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陆军上将方希同

山沟皇帝 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同陆军上将方希同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而且战役的范围是非常广的,从河北的东北部地区,然后到辽西省、辽东省、东北省,几乎是整个东北地区。

这上头如果没有一个真正的军方大佬,上将级别的大佬压着,根本就无法指挥这么多的部队,进行如此广泛的作战。

对于东北征夷司令的人选,李轩从去年冬天就开始考虑了,直到宣平十八年的元宵后的现在才是决定。

此人就是方希同,外人蔑称其为大唐陆军里同陆军上将,套用了同进士的说法,说方希同根本就不是个陆军上将,顶多只是个同陆军上将……

凭心而论,此人的军事才华不咋地,至少在人才济济的大唐陆军里,不算怎么样!

但是此人有一点却是颇得李轩欣赏的,那就是此人非常的忠诚,他的忠诚甚至都可以说是愚忠的那种,李轩让他怎么干,他就怎么干,那么这么样会让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他都不会皱哪怕一下眉头!

这种近乎病态的愚忠,也是让他在人才济济的大唐陆军里,一直保持着地位!

当年大唐王朝还窝在贵州广西两省的时候,他就是主力部队第二步兵旅的少将旅长,然后是第二军的军长,乃是最早的一批军长。

同样是最早一批晋升中将的军长。

他的从军之路,在战绩上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远远不如郝柏年、李春景、陈科桥等人这么耀眼,但是他却是一直在野战部队任职,从始至终都是手握军权。

虽然他的军衔十几年都没有变过,一直都是中将,但是他却是先后历任五个军的军长,哪怕是前些年,实在是不能压着他的军衔了,李轩把他晋升为上将后,他依旧是没有被调回京畿枢密院,而是以陆军上将的身份,破格兼任第一军军长。

掌控直隶四道十余万大军,成为控卫大唐帝国京畿地区外围防线的指挥官!

这个人,在战绩上不耀眼,外界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大唐陆军里还有着方希同这么一个陆军上将呢!

但是在李轩的心中,这个人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郝柏年,甚至比郝柏年还要更重要一些。

其他军方高层,大多也是知道方希同的特殊性,所以这些年来,其实不少陆军将领,对于方希同也是有所抱怨的,这个人屁本事没有,胜仗也没有打几场,但是却是一直把控着全军,最近几年更是破格以陆军上将的身份兼任第一军军长。

这等待遇,哪怕是郝柏年都没有过!

郝柏年自从帝国彻底统一华夏之后,基本上就没有掌控实际兵权了,都在金陵城闲住了七八年,也就是最近两年成为了值班大臣,这才重新掌握大权。

而李春景,陈科桥这些当年让前明君臣听到就能吓破胆的将领们,如今一个个都是只能在金陵城里种花养鸟,美曰其名是圣天子善待功臣,让他们享受荣华富贵,但天地良心,他们全都还是四十岁左右的人,正值一个将领最黄金的年龄了。

但是没办法,这就是现实!

如今帝**界里,除了方希同这么一个例外外,其他的野战军军长,清一色的中将的,而师长、旅长清一色的少将,没有任何一个上将级别的将领在外领兵。

李轩在华夏统一之后,就是把绝大部分的高级功臣将领全部召回了金陵城,授予陆军上将的军衔,要么是各部部长的职务,要么是枢密院副使的头衔,爵位是侯爵起步,公爵的也有好几个,但是这就是全部了,继续领兵那是不太可能的了。

如果让郝柏年、李春景、陈科桥这三个人里的任何一个人在外头领兵,说真的,李轩都得担心他们那一天带兵杀到金陵城来。

如果他们领兵造反,这大唐陆军里还真找不出几个能够和他们相抗衡的将领来!

比如李春景,这个人用兵狡猾如狐,常人根本无法跟上他的思维。

当年明军被他耍的团团转,如果有一天他领兵造反,李轩估计也得提心吊胆的,如果派方希同这样的将领和李春景对打,恐怕方希同全军覆灭了他自己都不知道怎么败的呢!

