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大国文娱 > 第409章 互联网教父

大国文娱 第409章 互联网教父

作者:香港大亨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3:02:54 来源:笔趣阁

1987年9月15日,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宣布研发了一种能够应用于互联网上的“超文本协议”和“万维网技术”。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超文本协议,这是一种能让互联网不局限于文字网页,而可以展示更丰富的多媒体功能的协议。”林棋当着众多媒体面前装逼,“万维网技术,英文名称是world wide web,这项技术既是基于超文本协议的解决方案。我们将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分类成web客户端和web服务器!web客户端既是普通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计算机需要拥有联网功能,并且,拥有访问超文本协议网站的软件,比如,我们未来将会以1美元的低廉价格销售的《盘古浏览器》软件,安装了《盘古浏览器》软件,并且拥有联网功能的普通用户使用的计算机,我们成为客户端。而服务器,则是相对于客户端,是专门用来展示web网页内容的专用计算机,我们将制作好的网页,提交到服务器上。之后,普通用户可以通过网文我们的网址,浏览这些内容!比如……我手中的这台盘古电脑就是一台客户端,现在,我们通过这个客户端,连接互联网,访问假设在深圳实验室中的服务器上的网页内容……”

“我们基于这个技术,开发了一个免费共享的知识网站盘古百科!”

“盘古百科是什么?是一个非公益性的全球百科全书网站,不过,并不是由出版社进行编写和发布,而是由互联网的用户进行编写。我们相信,真理越辩越明,越多人参与编写,内容自然会越来越专业,并且,资讯丰富程度和便于理解程度,也将会超过纸质的百科全书。而且,它永远不会过时,因为,一旦知识有了更新,那么,互联网上必然有网友,乐意共享更新。我们并不是追求全知全能,但是,希望通过一个网站,能够让人们更好的认识世界上的常识……”

“在场的记者朋友们,如果你携带可以联网的笔记本电脑,那么,现在可以尝试一下联网。我们现场是有网线和路由器,无需拨号就可免费上网,你们如果感兴趣,可以阅览盘古百科网站上的词条,遇到一些网站没有的词条,你们可以选择新建词条……”

互联网一开始,人们最迫切的愿望的通过互联网认识更多的人,与此同时,科普**和获取知识的**,也成为很多早期的网友的爱好。

即使是后来,互联网用户越来越多,依然有一些小众用户,喜欢好为人师。而且,百科类的网站,只要做成功了,永远不怕缺乏流量。权威的百科网站,总是会有无数人,需要通过百科类网站,快速的查询某些名词的意思。

而一个互联网巨头,拥有一个百科网站,天然等于圈占了大量的用户。只要词条够丰富,迟早用户还会回来查询词条。这一块市场,由于技术并不复杂,所以,想要采取广告收费或其他盈利模式,很可能被竞争对手趁机超越。

但是,盘古百科网站根本不需要盈利,只要成为新创业系在互联网上拓荒的一个重要武器,成为具备口碑的百科网站,就已经足够了。

而等到百科网站流量稳定,即使本身不盈利,也可以给同类型的网站,比如,搜索引擎、导航网站、门户网站甚至是浏览器导流。

林棋装了一回逼之后,现场响起了激烈的掌声。普通的媒体记者,感觉很一般般。

但一部分对于互联网技术很敏感的人士,却已经感觉到兴奋!

十几年后,互联网渐渐普及之后,很多人开始装逼,张贴87年9月,新创业电子集团公司,公布超文本协议和万维网技术,以及发行浏览器的新闻。

这个新闻,一开始并不被重视。但是,随着时间发展,越发成为人们口口相传的神话传奇。

神话传说中,盘古开天辟地!

而互联网神话中,却是盘古电脑、盘古百科和盘古浏览器,将互联网普及到普通用户市场。而盘古服务器,也借助这个机会,成功抢跑,让ibm、英特尔等等公司,再度错过了一次伟大的机遇!

