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万明军来袭

山沟皇帝 第三百六十七章 五万明军来袭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曾家的人会有这样的心理转变,比起其他的大户家族更干脆的彻底倒向大唐王朝,绝对不是因为他们心甘情愿,而是被逼无奈。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曾家的长房家主可是大唐王朝枢密院作战司郎中,而稍微了解大唐王朝军事体制的人都知道,作战司这个机构几乎就是负责全军训练、作战的机构,这个曾子文几乎是一手策划了大唐王朝近期的所有大规模战役的详细计划。

李轩提高战略计划之后,完善计划的可都是作战司,或者说是曾子文带着一群参谋们在做呢。

作战司的地位在大唐新军里如此特殊,而明王朝那边也不是傻子,哪怕是通过市面上的一些传闻也能够判断得出来大唐军制的大概情况。

这样的曾子文,在很多明王朝官员的心中,其在伪唐贼军里的排名,甚至是要高于郝柏年、王单旭等主要将领的,属于必杀,而且还是必须是诛九族的等级。

既然已经没有了退路,曾家上下也只能是咬着牙上了大唐这条贼船,然后奋力划船,试图让这条破船在彻底沉掉之前靠岸,从此走上康庄大道。

即便是曾子文的弟弟,曾子松在经过一番愤怒、生无可恋、无奈的心理转变后,也是不得不接受了现实,现在已经是在第三步兵团那边当了营长,天天还到御学堂那边上课呢。

只不过大多时候,这个曾子松都是摆着一副臭脸,看谁都不爽,对军中的诸多同僚们更是不爽。

毕竟说到底,和曾家上下一样,很多在大唐王朝里为官的人,实际上都是心不甘情不愿的,但是他们没有了其他的选择,只能是一条道走到底。

如此也是充分说明了,现在在大唐王朝里当官,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大部分读书人都是躲之不及,更别说去主动应募了。

黎平府那边招募读书人几天下来,也没找到十几个人,最后是不得不采取了一些不那么光彩的手段。

这个手段很简单,和当初李轩带走诸多地主家族的嫡系子弟,并给他们强行扣上一个官帽一样,大唐王朝在黎平府这边也是再一次干起了强行派发官帽的手段。

孙亚伟带着也群官员和士兵们挨家挨户的去那些士绅大户的家里,然后看见他们的嫡系子弟就来上一句:“本官怜惜你的才华,这样,我们大唐还缺一个科长,你过来吧!”

甭管愿不愿意,都是强行把人带走!

没有人才,就自己抓!

大唐王朝解决问题的手段向来是粗暴而高效的,如此,不用多久,黎平府城内乃至乡下的士绅地主家庭里,基本上每家每户都有子弟被带人,然后成为了光荣的大唐王朝的官员!

嗯,就和兴泉府那边一摸一样!

当然了,这些被强行带来的人一开始是不会甘心做事,同时大唐王朝也不放心让这些人负责太重要的事务,大多都是做一些文书的工作。

什么,竟然敢偷懒不做事,信不信明天就会有捕快上你家去,给你家扣上一个窝藏伪明奸细的罪名!

等这些人在大唐王朝里待久了,认命了,自然就会慢慢的成为大唐王朝的真正官员,嗯,就和当初李轩采用半强迫的方式带来的诸多读书人一样,现在有几个人已经是当上了中级官员,连和县的首任县令,就是当初一个被强迫带来的大户家族的嫡系子弟,现在当了县令也是嗨皮的很。

不提孙亚伟他们用尽一切手段和办法在黎平府这边建立起有效的统治,且说郝柏年他们,自从把城内的诸多琐事交给了孙亚伟后,郝柏年他们就是懒得去关注这些破事了。

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办呢,既然继续维持整个黎平府内的军事存在,持续清剿乡野之中公然反抗大唐王朝统治的大户家族,然后还得从新兵营那边补充了百来人新兵,让两个步兵团以及各附属部队恢复齐装满员的状态。

同时还得协助巡警部的官员们,组建黎平府的捕盗营,有了捕盗营这种半军事化的治安力量存在,正规军才能够抽出身来回归到他们的真正任务当中。

一边做着这些事,郝柏年他们也是等待着第四步兵团、第五步兵团的抵达,等这两个步兵团抵达后,并有一一定战斗力后。

按照原定计划,郝柏年和李春景就会率领第一步兵团、第二步兵团继续南下广西,直奔桂林、柳州等广西重要城池,继续执行南下的计划。

但是他们还没有等到第四步兵团抵达黎平府城呢,就是从商队等多方面渠道得到消息,祝志海已经是省城那边集结了至少三万大军东进,同时沿途还会汇合都匀府、里古州等地的数千明军,预计半个月后就能够进入黎平府境内。

不过这都还不算什么,真正关键的是,贵州东北部地区的几个府县,已经是在祝志海的命令集结了至少两万大军南下,其前锋,也就是从镇远府出发的千余人已经是进入了黎平府境内,其兵锋直指铜鼓卫。

这个消息传到了郝柏年耳中后,让他不由得皱眉!

