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国文娱 > 第606章 抄底美国游戏行业

大国文娱 第606章 抄底美国游戏行业

作者:香港大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59:33 来源:笔趣阁

“小于,你觉得如今的美国游戏产业,是不是已经到了值得投资的时期了?”林棋例行式提问,想要看看小于的进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应该算是吧。现在美国游戏产业已经从雅达利崩溃导致寒冬中复苏过来了吧。在83年的萧条之后,算是重新的站起来了,重新定义了游戏的规矩,让开发商和消费者都回到了正轨。”

雅达利公司作为此前全世界电子游戏产业的领袖,一手奠定了街机、家用游戏主机的商业模式。

即使是新创业电子集团的盘古电脑,一开始以游戏主机的形式发售,也是模仿雅达利公司的模式。

基本上,当初雅达利几乎是电视游戏的代名词,尤其是美国市场,绝大部分的第三方游戏制作公司,都是从雅达利平台开始发展起来的。

但是,雅达利无法控制,一开始也没有考虑到控制审核游戏质量。不仅仅是第三方制作的游戏很垃圾,就是雅达利自己自主投资的游戏,比如《et》也堪称是垃圾中的战斗机。

在游戏行业辉煌的时期,是发行商提前预付了主机和游戏软件的资金,使得游戏开发公司还未将产品实际出售给消费者,已经提前回笼了资金。而由于,一开始雅达利平台的垄断,消费者也别无选择,所以,随便什么垃圾游戏也不担心卖不掉。

由于赚钱效应驱动之下,全美数千家游戏开发成功,在短短几年内成立。每年开发的游戏数量,数万计。不少游戏质量都是低劣堪忧,甚至大量的游戏,仅仅是以前的游戏换个名字和包装,重新拿到市场销售。

这样一再的透支游戏玩家的信任,最终导致了雅达利模式被全体玩家体制了几个月。实际上,按照雅达利的估计,玩家几个月后,应该还会继续来玩。

但是,雅达利错估了产业链的脆弱,整个产业链的资本,大量的从银行等等渠道融资,赚钱的时候自然没问题。遇到几个月滞销,爆发了巨大的危机。

销售厂商一开始能将滞销的游戏返还给厂商,但是导致大量游戏制造公司破产。游戏制作公司破产之后,销售渠道自然找不到人去退货了。为了回本,游戏厂商不的不将售价30美元的游戏以3美元的价格出售。这种争相抛售的行为,使得美国的游戏市场销量跌至谷底。新游戏也很难按照正常的价格销售,最终,导致了制作公司和渠道,不断的破产。

原本,游戏行业是光鲜的职业,结果在萧条时期,游戏公司的开发人员,不好意思说自己的开发电子游戏的,而是含糊的介绍,自己的it公司的职员。

整个83年的萧条,到了87年的时候,才缓缓平息下来。

但是,全球游戏产业的格局,已经彻底变了。不再是由美国的雅达利公司主导全世界的游戏产业的发展。

反而的中国的新创业电子集团,抓住了机会,成为游戏产业的龙头。其在全球游戏产业现如今的影响力和市场规模,远远超过当初雅达利最巅峰时期的四倍!

当然了,雅达利危机之后,美国游戏的平台并未彻底全部完蛋了。一些游戏制作公司,实际上也是在转型。

有游戏制作公司开始给pc制作游戏,也有一些游戏公司给盘古平台开发游戏。

基本上,游戏的主流平台,已经不再是家用游戏主机,而是电脑主机平台!

美国的程序员的数量和质量,目前还是全球领先的。所以,在电脑平台成为游戏的主战场之后,美国的游戏制作公司,自然是迅速的复苏了。

毕竟,游戏的硬件终端平台实际上并没有减少,反而扩大了规模。以前雅达利的用户只有2000万。

但是电脑时代,盘古、pc的用户加起来,估计已经有4亿规模。这么庞大的市场,提供给各类型软件公司,都是巨大的发展空间。

游戏制作公司,自然也是飞速的活跃起来了。

“小于,你的说法没错!”林棋笑道,“现在美国的游戏制作公司,已经有不少。而且,美国高端程序员不较多,北美市场应该是未来盛产高品质游戏的地区。所以,我打算投资一些北美地区的游戏制作公司!”

而林棋这一次的目标,则是盯上了ea公司,ea公司堪称是北美游戏行业的有钱鹅。虽然,由于历史局限性,ea做不到有钱鹅那样的程度。但是,投资ea肯定是能获得大量的美国精品的游戏制作团队。比如,现在林棋盘古平台的游戏《红警》,在原本的历史上,可是ea公司旗下的西木头工作室的作品。

ea的创始人霍金斯,也算的硅谷的幸运儿,1978年一毕业就加入苹果了,26岁苹果公司上市,因为苹果公司的原始股,成为了百万富翁。

到了82年的时候,霍金斯正式离开苹果,用苹果的股份套现建立了ea。因为,1978年毕业时,霍金斯进入苹果公司工作,其间亲眼见证苹果在四年内,由50雇员的小公司发展成为近4000员工、年收入10亿美元的500强企业。

他心中悄然发生了波动,既然苹果可以这样,他为什么不行呢?

在苹果积攒了足够的资本之后,于1982年4月离开苹果,着手规划自己的“游戏帝国”。同年5月28日,霍金斯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前六个月内霍金斯个人投入资金维持公司运转。

开局总是艰难的,初霍金斯一个人工作,同年8月霍金斯在得到了一间办公室,此后开始招募进了第一批员工。

公司名称最初叫做amazin' software,但霍金斯想法不一样,他觉得即便是软件,也是有灵魂的,应该有一个更加艺术的名称希望改名为softart,但被software arts公司以涉嫌侵权为由干预,不得不重新想新的名字。

1982年10月,霍金斯召集公司最初的12个员工以及市场人员开会,但员工的提议均不合霍金斯之意。后来终于翻找出来“electronic arts”的英文单词,终于被霍金斯采纳,定为公司名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