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

山沟皇帝 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北美三大藩王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但是不管是近卫军还是海军,他们的总兵力对比陆军的一百四十万人而言,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但是即便是有了总兵力一百七十万的庞大兵力,然而大唐帝国方面依旧深感兵力不够,难以掌控庞大的本土以及海外领地。

要不然也不会想着扩军到两百万以上了。

按照大唐陆军方面的预估,为了保持本土的稳定,确保不发生任何的意外。

陆军方面必须在本土驻防足够多的兵力,而且必须是正规精锐部队。

为何?

因为对于大唐帝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帝制王朝来说,尤其是还是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了绝对优势的庞大帝国而言,它的敌人并不是什么土著,也不是什么鞑靼人,而只能是内部的敌人。

为什么大唐帝国会有翰统这样的机构,为什么会有近卫军这样的完全独立,完全只听令于圣天子一人的军队。

就是因为大唐帝国自身的特殊性。

没有人敢保证,大唐不会发生内乱!

所以,不管是陆军还是海军,其实他们的绝大部分注意力都是放在了防范本土的动乱上的。

一百四十万陆军正规军里,有大约四十万人是属于一线精锐的战备部队,而这四十万战备部队里,超过三十万都驻防在本土,并且是集中驻防在东部和中部省份。

另外的十万精锐战备部队,则是属于轮换部队,这是陆军为了保持这些战备部队的战斗力,战争经验,会把他们轮换派遣到西亚地区、其他海外领地和鞑靼人以及其他土著作战。

把他们派遣到海外打土著不是目的,锻炼部队才是目的。

另外的一百万人,则是属于常规正规军,大部分部队都是属于不满编的部队。

战备部队里,一个步兵师往往都是满编的一万八千人,极少数战备步兵师甚至兵力常年保持在两万人以上。

比如大名鼎鼎,驻防郑州这个中原核心铁路枢纽,帝国陆军王牌部队第三步兵师,常年都是保持着两万人以上的规模,从战斗兵员再到辅助兵员,甚至文职人员都是一应区全,常年保持战备状态。

然而普通的步兵师,往往只有一万人出头规模,基本上只保持军官以及一线战斗兵员和技术骨干。

比如说战斗步兵、炮兵里的炮兵、骑兵、但是其他的伙夫、辎重兵、弹药运输兵、马夫等诸多辅助兵种,基本只保留技术骨干,普通辅助兵员是不会保留的。

这种只有一线战斗人员的常规部队,通常来说,紧急调用也可以,不过要想发挥全部战斗力,尤其是机动能力,持续作战能力就需要进行动员,把辅助兵员补充完整。

而一旦补充完整,那么就是瞬间能够变成满编一万八千人以上的主力部队!

这将近一百万的普通正规军,其实大部分也是驻防在大陆本土地区。

相对来说,其实大唐帝国在海外驻防的部队并不算多,北美洲地区都算是多的了,有大几万人。

其次是南洋地区,有五六万人分别驻防。

再过来是印度地区也有几万人、

西亚和北非等地区不多,加起来也就一万多人。

非洲那边也不多,总数也就一万多人而已。

然后欧洲地区有一万多人。

南美洲少一些,只有万人不到。

大唐帝国在海外地区部署的正规军兵力,其实是严重不足的,比如说在印度地区,当地土著好几千万呢,仅仅是依靠几万人是很难掌控当地的。

北美洲就更不要说了,大几百万人口的维稳任务也很重,几万人其实也是不够的。

军方一直都是想要在保持本土有足够的兵力之余,有一定的余力在海外地区驻防更多的兵力,尤其是北美洲这个帝国重点发展的海外领地,帝国方面可是非常的重视,而要维持这样庞大地方的稳定,也是需要足够多的兵力的。

毕竟大唐的军队就算再能打,数量上不去也难以为继。

这,就是军方一直在争取持续扩军的重要原因。

只是,扩军那也是未来的事情了。

现在嘛,帝国在北美地区的驻军就这么多,很多任务都是需要依赖当地的民兵部队的。

但是在金陵方面的部分高层看来,当地的民兵部队同样是不稳定因素,而且是比土著更加危险的不稳定因素。

因为民兵部队都是长期驻防当地,由当地移民组成,时间一长的话,这些移民对帝国本土的向心力不可避免会减弱,而由当地移民组成的民兵部队同样也会出现对帝国本土向心力减弱的情况。

这也是陈广庆多次针对北美洲的民兵部队进行调查,并传回秘密调查报告的原因。

不是他自己担忧,而是上层担忧,让他进行调查的。

当然了,普通人,哪怕是民兵部队也是属于普通人,他们不会无缘无故的对帝国本土反感。

对抗金陵,造反这种事,必然是需要当地的权贵领头的,要不然的话,一群普通人根本不会聚集起来反抗,也没有必要进行反抗。

如今的北美洲移民小日子过的优哉游哉,这些移民抵达了北美洲后普遍都能够获得一定数量的土地,一个家庭少则数十亩,多则数百亩土地,足以让他们成为一个小地主。

移民的主要群体是农民,他们有土地基本就能保持稳定。

其中的不稳定因素乃是移民到北美洲进行工商业的商人群体、权贵等群体。

因为他们可不是跑到北美洲来重地的,他们是来发财的,但是却无法在当地建立工厂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来,北美洲那边一直都有声音搞本土化。

因为只有本土化了,他们才能够建立工厂,赚取更多的利润。

这是移民到北美洲的工商阶层、乃至权贵阶层们和本土方面的根本矛盾所在。

但是即便是他们,也会有领头人。

他们的领头人是谁?

陈广庆用脚趾头也能够猜得出来,表面上兴许是部分官员,比如前任美洲事务督办以及其他官员,还有少数几个贵族、商人。

但是,他们的背后肯定是北美三大藩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