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不同寻常的‘知道了’

如果说李轩想要搞司法独立,最支持的人自然是督察院的人,尤其是目前的督察院左都御史石吴岩更是举手举脚赞成的。

因为司法的彻底独立,这就意味着督察院可以彻底摆脱内阁的影响,从而他的政治地位也会高很多,在御书房里他的说话的分量也会更大一些,而不是和现在这样比较尴尬。

目前大唐王朝的权力核心,基本都是集中在御书房里,虽然没有任何明确规定的说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唐帝国的御书房已经是变成了类似前明内阁那样的机构。

拥有着众多大权,不仅仅局限在行政权力,同样还有着军事权力,因为御书房的值班大臣以及行走大臣里,还有着军方的代表。

目前代表陆军入值御书房的乃是陆军真正的大佬郝柏年,只不过他并不是和雷万那样,是以枢密院作战部部长的身份入值,而是以枢密院副使的身份入值。

至于雷万上将,则是在今年正式退出御书房,也是从作战部部长的位置上卸任,转而担任枢密院副使。

枢密院副使,这是李轩给诸多陆军大佬们专门安排的职务,也是目前大唐帝国里陆军最高级别的职务,只有上将军衔才能够担任。

不过这种职务更像是一个荣誉职务,如果没有另外的差遣的话,那么就只是一个虚职而已。

到目前为止,已经是担任枢密院副使的上将,已经是达到了九人,而根据李轩的安排,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枢密院副使的人数基本都会维持在五人以上,十人以下的规模。

未来李轩还决定,并不会再调任枢密院下属各部的将领们入值御书房,只会从枢密院副使里挑选,这算得上是对目前陆军的职务体系所做的一个调整。

毕竟以前直接让雷万这样的作战部部长直接担任御书房大臣,反而是把郝柏年这样的真正实权将领放在一边,虽然说可以控制实权将领的权限,但是这么多年来,郝柏年等军方大佬都是老老实实的呆在金陵城,如无圣旨甚至都不会主动离开金陵城。

这种表现,他们固然是为了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避免引起李轩的猜忌,而李轩也是看到了。

正所谓投桃报李,对于臣子们的忠诚,李轩还是要给予奖赏的,让他们直接带兵,那是不可能的事,因为目前大唐帝国的军事体系里,都是让中将衔的将领指挥一个军,而在大唐帝国里,一个军基本上就负责一整片的战区了,并不需要更高级的指挥机构。

至少目前不需要!

为了让下面的新生代将领获得晋升的机会,保持向上的渠道,同时也是为了掌控部队,李轩是不可能把上将级别的将领再下放到野战部队里的。

除非以后出现了需要动员数十万人规模的大战役,这种情况下才会派遣上将级别的将领去前线统帅大军。

但是这种情况,估计未来数十年内都不可能出现!

如此,如何安排这些战功显赫上将其实就是一件麻烦事,能够安排这些上将的,还有枢密院的各部部长职务,而各部部长之上,李轩就是专门搞了个枢密院副使这个职务,再从枢密院副使里挑选人员入职御书房,由此构成一整套全新的高层晋升体系。

当然了,也不是每个上将都能够入职御书房的,能够入职御书房的人总归还是少数,不过好歹也是给了他们一个希望不是。

不管怎么说,如今每一个能够进入御书房的大臣,不管是文武都已经是大唐帝国里的巅峰人物了。

但是即便是在御书房内部里,各位值班大臣虽然名义上都是地位相当,但实际上还是有差别的,而这些人的地位大多是来自于他们背后的机构。

其中政治地位最高的,自然柳八苟了,他的权力自然不是来自于兼职的农部,实际上他都不理农部事务,他的权力更多的还是来自于其两朝元老的威望。

再过来就是陆海军的代表,也就是陆军上将郝柏年、海军上将欧阳贵了。

欧阳贵是在去年接替包义奋,成为御书房值班大臣的,而和雷万上将没有退役,而是转为枢密院副使不同,包义奋则是直接退役,转为预备役了。

这倒不是李轩对他不满,或者他出现了什么政治问题,而是因为他的身体撑不住了,长期担任御书房值班大臣,海军统帅部下属军令部部长,包义奋的工作非常的繁忙,到了去年的时候终于是撑不住了。