……

在80年代互联网的基石,tcp/ip协议早已经开始普及。而基于tcp/ip协议dns,最早在83年是由保罗莫卡派乔斯(paul mockapetris)发明;原始的技术规范在882号因特网标准草案(rfc 882)中发布。1987年发布的第1034和1035号草案修正了dns技术规范,并废除了之前的第882和883号草案。

实际上,互联网用户未必需要域名,才能访问其他的计算机。一开始,大家都是记住ip地址,比如,输入100.10.0.1这一段ip地址,如果这个计算机是联网,并且,共享一部分内容的话,用户可以看到这些共享的内容。

只不过,全世界的ip地址加起来,至少是数亿、数十亿计,ip地址都非常相似,用户可能会搞混淆。所以,为了方便记忆,才研究了dns技术。也就是将域名跟ip地址捆绑,用户不在需要输入ip地址,而是输入对应的域名,比如“qq”后面加上“”,就能访问有钱鹅的网站。

当然了,即使ip地址和域名相关的技术,都已经公布了。但是,未来几十年来,互联网产业还未被引爆。直到后来,万维网和超文本协议技术公布,再加上浏览器,才让互联网从军事、科研等等领域走了出来,成为了普通用户也能够冲浪的乐园。

20世纪40年代以来,人们就梦想能拥有一个世界性的信息库。人们幻想拥有一个信息网络,可以便捷的查询各种资料,解决人类的信息传播效率的难题。正是因为拥有这个梦想,才会有人前赴后继的研究,如何去实现这种梦想。

这个曾经的梦想,在后来以万维网的方式,得以实现。万维网中至关重要的概念超文本起源于1960年代的几个从前的项目。譬如泰德尼尔森(ted nelson)的仙那都项目(project xanadu)和道格拉斯英格巴特(douglas engelbart)的nls。而这两个项目的灵感都是来源于万尼瓦尔布什在其1945年的论文《和我们想得一样》中为微缩胶片设计的“记忆延伸”(memex)系统。

万维网和超文本协议的发明,主要归功于蒂姆伯纳斯李的。后世,人们访问网址,输入,既是万维网之意。

互联网领域有各种各样的“某某之父”,但是,万维网之父的名声,依然盖过了无数创新。毕竟,没有万维网,很多创意,可能就没有变成现实的机会。

后来互联网商业化,缔造了成千上万的富豪,但是蒂姆伯纳斯李却并没有从中获得什么利益。作为万维网之父,直到21世纪,也仅是担任普通的研究员,没有通过互联网变成亿万富翁。

林棋自然是知道蒂姆伯纳斯李,并且,让公司以学术交流的名义,跟蒂姆伯纳斯李进行讨论未来的互联网概念。

而蒂姆伯纳斯李也没有隐瞒自己的想法,通过电子邮件,不断将自己的构想,告知新创业电子集团的研究人员。

之后,新创业电子集团根据跟蒂姆伯纳斯李的讨论,制定了完善的万维网技术,并且,研制了万维网时代的服务器、网站和浏览器!

虽然,万维网、超文本协议,这些跟蒂姆伯纳斯李探讨而研发出来的技术,根据蒂姆伯纳斯李的意见,是会免费无偿的对外公布,与此同时,万维网之父,也会落到蒂姆伯纳斯李头上。

但是,新创业电子也并不是当活雷锋,因为……万维网技术如果不免费公开,怎么可能普及的开?实际上,在万维网普及之前,全世界也有一些类似的成果,但都没有将技术免费无偿公开,于是,就没有成为世界主流的标准。

而万维网和超文本协议推广开来,直接的后果,就是引爆互联网经济!作为先知先觉者,新创业电子怎么可能不赚钱?

不仅仅赚钱,而且要赚好名声呢!

试想一下,超文本协议和万维网,都是新创业电子公布的,那么,今后互联网时代的创业者,必然会对新创业电子的观感大不相同了。

以前,新创业电子给人的印象,可能是做游戏比较成功的企业,靠着游戏机转型之作计算机。虽然,盘古电脑的易用性和性能,完全不亚于pc,但是,人们对于ibm公司尊重程度绝对超过新创业电子。

就如,美国、欧洲和日本等等北约国家,其政府、银行、高校等等重点的机构,所用的电脑基本上都是采购pc,而没有选性能更强大,也更好用的盘古。

盘古电脑的用户,主要都是集中在个人消费者,或者是一些中小企业用户。这些用户,主要是冲着游戏资源或者是性价比,从而成为盘古的用户。

但是,盘古的用户,虽然体验远远超过pc,但却完全没有高大上的感觉,反而觉得自己用的是廉价的电脑。有些用户,为了更加体面,在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不缺资金的时候,甚至将办公电脑从盘古换成了pc。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