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武侠修真 > 巫医觉醒 > 第259章 符录篇章

巫医觉醒 第259章 符录篇章

作者:一代仙侠 分类:武侠修真 更新时间:2025-03-31 03:51:21 来源:笔趣阁

江寒意识离开了巫医道的世界回到了现实中,这个时候他重新看到了眼前的景象,一片混乱,什么都炸得乱七八糟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江寒摸着胸口稍微陷入了沉思之中,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印记,名字叫做盘古巫骨印,这是代表了一种身份的认可。

也代表着一种资格。

通过一段时间的整理和思考之后,江寒已经把大概的事情得出了一个结论。

总的来说,他现在成功接受了传承,以后就有机会得到盘古开天辟地倒下化身十二祖巫之后,那一分遗留下来遁入了轮回之中的本源精气。

从而成为第十三个祖巫,再进一步找到雷霆三雀帮忙,发动都天大阵从而让盘古重新归来。

或者他还有另外的一个选择,就是跟青衣所说的那样,跟十二祖巫合作,反其道而行之,自身成为最强大的祖巫,但不去复活盘古。

这都是一个个的选择,到底该怎么做,最后只能由他自己决定。

那三千万世界中,无数年来又无数个自己在那里逝去,那些人跟江寒长得一模一样,这肯定不会是巧合,也就是说,他能够得到巫医道传承,也不是巧合。

这是他的命,早在不知道多少年前的哪个世界就已经注定好了的命,如果不是有了青衣男子那个意外的话,他必然已经步入了自己命运的正途,走上神坛被祖巫抹杀。

现在自己能够站在这里,说明已经跳出了那种命运,一切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何去何从,有了选择的资格。

江寒想着紧紧握了握拳头,现在想那些还太远了,现在的他只不过是一个气海境的小角色而已。

别说开天辟地了,连飞天遁地都不行。

江寒意识回归到本体之后,他没有着急打开仓库大门出去,他知道胖子他们可能会着急。

毕竟看着眼前这一片狼藉,即便他不知道之前的爆炸,也清楚肯定动静不小,必然已经惊动了胖子他们。

只不过眼下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因为就现在而言,他的突破还不算完全结束。

江寒把心神沉入体内,他看到了自己丹田位置原本的三个灵力团子不见,三生万物,而大海是万物的根源。

他丹田之中,出现了一片气海。

这将代替之前存在这里的三个灵力团,成为江寒的灵力源泉,而且因为这种气海的本源不是这个世界的灵气,要纯净高级得多。

所以江寒实力也相对的提高很多,江寒在内视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个让他震惊的现象。之前在地下绿条子吸噬果冻的时候顺带给他的好处,到现在都还不算完。

那些过盛的灵气还在填充他的境界,于是,他刚刚突破,就已经是气海初期的巅峰。

只不过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巅峰。

江寒在气海境的修炼,是要把灵气涌入人体十二正经,把灵力完全融入到血液之中,这是一种锤炼身体的手段,也是江寒这个境界修炼的根本。

之前老道士就跟江寒说过,“炼气就炼体”,直到江寒真的到达了这个境界之后,他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

别的修士是怎么修炼的江寒不清楚,不过他就是要这么干。

整个气海境的修行,就是要把身体的每一寸肌肤,每一滴血都锤炼到极致,让修士的身体真正意义上的告别**凡胎。

这也就是黄金筑基的根本意义,筑基筑基,就是筑就丹基,有了这种基础,以后才能结成金丹。

而现在江寒连体内一条正经都没有打通,跟别说是用灵气完全跟血液相结合,还早得很呢。

这事情也急不来,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的走。

江寒了解完修为境界之后,又开始观察自己脑中的知识信息。

一看果然发现多出来大量的东西。

不光是修炼上的,还有医术上,更是多了很多让江寒心动的东西。

第一个就是一种古术,“移花接木”。

这是古代一种非常逆天的医疗手段,当然,这是传说中的东西,没想到今天竟然真的见到了,还能学会,这对于江寒这样一个医生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移花接木之术,是中医古术中传说级别的**!

