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没办法,就是这么牛逼

直隶四道的粮商们,甚至是其他地区的粮商们,都是密集关注着直隶粮食公司的动作。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因为一开始他们以为这只是国企部投资成立的一家普通的粮食公司而已,但是没有想到,一上来就是定价收粮、售粮,而且价格一直不动。

刚开始几天过去了,直隶粮食的粮价维持不变,他们觉得有些奇怪。

半个月过去了,直隶粮食公司还是继续以原定价格收购、出售,这就让他们有些坐不住了。

甚至一个月过去了,都快到春节的时候,粮食价格还是没有丝毫变化,直隶粮食公司彷佛无底洞一样,以略微高出市价的价格,吞噬了大量的粮食,并运往那些急缺粮食的地区,以低于当地的高价出售,平稳当地粮价的同时还小赚了一笔。

直隶粮食公司的定价收购和出售的措施,这让很多粮商们才是感到了无奈!

怎么办?

找关系,拉拢官员进行谈弹劾,说国企部的官员们屁事不干,就知道出来和他们抢生意?

还是说粮食公司哄抬粮价,让江南黎民深受其害?

还是说,商量一番后,凑集资金什么的,和这个直隶粮食公司干一架?

但是这些都没有意义,因为这么久就过去了,稍微有点背景的商人们都知道,这家直隶粮商公司只圣天子亲自指示成立的,上头的一大票尚书、侍郎们等内阁大佬们都亲自盯着呢。

要是搞事的话,分分钟就被扣上什么危害国家安全罪给逮了。

是搞事不能搞,但是生意又不能不做啊,现在如果收不到足够的粮食,那么明年开春后的粮食销售旺季,他们可就没粮食可卖了。

最后这些粮商们就只剩下一个念头。

价格高一点就高一点吧,反正也就那么几个百分点而已,虽然赚的少一些,但是还有的赚。

于是乎,在直隶粮食公司正式收粮半个月后,直隶地区的粮商们也是陆续跟进,略微提高粮食收购价格。

原本他们还担心他们把价格提高上来后,直隶粮食公司也会进一步提高收购价格,但是却发现,直隶粮食公司地道的很,第一天收购价是这个,现在是这个,而且是透出风声来,今年都是这个价,打死不变!

既然你价格不动,那么大家又可以开心的玩耍了,于是乎,这短短一个月里,整个直隶四道地区,粮食的整体收购价上涨了大约百分之三左右,市面上的售价持平。

变动不算很大,但是这对于直隶粮食公司,甚至是对于很多关心此时的内阁大佬们而言,这个结果却是相当震惊的。

因为,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维护粮食价格安全的例子!

这同样也意外着,直隶粮食公司的例子,是可以在其他省份也开展的。

于是乎,宣平八年到来之际,大唐粮食总公司正式成立,同时下设直隶粮食公司以及其他各省粮食公司,一夜之间,让天底下的所有粮商们,都是感受到了来自朝廷的深深恶意!

宣平八年到来后,朝廷的大佬们忙着开始第二年的工作计划,军方也是依旧忙着辽东战事,而大唐粮食总公司下属的各省粮食公司,也是各自开始了行动。

以固定价格敞开了收购粮食,同时以固定价格敞开了出售粮食!

当然了,这个价格不会太高,也不会太低,往往都是根据当地的粮食价格进行细微的调整。

因为大唐粮食总公司,其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打压其他的粮商们,而是为了维护粮食价格的稳定,不管是粮食出现价格暴跌还是说价格暴涨,都是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

他们需要粮食价格在一个稳定的区间内,少许的正常波动,他们不管,但是剧烈的价格波动他们就要管了。

基本上,如今的大唐粮食总公司,就是划出来一个价格区间,让粮商们只能在这个价格区间里玩耍,赚钱是肯定赚的,而且利润说实话也不少,但是想要和以往那样,趁着各种粮食丰收季,或者是天灾**故意压低粮价或者是哄抬粮价用以赚取暴利,那就是不可能的事了。

宣平八年春节过后,元宵来临之际,圣天子李轩接到了内阁关于粮食方面的报告,报告称最近两个月内,直隶四道地区的粮价基本保持稳定,整体上,市面上的收购粮价比去年秋天的时候略微上涨,但是上涨的幅度不算大。

而市面上的粮食零售价,则是和去年秋天持平!

