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烂透了的江北道

山沟皇帝 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吏治烂透了的江北道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放眼从古往今,不分中外各国的教育制度,大体上都是同一个核心共同点,那就是表面上不敢怎么折腾,但归根到底还是一种统治阶层用来筛选‘自己人’的工具。

这和国家制度,社会环境之类的没有半点关系,而是统治阶层为了维护统治的必然选择。

在大唐帝国同样也不能免俗!

要不然,你说李轩为什么不把所有的教育资源通通放开?

这事简单的很,直接集中全帝国最优秀的教师,然后把他们讲课的时候全部记录下来,然后刊发成书籍向全社会公开。

从小学到中学再到预科,然后一直讲到大学!

这事需要动用的优秀教师顶多几百个,刊发成书别说售卖了,就算是免费发放所需要的成本,对于一个年财政收入超过亿元,同时印刷工业也是得到了极大发展,能够大规模发行大唐朝报这种报纸的庞大帝国而言。

成本的障碍基本可以忽略!

而有了这些优秀教师的授课记录再加上其他详细的教材,就算是师资再差的学校,都能够享受到一流的师资,普通老师不会讲课,没事了,照本宣科,直接背优秀教师的讲稿就行了,当个复读机可没啥难度。

但是这种简单到智障都能想出来的办法,却是不干?

为什么?

因为李轩不愿意这么干!

如果这些教育资源都放开了,李轩敢用满朝文武的脑袋保证,不用几年,一大堆的叛军就会冒出来了,到时候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民智这个东西吧,是双刃剑,有利于生产,但绝对不利于统治。

对于一个合格的政治家而言,培养少数精英,对绝大部分人进行愚民政策才是最妥当的,要不然,满清的下场就是他们的下场。

被自己培养出来的新时代人才给干掉了,在这么多亡国事件里,满清也算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了。

假如当年它不进行教育改革,坚定不移的继续闭关锁国,不允许民众出国留学什么的,恩,具体政策请参考三八线以北,鸭绿江以南,民众自称生活的很幸福的一个中央集权君主制小国,当地的王族玩这一套几十年了,现在活的挺滋润的。

任凭外面狂风暴雨,三代胖子巍然不动,坚持闭关锁国、封锁民智不动摇,试问现代社会里,谁能比他们更牛逼?

西亚非洲南美等一票被唾弃的独裁者之流,连给人家提鞋都不配。

不服都不行!

当然了,李轩虽然心里头很佩服他们的手段,但是真让他这么搞却是不可能的。

良心过不去!

没办法,他虽然说是皇帝了,但穿越来之前好歹也是个普通人,心底里多少还是有一些人性道德这些东西的,和纯粹的统治者比起来,还是略有不如。

因为,他还有那么一丁点良心!

要是真干这些事情,偶尔夜半时分,这么一丁半点的良心也会传来微弱的疼痛感!

所以大唐帝国的教育制度,虽然是采取精英教育,但是却是有着大规模的奖学金制度,从小学到大学都是非常的完善。

几乎所有的大学,全奖学金的学生都会占据百分之二十以上,这一点,可以说是在李轩的强行要求下执行的,而很多礼部的官员其实并不同意实施这么大规模的奖学金制度。

但是这些人,无法影响到李轩的抉择!

不管怎么样,李轩还是需要给普通民众留下一道口子,让他们有奋斗的目标和希望。

教育制度综合精英制度和奖学金制度,显得如此奇葩,同样的大唐帝国的其他众多制度,很多在后世看来也是比较奇葩的,比如说法务部,这个机构是立法机构。

但是这种立法机构却是正儿八经的行政部门,直属内阁,其政治地位和其他各部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和后世的诸多国家里的立法机构是各种议会,大会之类的全然不同。

为什么?

