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遇上哄抬粮价怎么办?抄家!

对于一个正处于工业革命发展初期的国度而言,对于钢铁等基础建设物资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各行各业都是对钢铁有着极大的需求,但是受限于技术,钢铁的产量却是有限。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国家在工业发展初期的时候,都是注重钢铁行业的发展。

当然了,是否能够发展起来,还得看这个国家的具体情况,钢铁行业属于重工业,而且是近代工业里最为重要的重工业,也不是说想要发展就能够发展的起来的。

不过在大唐帝国,却是不存在着发展钢铁行业的各种障碍。

有着庞大的需求,而且华夏大地也能够找到铁矿、煤矿等矿产,交通方面在一些特定的工业城市里也是不存在什么问题的。

人口数量众多,各类型的工人充足。

已经是建立起来了基本的近代教育体系,并且开始培养各类现今的技术类人才,人才缺口这一部分,也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这一切,都是代表着,华夏大地的钢铁行业即将迎来腾飞!

国企部那边,正在加大对钢铁行业的投资。

国企部身为大唐帝国的国有企业管理部门,肩负引领国内工商业的发展,实行的是圣天子李轩提出的‘实业强国’的理念,同时也是肩负着发展国防工业的重担,所以国企部投资企业,往往都是选择在重工业,钢铁、化工、机械这三大类一直都是国企部的核心投资行业,其他行业虽然也会有所投资,但是都会选**营企业不愿意投资,或者是没有实力投资的一些行业。

基于这样的理念,国企部正在筹集资金,用于江南钢铁公司的第二轮扩张!

因为资金有限,同时钢铁投资巨大,他们更加倾向于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江南钢铁公司发展顺利,而且坐拥当涂铁矿,背靠着长江这么一条内河运输的干流,可以通过船舶把生产的钢铁产品便捷的运输到长江沿岸。

而且不仅仅是长江沿岸,后还有和长江联通的众多支流,比如湘江、赣江、京杭运河、淮河、黄河流域,都是能够广泛的辐射到。

更远一些,也是可以通过海运运输到沿海各地区。

所基于这些优势,国企部已经是把当涂工业区,建设为国内最大,以钢铁产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基地,投资建立江南钢铁公司的第二期生产基地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

不过,因为如今钢铁产业的巨大市场,使得众多民营资本都是看到了钢铁产业的机会,部分实力雄厚的商人们,已经是开始进军钢铁产业了。

在当涂那边,已经是至少有三家民用钢铁企业正在建设当中,虽然规模都不大,投资不过几万两银子,产量更是连江南钢铁公司的领头都比不上。

这都证明了一点,那就是民营资本,已经是开始涉足钢铁这个典型的重工业了。

在其他诸多地方,都是已经陆续出现了小规模的钢铁企业,规模小的可能就只有几十个人,但是规模大的却是已经是有数百人,同时分布的很广泛,基本上如今找到了铁矿,或者是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如今已经是陆续出现了钢铁相关的行业。

而在之前,民营资本进入最多的是造船行业,钢铁比较少,而机械,矿产等等就更少了。

但是机械产业,目前民营资本进入的不多,不是他们不想进入,也不是帝国有政策禁制他们进入,而是机械这东西,你得有技术人才啊!

而现在懂得机械的技术人才,那价格都不是一般的的贵。

一个会修理普通设备的技术员,月薪起码十两银子以上,这就银子,你想要请还不一定请得到,再说了各种机械设备也贵。

机械行业现在赚啊,而且很赚,但是入门的门槛也高,不投个几万两银子进入,连设备都买不起,连技术员都请不起,还做什么生意啊。

不过相对于重工业来说,轻工业才是目前国内民营资本集中进入的领域,尤其是纺织产业,更是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其他的投资小,门槛低的行业也是有诸多资本广泛融入。

看到这些工商业发展的报告,让李轩不由得感叹,华夏人还是敢打敢拼的,还要放开一个政策上的口子,甚至都不用专门的进行扶持,民间上的商人们自己就会抓住机会,然后发展起来。

如今的大唐王朝,正是华夏大地数千年来,对商人们最为友好的王朝,这个年代,对于任何想要从事工商业的人来说,都是一个黄金的时代。

政策允许,甚至是有着税收上的扶持,因为功绩考核的问题,为了升官,地方官员们虽然大部分都是传统儒家出身的,但是也是尽可能的发展工商业,发展民生。

同时有着健康的金融环境,资金的流动更加便利。

同时还有着广阔的内需以及海外市场。

这些,对于那些商人们而言,几乎遍地黄金,他们要做的就是凑集一定的资金,挂起牌子,招募工人进行生产,然后就可以大把大把的赚钱了。

不过,李轩在这种看似繁荣的工商业背后,他也是有所警惕,因为这种情况在他看来,和后世的改革开放有些类似,这种快速野蛮生长的过程里,肯定会爆发诸多问题的,一个搞不好就会弄出大问题来。

比如说,最近江南地区的不少官员都是报告,因为蚕茧需求量极大,收购价格高,不少农户除了在原有的土地上种植桑树外,已经是开始那些原本种植粮食的土地上种植桑树了,虽然这种情况才开始那么一两年,但是不少官员都担心,江南的粮食产量会大幅度降低,从一个能够为帝国提供大量富余粮食的粮仓,变成需要从外地调运粮食的粮食匮乏区。

这种情况,让李轩有所警惕!

毕竟虽然工商业发展很重要,但是粮食问题更加重要!

