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山沟皇帝 > 第八百二十章 慧尘长大了

山沟皇帝 第八百二十章 慧尘长大了

作者:雨天下雨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01 来源:笔趣阁

和陈普高是惹出了乱子,这才被召回述职不一样,冯德敏却是因为之前担任贵州布政使的时候,政绩杰出,这才被提拔晋升为云南巡抚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大唐王朝里的巡抚以及布政使,和明王朝里的巡抚、布政使不太一样,大唐的巡抚并不是差遣了,而是实际官职,没有一大串的差遣头衔,也不是中央派遣的官员,而是属于地方官员。

大唐里的巡抚,乃是掌管一省政务的主官,除了军务管不了外,其他的都能管,当然了,税务、督察院、**院、巡警部这些中央部门下设机构的话,乃是和地方共管的关系,实际权力要比明王朝的巡抚小一些,但是依旧是真正的封疆大吏,实权在握,这从其品级就是看的出来,乃是从二品

而布政使的话,则是作为巡抚的副手,品级正三品。

而在大唐王朝里,虽然说京官比地方官要高贵一些,但是一省巡抚的地位,是不会比各部侍郎差的,各部侍郎虽然也是从二品,但是在大唐王朝里,内阁直属各部十几个,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就使得了各部的权势是在不断的分散的,各部尚书里除非是实权部门,不然的话,一部尚书连御书房值班都进不了呢。

尚书尚且如此,更不要说侍郎了,各部左右两个侍郎,而大唐的侍郎现在都已经是快要突破三十人了,除了实权部门的侍郎外,普通部门的侍郎其实权势有限。

而要判定中央直属各部等机构的官员有没有权势,目前已经是不能从其本官来判断了,而要从他有没有进入御书房来判断,御书房的值班大臣,那才是真正的位高权重,而御书房行走大臣,则是第二梯队。

没有进入御书房的官员,也不过是普通京官而已!

冯德敏高升为云南巡抚,虽然这个云南乃是目前大唐治下根基最薄弱,甚至都还没有完全控制的一个省份,但是架不住实打实的巡抚头衔啊,这稍微过渡几年,未来就能够调任其他大省担任巡抚了,而更进一步,那就是有可能进京担任实权部门的左侍郎,而后续则是要争取担任一部尚书乃至进入御书房了。

当然了,这些事对于冯德敏来说还是太过遥远。

作为一个从龙甚早的官员,冯德敏的资历够深,不过他的起步低了点,当年他是在兴泉府时期就投靠了大唐王朝,一开始不过是担任一县的科长而已。

后来随着大唐王朝的快速扩张,他作为从龙老人,这官升的也是跟坐火箭一样,从科长再到县丞,他只花了三个月。

从县丞再到县令,他也只花了半年!

然后因为政绩突出,更是一步登天,连升数级,担任了贵州都匀府知府,再过又是跳过了从三品,直接升任贵州布政使,正三品。

如今,则是接任云南巡抚!

这一路走过来,他自身的能力出色固然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不过更多的还是因为他从龙早,而且赶上了大唐王朝快速扩张。

这打下新的地盘了,要抽调官员去接管,自然是从龙老人优先。

所以冯德敏的晋升之路,,实际上也是目前众多大唐王朝高级官员的晋升之路,稍微有点能力,然后从龙时间也比较早的话,那么升迁就会跟做火箭一样。

而后续投靠的士子或者官员,那么升迁之路就慢的多了,而且是越晚投靠的越慢。

吏部乃至李轩自己挑选官员的时候,往往是优先晋升在正泰县、兴泉府时代的老人,然后是广西时期的老人,再过来才是三省时期的官员。

而到了占据江西、湖南、福建之后,这些时期投靠的官员虽然升迁也不算慢,但是已经是算不上做火箭了。

至于到了现在的江南时期,现在新投诚过来的官员,只能是慢慢熬资历了。

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当初以及现在,谁还会早早投靠大唐王朝啊,为的不就是趁早加入,然后博取一个从龙之功吗。

而从龙之功,越早功劳越大,但是越早也是越危险。

所以越早加入的人家承担了这个风险,自然是需要给予他们高回报。

现在大唐王朝都已经是和明王朝平分天下了,你加入进来就想要获得高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而等到大唐王朝彻底击败明王朝,统一华夏的时候,你想要加入进来,那就更加不可能有什么优待了,老老实实慢慢熬着吧!

