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骗一个是一个

山沟皇帝 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能骗一个是一个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华亭县对于第三工业区,也就是原来的华亭开发区,除了准备了大片地皮外,其他的基本就没有什么了,甚至很多连土地的平整都是没有完成,如果不是陈立夫一力支持的话,估计现在连沿江大道以及码头的第一期工程都不会展开呢。

只能是依靠一条简陋的土路和第三工业区那边展开交通联系。

至于现在李淳等人口中所说的什么将会有三条水泥主干道,又有什么超大规模的货运码头,码头和工业区之间还会有高标准的货运铁轨,又说什么将会建设完善的,用于供应整个工业区的自来水系统。

全都是瞎扯淡,因为这些东西全都是处于规划中,至于什么时候能建成,那是谁都不敢打包票的。

反正华亭县财政穷的很,根本没钱搞这些东西,仅有的两个建设项目,也就是沿江大道和码头工程,那是松江府财政支持的。

但是府财政的钱也不宽松,而且松江府需要用钱的地方也多,不管怎么说,其大头还是会落到上海那边去的,至于其他三县所能够得到的财政支持,不可能太多,更何况这些小钱还得三个县分。

而分来的这些钱,其实也不都是用于工业建设,相当多的一部分还是用来进行各种基础建设,改善民生,扶持教育发展等等,最后能够落到第三工业区这边的财政支持,其实是有限的。

但是呢,虽然现在钱没有,但是规划还是要有的!

万一,以后那天突然变成暴发富了呢?

这规划可不就是能够变成图纸,然后进行施工了嘛!

所以,那些商人们从李淳口中听到的第三工业区,就是一个即将比肩第一、第二工业区,甚至规模更大,发展潜力更好,同时成本更为低廉的工业区!

于是乎,这些被忽悠的晕乎乎的商人们就是被拉到了第三工业区进行实地视察。

紧接着,县尊大老爷为首的华亭官员们亲自陪同,全程陪吃陪喝陪玩。

这不由得让那些从外地过来的商人们大为感叹:“上海能够发展为国朝第一工商大城,这不是没有道理的啊,瞧瞧人家官府的态度,这是把咱们这些投资商当大爷一样伺候啊!”

那里像其他地方,都是官员是大爷,把商人当孙子,一个个都是想着让在就投资,但是却是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好像自己去他们那里投资,是他们施舍的一样,最后不搞了,他们还会说自己这些人过于贪婪之类的,就算是真投资了,到时候依旧还得上下打点,那些高级官员们要打点好,毕竟是父母官,而那些普通低级官员也不能落下,因为小鬼难缠,这些低级官员不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但是想要坏事却是分分钟的事。

这上海的官员和其他地方的官员比起来,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啊,瞧瞧人家说的,说的可是他们官府会为企业提供一切服务,解决所有的难题!

这说的可是服务这两个字!

一阵感叹之下,不少投资商就是带着先入为主的好感去看第三工业区,看见这第三工业区也的确地方够大,而且周边也有不少工人聚集的生活区,招工比较方便,当然了,他们还看到了就挂在工业区正门口一副巨大的规划图,规划图里应有尽有,让人一看了就知道第三工业区潜力巨大。

当即就是有人签下了华亭县方面早就准备好的各项投资协议,开支票!

等晕乎乎的签完了投资协议,他们大多人都还不知道,这个第三工业区并不是上海的第三工业区,而是华亭的第三工业区!

哪怕是知道了又是被忽悠着说什么第三工业区虽然在华亭,但是管理却是和第二工业区什么的一样,不用担心啊啪啦啪啦的。

总之是能忽悠就忽悠,能骗一个是一个!

华亭方面的努力,不是没有成果的,自从招商办公室成立后,已经是先后拉来了十多笔的投资,总投资金额已经是达到了五十万圆。

这个数字可是了不起的数字,至少对华亭方面是如此!

在这之前,华亭方面努力了这么多年,本土和外来投资加起来,也达不到这个数字呢,但是现在,短短半个月内就是达到了这个成果。

拿着招商报告,华亭方面的官员又是找到了陈立夫,然后请求知府衙门提高扶持的力度!

