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

山沟皇帝 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可用不可留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吕宋省乃是帝国开发最早,也是移民最多的海外领地了,只要下了狠心,完成本土化其实也用不了几年。

之前进展之所以不顺利,纯粹是因为帝国的本土化政策限制。

帝国实际控制区里,是不允许于土著存在,这也就不允许抓土著种田挖矿什么的,所以海外殖民的商人们往往也就没有什么动力去主动抓人了。

不然的话,土著反抗再激烈,也挡不住枪炮啊!

吕宋省这么做的时候,南边的万丹省也是不敢落后。

说南洋本土化都说了十几年了,而南洋设省也有好多年了,然而如今北海省都已经是被彻底并入了本土省份,然而吕宋省和万丹省以及马六甲州、澳洲等地却是依旧没能并入本土。

这让当地的官员以及封地里的贵族、移民们相当操心。

如今谁都知道成为本土省份的好处。

如果不知道,请看北边的北海省就知道了。

帝国刚吞并北海省的时候,还不是一片荒芜,但是自从北海省完成本土化后,就是成为了本土省份,然后走上了工业化之路。

如今北海省那边虽然受限于资源和人口,发展远不如本土,但是他们的渔业、造船业、生丝业却是发展的不错的。

其渔业里包括了捕捞和渔业加工,其生产的各种鱼罐头销往本土。

生丝更不用说了,帝国本土的生丝产量产销是一年比一年大,这生意可是大的很,而北海省也是成功的涉足其中。

再加上造船业的发展,又加上开始建设铁路顺带发展了一定的钢铁业。

如今的北海省,已经算是工业省份了,尽管体量小了点,无法和其他大工业省份相提并论,但是再怎么说,也比其他海外领地强得多啊。

如今纵观帝国的诸多海外领地里,有可能成为第二个本土省份的,不外乎就是南洋的两省两州了。

但是这些地方的土著都不少,吕宋省都算好的,万丹省里的土著可不少,就连澳洲,如果纯粹说澳洲大陆的话没有什么,但是大唐的澳洲还包括着(东洲岛)新西兰岛呢。

而这些地方的土著都比较生猛,而且乱七八糟让人恶心的土著部落多的很,比如说食人族什么的可不少。

如果纯粹是武力的话,大唐自然是毫无压力,但是要肃清这些地方,纯粹依靠武力是不行的,因为大唐移民的敌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土著,而是疾病和气候。

换句话说,那些破地方就不适合这个年代的人生存!

所以,本土化一直都是遥遥无期。

而现在,吕宋省开了肃清的头,万丹省以及澳洲和马六甲州也是准备跟进。

当然了,每个地方的局势不一样万丹省和澳洲以及马六甲州是不可能单纯搞肃清的。

部队登陆上了那些岛屿,估计土著没见到几个就的病倒大半了!

同样的,帝国也不可能拿帝国子民去填这些地方的。

为此,万丹省巡抚衙门和澳洲衙门以及马六甲州衙门,就是相继向金陵方面上折子,说是他们准备来一个驱狼吞虎。

策略很简单,就是效仿当年迁移高丽人、扶桑人到南洋殖民的例子,当土著打土著。

为此,他们准备把辖区内容易进行军事行动的地区,比如说万丹省里的西丹岛以及东丹岛上的土著一股脑集中起来,直接迁移到其他岛屿,比如说望加锡岛、小澳洲(新几内亚)等依旧是土著横行的岛屿上。

同时对这些迁移到其他岛屿上的土著组织起来,给其中的土著青壮发放火绳枪刀剑盔甲等武器,让他们对岛屿内的土著进行清剿作战。

为了生存,他们将会成为大唐人的最好的帮手。

至于后续这些土著移民的处理问题,万丹省、澳洲等地方的官员们表示,土著之间的竞争始终是存在的,不用担心失控。

这几个南洋的海外领地省份,为了争取本土化也是下了决心的。

一时间里,南洋的几个地方都是掀起了土著迁移行动。

只要土著老老实实根据大唐人的指示,坐上为他们安排的移民船只迁移到特定的岛屿上,那么大唐将会保证他们的安全,并且会提供粮食和武器,当然了,后续怎么活下去就靠他们自己了。

毕竟大唐又不是来做善事的,只是帮土著搬个家而已,不可能养这些土著一辈子的!