冯德敏作为一个早期从龙之臣,能够做到今天一省巡抚的高位,也算是心满意足了,进入李轩的办公室后,李轩对他自然是不可能和对待陈普高一样敲打一番,相反还是和冯德敏仔细的探讨了该如何治理云南政务。

同时李轩也是给冯德敏提出了几个要求,一个是摸清楚现在云南那边的土司情况,为后续的改土归流奠定基础,不过他也是同时说,云南的改土归流是要做的,但是不能着急,至少最近几年是要不要着急,免的出现什么乱子。

对于西南各省的土司们,大唐王朝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保持现状为主。

只要这些土司们不给大唐捣乱,承认大唐王朝的中央统治权,缴纳税收,那么大唐王朝就效仿明王朝时期,承认他们在当地的世袭地位。

当然了,几乎是每一个大唐王朝的高层官员都知道,改土归流总归是要做的,明王朝时期就已经是开始进行改土归流了,而且已经是在广西和贵州那边开始施行,没有道理等到了大唐王朝这边还会开历史倒车啊。

不过改土归流是要做,但不是现在,至少在大唐王朝统一华夏之前,李轩是不愿意因为改土归流而导致西南地区出现大规模动乱的。

云南那边,除了土司问题比较严重外,还有几个问题,一方面是明军依旧占据了云南的一部分地区,现在大理都还在明王朝黔国公为主导的明军掌控之下呢,同时张岳也是派遣了部队从四川进入云南助战。

这个黔国公府,也就是世人俗称的沐王府了,当然了,沐王只是后人给他们强加的俗称而已,实际上沐氏一族,从未有人在生前被封王,即便是死后追授,也那只有沐英、沐晟两人,其死后分别追封为黔宁王、定远王。

这年头,你要是让称呼黔国公为沐王,能把他给吓死,这可是自上尊号,和造反没什么差别了。

除了追封外,有明一朝,非皇室不得封王!

嗯,大唐王朝也是如此!

如今黔国公和张岳一起,也算是掌控了半个云南,在和第四步兵师来回拉锯,而这种来回拉锯战里,当地的土司们就倒了大霉。

双方都缺兵少粮,而且补给困难啊,为了军事需要自然是会就地征粮征人,而且往往是会逼当地的土司们站队,而站队这种事稍有不慎就会家破人亡的下场。

另外云南那边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当地的人口太少!

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当地汉人太少。

广西和贵州那边为什么能够改土归流,而且之前能够被明王朝,如今被大唐实际控制啊,就是当地的汉人人口数量非常大,同时当地的土人也是大量汉化。

实际上这年头贵州、广西那边的土人,和当地的汉人已经是没有什么差别了。

不够这种情况在云南那边则是要差了不少。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移民,通婚,汉化,嗯,大体上就是来一个种族大融合!

废除他们的所谓的传统服饰,语言,乃至生活习惯,不用多久就能够把他们彻底汉化,我们的老祖宗几千年来都是这么干的,而且效果绝佳!

这一项项说起来,一不小心就是说多了十多分钟,这还是外头的秘书提醒,李轩才是反应过来,当即就是结束了这一次的会谈,并让冯德敏稍候留下,一起吃个午饭。

皇帝赐膳,自然是天大的殊荣,冯德敏当即就是谢恩然后带着一脸的喜色退了出来。

随即,御书房的几个大臣们才是陆续走了进来,开始今天已经被推迟了好几个小时的早会。

不过例行的早会上往往是没有什么重大事项的,他们只是简单的汇报了近期的工作后,李轩也就是结束了这一次的早会,然后带着一群臣子们吃午饭。

赐膳,这种事李轩经常干,成本小,效果大。

不过是一起吃个午饭而已,对于李轩来说就是多加一双筷子的事,甚至都不用额外浪费他的时间,但是这种事一般都是作为荣誉上的赏赐。

哪怕是臣子们在赐膳的时候实际上吃的不怎么饱,嗯,毕竟没人敢在李轩面前狼吞虎咽的,大多都是象征性的吃一点东西,不过他们在乎的并不是这些,而是李轩赐膳的态度。

毕竟能够让李轩赐膳的人,全都是文武重臣,没有足够的分量是无法得到这个荣誉的。

吃饭的时候,众人讲究的是食不言寝不语,所以场面看起来似乎有些沉默,不过吃晚饭后,番后喝茶吃水果的时候,也是简单的聊了起来。

不过这个时候,不管是李轩还是其他人,往往都是不会再聊什么军国大事,往往都是说一些生活上的小事为主。

钱梦久说他的儿子前几天刚成亲,感叹着时间过的很快,一晃眼都几年过去了,儿子都长大成婚了。

听到成婚这个词,李轩突然是想起来,好像自己的妹妹慧尘公主今年也有十五岁了,按照这年头人们的早婚观念,也应该是开始找婆家了。

但是白太后似乎一直都没有说过慧尘的婚事,也不知道有没有开始找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