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最佳影星 > 第五百八十三章 永远不要说永远

最佳影星 第五百八十三章 永远不要说永远

作者:白色十三号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1:31 来源:笔趣阁

夜幕沉沉,加州迪士尼乐园灯火通明,首映式结束之后,迪士尼影业特地安排一干主创人员走出好莱坞剧院,以开放式的方式,接受媒体记者的采访,作为剧组最大牌的两个演员,马修和约翰尼-德普自然是媒体记者围攻的重点。

马修刚从剧院里面出来,就被三十多名记者团团围住,幸好迪士尼影业之前做过协调,也有专人负责维持秩序,现场才没有大乱,也让采访能够正常进行下去。

一位《好莱坞报道者》的女记者率先问道,“马修,最近有很多人都在讨论这部影片3亿美元的成本如何惊人,你怎么看呢?”

这问题问错人了吧?不去问杰瑞-布鲁克海默这个制片人,跑来问他这个演员做什么?心中这么想,马修脑袋却在快速转动,这种场合下,肯定要做适当的回答。

“如果你搭乘一艘游艇出海,你不会考虑这艘游艇到底值多少钱,你关心的仅仅是它的性能、外观、装饰等问题。”马修摊开手,笑着说道,“如果一门心思考虑所乘客机的发动机造价几何,估计你也就不会去度假了。”

这话说完,周围响起一片笑声。

那名来自迪士尼影业的新闻官也笑了起来,这样的应对出乎预料,却又异常合理。

“霍纳先生!”一位胸口挂着《世界新闻周刊》吊牌的男记者大声问道,“你不觉得《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太过肤浅吗?如此宏大的世界,却以这么浅显的方式去展示,是不是太没有追求了。”

马修有点无奈,这种问题不去问迪士尼影业和杰瑞-布鲁克海默,跑过来为难自己算怎么回事?

他咳嗽一声,不紧不慢回答道,“这个问题有意思。”他看向那个记者,“你花10美元走进影院,为的是从电影中寻找乐趣,只有快乐才是真正巨大的财富。只要影片讲述的故事能够给人带来乐趣,花再多的钱,他们也都是愿意付出的。”

来自《娱乐周刊》的记者大声问道,“去年,就有很多观众抱怨《聚魂棺》太长,现在《世界的尽头》更长,迪士尼影业是不是非常在意影片片长?”

听到这问题,马修很想说你去问迪士尼影业的人吧,不过还是很有职业道德,回答道,“试映时,很多影迷看过《世界的尽头》,都认为影片并不拖沓。”

这当然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连他这个主演都觉得冗长,更不用说普通观众了,但他只会为影片说好话,“《世界的尽头》很有趣,有很多吸引人的地方。两个多小时的片长并不是没有理由的,可以更加详细的讲述他们最关注的事情。随着情节的发展,你的注意力会被带到影片之中,为剧中人物的命运担起心来。即便在影片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才坐下来观看,你也会发现新的东西。”

马修想了想,又说道,“剧组所有人都有共识,无论是导演编剧,还是演员,都不希望让一部史诗性的影片中出现陈旧的东西。不管制作成本是3000万美元还是3亿美元,剧组必须推着自己向前走,问题是我们究竟能够走多远?又应该如何做才不至于让影片陷入俗套?我们拍摄的是海盗电影,显然要放弃一些模式化的东西,而且每一次都要用新鲜元素向这一类型片表达自己的敬意。”

终于,来自《首映》的记者把问题真正问到了马修身上,“迪士尼影业已经决定拍摄更多的《加勒比海盗》影片,之前确定杰克-斯派洛和约翰尼-德普将回归《加勒比海盗4》,你与威尔-特纳呢?”

这方面的问题,迪士尼影业没要求保密,马修直接说道,“这部《世界的尽头》当中,威尔-特纳和伊丽莎白-斯旺已经有了真正的结果,威尔将接下戴维-琼斯的工作,他很忙,没有时间和空闲再陪同杰克-斯派洛船长去冒险。”

“也就是说你不会出演《加勒比海盗4》了?”另一名记者立即问道。

“是的,我不准备再拍摄一部海盗影片。”马修缓缓说道,“我要在不同的战场上挑战自己。”

那个记者又问道,“是永远不拍摄吗?”