在具体实行过程中,万丹省又上了一道折子,请求帝国对使用土著劳动放开一道口子。

因为万丹省那边的土著实在是太多了,同时万丹省那边的基础建设任务也是相当繁重,同时气候以及疾病等环境过于恶劣,移民们都不肯过来,就算过来了也不愿意去挖抗修路之类的。

所以万丹省那边,是否可以允许他们无偿雇佣一批土著情况,用于基础建设。

同时为了避免影响帝国的全球本土化策略,万丹省方面也是主动提出了诸多的限制解决办法,比如对这些无偿雇佣的土著青壮,采取军事化集中管理,并且规定只能由官府组织雇佣,并只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矿产开发等。

并保证一个地方的工程做完后,就会把这些无偿雇佣的土著拉到其他工地上继续干活。

万丹省提出来这些建议的时候,李轩也是有些犹豫了。

按照他以往的性子,那是肯定拒绝的,甭管什么原因都不允许土著出现在大唐的土地上,甭管是无偿雇佣还是奴隶还是其他什么,都不可能。

但是现实已经告诉他,这么干进度太慢,并且不是什么地方都适用的。

在北美洲这片富饶,气候宜人的地方这么做没有问题,因为帝国子民比较乐意移民过去,当地能够得到有效的开发,进而降低后续移民的成本。

但是在一些穷山恶水的地方就不行了,帝国子民不乐意移民去这些地方,而官府总不能逼着人家去吧,顶多就是发配一些罪犯过去,但是这显然是无济于事。

一些环境恶劣的地方,前期开发都是需要死人的,而且是需要死很多人的,毫无疑问,帝国子民也是怕死的,有其他好地方可以去,干嘛要去这些穷山恶水送死啊。

这也是为什么帝国掌控南洋诸岛这么多年了,但是移民总数一直上不来,得不到有效开发的缘故。

就是因为哪怕距离近,但实在是环境过于恶劣,移民死亡率太高,移民怕死。

他们宁愿借钱贷款买船票去美洲,也不愿意去南洋诸岛。

但是,如果一个地方经过了初步开发后,那么环境自然也就好了起来,比如谁吕宋主岛。

当年大唐帝国投入的力量巨大,移民多,而且军事打击的非常频繁,后来又有从扶桑迁移过来的数十万移民,诸多结合之下,吕宋主岛的开发是比较顺利。

而一旦开发完成,那么所谓的环境恶劣也就不存在了。

如今李轩已经是不愿意慢腾腾的等待下去了,他想要早日完成本土化,这也是为什么同意在美洲采取驱逐计划的原因。

帝国子民小命金贵,开发海外领地伤不起,采取无偿雇佣土著青壮也就成为一个选择了。

不过这也是有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这些土著一旦生根发芽,就会挤占华夏人的生存空间。

为此,李轩把问题抛到了内阁和军方那边,让他们各自上折子探讨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万丹省的问题了,如果政策一旦有变,就意味着帝国的本土化政策放开了一个小口子,帝国必须慎重决断。

内阁方面的意见很快就是汇总了起来,他们原则上同意无偿雇佣土著青壮进行海外领地的基础设施建设任务,但是他们同样也认为必须加以最严厉的限制,那就是这些土著青壮绝对不能当地生活定居,更不能成为大唐子民。

高贵的华夏人,是无法忍受和一群土著生活在同一个帝国之下。

为了给予限制,他们林林总总出台了上百条限制措施。

这上百条措施简单汇总一下就是:可以用不能留!

这个不能留,是指不能把他们留在当地成家生子。

不能留的理由一大把,而怎么不留呢,直接杀了肯定是不行的,大唐帝国是仁慈,不会和鞑靼人那样干屠杀的事。

所以这个不能留,指的是干完活就让他们到另外一个地方干活,没活干了就随便找个无人荒岛让他们自谋生路去。

毕竟大唐也不是慈善家,不可能白白养着土著不是。

如果说一群男土著青壮还能在某个荒岛成家生子,进而发展壮大把这个岛屿给占领了,大唐人表示:你牛逼,老子服了!

这一点,他们是学习了南洋和印度部分土著邦国的做法,这些土著国家为了购买大唐的东西,为了赚取大唐元外汇,普遍会组织劳工为大唐的矿山干活赚取劳务费,或者干脆是自己组织劳动力挖矿卖给大唐人赚钱。

这一点上,那些土著们是走在了大唐的前面。

内阁确定下来具体方针后,就轮到军方那边表态了。

此事不仅仅是内阁的事,还是军方的事,军方的发言权还是很重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