以为大唐帝国是君主制度,是不可能任何性质论政议政性质的机构的,皇帝就是天,皇帝就是地,皇帝的话就是法律,立法机构所需要做的,就是根据皇帝的意愿制定相关的法律就行。

而法律的目的,也不是什么其他什么,同样是为了维护统治而已。

大唐帝国的法律,只是一个工具而已,和军队,百官等诸的事务一样,都是李轩用来统治帝国的工具。

从这个角度来看,那么也就会知道,李轩搞出来的司法改革,其目的同样也不是为了给天下一个没有贪腐的世界,而是为了维护统治,所以就有了很多看上去非常不合理甚至是缺陷的司法改革内容。

所以,就出现了一堆行政官员组成的法部,按照皇帝的意见制定,更改法律,至于普通人的意见,不好意思,他们听不到,听到了也置之不理。

法部的变动,和督察院,**院的相关改革都差不多,都是人事和财政上的改革。

而各部门内部的变动,实际上并不大。

督察院依旧是负责公诉以及百官监察等任务,甚至连负责监察百官的部门都没变,依旧是督察院反贪局。

但是整体上虽然没变,但是这对于李轩而言已经是够了,没有了行政官员的牵制,司法机构,尤其是督察院这边就能够不受干涉。

这样一来,督察院在监察百官的时候,就会没有太多的牵制。

督察院的变动,乃至整个司法体系的变动,都是李轩针对吏治改革的一部分而已,而这种改革,一时半会的是看不到什么太过显著的效果的。

真正想要得到短时间内的显著效果,李轩还是准备搞一场吏治肃清行动。

去年的吏治整顿行动,虽然规模不小,但是很显然依旧没能威慑住百官,要不然的话,也不会继续出现江北道大规模贪腐的事件来。

这一次,李轩准备搞一次大规模的贪腐,而且和以往只针对中低层官员不同,这一次他准备从上往下搞。

搞下去几个高级贪官,提高影响力,以威慑百官,然后顺藤摸瓜,继续搞那些中级官员,最后是低级官员。

因为上梁不正下梁歪!

那些低级官员的贪腐,数量实在太多,抓其实是抓不过来的,但是中高级官员数量有限,调查容易,抓人容易,杀人也容易。

而且还有额外的好处,那就是可以给下面的官员们腾出来更多的位置。

帝国立国十几年了,不仅仅是将领,文官方面的晋升也是比较缓慢和僵硬了,大量帝国建立初期的官员霸占了重要位置,而且身居高位多年,这不把他们搞下去,你让后来者怎么升官啊?

当然了,这只是顺带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向外界宣布:朕准备严厉打击贪官了,你们都给朕小心点,别搞事!

没错,把矛头对准高官,更主要的还是为了展现一种态度,威慑百官,让他们有一种现在风头太紧,先停一停,以后再搞的想法。

如此就能让原本一些准备贪腐的官员害怕,然后止住贪腐的念头,已经贪腐的官员,让他们停止继续贪腐。

李轩没想过单纯依靠这种手段,就能够彻底堵住官员贪腐的问题,这几乎是不看的事,从古至今,不分中外,官员贪腐这种事就没真正解决过。

只要有权力这东西,那么必然会伴随着以权谋私这种情况,所以官员贪腐和妓女卖春一样,都是古老而顽强的传统,保持数千年不变。

李轩可没自信能够终结这种古老而顽强的传统!

搞司法改革,只是为了把这种事控制在一定的程度内。

而如今他准备搞大规模的吏治整顿行动,打算杀几个高官贪官,也只是希望让那些官员们老实一段时间。

想要彻底杜绝是不可能的,李轩想要的,也只是稍微控制而已。

所以当司法改革完成后,李轩就是开始了下一步的计划,还是老套路,以江北道贪腐事件作为起点,然后引爆全国。

在李轩的授意下,刚完成改组的督察院反贪局,向基本上已经是向吏治基本烂透了的江北道派遣了专案组,专案组专门抽调派来的佥都御史带队,由此可见李轩对此事的重视。

佥都御史在帝国的官制体系里,品级为正三品,在督察院体系里,仅次于正二品的都御史、从二品的副都御使,通常来说,这个级别的御史,也是各省督察院院长。

值得注意的是,督察院中央反贪局的局长职务,也是在改革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原来该局长的职务不过是从三品而已,和寻常的中央各部下属各司的司长职务相当。

但是这一次改革里,李轩亲自把该局的局长品级规定为从二品,由副都御使级别的御史高官担任,基本上和各部侍郎、各省巡抚同一个级别。

反贪局下设各处,而各处的处长级别都是佥都御史。

改革后的反贪局,人数快速膨胀,而且期内任职的官员品级普遍偏高,这也是为了提高反贪局的权限着想,虽然说可以用小官重权,但实际上会出现诸多问题,你总不能指望一个七品的芝麻小官去调查一个从二品或者正三品的封疆大吏啊!

嗯,没错,这一次江北专案组的头号目标,就是江北道新任道员谢广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