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车的轰动

山沟皇帝 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车的轰动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武昌启翔机械厂,该厂成立的时间非常早,算得上是二十多年前武昌府里最早的一批机械厂了。

最早也不是李家产业,而是当时一个江南武器公司的工程师所创立,早期是专门接一些高精度的定制零配件订单,数量少,但是单价高,一度利润非常丰厚。

不过技术发展的非常快,工业里高精度加工的水准也越来越高,而可以进行高精度加工的设备也是越来越贵,同时更加主要的是,启翔机械厂一直都没能在某个领域里打出名气,没有什么主营产品,这也就导致了这种小规模的机械厂发展的比较困难。

最后在在六年前被该厂被李家所收购。

被李家收购的时候,启翔机械厂的技术水准,实际上已经落后同行了,李家也没心思投入巨大的资金进行技术的升级,收购该厂的初始目的只是为了李家的其他产业做配套而已。

但是很快,李氏自行公司就和汉阳机械公司达成了战略合作,而收购过来的启翔机械厂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启翔机械厂在最近几年里,依旧是老样子,靠着接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零配件加工订单过日子。

距离倒闭什么的也说不上,但是想要获得多大的发展也不可能。

启翔机械厂的发展,实际上也是很多早期小规模机械公司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

早年的时候,因为工业的庞大需求,同时懂机械的人才极少,随便搞一个机械厂,甚至只是小作坊的机械厂都能赚钱,而且赚得不少。

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工业体系的逐步完善,技术提升的越来越高,很多小规模的机械厂如果早期没有魄力持续进行技术升级的话,那么就会慢慢的落伍,最后只能沦为低端配套厂商。

如今的大唐制造业,是朝着大型化,专业化发展。

一些发展的很好的机械公司,要么是大型化机械公司,技术研发能力强,生产能力强,能够有效整合各种资源降低成本的大而全的大型企业,要么就是在某一个领域拥有过人技术的小而精企业。

这两者里,前者的典型代表就是肇庆机械公司,肇庆机械公司下属的业务部门几乎覆盖了所有机械制造领域,核心产业就是各类机床、蒸汽机等。

而后者的代表就是镇江精密仪器公司了,这个镇江精密设备公司的,听名字兴许会觉得多么的高大上,但是人家只生产一种产品,而且还是随处可见的产品:螺丝钉!

不过他们生产的也不是普通标准的螺丝钉,而是高强度,高精度的螺丝钉,主要用于各类精密仪器或者特种行业。

别看人家生产的螺丝钉不起眼,更别看人家镇江精密设备公司只生产螺丝钉,也别看人家整个公司也就那么几十个人,但是人家每年的销售额可不低,技术含量在全帝国里都是属于顶尖的。

他们的螺丝售价可是极为高昂的,有时候一枚螺丝卖好几十甚至上百唐元,其生产的特种螺丝广泛引用于帝国内的诸多高精尖设备里。

大而全,小而精,这是目前大唐工业制造领域里的两个特性。

启翔机械厂,是不大,技术也不精,所以就混成了这模样,成为了帝国内无数不起眼的小型机械厂之一。

李育博自然是知道这个刚归属他名下的启翔机械厂是什么情况。

接受该厂后,他并没有去变动机械厂内现有的零配件加工业务,这些业务虽然赚钱不多,但是却也能维持这个机械厂的运转。

这个启翔机械厂的员工加起来也有好几十人呢,不少都是在厂子里工作了好多年的老员工了。

大唐目前的社会风气,并不鼓励跳槽的行为,觉得这种行为是缺乏忠诚的表现。

而忠诚,这对于一个封建帝国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

但是,更不鼓励企业辞退员工,觉得这是缺乏社会责任感的体现,尤其鄙视那些胡乱辞退员工的公司老板,这样的人在上流社会里是很难混下去的,因为人人都会拿异样的眼光去看你。

觉得你这人利益熏天,缺乏责任感。

因此很多员工一旦入职某个企业,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跳槽,很多人都是在一家企业里做到退休的。

相对的,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企业也是不会辞退员工的,同时企业往往也会承担起更多的责任,比如说为员工提供其他的福利等等。

大唐社会对企业,或者更准确的说对于上流社会人士有一个普遍认可的要求,那就是:社会责任感。

这句出自圣天子的话,已经是成为了大唐上流社会的一个普遍行为准则。

李育博虽然打算搞汽油自行车了,但是他并不会直接砍掉启翔机械厂现有的业务,因为现有的员工需要这份工作养家糊口。

他准备另行设立一个部门用来研发汽油自行车,等汽油自行车搞出来后,再进行整个机械厂的转型。

如果研究失败,至少现在的业务还能保持下去,让员工们继续保住工作。

这样的他,也不是特例,很多上流社会出身的子弟都差不多,自幼接受的传统教育告诉他什么是责任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别让员工丢掉饭碗。

如果搞砸了厂子,让这么多人丢掉了饭碗,他的名望基本也就完蛋了,别指望能够在上流社会混下去了。

怎么说呢,你自己可以瞎搞折腾,但是你不能让跟着你混的员工们丢掉工作无法养家糊口啊!

