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国文娱 > 第639章 入主恒生银行

大国文娱 第639章 入主恒生银行

作者:香港大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5-03-31 03:59:33 来源:笔趣阁

89年12月末,香港的吃瓜群众还未反应过来之前,新创业系谋取汇丰旗下的恒生银行的计划,就这样闪电一般的结束了。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这出大戏一波三折,一开始众人还在讨论新创业集团和汇丰谁更牛逼,谁能搞死谁。还有人给汇丰出谋划策,断掉新创业系的贷款,看它还牛不牛逼。

也有人给新创业系分析,认为如果新创业系能够一直买到汇丰的股权,并且,联系更多汇丰股东,召开董事会议,阻止汇丰转移资产,收购汇丰还是有一定可行性的。但这需要里应外合,需要一堆的汇丰的元老和股东的配合,搅黄了汇丰的管理层的抵制收购的一系列的做法。

最终,这些事情都没有发生,两家公司闹了不到一个月时间,就以汇丰向新创业系出售恒生银行画上了句号。

但这其实很汇丰,汇丰贪婪的时候,不断的吞并收购。但有时候,卖掉资产也很干脆利落。比如,和记黄埔就是因为欠债,汇丰被动成了大股东,却并不想要和记黄埔,所以就将资产和债务打包卖给李嘉诚,与此同时,还给李嘉诚收购和记黄埔一案提供贷款。

本质上,汇丰是一家银行,最重要的是经营信用和货币,其他的资产,包括恒生银行那样的子公司,如果必要的时候,是可以出售的。后世汇丰业务收缩时期,就是不断甩卖全球各地经营不善的子公司业务。

当然了,恒生不算的经营不善,相反,除了60年代一度遭到挤兑,被迫卖身给汇丰之外,实际上,恒生是香港罕见的银行界小巨头。除了不是发钞行之外,恒生一直是香港银行界的前三强的大银行,目前,香港本地的个人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方面,甚至市场份额比汇丰还要多。

可以说,这么一家银行并入了新创业系,基本上解决了新创业系的金融方面的软肋。而新创业系这样母公司,是可以给恒生带来大量的高质量业务的,比如,发工资的工资卡,更换给恒生银行的卡,就足以让恒生银行获得大量的低息存款。除此之外,新创业系的个人员工,信用自然比其他公司的员工要强,信用卡、房贷、车贷等等业务,要是被指定向恒生银行申请,也是能让恒生业务量暴增,并且,违约率极低。

……

恒生银行的股权,归属林棋旗下的比较低调的“新棋未来控股公司”名义下。这家公司,虽然不如新创业电子集团那么有名,但也算是林棋的亲儿子一般的待遇。而且,由于新创业系的各大公司,即使没有股权关联,也由于实际控制人都是林棋,因此,彼此之间也是可以形成生态互补的。

林棋简单的在恒生银行的董事会和管理层会议上露面,开了个简短的会议说道:“新创业系收购恒生银行,一方面是看中的恒生银行的金融方面的经验,弥补我们对于传统银行金融的业务不熟悉的问题。第二则是我们有一些未来的布局需要通过恒生银行来实现。如果说,未来的90年代,以及21世纪初,什么行业发展的最好,我肯定肯定的告诉你们,互联网产业最具备前景。未来,基本上绝大部分行业,都会跟互联网密切相关,使用互联网作为工具。

银行也是不例外,今后是人们可以用互联网,不用见面就做生意,下订单。与此同时,小额贷款,也可以不用面对面签约,只需要在网络上,给予一定的额度。比较小的额度来控制风险,与此同时,已经有了额度之后,我们也不需要面对面每一个贷款都具体签约。而是可以像信用卡一样进行额度和账单、信用的管理。比如,用户在互联网上交了水电费,打到了水电费公司的账户上,他不需要用现金,可以用网络上的信用额度去支付。一个月后,我们再通过互联网平台,短信或电话的方式告诉用户,你要即使还款,避免造成违约。

等到互联网技术发达了,我们不需人工电话去告诉客服这些,系统自动会提醒用户……未来的支付,甚至也未必需要银行卡,只需要账户密码,能上网,随时随地可以支付。

新创业系是技术方面的龙头企业,未来我们会继续的研发和推广这些技术方面的东西,改变人类的消费、生活的方式。

恒生银行以前是汇丰旗下的子品牌,但是,我相信,未来如果抓住了机遇,使用互联网作为突破口,加上……积极融入国内市场,抓住中国经济崛起的历史性机遇,未来,我认为恒生银行会是比汇丰有前途的多了!

没有脱离汇丰控制的恒生,永远不会超过汇丰!

但是,脱离了汇丰控制,我认为,恒生是有很大希望,做的比汇丰更好!谢谢,我说的就这么多,有人反对吗?”

一瞬间……

这些员工和股东,无师自通学会鼓掌!

反对?

比单纯的财力,汇丰的钱大部分都是客户的钱,不是自己的钱。汇丰自己的财力,还比不过新创业电子集团呢!

