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零十章 黄金计价

山沟皇帝 第一千零十章 黄金计价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李轩看到这份折子的时候,也是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王浩门说的还只是银子这么多用来干嘛的问题,但是李轩却是从中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货膨胀!

如今的大唐王朝,虽然还是以农业为主,但是工商业的经济发展速度非常的快速,这从工商业的税收增长就可以看的出来了,税部那边预测,今年的财政收入能够达到六千五百万两银子,而明年的话,则是可能增加到七千万两银子。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而这个财政收入预算,暂时没有把一些新占领区计算进去,湖广北部地区,四川地区,包括部分的陕西地区都是没有算进去的。

但是为什么还能够增加五百万两银子?

农业税是按照田亩数量来征收的,而田亩数量是不可能突然大规模增加的,那么主要的增加动力就是来自于工商业的发展了。

工商业发展这么迅速,金钱的周转就会更加的迅速,货币的流通会更加广泛,如此货币的贬值或增值,所带来的影响就会更加庞大。

通过海贸,每年净流入的白银就是达到了数百万银子之巨,哪怕是保持这个贸易规模不变,但是十年也是几千万,一百年就是几个亿。

这么多白银流入,势必会造成白银的贬值!

李轩又是翻出了好几份税部那边递交过来的白银兑换金子以及铜币的汇率,发现宣平二年到今年的宣平七年,白银兑换铜币的比例,已经是从一两银子兑换一千枚宣平通宝,贬值为一两白银兑换九百八十枚宣平通宝了。

这还是皇家银行的官方兑换比例,如果是民间的话,估计波动还会更大一些。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白银的价值在这短短五年里,已经是贬值了百分之二!

尽管白银的贬值,并不是单纯的由海贸引起的大规模白银流入所造成的,还有大量的士绅地主们为了投资工商业,或者其他的一些投资行为,从而把藏在家里的诸多白银给拿了出来存入皇家银行,从而让这些白银流通进入了市场。

多方面的原因就是造成了白银的贬值。

而这种贬值,其他人兴许还察觉不到危险,但是李轩却是察觉到了危险!

放下诸多的报告,李轩站起身来,走到窗前,开始考虑白银贬值的问题,身为一个后来人,他很清楚,银本位是没有前途的。

其中最大的隐患就是,大唐王朝自身的白银产量并不算太大,世界上最大的白银产区,是在美洲,更准确的说是北美,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在美洲以及其廉价的方式,弄来了一船又一船的白银,然后运入欧洲,其中一部分也是不可避免的通过海上贸易流入了大唐王朝。

这个交易过程里,看上去大唐王朝赚取了大量的白银,但是却也是造成了国内白银的贬值,并且是造成了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王浩门所提出的:我们要这么多白银干嘛啊?

储存在银库里好看啊?

白银,其最大的价值就是充当货币使用,花出去了才有价值,不花出去就是一堆没啥用处的金属而已,同时那些欧洲人能够源源不断的从美洲获得大量的廉价白银,然后从大唐王朝这里换走货真价实的各种产品。

李轩越想越觉得亏!

这就好比后世美国人自己印制了一部分美元纸币充当货币,然后其他国家也能够印制一大堆的美元从美国购买东西一样,怎么想都觉得怎么扯淡。

李轩理想中的海外贸易体系,是其他国家用农矿产品,换取大唐王朝的工业制品。

大唐王朝把海外市场当成原料来源地以及工业品倾销地。

而不是把大唐王朝变成其他国家的白银倾销地。

看来,是需要开始筹备金本位了!

白银这东西,大唐短时间内是掌控不了的,而且白银的总体产量比较大,也难以彻底掌控。

但是黄金这东西,全球范围内的产量更低,作为一种贵金属,更加不容易贬值,价值更加坚挺,外国也不可能拿着大量的廉价黄金来购买东西。

后期的慢慢过渡到间接金本位,最后则是信用本位。

总之白银这东西,能够尽早的摆脱就尽早的摆脱!

不过要施行金本位,也不容易,首先就需要足够多的黄金储备,而如今大唐的主要金融机构,皇家银行,其贵金属储备,绝大部分还是白银,黄金的数量还是比较少的。

而储备黄金这事,一时半会的也急不来。

不过这不要紧,李轩既然是察觉到了这个问题,那么就会让下面的人去做,大不了花费个十几年储备黄金就是了。

同时,他准确用行政手段对海贸市场进行市场干预,以后各类商品、关税的征收,不再以白银计价,而是以黄金计价,当然了,白银作为一种贵金属,目前大唐王朝的通行货币,依旧可以作为交易的的支付货币。

李轩做出了决定,直接就是颁发了一道圣旨下去,今后但凡是进出口商品以及关税,一律以黄金计价!

