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伟大的变革时代

山沟皇帝 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伟大的变革时代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宣平十年,金秋十月,陈立夫在上个月离开金陵城返回老家后,首次回到城内。

依旧是坐着他的那辆几乎标志性的奢华无比的四轮马车,两匹高头大马拖动着四轮马车从城外的煤渣路上迅速通过。

随后沿着这条快速干道进入了东城区!

东城区和老城区不一样,四周并没有围墙,可以说整个东城区是没有明显的界限的,只有一条条宽大的煤渣路连接着东城区各处以及城郊。

除了没有城墙外,东城区的整个城市布局也是和老城区不一样,老城区是传统华夏城市的布局,除了几条主要的干道外,其他的街道都是没有什么经过完善的规划,不少街道都是弯曲而狭小,虽然最近几年,承天知府衙门一直都是对老城区进行市容市貌的持续化改造。

比如说拆除前明时代里,商家们侵占的街道面积,又比如说整治脏乱差的街区,又比如说对整个的排水设施进行疏通改造。

同时为了更好的管辖城区,还效仿了一些传统的城市管理方法以及目前基层的一些管理办法,对城区进行分片,然后设立了若干分管区,深入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进行管理。。

经过多年整治后的金陵城老城区,各方面的市容市貌可以说和以往是既然不同的,任凭谁走进了金陵城,都会干净整洁的街道,宽大的煤渣马路上井然有序的通行马车、人群印象深刻。

但是即便是这样,金陵城的老城区和新东城区也是差距极大的。

金陵新东城区,可以说是大唐王朝这么多年来,第一个,同时也算得上是唯一的一个全新建立,并且是建立的时候就有着完善的规划的大规模现代化城市了。

这个总面积比老城区还要大的多的新东城区,从开始规划的时候,李轩就是亲自插手,其中最为明显的标志,可以说就是各种基础设施的布局了。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是新东城区的核心基础设置,数大主干道,再加上众多的支干道,而这些干道都是笔直宽大。

这些主要的马路,清一色都是铺上了煤渣或者水泥路!

值得一提的是水泥路,这条水泥路其实就是沿江东路!

国内城市大规模采用煤渣铺路,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务了,随着国内大量采用煤炭作为生产以及取暖,做饭等燃料后,产生了大量的煤渣,这些煤渣最后的用途就是被用来铺路了。

不过煤渣路也是有着一些缺陷的,尤其是美观问题就是难以解决。

因此在一些重要地方,还是不用煤渣铺路,早期的时候,是花费巨大的代价直接采用青石板路,比如说皇家别院正前方的道路,就是采用的石板路。

后来,作为市容市貌压力极大的金陵城,又是开始采用了木板铺路!

没错,就是用木板铺路,听上去似乎觉得很奢侈,但是用木板铺路可比用石板铺路成本低多了。

但是木板路,维护保养非常困难,而且木板铺路,依旧是成本非常高昂,只有一些重要的商业街道里的人行道,才是会这么少量这么做。

而当水泥被发明出来后,其实最先应用的并不是用来建房子,皇家别院里的翰林院,可不是第一个采用水泥的地方,最先应用水泥的地方实际上是沿江东路。

沿江东路,周围集中了大量的公司,典型的财富集中之地,为了缓解地方财政,当然更加重要的还是为了自家的体面,沿江东路办公的公司们,一开始自行集资铺设石板路和木板路的,但是这条路实在过于繁忙,而且靠近码头,经常会有载重的马车通过,不管是石板还是木板,都是经常损坏。

当时水泥被发明出来后,水泥公司也是出于试验的目的,所以和东城区的区衙门合作,以几乎成本价的价格提供水泥用来铺设沿江东路。

同时为了解决铺路材料问题,尤其是为了让水泥更好的用于建筑用途,水泥公司专门委托其他单位,设计了一种碎石机,这种碎石机是用蒸汽机作为动力,能够有效的粉碎石块,从而得到均匀的小碎石。

水泥和随时结合起来,这就出现了标准的水泥硬化路面了!

如此也就是造就目前全国独此一家的水泥路。

不长,前后只有四公里而已,但是造价却是极为的高昂!