一方面是收购价略微上涨,一方面却是零售价持平,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农民的收入得到了提升,而城市居民等商品粮食消费者的支出却是没有跟着提升,而是保持稳定。

唯一利益受损的,那就是那些粮商们了

他们往年也许可以赚一万两银子,但是今年只能赚八千两银子。

粮商们乐意吗?肯定不乐意啊,但是有办法吗?没有办法!

大唐粮食总公司下属的直隶粮食公司,以固定的价格进行收购以及出售粮食,并且利用庞大无比的财力以及粮食储备,巩固了几乎整个直隶四道地区的粮价。

要知道,这可是直隶四道啊,其中的江南道可是真正的粮仓,别看地方小,但是随便一个县出产的粮食产量都比其他省份下属的一个府粮食产量都要高。

这从他们的农业税收入就可以看的出来,随便拿出一个县来,都可以吊打大部分其他省份的府。

这年头,湖广还没有完全开发出来,湖广熟、天下还足不了,但是现在的江南,却是真正的江南熟,天下足。

这也是代表着,直隶四道,尤其是江南道,粮食产量庞大,想要操控直隶四道地区的粮食价格,朝着帝国想要看到的方向走,真的很难。

直隶粮食公司为了做到这一点,前后调用了庞大无比的资源,他们前后动用了多笔低息贷款,总数额超过五百万两银子。

同时还动用了税部国库的大批税收粮食!

如今大唐王朝‘统一农业税’的征收,是采取实物和现金并行制度,按照自愿原则,纳税人可以缴纳现金,也可以缴纳等值的农作物,所以税部征税之后,往往会得到大量的粮食以及其他各种实物。

原来的时候,这些粮食一部分会被作为储备粮食,而剩下的一部分则是出售,流入市场,换回现金进入国库。

如今,税部方面直接和直隶粮食公司合作,这征税过程中所获得的粮食,直接出售给直隶粮食公司。

所以直隶粮食公司,其实哪怕是不收粮,但是他手头上也是拥有着直隶四道众多粮商之中,最多的粮食。

多到什么程度?

其他所有的粮商手里头的存粮全部加起来,都没人家直隶粮食公司的储备粮食多!

税部征收农业税,其税金是固定的,通常来说占据普通年份粮食产量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当然了,农户们不一定会直接缴纳粮食作为税款,他们有的也会直接缴纳现金。

但是总体上来说,税部征收的农业税,一大半还是以粮食为主。

换句话说,直隶四道所有粮食产量的百分之十五左右,最后都被税部拿走了,然后一转手,这些粮食就是直接交给了直隶粮食公司。

尽管这个百分之十五并不是一个准确的数值,但是却是可以想象,这依旧是一个庞大无比的数字,换成银子的话,价值将近七百万两银子。

直隶四道在宣平七年里,总税收就是达到了将近三千万两银子这个数字是相当恐怖的,因为宣平七年,在不包括湖北、四川、云南、,辽东等宣平七年年初时,大唐尚未实际控制的地区,整个大唐帝国的正税收入,也就是不包括各类战利品啊,抄没、罚款之类的非常规收入,只计算税赋收入的话,也不过六千五百万两而已。

然而直隶四道,独占三千万!

从这个数据,你就知道为什么大唐帝国会定都金陵,为什么会在上海开设商贸区,为什么会在当涂建立重工业基地,为什么会有直隶四道这么特殊的道级行政机构,而不是和其他地区一样简单的直接设省,因为在这里,几乎每一府,每一个县,都是相当重要的。

所以帝国需要直接管辖掌控直隶四道地区,并加强影响力!

这三千万直隶四道的赋税里,农业税依旧是大头,大概占据百分之四十,也就是大概一千四百万银子左右,直隶四道的工商业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时间上依旧短暂了一些,而且很多企业尚处于税收优惠期,因此赋税上没能超过农业税,整体数额只有农业税的半数,大概是七百万左右,剩下的则是海关关税、盐税这两个特殊税种。

嗯,其中的盐税是四百多万两银子,只比工商税少了一点点!

一千四百万的农业税,至少有一半都是以粮食等实物征收的,然后这些粮食在冬天的时候,基本都是直接移交给当地的直隶粮食公司的分公司。

这也就意味着,直隶粮食公司刚挂牌的是,就已经是拥有了价值七百万银子的储备粮食,然后还有皇家银行、工业银行提供的五百万两银子的低息贷款,更别说,后头还有五百万两银子的低息贷款额度没用呢。

试问,直隶四道,乃至整个华夏地区,哪个粮商能够拥有这么多储备粮食和现金的?

没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