所以,已经接受了东家更换,他们自然是积极响应新东家的号召!

随后,新创业系不少的软件和互联网相关的团队,逐渐开始入驻,准备重新打造恒生银行的金融交易系统,包括内部的电脑系统,以及互联网转账、清算等等系统,除此之外,还会陆续的开发恒生银行的网站,以及银行的客户端等等一系列的服务产品。

对于员工的培训和团队的融合,也是慢慢的磨合中。

毕竟,it团队未必就精通金融,而金融团队未必就是it高手,双方业务能力不一样,互相学习,不求金融精英学成it精英,也不求it人士能变成金融专家,至少,双方对彼此的业务流程和常识都要有理解。这样的互相学习和磨合过程中,也打造了一个崭新的恒生!

新的恒生,不仅仅被刻上了新创业系的烙印,而且……也深度的互联网化转型!

传统的银行业务,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发展是快不起来的。一旦追求快,肯定是冒了极大的风险,这个跟金融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控制风险所相悖的。

因此,互联网化转型,本质上是降低获取客户的成本,以及客户交易过程中的服务成本。未来的大银行大金融,用户越多,成本越低,主要是因为,1000亿资本的银行跟10万亿资本的银行,两者开发的金融网站和it方面的投入,成本相差不多。所以,规模越大的互联网化的银行,越是能够借助跟互联网降低成本。

后来全世界的金融行业都在疯狂分的财源,因为,很多业务已经不需要人去执行了。机械作业,不需要太复杂的智力和应变能力,那么,互联网程序绝对比人更加高效。而抱歉的是,金融行业看起来很专业,学起来很累,但是仅仅是人类学起来很累,对于程序而言,很多的作业,根本都是在不断的重复,也就根本不需要用到人。

比如,股票操作的买进和卖出,在互联网普及之前,全世界的交易所和证券公司,一堆的人工在做这种事情,一到上班交易时间就显得很忙碌。但是,后来全世界资本市场的交易规模越来越大,交易员却越来越少,因为……99%的环节,不需要人工去做那种低效的撮合交易了。电脑服务器上,很多大公司,甚至把账户让ai自己去操作,导致各大公司高频交易,是ai和ai交易,算法和算法交易。普通的人类,如果跟机器去博高频短线,尼玛的,还不如去输球输的更爽快点。

短线高频交易,人类已经不适应。也就只有一些价值投资,长期持股理念,并未随着时代技术发展而被淘汰。

即使如此,未来的ai交易程序越来越多,有根据一定规则交易的ai,既可以是根基财务报表自动分析公司的价值投资ai程序。也有一些根据交易所数据波动,进行短线交易的ai。使用ai进行程序交易,后来也就是量化投资,定量之后,让智商不算太高的ai程序代替人类的执行交易。

另外,后来更是有完全不告诉智能ai交易规则,让ai自己学习如何去交易并且盈利。可怕的是……这个ai已经跑赢了人类,比如,美国上市的公募基金“人工智能驱动股票etf”,尼玛的,完全不是人类交易员在交易,完全是智能ai自学习自己去交易。一开始,被嘲笑为人工智障,但是,这个人工智障几乎是在不断自动学习优化算法,逐渐的跑赢了标普500这样具备代表性的指数。

标普500指数化投资,在理论上30年为期限,指数是可以跑赢99%的投资者,包括专业的基金经理和证券公司的明星交易员,短期几年跑赢指数不稀奇,没几个能30年年化收益率比指数更高的。能几十年稳定比指数收益率高的,一般都是巴菲特等级。

但是……智能ai跑赢指数,已经说明了其在投资领域的水平,战胜99%的人类。并且,算法一直在优化,可能未来的年化收益率最多的投资者,不会是人类,只会是各种不同版本的ai自动交易机器人。

人类这种生物,狂妄的时候觉得自己超过上帝。

但是……现实中,人类未必真的那么强大!

就如ai,开始掌握了越来越多复杂的技能,比如下棋、手术、投资……总而言之,就是ai的生存环境的互联网,互联网后来被证明了,在很多领域效率比人类更高。所以,抵抗不了互联网的话,那么……就拥抱互联网。

本质上,给恒生银行的量身定制的it系统,很多的模版,都是模仿后世的。新创业系内部的实验室里面已经有很多的it网页、客户端的模版。

只不过,给银行用的自然不能是强调安全性,所以,各种加密的设置,也是比普通的网站要严谨的多。而且,新创业电子集团这样的大公司的程序员,自然不是普通的公司的程序员可比。

所以,金融系统的安全程度,目前绝对是领先世界的。除非,内部管理不善,出现了一些监守自盗现象,那么……即使是硬件和软件做的再好,也搞不定这些。

不过,为了避免坚守自盗,所以,恒生的很多的服务,都需要进行现场视频,工作人员执行的工作任务,都能调出具体时间,具体业务的视频记录。这样一来,规范程度就进一步提升了。

总而言之,恒生被新创业系不断投入资金和技术改造之后,目标是整合出一个领先世界十五年以上的先进银行,而不是一家普通的商业银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