所以,李轩觉得,郝柏年、李春景、陈科桥这些猛人,还是呆在金陵城里种花养鸟更好一些,顶多就是和郝柏年一样,参政议政,从将领变成一个政客。

至于带兵打仗,只要不发生重大的变化,比如说灭国危机之类的,他们是别指望能够带兵打仗了。

其实李轩本来也是不打算搞什么东北征夷司令部的,但是东北那边的状况比较复杂,没办法,只能是临时搞一把。

更何况,李轩也是准备借此机会,来整合目前大唐帝国陆军的指挥体系,如今大唐的军就有十七个了,理论上每一个军都复杂一个方向,但是出现协同作战的时候却是更加麻烦。

而后续随着帝国在南洋、在西域等地区拥兵,势必会出现更大范围的防区,因此在军级部队之上,建立更高级别的指挥机构,也是一种必然。

让军,变成真正的野战军,让更高一级的司令部来取代如今的军级指挥部的职能,这是必然的发展。

此外,这样还能够安排更多的上将级别的将领。

当上将多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会分摊现有十几个现役上将将领的威望和权势。

也就是说,上将多了后,这上将也就不值钱了,郝柏年和李春景之流的影响力也就会持续下降。

虽然以后李轩可能会把元帅的军衔也授予出去,不过肯定是李轩能够彻底分化军队现有几个将领的影响力之后的事。

到那个时候,元帅军衔,也应该会是一种纯荣誉性质的军衔,顶多就是在将领临近退役的时候授予出去,当成是一种荣誉军衔。

方希同成为了东北征夷司令,也是没有耽误,交接了工作后就是做成了船只直奔辽东而去,他要去接管他的十万大军,并展开东北战役。

陆军第一海上运输师的快速通讯船上,方希同站在甲板上,一边手抚着一尊九斤舰炮,一边要遥望着前方的港口。

如今他的座舰,已经是在海上奔波了许久,终于是即将抵达盖州,从盖州下船之后,他就会直接奔赴辽东省省城沈阳城。

该城以前就是辽东地区的战略重镇,不仅仅是军事要塞,也是重要的屯垦区域,大唐收复了辽东地区后,同样也是以此地为在辽东的统治中心,并把辽东省的省城设立在此地,同时从关内地区大量移民到沈阳。

去沈阳的一路上,方希同始终是想着该怎么样完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要彻底的征服东北地区,如果单纯的军事征服,那其实很简单,十万大军横扫之下,不管是察哈尔还是朵颜三卫又或者是其他乱七八糟的部落,都是抵挡不住的。

问题在于,军事征服之后,怎么彻底的肃清当地的蛮夷,给即将大规模到来的移民一个安全的生存空间。

为此,方希同是准备了两条路!

一方面是纯粹的军事打击,大军北上进行横扫,对敌军的军事力量进行毁灭性的打击,而另外一边,则是让后头的预备师跟上,继续进行肃清作战任务。

要不然的话,大军北上,虽然击败了蛮夷的主力部队,但是这些蛮夷逃散开来后,依旧会严重威胁到帝国的统治,而移民抵达后,也只能是龟缩在有军队驻防的城池要塞,而不能到广阔的原野建立村庄并屯垦。

他必须确保跟在大军后头进行移民屯垦的移民们的安全,因此虽然前期的军事打击任何很重,但其实更加重要的是后期的肃清任务。

留下任何一个蛮夷,随时都能威胁到手无寸铁移民们的安全!

毕竟,屯垦的移民们,虽然有民兵,也装备了火绳枪和刀剑,但是毕竟没有燧发枪没有大炮,遇上蛮夷的弓箭刀剑,危险还是非常大的。

所以肃清任务必须果断而坚决!

在抵达沈阳城的第一天里,方希同在召见几个预计肩负后方肃清任务的预备师师长们,是这么说的:“肃清任务必须果断而坚决,本官不希望有任何一个移民受到蛮夷的侵扰!”

“方国公放心,末将一定竭尽全力完成任务!”

方希同也是大唐帝国里,少数几个公爵之一,虽然他被封为公爵的时候,不少人对此都颇有微词微词,但是谁让他资历实在是老,大唐陆军最早的步兵旅旅长以及军长呢。

对于下属们的回答,方希同还是蛮夷的!

后续的肃清任务虽然更重要,但是事情过于繁琐,而且也不是他的主要任务,作为统帅,他的任务是带领主力部队,击溃诸多蛮族的军事力量,肃清任务,他也就只能是交给下属去办了。

方希同道:“肃清任务的重要性,你们也都是知道的,本官也就不多说了,你们回去好生商量着!”打发了这几个预备师的师长后,他才是叫来了几个主力部队的师长、旅长、团长们,开始第一次的正式军议。

-- 上拉加载下一章 s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