对于这道行政命令,很多人实际上不理解的,甚至也搞不懂为什么会颁发这么一种看似没有意义的圣旨,用黄金计价和用白银计价有区别吗?

外人不了解无所谓,反正他们只需要按照李轩说的去做就行了。

同时李轩也是开始吩咐皇家银行那边,尽可能的储备黄金,收缩金币的流出量,并且又是给官方的三家贸易公司,大唐南洋贸易公司、大唐东洋贸易公司、大唐西洋贸易公司,让他们在进行海外贸易的时候,尽可能的收取黄金,而不再是白银。

其中的大唐东洋贸易公司更是李轩关注的重点,因为目前的扶桑,可是非常重要的黄金产地,其内黄金的价格比较低廉,相对而言,白银和铜币的价格就比较高了。

不少商人们都是一船一船的把铜币运输过去,然后运回来一船一船的黄金。

同时鼓励更多的进口,尤其是各类原材料的进口,争取把通过贸易赚取来的白银重新花出去,换回来各种农产品或者是工业原料。

总之,李轩希望未来的几年来,大唐王朝的对外贸易上,不要傻乎乎的把一船船的白银搬回银库里,而是要购入大量的原材料和农产品。

贸易顺差,有时候对于经济发展而言,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为赚这么多白银,你又不花出去,实际上没卵用!

这是李轩和其他臣子们的不同想法!

而通过此事,也是让李轩注意到了王浩门这个人,翻阅了此人的履历后,发现这人还挺有意思的,广东士绅家族出身,自幼父母双亡,因为不是长房嫡子,只是偏房子弟,所以名义上是大家族的少爷,但是生活的和普通小康之家并没有什么区别。

这个人,是仆人带大的!

所以这人身上并没有和很多权贵子弟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陋习,其读书相当用功,少年时期就是考取了秀才,二十六岁考取前明秀才。

第一次参加前明会试名落中山后,准备第二次赴考的时候,大唐王朝就是打下了广东,然后过了一年,此人参加了大唐王朝的第二次科举,最后名列二甲。

数年后,此人已经是成功的爬到税部金融司司长这个关键职务上来。

税部金融司,虽然说没有征粮司那样权势庞大,但是实际权力也是不小,该司的主要职权是管理国内的大小金融机构,维持国内金融系统的稳定。

同时货币发行的权力也是归属该司,直接管理各地的铸币局。

其实不仅仅是金融司,实际上税部的每一个司,都是相当的重要,能够坐稳税部一司司长的人,都不是简单角色。

这个王浩门虽然士绅出身,但是严格来讲,他也算是寒门了,至少在学业以及仕途上,他的家族并没能给他多大的帮助,相反,如今他却是成为了王家的领头人。

在推出进出口货物以及关税采用黄金计价的时候,李轩也是召见了他几次,询问一些金融问题,发现此人对金融的了解还不算差,虽然受限于时代和见识,了解都是比较原始,但是也是颇为难得了。

而连续被李轩召见几次后,王浩门自己也是知道,自己兴许也是进入了圣天子的关注视线之内,做事就是更加卖力了,极力的推动黄金计价。

而这,又是让李轩对他的印象更加不错了,这样的一个人,虽然是传统读书人出身,但是在税部金融司工作了这么久,对金融的理解已经是并不差了。

也许过多几年,就可以重用了。

说起来,税部这几年涌现出来的人才是真的不少,王浩门只是其中之一,因为税部的特殊性,对官员们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同时税部内部的升迁也是比较讲究真材实料,没点本事的人,光靠背`景或者嘴皮子,那是混不上去的。

陈立夫就是很典型的例子,如果不是手段够狠辣,他怎么可能升官这么快,而且还当上了巡查处的代理处长。

王浩门又是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

不过说起来也搞笑,税部作为大唐的最为权重的机构,里头的大部分官员,实际上并不是什么新式官员,而是传统读书人出身的官员,陈立夫,王浩门都是如此。

而这些传统读书人出身的官员们,却是大唐王朝里对士绅地主们下手最狠的一批官员。

反倒是博士科出身最多的国企部、工部等部门的官员,更多时候是保持着对士绅地主阶层的友好态度,主张拉拢分化。

然而税部这边的官员,却是恨不得把全天下的地主士绅们抄家,转为自身升官发财的政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