为什么要拿着报告去,不外乎就是说,我们华亭的潜力是非常大的,知府衙门刚给了两个项目的扶持,我们就立马拉来了五十万元的投资呢,如果知府衙门再给几个项目的扶持,回头我们华亭就能够把这个五十万变成一百万甚至两百万。

总之是尽可能的要政策,要扶持!

这也是让陈立夫有些头痛!

华亭方面所取得的成绩,他也是看在了眼里。

他们的困难,陈立夫也是很清楚。

但是即便是知道,但是也很难再给他们太多的支援了。

毕竟陈立夫所需要的是整个松江府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华亭的发展。

松江府的财政也是有限的,而且还得优先供应上海那边的发展,没办法,不管怎么说,如今的上海都是松江府的经济龙头,更是帝国的经济龙头。

别说他陈立夫了,上头的一群大佬们都是天天盯着上海的发展呢。

上海的经济发展速度要是放缓了下来,那么他这个知府断然是推卸不了责任的。

所以,整个松江府地区的发展,还是应当以上海为核心,其他三县,依旧只能是作为辅助,配套的。

不过考虑到华亭方面为了发展工商业,为了把第三工业区搞出来,这都已经是先后折腾了多年,而且费心费力,华亭方面更是把全县的家底都是给抵押了进去,这要是没把第三工业区给搞出来,不仅仅会让华亭方面的主政官员们心灰意冷,更会把华亭县的内库都给赔干净。

华亭方面的热情是不能打断的,最后陈立夫仔细考虑了后,还是决定再挤出一笔钱来扶持华亭方面的发展,不过钱不多,只有区区几万元而已。

这去区区几万元,如果是对于上海那边来说,只是一个零头而已,但是对于华亭这样的农业县而言,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

华亭如今的财政收入,用华亭方面的官员来说就是,一年不过区区五十多万元而已,恩,这话要是让其他其他的官员们听见,肯定会气急败坏,五十万元还‘区区’,老子一个府的财政收入都没这么多。

当然了,这个五十多万元的财政收入,是指总收入,其中要上缴国库一部分,上缴江南道财政一部分,松江府财政一部分,剩下的才是华亭方面自行留存的财政收入。

目前大唐帝国的现行财政收入以及分配,其基本单位是各县为主,通常是由县税务局汇总后,然后按照固有的比例进行分配,其中一部分直接上缴到国库,还有一部分是上缴到省道财政或者是州府财政。

这种上缴和分配,根据税种的不同,比例大多也不同,比如说关税、盐税等特殊税种,基本上是百分百上缴给国库,不会留给地方的。

而普通的企业营业税、增值税、印花税、农业税这些,则是根据不同的比例进行分配。

此外,还有一部分特殊税种或者其他财政收入,大部分都会直接留在当地,比如说市容市貌行政罚款,这个收入县财政只需要上缴百分之二十给国库,剩下的尽数归县财政自行调用,因此各县的巡警衙门里,往往会设立规模庞大的城市管理处机构,巡警们天天在大街小巷上逛着,为的就是抓住那些随地大小便的人进而罚款。

又比如说对违法企业的罚款,这个大部分是归属省和州府级两级财政,所以省道以及州府这两级的巡警机构里,往往会设置精干的经济犯罪调查机构,一天到晚就盯着下属的企业,恨不得天天抓住企业罚款,比如说那些侵犯专利的案件,他们就最喜欢了。

因为这种专利侵犯案件,往往能够把一个企业罚到直接破产,而最关键的是,这些罚款所得,只有一部分会给赔偿拥有专利的人,而大部分都是会被直接没收。

还有大量的国有企业的利益分配,这个照比普通企业,这些国有企业也是照常纳税,和普通企业没有什么区别,而他们的利润分配,则是归属股东,所以具体归属中央还是地方,就得看是中央的国企部投资,还是地方财政投资的了。

比如说上海码头公司,这个公司是松江府财政和上海特设县财政联合持股,所以利润也是由这两级财政分摊。

又比如三大武器公司,江南纺织公司等一系列国企部直属的国有企业,这些企业都是中央直接投资,并且独资控股,所以其所有利润也是直接归属中央。

再有皇家银行,这不是国有企业,而是皇室资产,由皇室资产科全资控股,这利润自然也是皇室独享。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