其过程之复杂,一大本书都不一定能够写完,简单说来的话就是

肿瘤这种东西不是现代人才会长出来,而在遥远的古代,外科手术不管是器材还是技术都没有现在发达。

想要处理这种肿瘤细胞,一般来说只能在最早期的时候发现,通过药石来调理消除。

但总有一些不能在早期就被发现的肿瘤,比如晚期之类的,那这种病人也需要救治啊,只是到了这个时候了,寻常药物只能起到吊着一口气的作用,想要根除必须要用别的办法。

当时的老中医也知道切除是最好的手段,但这些个肿瘤,每每都是生长在血管丰富又重要的地方,因为受到技术和器材的限制。

这种地方的肿瘤根本没有办法动刀子,于是很多肿瘤晚期的病人,只能喝着药等死而已。

后来不知道经过多少试验和研究之后,移花接木之术终于面世。

起初的时候这种手段是把肿瘤细胞移动到血管较少,动手不威胁生命安全的地方,然后在动刀子切除。

这项技术问世拯救了不知道多少人的性命,之后随着使用越来越多,技术也越来越纯熟,慢慢的,这种技术也在升级。

可以把一个人身上的肿瘤移接到另外一个人身上,随着这种技术出现之后,伸手达官贵族的喜爱。

在他们眼中,一个低贱平民就能够换取自己一命,这种买卖,简直是太划算了,不过也因此,这项技术被严格控制。

不是德行兼备的医生,根本不可能学得到。

这样一来,移花接木之术的传承范围就小了很多。

后来这项技术再改革,竟然能够把肿瘤移到动物身上,这就解决了后顾之忧,只不过这需要手段非常高明的医生才可能用得好。

很少有人学会,因为太难了,大多数人还不愿意学,只是止步到了第二步。

如此,移花接木之术的传承再受到制约。

不断追求的完美和进步的人从古至今,东来没有缺少过,这项造福人类的古术也一直有人热衷,并研发追求进步。

后来竟然发展到了植物方面,难度更是加大,有的人一辈子都不能学会这个技术。

再之后这项技术是怎么发展的已经没有记载,只知道最后移花接木之术到达最高境界的人。

能够把肿瘤直接转移到土里,火中等等,到了那种地步,这中医古术就变成了神话了,更是没人相信,见过的人更是少得可怜。

再后来就失传了。

现在江寒竟然看到了这个古术,这让他近乎疯狂,有了这个古术的联系方法,等到掌握成熟之后,那岂不是连癌症都能够治愈?

就算癌细胞扩在到全身,也能够通过这古术把他们全部集中起来,之后一起处理,光是想想都太疯狂了。

除了这个之后,还有别的惊喜。

关于太上洞玄诀,又有了新篇章,这次是符录篇,这其中记载了修士一种重要道具符篆的制作方法。

也就是俗称的画符。

在修士和巫师看来,符篆都是沟通人与神的秘密法宝,所以不是随便可以乱画的。

故有所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口叫”的说法。

画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就是在铺纸研墨、运笔等方面都有讲究,其程序之复杂,方法之繁琐,足令初学的善男信女们头晕目眩。

江寒也完全不例外,刚刚看到了这符录篇章的时候,他满脑子都是浆煳,不光是里面说的内容完全看不懂,就连出现的一些图案也是乱七八糟。

想要看懂这些东西,不知道要花上多少时间才行。

不过这也才符合常理,如果画符是人人都能画的,那要它还有什么用。

江寒沉下了心,开始认真的从头看这东西。

最开始讲的是画符仪式的程序,画符有一定程序,不可以简单了事、顺序颠倒。

从总的方面看,画符都要设坛行祭礼,其一叫总坛式,总坛式里的总符咒写有修士们通常信仰或者说神往的神祗土地、城隍、东方青帝、南方赤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朱雀大将、玄武大将、黑杀大将等。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讲究的东西和步骤,造坛,造两块天帝的印把子,这两印是雕在坛上的,前后都要雕。

也有不造坛的,如“请仙箕法”等。请仙箕时,用三盘果子,茶、酒各三盏供于正堂屋的神龛上,或供于临时设在屋外某个方位,相当于供桌的饭桌上即可。

画符前,先要净心聚精会神,诚心诚意,清除杂念,思想专注,以及要净身、净面、净手、漱口,并要预备好水果、米酒、香烛等祭物,还有笔墨、朱砂、黄纸等。

对这些用品,专门修炼符篆之道的修士还要先用神咒来敕,以使其具有神威。

这些都是传统画符的讲究,要求相当严格,不过演化到了现在,已经没有那么多讲究了,只要能把灵力画入符纸之中,随便用什么姿势都行。

并没有跪着画符效果会更好一点的说法。

而除了这些之外,还有讲究的东西,这就不是仪式的问题了。

画符所用的材料,可谓相当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符篆的质量和功效。

画符的材料一般没有什么明确说不能用的东西,但都有不成文的规定,画符一定要用墨或朱砂,尤以朱砂居多。

之所以多用朱砂,是因为朱砂有镇邪作用。

符的载体用桃木板最多,因为桃木有极强的驱赶魔邪之神力。

其次有柏木板、枣木板、石块、砖和黄纸等。

另外,布、绢丝的使用也很普遍。

符的载体不同,使用方法也就不同,木料符一般是挂或钉于某处,或烧成灰和上水吞服。

石料和砖料的一般是埋于地下,纸料布料的,有的佩戴于身,有的烧成灰与水一起吞服,有的纸符或布符还须书写两份,既要吞食,又须张贴。

最着名的应该要数张天师祛病符,这符篆是初一日得病的人所用的祛病符。

用朱笔黄纸书写,写画的时候叩齿三次,含一口净水向东方喷出。

边写边念祛病咒语:赫赫阳阳,日出东方,吾敕此符,普扫不祥……符写两份,烧成灰吞食一份,贴在门上一份。

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很多内容,不过看到这里的时候江寒已经有点看不下去了,这种东西只能慢慢来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