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七百九十三章 皇宫必须高端大气上档次

从地图上来看,其实金陵也可以看成是东都了,但是京师就是京师,是不能称之为东都的,所以东都只能是空置而不设。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柳八苟的这道折子,可以说也是煞费苦心的结果,因为虽然李轩多次透露迁都金陵城的口风了,但是朝廷里不少人都是反对的,反对的理由乱七八糟,什么样的都有。

有的人认为应当迁都武昌、还有的认为应该去长沙或者郑州,还有的认为应该先缓一缓,等以后直接迁都到咸阳或者京师,当然了,认为应当留守肇庆的也有。

议论纷纷之际,柳八苟自然是秉承上意,坚定不移的支持李轩定都金陵,不过为了照顾群臣们的意见,他又搞出来了陪都。

而且伪明只有一个陪都,但是我们大唐直接来三个,就是要比伪明多,就是要比伪明牛!

李轩看到了这份折子后,在御书房的小早会里,还以开玩笑的语气道:“这东南西北就差了一个东,以后有机会了,也可以搞得东都嘛!”

其他人不知道李轩说的东都是什么地方,还以为说的是什么杭州啊、松江之类的地方,但是没有人知道,当时李轩说的东都,实际上却是扶桑江户。

那那天统一华夏了,海军也牛逼了,登陆附扶桑列岛那是必须的,把什么天皇赶到太平洋喂鱼,然后搞个殖民地,建个东都岂不是美滋滋,等几百年后,后世人也不用空想什么饭啊爱啊,小泽啊玛莉什么的,想要可以直接上啊!

造福数百年后的民众,这样的自己得是多伟大啊!

李轩自己都佩服自己伟大和无私!

迁都一事,虽然说前期的过程有些议论纷纷,但是当柳八苟的折子被李轩批了一个大大的准字后,就是宣告尘埃落地了。

迁都金陵,以长安、肇庆、京师为陪都,同时把西安改为长安,京师改称幽州,金陵改称京师。

由此,最终确定以金陵为首都,并改称京师,长安、幽州、肇庆为陪都。

不过虽然在小朝会上正式确定了这个方案,但是想要迁都也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的,尤其是现在江南地区还不算安稳。

如今第二军也只是控制了江南部分地区而已,浙江的俞大猷还在活蹦乱跳呢,而安庆府南下的两万多明军也还盘踞着池州等地区。

就算是想要迁都,那也得是以后的事。

不过迁都事多,很多都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所以李轩是派出了诸多大臣先去京师打前站,别的不说,这皇宫的问题总是需要解决的啊。

对于皇宫问题,朝臣们都是建议,直接重新明皇宫,但是李轩直接来了一句:“什么时候能够修好?要多少钱?”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是把众多的大臣们问道了,因为大家都不是傻蛋,他们都是很清楚,李轩这句话的背后意思并不是直接问多久和多少钱,而是说,要多久才能修好,才能够迁都?

这修皇宫难不成几万,几十万两银子就能够搞定?如果要几百万几千万的话,这钱那里来?有这钱,他们都直接充当军费了,还修什么皇宫啊。

所以内阁那边是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依旧以明皇宫为皇宫,皇宫内的大量主体建筑慢慢修缮,有钱就修快一点,没钱就修慢一点,修他个七八年甚至十几年。

此外,皇宫西侧的汉王府保存的比较完好,地方也小,预计工程规模不大,加急修缮的话,预计一两年就能够完工,可以把汉王府直接纳入皇宫的范围,然后先住在里头。

当然了,即便是汉王府也是因为闲置了多年,虽然保存完好,但是加急修缮也是需要时间的,纵然不如明皇宫修起来要十几二十年的,但是一年半载的还是需要的,所以又是提出建议,先以完好,同时规模庞大,富丽奢华丝毫不下于王府的魏国公府作为皇家别院。

而李轩去了京师后,先下榻皇家别院,等待皇宫修筑好了之后,在住进皇宫里头。

李轩一看,这个方案还算可以!

这皇宫修不修,其实对于李轩来说都不怎么在乎,那破地方其实他都不愿意去住,但关键的是,身为皇帝,总得有一座规模庞大,衬得起他万古圣君身份的皇宫啊。

所以,这皇宫还必须得修,而且必须修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奢华高调有内涵!

但是这修是修,但是李轩却不愿意现在修啊,穷光蛋一样的大唐王朝,绝大部分的钱都拿来打仗,哪还有钱修理皇宫啊,所以先住在其他地方是必须的。

而直接把魏国公府弄来充当皇家别院,那是再好不过了,省钱,而且住起来其实也不会比皇宫差多少。

所以李轩也是同意了这个方案,而现在这些去金陵打前站的大臣们,是先去处理好各种事务。

而李轩自己,也是在肇庆这边开始准备迁都了!