砸掉员工饭碗的人,绝对不是一个体面的大唐士绅所为。

大唐人,注重利益,但是他们更加注重体面!

什么是体面,不外乎面子尔!

因此很多落魄的贵族家庭,哪怕是不断变卖产业了,但是也会尽可能的不辞退为他们工作多年的员工,除非实在撑不下去才会大规模辞退员工,但是一旦这么干,基本上也就宣告着这个家族的彻底没落了。

上流社会的人会很自觉的把这个家族彻底排除出去!

所以李育博选择了保持原有的机械厂不变,而是在机械厂下另外设立了一个实验室,开始招募人手继续他的汽油自行车的研究。

招募了几个助手后,他直接搞起了汽油发动机,至于直接采购,他买不起,而且也没人卖给他。

甚至他现在连汽油机的专利授权都没能拿到呢!

不过就算没专利授权,也只是不能把汽油机进行商用而已,但是自己研究没有什么问题。

如今的汽油机理论技术已经算是比较成熟了,李育博也是折腾过煤气机好几年,对内燃机技术还是非常精通的,而且皇家理工学院那边其实也没有对汽油机技术进行严苛保密,很多理论都是可以在专业期刊上看到。

根据这些理论以及他自身在煤气机上的研究积累,李育博很快就是完成了可用于汽油自行车的小型汽油发动机的设计。

但是设计完成后,他却是发现自己连这小型汽油机的样机都造不出来,因为他的机械厂根本没有这么搞的加工技术。

一开始他想过引进更先进设备自己搞,但是发现不行,这些设备全都是天价,他的全部身家都砸进去,估计也建不起一条生产线。

他还想过让其他机械厂帮忙自己加工零配件,然后自行组装,但是依旧发现不行。

因为有能力加工这些零配件的企业,满打满算,全帝国只有五家,分别是三大武器公司,肇庆机械公司、杭州动力机械公司。

而这些大型企业虽然有这样的高精度加工能力,但是用脚趾头想都知道,肯定是不会接他李育博的小订单专门搞几个零配件啊。

最后李育博悲剧的发现,哪怕自己找到了汽油自行车的实现办法,他甚至都为此设计出来了一台专门用于汽油自行车的小型双缸汽油机,但是却连样车都造不出来!

不过李育博并没有放弃,自己搞不起生产线,找其他企业加工也是不太可能,他就是把目光瞄向了自己的母校湖广大学。

要说大唐帝国里目前最顶级的生产以及加工水平,其实并不是各大企业,而是皇家理工学院。

当然,这并不是指批量生产能力,而是指实验室加工能力。

而除了皇家理工学院外,其实其他的大学,尤其是偏向于理工的那些大学,其实验室的加工能力也是属于顶级的。

比如金陵理工、上海理工这两所理工大学,在理工领域仅次于皇家理工学院,比其他大家都要强上一筹。

比如上金陵理工的机械系,上海理工的化学系都不错。

湖广大学在理工方面要差了点,毕竟这是一所综合类大学,不过这个差,也只是和皇家理工学院以及上海理工、金陵理工相对比。

放在全帝国内,那也是前十的存在,他们在光学领域和最新型的电磁领域的实力还算不错,是仅次于皇家理工学院的。

李育博虽然因为缺课被退学了,不过好歹也是上过湖广大学的人,再加上能够干出来因为研究而不去上学,最后被退学这种事的人,在学校里名气也不会小。

他找了一圈,拜托了几个师兄后和导师后,终于是让一个导师答应用湖广大学内的部分高精度设备帮他加工若干高精度零配件,当然了,这要给钱,而且还不便宜。

花了不少钱,欠下了不少人情后,李育博终于是把自己设计出来的小型双缸汽油机给弄了出来。

湖广大学的设备都是最顶级的,使用的也都是特种材料,这加工出来的零配件质量杠杠的,组装成功后试验了多次,都是没啥问题。

这个时候,他就是迫不及待的把汽油机装上了自己专门设计出来的自行车上。

组装完毕后,李育博是亲自驾驶进行测试!

当李育博驾驶着这辆汽油双轮车发着嘟嘟地声音走上武昌大街的时候,惊掉了无数人的下巴!

这是帝国的汽油机实用化后,所出现的第三款汽油车。

嗯,也是第一款双轮车!

但是,李育博没有想到的是,他这个汽油自行车引起当地公众关注的同时,更是引起了军方的注意。

李育博骑着该车上街测试后,短短三天内,金陵枢密院军械部战车司的司长,陆军少将姚亮就是看到了关于该车的报告。

当姚亮看到报告上说,该汽油双轮车搭载的汽油机非常的小巧,但是最高时速却是可以达到二十五公里每小时,并且因为该车上重量很轻,因为只有两个轮,极为小巧灵活,因此和那些踏板自行车一样,哪怕是一些乡间小土路都可以畅通无阻的时候。

他直接站起身,拿起了报告大步往外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