马修不禁笑了起来,“你知道的,永远不要说永远。”

采访一直持续了十多分钟,接近午夜时分,加州迪士尼乐园才渐渐安静下来,《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已然正式扬帆远航。

今年的暑期档自五月份第一个周末拉开序幕,市场相当火热,争夺也分外激烈,似乎北美迎来了一个商业片的大年,暑期档开端上映的《蜘蛛侠3》首周末豪取1亿5000万美元,五月中旬上映的《怪物史莱克3》不逞多让,首周1亿2000多万美元的票房,也创造动画电影长片的北美开画纪录。

《蜘蛛侠3》和《怪物史莱克3》这两部大卖的影片都有一个相同点,票房很高,专业口碑非常差。

《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也没有逃脱这一命运,在提前场豪取1700多万美元之后,第二天很多媒体和影评人都开始对这部影片口诛笔伐。

华特迪士尼很强大,未来会越来越强大,却也无法操控所有的媒体。

这部影片上映之前,很多参与试映会的影评人盛赞这是最好的一部《加勒比海盗》,各种吹嘘的软文层出不穷。

比如有影评人连带着《黑珍珠号的诅咒》和《聚魂棺》三部一起吹捧:第一部生动通俗,最出色最娱乐;第二部角色、打斗增加,建立庞大的世界观,也相当有趣;第三部则大讲死过再生,很热闹,比前两集有更大噱头、更多特技奇观。

为了接下来的《加勒比海盗4》考虑,吹捧演员的软文也不少,都集中在了约翰尼-德普身上,赞誉杰克船长的演技已经出神入化,如果以后他还继续出演这个角色的话,他们不反对拍摄更多的续集等等。

但随着影片在北美公映,看到影片的人越来越多,华特迪士尼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操控影片的口碑。

《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的媒体口碑瞬间沦陷。

“别指望看到一部条理清晰、剧情新颖和节奏紧凑的作品,影片无论是满意度还是叙事都差强人意。”

——《纽约邮报》

“你是否看过前两部《黑珍珠号的诅咒》和《聚魂棺》都无关紧要,反正你还是会一头雾水。”

——《好莱坞报道者》

“想跟上影片故事复杂的梗概并没有那么困难,但两小时又四十七分钟的片长实在是让人感觉疲惫。”

——《洛杉矶时报》

“近三个小时的影片延续了《加勒比海盗2》无谓的放肆行为,而且再次完全失去了第一部《加勒比海盗》中的浪漫魅力。”

——《华盛顿邮报》

这种情况并不让人意外,马修看到《加勒比海盗2:聚魂棺》时,就有了这样的预计,而且放眼所有的好莱坞系列影片,续集能越来越好的系列真的是少之又少。

其实《世界的尽头》还是在走《黑珍珠号的诅咒》的老路,只是人物角色更多,世界观和特效场景更大了。

既然有成功的模式摆在前面,以赚钱为己任的好莱坞厂商们,干嘛要去冒险创新?创新极有可能砸掉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品牌。

好莱坞爱拍续集电影,不能忽略掉电影的品牌号召力。

对于片方来说,他们的终极目的是挣钱,一个品牌能够打出知名度是极其不容易的。在首部影片出彩的情况下,以固有模式拍续集是一个较为稳妥的方法,品牌效应加精良的制作团队能让电影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如今好莱坞电影中,除了出续集,还有过往的老片重新拍摄,好莱坞的原创越来越少,各大制片公司投资原创电影也越来越谨慎。

从上世纪70年代的《大白鲨》开始,好莱坞电影正式进入商业片时代,因为制片方需要有市场回报相对较高的续集,才会相应的投资去制作全新的单部电影,拍续集成为好莱坞的既定思路,也成为了好莱坞电影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续集电影也需要依托好莱坞这样成熟的电影产业链。

续集电影可以说是一种商品属性非常明确的电影产品,必须要有一个完整成熟的产业链,才可能出现这种依托产业链才能出现的产品,比如版权归属、演员合约、主创合约、产品质量控制等等。

如今这个年代,放眼全世界来看,也只有好莱坞才能源源不断的产出大制作的续集。

马修虽然会退出这个系列,迪士尼影业不想再为威尔-特纳支付高昂的片酬,但他看得很清楚,无论《世界的尽头》口碑如何,只要票房成功,《加勒比海盗4》绝对不会中断,未来还会有《加勒比海盗5》,甚至更多。

只要能盈利,就算约翰尼-德普拍不动了,也可以找年轻演员来搞个《加勒比海盗》前传之类的。

这一切,都要看《加勒比海盗3:世界的尽头》的票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