对于李轩自己来说,迁都最大的问题绝对不是皇宫,那只是个破房子而已,真正的重心是,如果要迁都金陵,那就意味着要把大唐王朝的政治、经济、工业、军事重心迁往金陵以及附近地区。

所以提前需要做的准备是非常多的。

按照内阁方面的预计,不包含军方的将士在内,如果要迁都的话,肇庆城内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口都将会一同迁往。

包括百官以及官员们的家眷,将士们的家眷。

同时还有大量的兵工厂下属的工匠们以及这些工匠们的家眷。

现在的大唐王朝家大业大,这迁都已经不是和前几年那样,能够说走就走的迁都了。

迁都一事确定下来,并为此开始准备的时候,江南那边的前线部队,也是为了迎接圣驾的即将到来,在经过了短暂的休整后开始掀起了大规模的攻势。

说是大规模,其实应该是多路同时进攻,而每一路的兵力其实都不算多,其中算最多的就是回师池州的第五步兵师了。

安庆明军渡江南下,事实上已经截断了第二军的补给线,虽然说第二军上下因为打下了金陵城,击败了王以旗所部十万大军,缴获了大量的粮食和弹药等物资,这补给一时半会的也不缺,但是这补给线总是被人这么掐断自然是不妥当的。

所以第二军需要把这个安庆明军给歼灭或者是直接赶回长江北岸去。

而安庆明军在得知了王以旗战败身死,金陵失陷的消息后,根本不用第五步兵师杀到,他们自己就是先一步渡江跑回安庆去了。

而浙江杭州那边,也是轻松拿下,因为奔袭杭州的部队迅速果断,实际上这个时候的杭州城内的官员和少量守军才刚刚知道王以旗战败呢。

占领杭州后,也就代表着,俞大猷在浙南的部队陷入了战屡包围之中,最后这俞大猷也是够大胆的,直接以两万江南新军为牺牲品,让他们拖住第三军的进攻步伐,然后他自己带着一万破贼军以及两万江南新军,一共三万人向北逃窜,不过他自然不是傻乎乎的向杭州撤退,更不是去金陵,而是先向西去,摆出了决死奔袭抚州乃至南昌和赣州的姿态。

把江西的部分大唐守军给吓了一跳,但是那里想到人家虚晃一枪,直接找了个空子,在贵池方向得到了明军水师的接应,并最终渡江成功返回了安庆。

当然了,这一路的狂逃,加上是不是的还和大唐陆军打上那么一仗,结果三万人就是变成了一万不到。

五万大军,两万人被直接放弃当了牺牲品,有将近两万人死在逃亡的路上,只剩下一万人不到逃回了安庆。

而有意思的是,这逃回安庆的这不到一万人明军,清一色的破贼军哦,至于江南新军,不好意思,已经是不复存在了。

逃回安庆的俞大猷虽然损兵折将,狼狈的很,但是很多人也都知道,此战失败,错不在他,而且他也是目前明王朝里,仅有的那么几个敢和伪唐贼军打仗的将领了,所以明王朝非但没有惩处他,反而是委任他为凤阳总兵,统帅麾下破贼军以及安庆守军以及泸州、凤阳等府明军。

这是一个新设立的总兵职务,和江北总兵一样。

自从王以旗战败后,金陵城以及江南其他各地的残余明军要么死,要么被俘,要么是逃到了江北,最后大多是汇集扬州府一带,同时江北各地紧急南下,为了组织伪唐贼军北上的明军,也是大多汇集在扬州。

因为扬州汇集了众多互不统属的明军,为了统一领兵,明王朝在此地紧急设立了江北总兵,统帅扬州等地明军。

凤阳总兵和江北总兵,这也是目前明王朝仅有对江南局势败坏,所能够做出的反应了。

不过这两个地方的明军虽然有些杂乱,而且总兵力也不算多,安庆不过三万余人,扬州不过四万余人,不过这两个地方都是战略重地,加上经过了这么多惨败后,明军就算是再傻也知道死守不出了。

而大唐陆军想要大规模北上的话,这运河是必须拿下的,

没有运河,枢密院的后勤部是绝对不敢保障能够维持大军北上的后勤供应安全的。

这大唐陆军又不是什么冷兵器部队,只要有一口吃的拿都能去,大唐陆军已经是典型的近代军队了,这弹药消耗可是非常大的,没有可靠的物资运输渠道,这大军手里的枪炮可是分分钟会变成烧火棍的。

加上刚拿下江南,还需要继续攻克江南众多的城池,同时也是需要保持重兵弹压江南这个财赋重地,免的发生什么意外,当然了,更加重要的是,第二军和第三军历尽月余苦战,部队的损失也有些大,弹药消耗更是庞大无比,急需补充。

所以,第二军以及第三军的攻势也算是十二月初停了下来!

而到了这个时候,整个江南已经是处于大唐控制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