没办法,如今的水泥还是非常的昂贵,要水泥铺路,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其他地方一时半会的还是用不起。

倒是军方那边采购了绝大部分的水泥产量,然后运输到重要地区构筑炮台等防御工事。

比如说吴淞炮台,就是军方的水泥要塞计划的重要计划!

军方计划用水泥为主要材料,重新构筑整座炮台,加大防御能力,尤其是抵御重炮轰击的能力。

伴随着东城区的交通网,是完善的排水设施,每一条道路的两旁,那都是事先构筑好的地下排水沟渠,然后两旁还种植绿化树木花草。

同时新城区,还开创性的铺设了自来水管道系统,虽然目前自来水的覆盖只有极少的一部分城区,但是这依旧是一个极大的改进。

除了这些基础设施外,城区的每一片地方的都是事先规划了其用途,比如靠近长江边的是商业办公区,一条沿江东路,不过几千米的长度,却是扎堆集中了超过百家大型企业的总部或者分部,由此形成了一个几乎是非常鲜明的地区风格。

这一片区域里工作的人们,全都是一副社会精英的派头,上下班穿的都是最体面的服装,为了接送他们上下班,这里的企业还联手建立了一家公交马车公司,连接东城区的其他地方以及老城区,用来服务各家的员工上下班。

这里也是可以看的出来,其实东城区的很多从事公共事业的公司,比如自来水公司,马车公司等,很多都是沿江东路的诸多大企业们一起出资创立的!

毕竟这些属于公共服务的行业,如果不是这么多大企业出钱联合办,金陵城衙门还不一定会批准呢,普通的私人想要单独插足这些行业,机会是不大。

如此的新东城区,饶是陈立夫这个金陵土著人士看见,都是忍不住的惊讶,实际上比外地人会更加的惊讶。

如果是外地人,他们可能会以为,金陵城一直都是这样繁华的,但是陈立夫作为金陵土著,却是非常的清楚,大唐王朝来到金陵之前,此地是什么样的,大唐王朝定都此地后,金陵城又是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金陵城的变化就是整个大唐王朝变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如今他的马车所行驶的水泥马路,这几乎就是见证了大唐王朝的诸多变化。

陈立夫坚定的认为,自己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变革时代!

而带领华夏子民开创这个变革时代的,正是万古圣君李轩!

圣天子已经是开创了这个全新的变革时代,而自己,无论如何要是紧跟圣天子的步伐,最后在这个宣平盛世里留下属于对自己的痕迹。

而如今的新部门财政部,就是自己开创新高峰的地方。

财政部,这是一个从来都没有在大唐王朝,甚至都没有在华夏数千年历史里出现过的机构,不仅仅是名称,甚至连职能都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的。

根据他所得知的少数消息,他已经是可以分析的出来,新成立的财政部,其主要职能就管钱!

其主要的机构就是从税部里分拆而来的预算司、金融司这两个机构。

如今虽然没有对外公布,但是金陵城内的一些消息灵通的人士,那都已经是知道了,就在五天之前,内阁御前会议上,圣天子正式批准了税部改革方案。

税部的几个主要机构,将会被独立出来,但是同时又是把海关重新加入了税部,因此,税部的主要机构就是征粮司、海关司等,其主要职能将会变成纯粹的征税机构。

而大名鼎鼎的税务稽查队,依旧得到了保留,这一点让很多人相当失望,不少人其实都是想要趁着税部改革的时候,把税务稽查队进行撤销,或者是拆分,再不济也要把税务稽查队从税部独立出来,归属内阁直辖。

但是这个方案却是被圣天子给否决了,最后,作为国内的最大的非军队武装组织,在全国范围内拥有数万人雇员的税务稽查队,最后得到了保留,并且依旧归属税部,只不过不再是和以往一样被归属征粮司,而是单独成立了稽查司管理。

从税部拆分出来的几个主要机构,也就是预算司以及金融司,则是正式成立为全新的部级机构,财政部。

这个财政部,将会全面管理国内经济秩序!

而陈立夫任职的机构,就是财政部金融司,而其具体职务,则是金融司右副司长。

金融司设从三品司长一员,正四品左副司长一员,正四品右副司长一员,也就是说,陈立夫在金融司里,将会是第三把手。

同时,按照帝国政坛的一些传统,副职通常会帮忙一把手分管部分重要事务,因此,陈立夫还监管着金融司下属证券处处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