不到五十岁的他一病就是卧床不起,最后无奈退出现役,转为预备役。

这些年来,和包义奋这样因为年纪、伤病等原因而退役的将领或者是致仕的文官,其实还有很多很多,毕竟岁月无情,如今都是宣平十六年了,早年跟随李轩一起打江山的臣子,哪怕是郝柏年这样的人,当年不过二十多岁,但是现在也是四十多岁了。

而柳八苟这样,当年就是将近五十岁的人,如今更已经是六十多岁。

也就是柳八苟的身体还算硬朗,所以还能撑得住,但是也干不了几年了。

最近几年虽然有不少老臣子逐步离开帝国的核心高层,但是这都还不算是**,李轩估计着再有个五六年,恐怕身边是很难再看见当年的老臣子了。

原因无他,岁月催人老!

他们可以战胜强大的前明,跟随李轩打下这偌大的江山,并且推动着大唐帝国向周边不断的进行扩展,但是他们依旧是无法战胜时间!

岁月之下,如今陆海军方在御书房的代表,已经是全部完成了轮换。

不过新入值御书房的郝柏年和欧阳贵,他们也是和前任一样,在御书房里都是紧守本分,牢记着军政分离这个原则,只要事情不涉及到军务,那么他们基本不会发表任何的意见。

虽然说他们说话的时候,分量很重,但是大多情况下却是不说话。

而军方代表之外,则是内阁的税部尚书、吏部尚书、商部尚书这三名大名了,其中常年稳居税部尚书的钱祧里,虽然他经常被人谈弹劾,但是却是一直都是稳坐钓鱼台。

同时更是因为掌握着税部,而税部又是自成体系,在御书房里,那基本是除了柳八苟外,对其他人基本都是不怎么给面子的。

而吏部和商部的负责人虽然已经是换过了好几次,但是每一个新任吏部尚书和商部尚书,都不是简单人。

如此相比较之间,相反督察院左都御史和**院的院长以及翰林院掌院学士这三人,在御书房里说话的份量比较轻。

翰林院掌院学士说话份量轻,那是因为不敢说话,因为翰林院过于特殊,那里敢轻易涉足大规模的斗争啊。

至于督察院和**院,那是说话没人听。

没办法,督察院和**院这两个机构虽然名义上独立,但是受到的牵制太大,这底气不够足,自然也就没人听了。

但是如果司法彻底独立的话,那么就能够让督察院以及**院彻底摆脱内阁其他的部门的牵制,这反应到御书房里,也会让石吴岩说话更加硬气。

因此司法独立,对于督察院和**院这两个机构而言,那是大好事,对石吴岩更是大好事。

不过对于内阁的其他机构而言,可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因为这几乎就是代表了内阁会彻底失去对督察院的影响力!

然而督察院上跳下窜的时候,柳八苟这个内阁的实际首辅,却是闭门谢客,丝毫没有半点反对的意思,这就让很多人看不懂了。

当看不懂的时候,自然也就不会轻易的站队,甚至是这一次改革里,预计损失最大的吏部和财务部,都是很罕见的沉默了起来。

他们都在等,等待圣天子对这一封折子的意见!

是直接批驳还是批准?

是留中不发还是转交御书房批阅又或者是直接为此事召开相关会议?

圣天子的每一个不同的选择,都代表着不同的方向,甚至同一个选择,往往都会代表着不同的意思。

作为臣子,现在最为重要的判断除圣天子的意图,然后紧跟圣天子李轩的步伐!

要是搞错了,会很倒霉的!

李轩也是没有让臣子们等待太久,很快就是做出了批示,朱笔批示的内容很简短,而且看似很普通的三个字而已:“知道了”

然后把这份折子转交御书房传阅。

这三个字,看似普通寻常,但是在这份折子上却是不同寻常。

如果只是普通折子的话,这样的批语基本上没有任何意义,不外乎就是说朕已经知道此事了,该干嘛干嘛去,属于再正常不过的批语了,李轩每天批阅这么多折子,十本里有五本都是批阅这三个字的。

但是在这样的重要折子上,这样的批语却是足以让人找到众多不同寻常的含义!

什么含义?

那就是圣天子并没有直接批驳这份折子,同时也没有批示说已阅,转御书房办理等直接同意的批语,而是一句模棱两可的‘知道了’并让御书房值班大臣传阅!

这代表了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