处并不熟悉,便按着庞子歆的吩咐上了楼,找到她指的那间房子,隔壁透着些朦胧灯光,应该是庞韶睡在里面,自然不便打扰。

打开房间的壁灯,明钦目光一扫,见屋里装潢典雅,陈设也十分考究,花团锦簇的屏风后面摆着一间绣床,他除了鞋子和衣而卧,被子上的薰香钻入鼻际,想到这些东西都是庞子歆用过的,不由心头一荡,升起一丝绮念。

这几日往来奔波,难得有片刻清静,也许是修为精进的缘故,身上倒没有疲累之感,反而回想起这些奇异的经历,又挂念着远在天女门的荆眉妩,翻开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过了片刻,干脆坐了起来,打开那个黄色包裹,观看里面的两件物事。当时在幻境中匆匆一瞥,知道里面有一部贝叶经,因是焚文写就想要看懂还得找人请教。另一件便是那卷帛书了,上面写着‘证果记’,明钦好奇心起,便打了开来读起上面的文字。

谁知这一看开头,竟是越看越奇,不觉过一个时辰,才看了三分之一。

原来这证果记的著者不是别人,正是那祭天金人的真身,佛陀十大弟子中号称解空第一的须菩提。

须菩提原是天竺舍卫国婆罗门之人,智慧过人,嗔恨炽盛,后来投入佛陀门下,得须陀洹果,复证阿罗汉果。

佛陀灭度以后,佛教在天竺渐渐衰微,十大弟子游历四方,广传佛法。

当时中夏正是战国争雄,祖龙和四灵全都谋求神通制霸,佛学并不引人注意,往往和黄老道家混为一谈,因此古史上往往佛老并称。及至祖龙混一宇内,又究心于长生不老之术,也曾向佛陀诸弟子虚席问道,结果龃龉难合,将诸尊者之像铸成金人,则非意料之中了。

须菩提在十大弟子中称作解空第一,主要原因便是他得到佛陀《金刚经》的真传,这部经典肇开中土禅宗,意义非凡。

佛陀曾在《金刚经》中预言,他在灭度五百年以后,有人能够听闻此经立生实信,得到真传。因此须菩提等人离开祖龙帝之后,便分道扬鏣,他便隐居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斜月七星洞,一边修行,一边等候佛陀的传人。

至于之后的种种故事因缘于一位人道贤者所著的一部大书而被中夏凡人大为熟知,这也正是明钦倍感惊奇的地方。

原来须菩提说的佛陀真传不是别人,正是妖族七圣中赫赫有名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西游记》中的菩提祖师是一个谜团丛丛的人物,引得后人揣测纷纷。吴先生虽然提过菩提祖师名叫须菩提,但是太多人觉得须菩提虽然是佛陀十大弟子,好像离菩提祖师还有点距离。如此南辕北辙的揣测下去,就难怪疑窦丛生了。

其实吴先生根据故老相传的故事敷衍成书,许多事涉及秘闻,便不得不自我释疑,有些模糊之处自是毫不奇怪的。

不管是中土自生的儒、墨、道、法,还是后来的佛、回、耶,往往都是相互斗争,又相互吸取,佛道之争在中土延续上千年,然而佛教初传却以黄老之名潜滋暗长,佛徒也被称作道士,之后耶教着儒家衣冠,祭拜天地又有什么奇怪的呢。

因此须菩提起初在毫无佛教根基的西牛贺洲传授佛法也不得不借重道教,当时孙悟空为求长生之道飘洋过海求道十几年投入门下,祖师说我教你请仙扶鸾、问卜揲著、休粮守谷、戒语持斋、烧茅打鼎、炼石服乳种种道家习见法门,孙悟空一概不学,祖师也不以为忤,可见他的真本事确实不在这里了。

而祖师的真传便是佛陀传下的《金刚经》空相之道,而他教给孙悟空的也只是这一部《金刚经》,至于七十二变、筋斗云什么的不过是顾及影响,巧为说辞的障眼法罢了。

明钦看到这里恍然大悟,《金刚经》此后在中夏大为流通,有鸠摩罗什大师的译本素称精妙,禅宗六祖慧能也是一听解悟便被五祖授与衣钵,和孙悟空的经历如出一辙。

孙悟空能使如意金箍棒,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而道家并不以力强著称,这分明是佛家的龙象之力。

佛陀有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这便是七十二变的由来。

佛陀在《金刚经》中说,我昔被歌利王害截肢体,刹那复原。而孙悟空刀劈不死,斧斫难伤,便是修成了佛家离相寂灭之道。

孙悟空不辞万难寻求长生之道,最后因缘得祖师传授真道,但回到花果山仍然被地府勾魂。原因便是祖师传的《金刚经》空相之道,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寿者相可不就是长生了吗,但是地府勾魂并不看你修为境界,佛陀尚且八十岁灭度,其中缘由涉及佛道之争,本是很难说清楚的。

俗传祖师对孙悟空居心叵测,譬如赶山下时料定他必会闯祸,并勒令他不准说出师门渊源。大约只是不读书的人望空悬揣,恶意度人罢了。祖师在道家强势下传授佛门衣钵,自然须小心谨慎,况且门下弟子数千,众望所归如北宗神秀的定然不少,观六祖慧能得传衣钵后在荒山隐姓埋名许多年躲避迫害孙悟空的境遇便可想而知。

出家人自来没有姓氏,佛法东传起初许多高僧如竺法兰、支道林等都是以国名为姓,祖师让悟空姓孙又说是子系的意思,爱护的心思是不言而喻了。

一来是《金刚经》中佛陀早有预言,祖师在西洲传道多年都无有问他学真本事,心有苦闷可想而知,二来悟空和祖师性情相仿,根性也相似,悟空是天生石猴,没修行前几乎已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惟独执意求长生,未放下寿者相,最后只修了个离相之法,未入空相之道。

至悟空大闹天宫时已经三百多岁,修行有成,且在世间混迹多年,绝非少不更事的顽劣之徒,之所以龙宫求宝、大闹地府全是因为修行的空相之道,并没有我见、人见、众生见,与道家的尊卑贵贱之说素不相能。

若说祖师料定他必会闯祸,那也只是因为他修行的空相道不能被世俗,包括那些道貌岸然的天神所接受的缘故。

祖师说我传你一个筋斗云,腾云之前先翻个筋斗,勿宁说我先教你栽个根头。个中禅机着实耐人寻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