李春景也是脸色不太好看:“他们来早了,比预料的至少提前了一个月!”

根据他们之前的预料,省城的贵州巡抚祝志海要想筹集粮饷、集结兵力,至少都需要一个多月的时间。

因此贵州省内的明军,大多都是分散在各州府的,这要他们集结起来,光光是来往公文就需要众多。

此外,要想让这些明军打仗,还得预备粮草啊,还得临时征召青壮啊,总不能只带着卫所兵就来打仗啊。

这年头内陆明军的作战序列里,从来都是不仅仅是只有卫所兵的,光靠卫所兵的话,那些土司们早就造反了。

和之前的宋志文一样,祝志海乃至其下属各州府的主官们,手头下大多会有直属的募兵,虽然战斗力有强有弱,数量有多有少,但是怎么也比卫所兵强啊,而要让募兵打仗,这粮饷是不能少的,开拔之前不发下粮草和银子,就要让这些大头兵们开拔上前线打仗,信不信那些募兵们分分钟哗变给你看。

明军上下筹集粮饷需要时间,征集临时青壮乃至运输后勤辎重的民夫们需要时间,来往公文调兵遣将也是需要时间的。

不可能是说调兵来黎平府就来黎平府了,而这个过程,按照曾子文的经验来看,最少也得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然后再算上他们行军赶到黎平府的时间,距离近的明军可能会在两个月后抵达,距离远一些的明军,也即使贵州西部的明军,估计三个月时间都到不了。

但是现在,距离他们攻克兴泉府也就一个月多点的时间呢,明军的兵锋却已经是抵达了黎平府,并即将抵达铜鼓卫了。

这让郝柏年他们感到意外的同时,也是有些犹豫不决了。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应该是去广西的,后续黎平府这边的作战任务会交给第四、第五步兵团,以及后续的第三步兵团乃至陛下那边正在筹建的预备营,等明军抵达黎平府后,这些部队也差不多成军并拥有战斗力了,虽然相对比明军那边依旧处于兵力劣势,但是差不多七八千人的兵力,守住黎平府和兴泉府应该是问题不大的。

而第一步兵团和第二步兵团,就是要趁着这个时间差,迅速拿下广西北部乃至中部地区,扩大大唐王朝的统治区,获得更多的资源,到时候在广西这边都能够扩军好几个步兵团了。到时候再回过头来,集中兵力彻底击溃祝志海的兵马,奠定胜局。

但是现在的话,如果第一步兵团和第二步兵团走了,靠一个第四步兵团依旧连新兵都还没有的第五步兵团、十个预备营以及尚在兴泉府,也没有几百个士兵的第三步兵团,要想守住黎平府和兴泉府,难度太大了。

该怎么办?

这是摆在郝柏年和李春景面前的问题!

而这个问题,已经是超出他们能够决定的范围了,于是很快,就有快马日夜不停的朝着兴泉府城而去,把相关的消息报告给李轩。

同时郝柏年也是做出了比较保守的策略,一方面是持续准备南下,而另外一方面,也是派遣了一个步兵营北上铜鼓卫。

反正如今抵达铜鼓卫的明军前锋也不过千人,数量不多,真正的威胁是贵州东北部下来的两万大军以及西边过来的三万大军,这两个方向加起来的明军,最少都有五万之数。

幸运的是现在来的只是千人前锋,明军的主力还需要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能够进入黎平府境内。

他们还有足够的时间!

郝柏年派遣的几个使者日夜不停,很快就是抵达了兴泉府城,甚至在进入城内的时候都是不停马,继续策马飞驰,以至于已经恢复了人气,有人走动的街道上混乱一片,很多人想要破口大骂,谁他妈在街道上纵马疾驰的,看老子不打死你。

但是一看到骑在马上的几个骑士身穿一身唐军的军服,而且还在背上插着一面小旗,上述一个‘报’字后,就是乖乖的闭上了嘴巴。

这些可都是军方的通报使者,为了赶时间免的拖延军情,他们是换马不换人一路奔驰的,哪怕是在闹市区也是不会停下步伐,被他们的马匹撞了不仅仅白死,而且还会背上一个阻挠军报的罪名。

使者们一路狂奔到了枢密院的衙门,然后就是把郝柏年亲自手书,并密封好的书信亲手交给了曾子文。

曾子文打开一看,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即就是吩咐随从:“备轿,进宫!”

不用半个时辰时间,大唐王朝的核心高层文武官员就已经是知道有五万明军即将来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