因此不久后的内阁会议上,李轩针对部分官员就此事提交的奏折召集了会议,要求内阁方面拿出来一个适合的解决方案来,在做到不损害工商业发展,不损害农户利益的前提下,稳定江南地区的粮食产量。

内阁方面的农部、商部等部门进行了多场会议,最后去敲定了初步的方案!

首先,由于目前改粮田种植桑树的情况还不算严重,同时朝廷方面也是不能用各种行政手段去强行干涉农户去种什么,因为那些土地是他们的私产,人家爱种植什么是他们的自由。

而且大唐立国不过数年,也是不能采用一些太过激的行为,把自己处于广大农民们的对立面。

但是,让大量粮田改种桑树,也是不可能的事。

因此,初步的方案是从官田、新开发荒地的税收优惠上着手。

租种官田者,必须种植粮食,不允许农户私自种植其他经济作物,包括棉花、桑树等。

以租代购获得的土地,同样是在这个范围之内,加入一个限制性条款,这些官田必须用来种植粮食。

新开荒的土地,原本是不分任何种类,都可以享受税收优惠,但是现在规定,只有种植粮食的新开垦荒地才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如果开垦出来的土地是种植桑树或者是棉花等经济作物,不享受税收优惠。

这样的话,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部分土地改种粮食作物!

同时另外一方面,内阁方面的很多官员认为,农户们追求更高的收益,是天性使然,你不可能让他有放弃利益,也要为帝国稳住江南地区粮食产量的觉悟。

最根本上的解决方法还是开垦更多的土地,尤其是湖广地区的粮食开发!

同时,要确保农户种植粮食的经济收益,并不会比种植桑树等经济作物低太多,这样的话,也是可以从商业、税收等方式来调节。

比如说,适当的提高对生丝类企业税收,增加他们成本,然后他们为了转嫁成本,势必会压力原材料的价格,从此扼制蚕茧价格急速上涨。

此外,可以在某部分地区适当的拉高粮食价格,以确保农户们种植粮食有利可图。

但是,怎么拉高价格呢,这一点内阁方面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可以让地方官府衙门直接出面收购粮食,拉高、维持粮食价格,以做到不伤农。

但是有人却是认为,不应该是官府衙门直接干涉,而是应当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让商部或者国企部来干这事。

最后反复讨论后,决定在国企部里把在直隶四道地区的几家粮食公司整合起来,先在江南成立一家直隶粮食公司,其核心职能是粮食储备、稳定粮价、赈灾救济。

如果效果好的话,就是推广到其他省份!

直隶粮食公司,从其核心只能来看就知道,这并不是一家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而是一家维护粮食安全的国有企业。

当然了,在这个收购,出售粮食的过程里,肯定是会产生一定的利润的,这些利润也是用来后续收购、储备更多粮食的。

直隶粮食公司的成立,和李轩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这是李轩亲自指点国企部那边的相关官员提出这一方案的,要不然话,下面满脑子还是封建老古董,一点都没有近代行政管理意识的官员们,一个个都是只知道什么官府直接干涉,强行定价之类的呢。

这么直接蛮干,效果不好,而且影响也不好,容易引起反弹!

直接搞个粮食公司多好啊,想要怎么操控粮食价格都可以,而且还能够顺手打击那些喜欢玩囤积粮食,趁机涨价,发灾难财的无良粮商们。

尽管最近几年大唐王朝在很多灾区,都是实行了粮食限制政策,对一些趁机囤积、涨价的粮商们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处理却是没有明确理由的,绝大部分处理方式都是以其他名义,进行间接处理。

因为在大唐王朝里,并没有什么投机倒把、哄抬物价之类的罪名,人家粮商的粮食是花钱买的,人家爱囤着不卖,或者以极高的价格卖,严格上来说那也是他们的自由。

但是,这种的行为却是官方所无法容忍的,以往都是发现一例处理一例,只是处理手段是通过其他方法而已,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危害国家安全罪’,而且基本也只是处理首犯,一些跟风的,涨幅没这么大的基本不处理。

但是说实话,也不能一直这么搞下去,而直接出台相关的限制性法律也不行,所以,干脆是用另外的方式进行处理。

直接成立相关的粮食公司,然后根据每个不同的地方,出台一个指导性的粮价范围,超出这个范围的,直接进行行政性罚款,罚他一个倾家荡产。

而粮食公司的收购和出售价格,也是在这个范围内进行波动。

粮食产量大的时候,稳住价格,不让当地的粮食价格下跌,粮食产量少的时候,大量供应粮食,稳定当地粮价,不让粮价暴涨。

这,是目前直隶粮食公司的主要核心任务。

以往大唐王朝虽然也是这么做的,但是一般都是地方衙门去做,而且是通过行政手段,名不正言不顺,而且做起来也不够专业。

如今,有了这种专业的粮食公司去做,就会容易的多,方便的多。

至于说,直隶粮食公司能否完成这个任务,如果是遇到胆大包天的粮商们估计哄抬粮价,和粮食公司打擂台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如果是这些粮商们手段一般般,只是正常商业手段,也没把粮价哄抬到太离谱的程度,那么粮食公司就会直接以雄厚无比的资金实力,把他们挤兑破产。

背靠国企部的直隶粮食公司虽然本身账面上没钱,但是分分钟都能抽调海量粮食以及资金,能够把天底下所有的粮商直接挤兑破产。

什么,粮商们实力太牛逼了,背靠国企部粮食公司干不过他们了,这样的话怎么办?是不是要从国库里抽调个大几千万两银子来打一场轰轰烈烈的粮食战争!

打个屁,直接抄家啊!

税务稽查队又不是吃干饭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